高中历史选修

发布时间:2017-02-08 来源: 历史回眸 点击:

高中历史选修篇一:高中历史选修1知识点(笔记)

高中历史选修1知识点

第一单元 梭伦改革 第1课 雅典城邦的兴起

一、贵族政治与社会动荡

1.公元前9—前8世纪雅典城邦的阶级构成: 贵族 平民农民

手工业者

2.公元前8~前6世纪,雅典城邦平民与贵族的矛盾尖锐

原因:①政治上:贵族掌握大权;公民大会的权力有名无实

②经济上:贵族通过放高利贷、土地兼并等方式盘剥平民;许多平民沦为“六一汉”或债务奴隶

贵族专横和压榨,激起平民反抗。社会矛盾尖锐,必须进行改革来缓和社会矛盾

二、工商业的发展

1.公元前8世纪以后,雅典社会发生的变化: ①农业生产力大为提高(铁制农具),工商业发展 ②形成了工商业奴隶主阶层 2.各派别的势力关系,利益要求:

平原派:即贵族,主张维护贵族政治,巩固自身既得利益

山地派:即下层平民,主张实行激进的民主政治,进行彻底的社会变革

海岸派:即工商业者,主张打破贵族专权,分享权力;反对激进要求,主张温和改革 “海岸派”和“山地派”共同反对贵族专权,强烈要求改革

三、首席执政官梭伦

梭伦成为执政官的条件:

改革前雅典城邦的社会状况(梭伦改革的背景) 1、 平民与贵族的矛盾尖锐

1政治上:贵族把持权力机关 ○

2经济上:贵族盘剥平民,平民沦为“六一汉”及债务奴隶 ○

3平民暴动 ○

4贵族内部局部调整未能缓和社会矛盾 ○2、随着雅典工商业发展,工商业奴隶主阶级和平民对贵族专权日益不满,改革呼声日益强烈。

3、梭伦的个人因素

①出身贵族,同情平民

②收复萨拉米斯岛,获得威望 ③“疯诗人事件”表达了爱国热情

4公元前594年,当选为首席执政官(有权力) ○

第2课 除旧布新的梭伦改革

一、梭伦改革主要内容:

1、“解负令”的内容

1废除所有债务,禁止以人身为抵押借贷 ○

2解放债务奴隶 ○

3废除“六一汉”制度。 ○2、其他的改革举措

1规定占有土地的最高限额,限制土地兼并;制定“遗嘱法” ○

2允许贵族保留祖传的地产,保持贵族优越的经济地位 ○3、以上改革的作用:

1贵族兼并土地受到制约,失去扩展势力的物质基础 ○

2许多平民重新获得土地和自由,扩大了公民的基础 ○

3使雅典城邦走上对外掠夺外邦奴隶的道路 ○

二、实行财产等级制度

1、确立财产等级制度的目的:打破贵族的世袭特权

原则:按财产多少划分等级

特点:财产越多,等级越高,权利和义务就越多

2、内容:①政治权力分配:第一等级——一切官职

第二等级——除司库以外的高级官职 第三等级——低级官职 第四等级——无权担任官职

②军事义务:第一等级、第二等级——提供骑兵,自备军械、军装和马匹

第三等级——提供重装步兵,自备军械和军装

第四等级——充当轻装步兵和一般水手,不用自备军备,只带棍棒

③公共开支:所有公共开支随等级的高低增减

3、财产等级制度的评价:并未实现真正的平等,但打破了贵族的垄断特权,为工商业奴隶主开辟了参与政治的途径

三、重组国家权力机构

四、鼓励工商业发展

1、目的:扩大下层平民就业机会,壮大城邦实力

1农业,提倡种植经济作物,禁止粮食出口,抑制粮食涨价,保障平民生活稳定 2、措施:○

2手工业,对内让孩子学门手艺,否则儿子可以拒绝赡养父母,对外对移民手工○

业者 给予公民权

3商业,改革币制与度量衡制;确立私有制,成人财产继承自由原则;倡导节俭,○

抑制奢侈浪费;惩罚游手好闲之徒。

五、梭伦改革特点

1打破了贵族垄断特权局面 1、革命性:○

2废除债奴制 ○

2、中庸性:一方面要防止贵族过度打压平民,另一方面仍要保持贵族的优势地位

第3课 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

评价梭伦改革

1、梭伦改革对雅典民主政治的积极影响

动摇了贵族专制统治,奠定了城邦民主政治的基础

1“解负令”将广大平民从债务奴隶解放为公民,形成了民主政治必备的公民群体 ○

2财产等级制打破了贵族的专权,使工商业奴隶主分享了政治权力,下层平民也获得了○

一些权利

3国家权力机构的改革削弱了贵族长老会议的权力,打破了贵族对司法审判权的长期垄○

断,一定程度上确保了公民参与国家事务的政治权利

4鼓励发展农工商业,加强了平民的实力,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物质基础 ○

2、 梭伦改革的历史局限性

1以财产资格确定公民政治权利,使得富有的一、二等级在政权中占据绝对优势,下层○

公民没有充分的参政议政权利

2改革削弱了贵族势力,但仍然他们仍然享有比平民更多的政治权利,氏族制度的残余○

仍然存续,贵族仍有世袭占有土地的特权 梭伦改革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贵族和平民的矛盾 3、梭伦改革的目的:消除矛盾,稳定雅典的社会秩序 4、梭伦改革失败的原因:

