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喉剑及组方药材山豆根、八爪金龙挥发油的GC—MS分析

发布时间:2019-08-29 来源: 历史回眸 点击:

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hbny/hbny201606/hbny20160647-1-l.jpg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hbny/hbny201606/hbny20160647-2-l.jpg
  摘要: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开喉剑及组方药材中山豆根(Radix sophorae tonkinensis)、八爪金龙[Ardisia crispa (Thunb.) A. DC]的挥发油,并通过GC-MS联用技术对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从开喉剑挥发油中共鉴定出8个成分;山豆根、八爪金龙挥发油中分别鉴定出20、23个成分,开喉剑挥发油中成分与单味药材挥发油中成分的种类有较大差异。
  关键词:山豆根(Radix sophorae tonkinensis);八爪金龙[Ardisia crispa (Thunb.) A. DC];开喉剑;挥发油;气相色谱质谱法
  中图分类号:O65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6)06-1548-03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6.06.047
  苗药验方开喉剑喷雾剂,内容物为浅棕色液体,其味甜、微苦、微麻,有薄荷的清凉感。主要成分有八爪金龙、山豆根、蝉蜕、薄荷脑,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主治肺胃蕴热所致咽喉肿痛、口干口苦、牙龈肿痛以及口腔溃疡,复发性口疮见以上证候者,其中以前两味药为主药[1,2]。山豆根(Radix sophorae tonkinensis)为豆科植物越南槐的干燥根及根茎,植物形态为灌木,高1~2 m,生于石灰岩山地或岩石缝中,主产于广西地区,主要治疗咽喉牙龈肿痛、肺热咳嗽烦渴、黄疸、热结便秘[3]。八爪金龙[Ardisia crispa (Thunb.) A. DC],又称百两金、八爪龙、八爪根、铁雨伞、高八爪、开喉箭,为紫金牛科紫金牛属植物百两金,根及叶可入药,主要治疗咽喉肿痛,跌打损伤,风湿骨痛。外用药喷雾剂主要采用水提醇沉工艺制得,因而推测主要是以挥发油入药[4-6],因此,本研究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山豆根、八爪金龙、开喉剑中的主要化学成分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化学成分进行鉴定,为开喉剑的物质基础与配伍机理研究奠定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开喉剑、八爪金龙、山豆根购于贵州三力制药股份有限公司。GC-MS2010气相色谱-质连用仪;TSQ Quantum Ultra质谱仪;挥发油提取器。试剂:正己烷、无水硫酸钠等,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
  1.2 试验方法
  1.2.1 分析条件 气相色谱条件 DB-FFAP(30 m×0.53 mm×0.5 μm)石英毛细管色谱柱;进样口温度:260 ℃,接口管道温度:220 ℃,柱前压:15.08 kPa,柱流量:1.5 mL/min,载气:He,柱程序升温:初温60 ℃,2 min后以4 ℃/s的速度升至130 ℃,5 min后再以8 ℃/min的速度升至240 ℃,保持1 min。进样量:八爪金龙0.4 μL,分流比 5∶1;进样量:山豆根0.8 μL、开喉剑2.0 μL,分流比 20∶1。
  质谱条件:离子源为EI;电离电压:70 eV;离子源温度:260 ℃;质量范围(m/z):10~550;扫描周期:1 s。
  1.2.2 挥发油的提取 将50 g八爪金龙粉末加入200 mL蒸馏水中浸泡1 h,用挥发油提取器进行提取,提取完毕后收集挥发油并称重,挥发油为淡黄色,具有特殊香味,平均收率为0.20 mL/100 g。再将50 g山豆根磨成粉末浸泡1 h,用挥发油提取器进行提取5 h,提取完毕后读取体积并收集挥发油,挥发油为淡黄色,具有特殊香味,平均收率为0.22 mL/50 g。最后称取50 g开喉剑加入200 mL蒸馏水中浸泡0.5 h,用挥发油提取器进行提取5 h,提取完毕后读取体积并收集挥发油,挥发油为乳白色,平均收率为0.21 mL/50 g。
  2 结果与分析
  2.1 挥发油的分离检测
  山豆根、八爪金龙、开喉剑挥发油按照“1.2.1”条件进样,经过2010型气相色谱-质连用仪进行分离检测后得总离子流图见图1。
  2.2 挥发油化学成分分析
  采用GC-MS联用技术,对3个总离子流图进行分析,大部分分离度较高的色谱峰可通过质谱工作站,检索NIST147质谱库进行结构确定,并与标准图谱比较,确定其成分。由表1可知,共鉴定出山豆根挥发油34个物质中的20个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83.09%;鉴定出八爪金龙挥发油37个物质中中的23个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81.95%;鉴定出开喉剑挥发油18个物质中的8个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93.04%。
  3 小结与讨论
  GC-MS分析结果表明,山豆根中化学成分较多共分离34个峰,共鉴定出20种化学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83.09%。其中,己醛的百分含量最大,达到26.46%,另外月桂烯,2(10)-蒎烯,(2E,4E)-2,4-癸二烯醛,麝香草酚的含量都较多,正壬酸的百分含量最低,只有0.45%,2,4-癸二烯醛、芳樟醇、辛醛、庚醛、(E)-2-辛烯醛的含量都较少。八爪金龙挥发油成分分离37个峰,鉴定出23个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81.95%。主要有己醛、十二甲基环己硅氧烷、龙脑莰醇、3-苯基-2-丙烯醛、芳姜黄酮、n-癸酸、十二烷酸等,含量分别为7.72%、4.25%、2.48%、3.06%、5.17%、4.08%、7.36%。开喉剑挥发油成分,分离18个峰,鉴定出8个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93.04%,主要有薄荷醇、油酸甲酯、亚油酸甲酯。其中薄荷醇的含量最高,其含量达到73.28%;β-紫罗兰酮的含量最低为0.09%。
  开喉剑检出的成分与组方药材的区别很大,8种成分只有两种来自于山豆根中的挥发性成分,一方面这可能与汤剂煎煮引起挥发性成分损失和某些挥发性成分在水溶液中溶解度太低而未被检查出有关;另一方面考虑辅料的影响,喷雾剂组方配比为八爪金龙313 g、山豆根313 g、蝉蜕250 g、薄荷脑1 g、柠檬酸1 g、苯甲酸钠2.5 g、乙醇20 mL。其中,蝉蜕中主要是氨基酸类成分无挥发性,柠檬酸等辅料亦不易挥发,因此不会影响测定结果,新增成分的出现推测是由于合煎过程中发生化学反应与物理变化,如增溶、助溶、氧化、还原、水解反应等,以及以纯物质形式加入的薄荷脑。由此可见,含挥发性成分的药材组成的复方制剂中,不仅存在挥发性成分量的变化,还存在一系列成分间的相互作用和转化导致质的变化,由此可能导致了疗效的变化。
  参考文献:
  [1]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9.
  [2] 黄亚非,黄际微,陶 玲,等.广西不同产地山豆根的指纹图谱特征研究[J].中药材,2005,28(1):21-22.
  [3] 邓银华,徐康平,章 为,等.山豆根化学成分研究[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5,17(2):172-174.
  [4] 黄韵诗.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山豆根中高丽槐素的含量[J].中南药学,2008,6(2):193-195.
  [5] 康志英,禹春平.山豆根的提取工艺研究与探讨[J].中药材,2007,30(1):102-104.
  [6] 杜士明,周本宏,杨光义.山豆根水提物抗炎作用研究[J].中国药房,2008,19(18):1371-1372.

相关热词搜索:山豆根 挥发油 药材 分析 开喉剑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