①梭伦扮演的是“调停者”的角色 ②改革措施带有“折中”色彩

第二单元 商鞅变法

第1课 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

一、社会变化的新气象

1.公元前770年,东周春秋 战国

2.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大动荡、大变革的重要时期

①经济:铁农具和牛耕出现并逐步推广,促进了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②政治:社会的发展新兴地主要求逐步废除奴隶主贵族的政治制度,建立和强化封建专制统治

③军事:诸侯争霸、兼并,战争频繁春秋时期:争霸战争 战国时期:兼并战争 ④思想文化:出现百家争鸣

法家学说最合乎当时社会发展的需求,成为各国推行变法改革的思想理论武器

二、风起云涌的改革和变法 1.春秋:

(1)齐国:管仲改革,“相处而衰征”

根据土地多少和田质好坏征收赋税,实质上承认了私人对土地的所有权 (2)鲁国:公元前594年,实行了“初税亩”,公开承认了土地私有

2.战国:变法改革成为一股强大的时代潮流,在各国蓬勃兴起(封建地主阶级性质的改革) (1)魏国:公元前445年,魏文侯任命李悝(kuī)主持变法

①发展农业生产 ②推行“平籴(dǐ)法” ③制定《法经》 (2)楚国:吴起变法

此外,齐国、赵国和韩国也陆续进行变法,促进了政治的进步和经济、军事的发展壮大

三、处在十字路口的秦国 1.秦国改革的有利条件:

①秦国国君拥有比较集中的权力,国内旧的奴隶主贵族势力相对较弱 ②注重实用、讲求功利的法家学说,容易受到秦国君臣民众的认同 ③当地民风质朴,尚武精神充斥 2.外部机遇:

①长期以来扼制秦国发展的晋国已分裂成魏、韩、赵三国,力量大大削弱

②中原地区众多士人纷纷游说各国,追求建功立业,为秦招揽贤能,进行变法改革创造了可能性

变法的根本目的:实现富国强兵避免失败或成为别国兼并对象

第2课 “为秦开帝业”——商鞅变法

1、商鞅变法的内容:

1废井田、开阡陌,确立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 1)经济举措:○

2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

3统一度量衡 ○

1奖励军功,实行二十等爵制,严禁私斗 2)军事、政治举措:○

2废除“世卿世禄制”,鼓励贵族建立军功 ○

3建立严密的户籍制度,制定连坐法 ○

4普遍推行县制 ○

5“燔诗书而明法令”,制定秦律 ○

3)社会风尚习俗:禁止父子及成年兄弟同居一室;推行一夫一妻小家庭政策等

2.商鞅变法的特点:①全面性

②有成效(有效性)

③从法律上确立封建制度(法律性)

商鞅变法的性质:新兴地主阶级的封建化改革

第3课 富国强兵的秦国

1.商鞅变法的作用:

商鞅变法是一次较为彻底的改革运动,废除了奴隶制度,创建了适合社会经济发展的封建专制制度,推动了秦国社会的进步,促进了经济的繁荣,为秦国的富国强兵和统一奠定了基础,对秦国以至中国历史的发展都起了重要作用 ①政治上

打击并瓦解了旧的血缘宗法制度,使封建国家机器的职能更加健全,中央集权制度的建设从此开始 ②经济上

从根本上改革了就有的生产关系,确立了土地私有制,激发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秦国的农业生产 ③军事上

奖励军功,极大地提高了秦国军队的战斗力,使秦国在对外战争中占据主动 2.变法的历史局限:

(1)轻视教化,轻罪重罚:如:刑法严酷 (2)加重剥削压迫:如:连坐法

(3)改革不完全彻底:如:按爵位等级占有田宅和奴隶、公开承认占有奴隶的合法性 (4)重农抑商:压制工商业违背了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

进步,导致民主意识的弱化

(5)焚烧史书,蔑视文化:摧残了文化,压制了思想,导致民族创新意识窒息 3.商鞅变法对现今改革的借鉴意义:

①改革是促进国家发展进步的重要途径,要与时俱进,进行改革 ②改革必须坚持不懈 ③改革应该重视人才

④改革需要制定相应的法律来保障,强化以法治国 4.梭伦改革与商鞅变法

背景:前者是奴隶主贵族政治下,平民贵族矛盾尖锐,后者是奴隶制崩溃,封建制兴起 主要目的:前者是解决社会危机,缓和贵族与平民矛盾,后者是富国强兵,赢得兼并战争 主导力量:前者是工商业奴隶主、平民,后者是新兴地主 核心内容:前者是扩大平民政治权利,打击贵族特权,后者是确立封建私有制与中央集权,

奖励军功

高中历史选修篇二:高中历史选修四知识点总结

(1)时代趋势:安定统一成为时代的呼声。

(2)国力基础: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国力强盛,奠定了兼并六国的坚实基础。

(3)个人条件:坚忍刚毅的性格和敏锐迅捷的决断力、雄才大略。

(4)重用人才:破格录用一批谋臣猛将:善于发现人才,礼待人才,并能用人不疑。

统一过程:先后灭韩、赵、燕、魏、楚、齐。(公元前230年~公元前

221年) 意义:结束分裂,有利于社会秩序的安定和生产的发展,符合当时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 措施:①政治上:建立皇帝制,推行郡县制和三公九卿制。

②经济上:承认土地私有,奖励移民垦荒,鼓励耕织;统一货币、度量衡;

③军事上:修筑长城,北击匈奴,南征百越,增设闽中、南海、桂林、象郡,奠

定经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本疆域;

④文化上:统一文字,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国内经济文化的交流。焚书坑儒,统

一思想。

⑤交通上:建立起以咸阳为中心的水陆交通网,有利于各地经济的发展和交流。

原因:秦始皇统一全国,第一次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大帝国,并在政治、经济、军事、文

国家统一,及形成中华民族起了重要作用;另一方面,秦朝依靠皇帝的专制权威,加强对人民的压榨,造成阶级矛盾迅速激化。

②对后世的影响: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专制统治的政治制度具有很大的开创性,它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与完善。

3

暴政:①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②横征暴敛:修长城、仿建六国宫殿、

建阿房宫、郦山陵。③严刑酷法

秦亡的原因:根本原因:秦的暴政;直接原因:秦末农民起义。

4功:秦始皇统一全国,顺应历史潮流,灭六国统一全国,结束了战国时期诸侯割据的

混战局面,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他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使农业生产得到了恢复和发展;他采取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政权巩固的措施,建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等,巩固了统一,促进了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他通过统一战争,扩大了疆域,使秦朝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以上说明秦始皇是对我国历史作出过巨大贡献,产生过巨大影响的皇帝。这是他作为一个封建时代政治家的杰出之处。

过:为了稳固统治,他焚书坑儒,实行思想文化专制,迷信法家,轻罪重刑,制定了

严酷的刑法, 广建宫殿陵墓,无限制使用民力、物力,超过了当时人们所能忍受的极限,

①完成了统一,结束了诸侯割据的局面,有利于人民的生活安定和社会生产的发展。

②形成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打破了贵族分封制,奠定了大一统王朝制度的基础。

③统一了货币、度量衡和文字,开创了幅员辽阔的秦帝国,促进了各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重农抑商政策,使农业得到恢复和发展

④建立了专制主义制度,压制思想。焚书坑儒,摧残文化。

⑤实行暴政,大兴土木,建阿房宫,修骊山陵墓,耗费民力;法律残酷,最终促成农民大起义,使秦朝灭亡。

①是否完成国家统一,推动历史发展。

②是否调整政治措施,保持社会安定。

③是否调整经济措施,重视改善生产条件,促进经济发展。

④是否采取措施,促进文化繁荣。

⑤是否采取措施,巩固国家统一,促进各民族的融合与团结。

⑥是否反抗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

政治上:创立皇帝制;推行郡县制和三公九卿制;建设交通网道。

经济上:承认土地私有;奖励移民垦荒;鼓励耕织;统一货币、度量衡。

军事上:修筑长城,北击匈奴。

文化上:统一文字;焚书坑儒,统一思想。

秦始皇统一六国,第一次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大帝国,并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采取措施巩固了统一,所以说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奠基人。

统一的原因见前面。

⑴统一的史实包括:统一六国、北击匈奴、南征百越、郡西南夷。

⑵时代的发展趋势造就了英雄人物;英雄人物的作用要受历史条件的限制,英雄人物顺应历史的趋势就会推动历史发展。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造就秦始皇这个历史人物,秦始皇的措施客观上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

①是否完成国家统一,推动历史发展。

②是否调整政治措施,保持社会安定。

③是否调整经济措施,重视改善生产条件,促进经

济发展。

④是否采取措施,促进文化繁荣。

⑤是否采取措施,巩固国家统一,促进各民族的融

合与团结。

⑥是否反抗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

(1)治国思想上:他唐太宗统治时期能够吸取随亡教训,反复强调“存百姓”的思想。(3)用人策略上:他任用贤良,虚怀纳谏。

(2)政治:完善隋朝的三省六部制,提高了效率,加强了君权。重视法律,颁行《唐律》,

体现仁义为本,刑法为末的原则。

(3)经济: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继续推行均田制,轻徭薄赋,使唐初社会经济逐步复苏。

(4)文化:主张文德治国,崇儒尊孔。完善科举制,提高进士科地位,推动封建文化向高

峰发展。

(5)民族关系: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采取“战而后和”的政策,在东突厥地区设羁羁糜

府州进行管辖;设安西都护府,管辖西域地区,与吐蕃和亲,促进汉藏的

友好和西藏地区的发展;使统一多民族中国进入鼎盛时期。

(6)外交:采取开放的政策,设立鸿胪寺;鼓励外商来华贸易、居住、做官,与中国人通

婚;对外来文明采取兼收并蓄的政策,增强了中外经济和文化的交流。

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经济恢复和发展,出现了“贞观之治”的局面。

总评:唐太宗是古代杰出的地主阶级政治家、军事家,盛唐伟业的奠基人。太宗的治国之道为后代封建统治提供了借鉴。

1.功绩:唐太宗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一代明君。他统治时期,能够吸取隋亡教训,确立一系列稳定社会、发展经济的方针政策,努力调整生产关系,选贤任能、虚怀纳谏,使唐朝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出现了“贞观之治”的局面,并为大唐盛世(“开元盛世”)的来临奠定了基础。在民族关系方面,他采取较开明的民族政策,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他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对外来文化采取兼收并蓄的方针,使中国文化呈现出多元化的色彩,封建文化出现了繁荣的局面,并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中国封建社会出现了空前的繁盛局面。而唐太宗一生的为君之道,特别是其晚年的反省和总结,也为中国封建统治者提供富有借鉴意义的思想。

2.局限性:作为一个封建帝王,唐太宗的贤明、克己和审慎也难以贯彻始终。在贞观之治的繁盛局面中渐趋奢靡。

面临的形势:(1)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坚持抗清;(2)沙俄势力正在东来。(3)游牧于

漠西和漠北的蒙古各部需要加强管理;(4)地方割据实力的威胁尚未清除

(三藩)(5)满汉矛盾尚未平复。

贡献:(1)巩固统一国家的活动:

A平定三藩:有利于安定统一。消除了割据、分裂的隐患,加强了国家统一;巩固

了中央集权;有助于清除积弊,促进经济发展,安定民生。

B收复台湾:启用郑氏降将施琅。收复后台湾设一府三县,隶属福建省。加强了台

湾和大陆联系,促进了台湾开发,巩固了海防。台湾正式隶属于清

朝中央政权的行政管辖之下。

C三征噶尔丹,打击了新疆蒙古分裂力量。

D册封五世班禅,加强对西藏的管理。

E 尊重中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崇尚儒家文化,恢复开科取士,延揽汉族文士,

缓和了阶级、民族矛盾,加快了满族文化的发展步伐。

(2)维护国家主权的活动:抗击沙俄入侵,组织两次雅克萨之战,签订《尼布楚条约》,

确定中俄东段边界,从法律上肯定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领土。

历史影响:扫除了地方割据势力,抗击了外来侵略,基本奠定了中国版图,维护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安宁。

缔造和巩固了空前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开创了康乾盛世的繁盛时代。

★ 功绩:①管理边疆:平定噶尔丹叛乱、册封五世班禅、平息“三藩之乱”、

收复台湾并设台湾府

②抗击沙俄

③发展经济:治理黄河,奖励垦荒,厉行节俭等

④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

⑤重视文教,进用文士

★消极:①兴文字狱;②实行闭关政策

总之,中国封建社会晚期杰出的地主阶级政治家。所创康乾盛世,是封建社会最后的

第二单元 东西方的先哲

(1) 自学礼乐:15岁时立志学习礼乐,后成为儒士,苦研《诗》《书》《礼》《乐》,

在礼崩乐坏的情况下,以传承礼乐文化为已任。

(2) 从政失败:50岁时第一次获得施展政治抱负的机会,官至司寇,试图实现恢复

后因和鲁国执政大夫的矛盾激化而下野

(3) 周游列国:55岁时,孔子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没被采纳献身文教:

68岁时回到重国,整理编订《六经》,专门从事教育。

时代:(1)春秋社会大变革时代。经济上井田制崩溃;政治上周王室衰微、诸侯士大夫崛起;

阶级关系上出现新的变化,传统礼法秩序受到冲击,“礼崩乐坏”

(2)“周礼尽在鲁”

影响:1、提出“克己复礼”,维护旧的礼乐制度 2、孔子提出“仁”(核心),

反对暴政 3、提出中庸思想,主张将各种思想、原则加以调和,使之互相补充,互相限制

4、提出有教无类思想,开创私人办学的先河

A思想:

(1)“礼”:即周礼,要求人们能够以礼来规范自己的行为,把礼作为立国立身的基础。主张“克已复礼”,匡正社会秩序。主张恢复周朝的等级名分制度,实质上是力图维护奴隶制度。体现了孔子思想保守的一面。

(2)核心:仁。是处理人际关系的最高准则。“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是孔子给“仁”下的两个最重要的定义。主张以爱人之心和谐社会人际关系,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对人的重视,具有进步意义。

(3)中庸:把伦理范畴的“仁”和政治范畴的“礼”结合在一起,主张处理任何事情都不偏不倚,恰到好处,将各种思想、原则加以调和,使之互相补充,互相限制。

B政治:主张以德和礼治理社会,反对政府向百姓课重税;不反对逐步改良。

C教育:(1)教育对象:“有教无类”,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

(2)教育目标:不仅把学生培养“成人”,而且要培养成“君子”。

(3)教学方法:因材施教,注重言传身教。

(4)教学内容:孔子晚年整理编撰出“六经”:《诗》《书》《礼》《乐》《易》

《春秋》,是我国第一套完整的教科书,五经在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一直是官学和私学的最基本教材。

A对中国:

(1) 大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儒家学说成为几千年中国传统社会的主流思想,

影响深远。

(2) 大教育家:改变了以往贵族垄断文化的局面,为教育的推广创造了条件。私学

的形式也保证了中国文化免受朝代变迁的影响,连续不断的发展下来。

(3) “六经”是留给中国最宝贵的遗产,其中五经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传统政治的

理论基础,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

B 对亚洲:儒家思想成为亚洲许多国家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

1、春秋战国时期,奴隶制度趋向瓦解封建制度正在确立,战乱频繁,新兴地主阶级急需强有力的手段来巩固新生的政权。 儒家思想提倡“仁”、德治、维护周礼,这些思想主张无助于统一,不能适应新兴地主阶级的统治需求,必然受到冷落。

2、西汉武帝在位时期封建国家强盛,为维护封建大一统局面,必须建立与之相应的思想体系。董仲舒对儒家思想进行改造,主张“君权神授”、“天人感应”、“大一统”适应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统治的需要,不仅为封建专制政治提供了理论依据,还为政治上的统一奠定了思想基础,因而 “独尊”。

3、汉到明清:儒家学说体系进一步完善和发展,符合了统治阶级禁锢士人思想、为封建等级制度辩护、维护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受到统治者的千方百计的维护。

4、明清: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早期民主启蒙思想产生。

5、19世纪末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资产阶级力量薄弱,资产阶级维新派由于自身政治上的软弱性,不敢公开同封建正 统思想对立,因此把孔子装扮成托古改制的先师,借孔子的权威来论证资产阶级维新变法的合理性。 制造理论依据,减少变法阻力,促进维新思想的传播。

6、袁大搞“尊孔复古”逆流,封建复辟、专制思想泛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在中国实行民主政治。

1.儒家强调“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学思结合“的教育教学思想,对我国当代教育事业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有积极作用。

2.儒家提倡”孝“、”仁义“、”诚信“等道德伦理观有助于构建和谐人际关系,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3.儒家强调”正身自省“、”修已安人“、加强道德修养,有助于约束和规范市场经

高中历史选修篇三:【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知识点总结

选修 一

梭伦改革

1、背景:

前7世纪,雅典贵族政治确立。贵族政治上垄断国家政权、占据首席执政官、把持长老会议,使得公民大会沦为名义上的最高权力机关;经济上盘剥平民。贵族政治的专横和压榨,导致平民和工商业奴隶主与贵族的矛盾日益尖锐,社会动荡的局面阻碍了雅典经济的发展。基伦暴动和德拉古立法未能解决社会矛盾,国内形势更为紧张;麦加拉占领萨拉米岛,沉重打击了雅典经济。前594年,梭伦实行改革。

2、改革

(1)颁布“解负令”,废除平民所欠的一切债务,取消债务奴隶制,扩大公民基础,奠定了民主政治的基础。

(2)采取措施促进工商业的发展。

(3)确立财产等级制度,公民按土地收入的多寡享受政治权利。动摇了贵族政治基础,为民主政治开辟了道路。

(4)进行民主化改革,创立四百人会议,提高公民大会的地位,使公民大会成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打破贵族对政权的垄断,赋予公民直接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利。

(5)组建公民法庭(公民陪审法庭),打破贵族对法律的垄断。

3、基本特点:

梭伦充当了“调停者”的角色,走中间路线。他站在工商业奴隶主利益立场上,为维护雅典的长久稳定和发展,一方面削弱保守的氏族贵族势力,又不使其受到不当损失;另一方面扶持平民阶层,但又不使其过分强大。

4、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

顺应了时代的需要;采用了可行的措施;梭伦既是全权的立法者,又严格遵循法治精神,为法律制度的推行树立了尊贵守法的典范。

5、历史影响:

(1)打击了氏族贵族的势力,完善了雅典政治体制,促进了雅典国家的形成。

(2)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a物质基础:经济改革消灭了债务奴隶制,稳定了小农经济,确保了雅典公民经济上的独立。B社会基础:采取措施巩固了贵族奴隶主、工商业奴隶主、平民三足鼎立的多元社会格局。C制度保障:完善了雅典的国家制度,为普通公民参与国家政治活动提供了制度保证。

商鞅变法

背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

1、经济:(1)铁器和牛耕的推广使用,使社会生产力得到极大发展;(2)井田制逐渐瓦解,土地私有制逐步确立。

2、政治:(1)新兴地主阶级要求废除奴隶主贵族的特权,进行社会变革;(2)魏楚等国进行变法。

3、军事:兼并战争十分频繁,社会动荡。

4、文化:(1)“百家争鸣”,形成了中国思想史上的第一次思想解放高潮;(2)法家思想成为各国推行变法的思想理论武器。

变法:

目的:富国强兵

中心:“农战”与“法治”

内容:

前期:a实行什伍、连坐制度。B奖励耕织,重农抑商。C奖励军功,按军功大小给予赏赐。 后期:a废井田,开阡陌。B推广县制。C统一度量衡。D“塞私门之请”,移风易俗。

历史作用:

1、政治上:(1)废除了世卿世禄制,打破了贵族世袭制;(2)秦国基本上建立了封建专制中央集权政治体制。

2、经济上:废井田,开阡陌,从根本上确立了土地私有制,促进了秦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3、军事上:奖励军功,实行“军功爵制”,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为秦国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北魏孝文帝改革

背景:

(1)有利条件:公元439年,北魏统一北方,结束了北方多年分裂混乱的局面,社会安定,经济恢复;

(2)民族矛盾:鲜卑贵族实行民族歧视政策和民族压迫,导致民族矛盾激化;

(3)阶级矛盾:北魏统治腐败,对各族百姓巧取豪夺,广大农民徭役赋税负担沉重,农民起义不断。 目的:

为了缓和日益尖锐的矛盾,促进北魏社会的发展。

内容:

(1)推行均田制和租调制,将国家控制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2)设立三长制,制定俸禄制度,不许官吏自筹,整顿吏治;(3)迁都洛阳,为深化改革创造条件,有利于中原地区的经济恢复和政治稳定;(4)革除旧习:禁止士民穿胡服,一律穿汉服。讲汉话。改汉姓。通婚姻。推行汉化政策和移风易俗,促进民族融合。

作用:

是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风俗习惯的全面改革,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促进了北方农业生产的发展,促进了洛阳的繁盛,使洛阳成为国际性商业大城市,促进了北魏社会的发展和繁荣;大大加速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推动了少数民族的发展,加快了民族融合的进程,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为隋唐大统一和经济文化高度发展奠定了基础。

王安石变法

背景

(1)社会危机:a北宋统治者集中行政权、军权和财权,导致冗官、冗兵、冗费现象,形成积弱积贫局面;b土地兼并严重,农民负担加重,阶级矛盾尖锐;c辽和西夏威胁北宋的安全,民族矛盾尖锐。

(2)有利条件:庆历新政为王安石变法奠定了基础;宋神宗坚持变法,重用王安石。

内容

经济上富国之法:

目的-改变积贫局面

(1)均输法:采购物资“徙贵就贱,用近易远”。打破了大商人控制市场局面,增加了政府收入。

(2)市易法:在开封设“市易务”。限制了大商人控制和操纵市场,增加了政府收入。

(3)青苗法:青黄不接之时,政府借钱或粮食给农民。限制了高利贷对农民的剥削,增加了政府收入。

(4)募役(免役)法:纳钱代役。利于经济发展,增加了政府收入。

(5)农田水利法:鼓励兴修水利。促进了农业生产发展。

(6)方田均税法:清丈土地,收取赋税。限制了隐田漏税行为,增加了政府收入。

军事上强兵之法:

目的-改变积弱局面

(1)将兵法:在各路设负责操练军队的“将官”。提高军队战斗力。

(2)保甲法:把农民编为保甲进行军事训练。维护了秩序,兵农合一。

(3)保马法:鼓励百姓养马。节约了政府开支,提高了马匹质量和数量。

(4)军器监:监督制造兵器。产量、质量得到提高。

政治上育才之法:

目的-培养变法人才

(1)改革科举:以经义取士。

(2)改革学校制度。

使革新思想得到广泛传播,培养了改革人才。

历史作用和教训

作用:

改变了积贫局面:原因:各项措施取得成效,表现:政府财政收入大幅度上升。

积弱局面的改善:军队战斗力增强,西部边境得到巩固和开发。

教训:

(1)改革必然会遭到旧势力的阻扰,不可能一帆风顺,要充分考虑到改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2)改革措施要针对实际情况,行之有效。(3)改革的成败关键要看积极效果能否得以保留和维持,不以改革者个人命运为转移。(4)改革家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

欧洲宗教改革

1、背景:中世纪天主教的黑暗统治核危机

(1)根本原因:中世纪欧洲的天主教在欧洲社会处于支配地位,实行大一统神权统治;资本主义产生并发展起来;西欧民族国家兴起;文艺复兴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天主教会的封建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直接原因:由于四分五裂的国家状况,德国成为天主教国家中手教会压榨最严重的地区,矛盾最为尖锐,被称为“教皇的奶牛”。因此宗教改革首先从德国发生。

(3)导火线:教皇兜售赎罪券,马丁?路德贴出“九十五条论纲”,拉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

2、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

(1)标志:“九十五条论纲”的发表

(2)主张:反对赎罪券;提出“因信称义”的思想,认为教徒的就不靠教皇、圣礼和善功,只能靠终生悔改,即信仰即可得救;认为普通教徒和教士没有区别,全体教徒皆教士;信仰的唯一根据是《圣经》;简化天主教复杂的圣礼,神甫可以娶妻;世俗的统治权力高于教权并支配教权,建立本民族教会。

(3)成果:最终确立了“教随国定”原则,路德教派取得合法地位;产生的新教派称“路德宗”,在德国和北欧传播;冲击了罗马教会在德国的神权统治,为欧洲宗教改革开辟了道路。

3、加尔文改革

(1)主张:许多主张与路德相似,如反对盲从天主教会、《圣经》的权威至高无上、主张信仰得救、简化圣礼等。但是他的主张更加激进,更能代表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如把信仰得救解释成“先定论”,宣扬选民(转 载 于:wWW.ZHaoqT.nEt 蒲 公英文 摘:高中历史选修)和弃民思想;主张选民要有奋斗精神,要有节制、忍耐等美德;神职人员有选举产生,主张建立共和式的长老制度;主张把日内瓦建成政教合一的神权共和国等。

(2)成果:产生的新教派称“加尔文宗”,在英国、法国、尼德兰等地传播。

4、英国宗教改革

(1)内容:颁布“至尊法案”,规定英王是教会的最高首脑;保留天主教主教制、基本教义和仪式;禁止英国教会向罗马教廷纳年贡;断绝英国交汇在行政和经济上与罗马教廷的联系,没收修道院财产,归王室所有。

(2)影响:由国王自上而下进行,目的是强化王权,建立附属于国王的民教教会。推行者是国王亨利八世和伊丽莎白一世,确立了英国基督教为英国国教,英国国教成为封建专制统治的工具。保留了天主教的残余,后来又兴起了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清教徒运动。

5、宗教改革运动的实质与影响

(1)实质:是资产阶级反对封建统治的政治运动。

(2)影响:打击了欧洲封建统治的支柱天主教会,摧毁了天主教会的精神独裁,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道路;推动西欧各国的民族文化、教育事业迅速发展;促进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发展;否定了罗马天主教会的权威,但反封建斗争不彻底,仍存在教派纷争和宗教迫害。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

一、背景

政治方面:处于奥斯曼帝国的控制下,但掌握实权的埃及封建统治集团马木鲁克内部争权夺利,导致内战不断,社会动荡不安。

经济方面: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经济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欧洲。

阶级关系:捐税名目繁多,阶级矛盾尖锐。

对外政策:闭关自守,极力排斥西方先进思想文化与科学技术。

“乱世”崛起:穆罕默德?阿里在复杂的形势下登上埃及的政治舞台并控制了统治实权。

国际关系:英法的争夺曾使埃及民族矛盾尖锐,但英法最终被赶出埃及,然而西方国家的威胁仍然存在。

二、改革的性质、内容、影响

1、性质:封建性的富国强兵的改革。

2、内容:

经济:(1)实行土地国有,废除各种杂税;(2)大力兴修水利,鼓励农民广泛种植经济作物;(3)引进技术、设备、人才,建立近代企业;

政治:(1)改革行政制度,在中央设立最高国务委员会并设立各级地方行政机构;(2)铲除马木鲁克势力; 军事:(1)废除雇佣兵役制,实行征兵制;(2)改变旧军队,建立新军队;(3)学习西方技术,按西式方法训练军队;

文教:(1)创办各类学校,邀请外国专家讲学;(2)选派埃及青年出国留学;(3)翻译欧洲各种专著。

3、影响:

(1)积极:促进民族经济发展,加快埃及近代化进程;确立统一的中央集权体制,稳定了社会秩序;军事力量增强,获得民族独立;推动埃及文化事业发展,培养了各类人才,为其他领域的改革创造了条件。

(2)消极:阿里很快走向穷兵黩武、对外扩张的道路,并最终削弱了国力。

4、失败的原因

(1)阿里政权的封建专制和残暴性是改革失败的根本原因。改革的目的是巩固封建专制统治和对外扩张,是地主阶级图强自救的改革,并未能改变封建制度。

(2)改革未获得人民支持。改革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为了壮大军事力量和对外进行战争,阿里向人民征收重税,并强制人民参军,激化了阶级矛盾,使改革失去广大人民的支持,激起他们和其他被奴役国家人民的反抗。

(3)改革本身面临许多困难。a以创办军事工业为主,产品大多用于对外战争,没有带来多少利润,资金匮乏,使工厂难以扩大再生产;b管理不善,阿里实行中央集权,工厂的原料、机器和燃料的供给、人力的配备、计划的制定等均由政府负责。工厂的厂长多是现役或退役军官,营私舞弊,常常克扣工人工资和编造假账等,这是腐败的封建管理体制的必然产物。

(4)外商挟技居奇。外商利用埃及人不懂技术的弱点,将老式的、残缺不全的甚至完全报废的机器高价卖给埃及政府;外国技师消极怠工,故意不向埃及人传授技术,处心积虑破坏生产。

(5)外部因素干扰改革。改革遭到欧洲一些列强的嫉妒,他们绝不容许地处要冲、物产丰富的埃及通过阿里改革成为一个独立的强国;英国对横亘在通往印度道路上的埃及更是视若仇敌,为此他们想方设法破坏改革。

俄国农奴制改革

1、形势

经济:俄国资本主义经济在19世纪30年代迅速发展,但因农奴制阻碍,其生产水平远低于西欧。

政治:农奴制走向衰落,面临严重危机。A农奴要求废除农奴制,争取土地和自由,广大工人也为维护自身利益而斗争;b受西欧民主思想影响的贵族军官主张废除农奴制和等级制,建立共和国;c十二月党人起义失败,但被其唤醒的革命民主主义者主张废除农奴制,号召俄国一切进步力量为农民的解放和实现民主而斗争。

军事:俄国与英法为争夺远东霸权而进行克里米亚战争,是一场非正义战争,俄国战败,双方签订《巴黎和约》。充分暴露了农奴制危机,进一步加剧了俄国国内矛盾。

主观: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及政府为改革做好了准备。

2、主要内容:

签署了《1861年2月19日宣言》和《农民改革法令》。A废除农奴制度,给农民人身自由;b农民在获得

人身解放的同时,将得到一块宅边园地和一块份地;c为管理农民建立了一种新的管理组织即“村社”。

3、评价

改革具有两面性:(1)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和改革,具有进步性:a改革使俄国资本主义得到迅速发展;b农民经济转入商品货币关系和资本主义关系,地主经济也向资本主义方式演变。(2)改革保留了农奴制残余,俄国未从根本上摆脱腐朽和落后的面貌,且对外显示了跟大的侵略性和扩张性。 引起上层建筑的变化:(1)建立地方自治机构,分别设立地方自治狐疑和城市杜马和自治局;(2)贯彻资产阶级的法律原则,对司法机关进行改革,建立统一的各级法院,实行公开诉讼程序;(3)在军事方面,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并对军事管理系统等进行一系列改革;(4)是继农奴制度废除后俄国由封建君主专制向资产阶级君主专制转变的第一步。

促进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1)农奴制的废除促进了农业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国内市场的扩大;(2)19世纪末,俄国基本上完成了工业革命。

4、改革对俄国近代化的影响

(1)经济近代化:农奴制的废除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必要的劳动力、资金和市场,俄国走上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进,俄国工业生产大幅度增长,农村中资本主义的成分也得到增长。

(2)政治近代化:在政治体制方面作了比较深层的改革,建立了地方和城市的自治机构。在司法制度方面,参照西方的司法制度进行了改革。改革使政治上一向专制独裁的俄国也出现了一些民主化的气息。

(3)军事近代化: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建立西方式的军事管理体系。

(4)教育近代化:鼓励社会和个人办学,扩大大学的自主权,允许引进西方书籍。

(5)思想近代化: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和统治方式开始传入俄国,使许多俄国人看到了差距,变革的愿望日益强烈。

明治维新

历史条件

(1)经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逐渐形成并得到发展

(2)政治:各阶层对幕府统治的不满情绪高涨,天皇也想利用倒幕力量恢复统治地位,幕府面临统治危机

(3)外患: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列强入侵,日本陷入半殖民地的危机中

(4)前提:以中下级武士、商人、资本家及新兴地主等为主体的倒幕派与部分大明废除幕府体制,建立并巩固了明治政府

基本内容:

(1)政治:彻底废除旧政治体制a逐步削弱封建割据势力,建立中央集权,实现国家统一;b废除封建身份制度,取消武士特权;c学习西方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

(2)经济:实行“殖产兴业”政策,显示大力发展官营企业,后又扶植私人资本主义,推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3)军事:发展军事力量,实现富国强兵a实行义务兵役制,建立常备军;b培养高级军事人才;c建立近代化海军;d扶植军事工业;e建立近代警察制度。

(4)教育:实行文明开化,用西方文明改造日本封建文化a整顿旧的教育机构;b创办各类学校,培养专门人才。

历史影响:

积极:(1)使日本走上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成为亚洲资本主义强国;(2)建立起资本主义的君主立宪政体。

消极:(1)没有彻底根除封建残余势力,形成带有浓厚封建色彩的近代天皇制;(2)杰里推行军国主义,对外侵略扩张,给他国特别是亚洲邻国带来巨大损失。

相关热词搜索:选修 高中历史 高中历史选修教材 高中历史选修6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