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历史地位

发布时间:2017-02-08 来源: 历史回眸 点击:

中国的历史地位篇一:西安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西安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小组讨论)

1从长远看,西安是强过武汉,成都,南京的,这是由西安的地理位置决定的,西安是中华文明的源头,有黄帝陵,炎帝陵,西安有72座帝王陵,其中埋了73个皇帝! 西安最辉煌的时期,都是中国最强大的时期!如秦,西汉,唐,这三个朝代,每一个都可以称为帝国,大秦帝国,大汉帝国,大唐帝国!自唐以后,西安不在作为都城,自此西安开始衰落!但中国也开始衰落,再没有一个朝代可以称为帝国了。宋太祖平定天下后,晚年提出迁都长安(西安)之议,这也是宋太祖晚年最大的心愿,迁都西安,仿秦汉百年之举,结果大臣门都反对,说“天下在仁而不在险”,自此,宋朝的开国皇帝郁闷而死!历史的发展,证明了太祖的先见!宋朝因为都城没选好,建国几百年里,一直遭受外族入侵!之后元朝建都北京,结果不到一百年就over。明朝开始建都南京,这是最大失败,如果朱元璋能学秦汉唐之举,建都西安,西安易守难攻,潼关天险,一人当关,万夫莫入!则明初的“靖难之役”,建文帝就不可能失败!靖难之役,明迁都北京,百年以后,北京被清军攻破!之后,清定都北京,百年之后,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沦陷!从此清政府元气大伤,之后,被中国华民推翻!

中华民国建都时,也犯了一个大错,没有仿秦汉帝国之举建都西安,而是建都南京!

2我认为楼主的观点有失偏颇,在不同的科技和兵器时代对战争和地理的要求是不同的,在唐之前,由于中国其它地方象长江流域经济还不够发达,中国的经济中心还主要在黄河流域,而且战争处于冷兵器时代,因此首都的地理位置对于首都是否安全起关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唐之前西安能够长时间做为首都。但唐之后随着经济重心的转移和热兵器的逐渐兴起和发展,西安的地位和重要性就大大削弱,因此看事物要以动态和发展的眼光来看。过去西安建都时间最长,并不意味着当环境变化时它还是最适宜做首都的,就象四大文明古国最早开创了人类文明的先河,但至今日综合国力都很弱甚至消亡了的道理一样。反而很多时候发展规律是后来者居上一样,象美国从立国到现在也不超过300年,但已发展成世界头号强国一样,其军事科技实力就不说了,就单说GDP这几年经济一直不景气直到去年还比中国,日本排世界第二,三位的加起来还要多,所以不能说因为唐以前大量的朝代建都西安了就意味着后世还选择西安做为首都就是最正确的决定。。

3得关中者盛世统

迁洛阳者天下分

都南京者朝命短

首燕京者众卑微

4写得很好。有时候觉得西安确实宣传不够,今天去配眼镜,又被问是哪的,一说西安,结果那人说:“哦,是安徽省的”我眼睛睁得跟鸡蛋一样,我问,陕西知道不。然后旁边一女的,搭话道:是大雁塔那吧,我说:对,就是那。然后第一个女的,说道:哦,就是埋了很多皇帝的地方吧?我说,是的。

5我觉得城市精神必须从两个方面去理解,一个是对内,一个是对外。所谓对内的理解,就是说城市精神要能体现这个城市全体市民追求的目标,通过塑造城市精神,

来激发全体市民爱自己城市,建设自己城市的热情;所谓对外的理解,则指得是一种宣传,来向外界宣传一个城市的特性,以求得外界对该城市基本特性的认知和认同,以达到宣传和推广城市的目的。

从西安市有关部门或一些媒体组织的“专家”讨论活动,以及全国其他城市对自己所在城市精神的最终提炼结果来看,对城市精神的理解上,大部分倾向于应该兼顾上述两个方面。

那么,塑造城市精神到底有什么作用呢?除了上述两个方面的作用外,我觉得更重要的是,城市精神最终应该反映了一个城市的发展定位以及以后的发展路径。也就是说,西安最终提炼出来的城市精神,既要有反映这个城市特性,有利于激发市民建设西安热情,有利于宣传西安形象的作用,更要体现西安以后发展的定位和发展的主要方向。

6是的,各个时期确有不同。但是直到今天如果没有美国那样强大的防御和攻击能力,任何国家把首都放在靠沿海的地方都容易遭到敌人的攻击,小国家那也是没办法。北京在美帝黄海军演的时候就备受压力。

7无论西安是不是都城,但西安在中国历史中的地位是无法撼动的,长安的大唐大汉精神和文化应该成为中华主流文化,而不是以满清文化为主流

8照楼主的说法,世界文明的发源地是两河流域,农耕文化起源于中东,巴比伦也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那今天的伊拉克又怎么样呢?要做世界中心吗?

9无人否认西安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汉唐盛世是全中华民族的骄傲,但是汉唐盛世不等于西安,只不过首都在这里,是国家的中心而已。就像今天的北京上海,但不能说今天的中国文化就是北京上海的文化,北京上海的骄傲。 另外楼主能说明白什么是大汉大唐文化,什么是满清文化吗?

北京做首都,中国就是满清文化?

10

中国的历史地位篇二:中华民国的历史地位

中华民国的历史地位

南京大学地理学院李昊(091160035)

摘要

中华民国史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指的是1912—1949年的中国。这个期间是一个承上启下的阶段,既传承了5000年中华文明史,又对后来中国大陆和中国台湾地区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文以历史为线索,以现在中国大陆及台湾的现状为依据,着重从政治、军事和文化三个方面来讨论中华民国的历史地位。

前言

中华民国在国际上来讲,就是1912年到1949年的中国,国民政府为合法政府;从中国历史的角度来讲,指的是中国历史从1912年到1949年的这段时期,是我国近代现代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民国的历史大致分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为1912年元旦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到同年3月12日,为临时政府时期,产生了孙文和袁世凯两位总统;第二个时期为1912年3月12日到1928年,为北洋政府时期,先后历经袁世凯(1912-1916)、皖系军阀段祺瑞(1916-1920)、直系军阀(1920-1924)、奉系军阀(1924-1928)统治时期,产生了袁世凯、黎元洪、冯国璋、徐世昌、曹锟几位总统;第三个时期为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从1928年到1949年,产生了蒋介石、李宗仁两位总统。

中华民国期间是一个战乱的年代,依照时间顺序,先后经历了以下战争:

辛亥革命战争:革命军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创建了中华民国政府; 张勋复辟战争:张勋经过长时间的阴谋活动后,在北京发动了复辟政变并扶持溥仪重新上台,但仅存在12天便被讨逆军推翻;

直皖战争:以段祺瑞为首的皖系在战争中被直奉两系军阀联手打败。以曹锟为首的直系和以张作霖为首奉系入主北京政权;

直奉战争:战争中彻底失败,吴佩孚被迫南逃。张作霖为首的奉系军阀取代直系军阀,开始入主北京政权;

北伐战争:以黄埔生为主的北伐军战胜军阀,建立了南京国民政府;

蒋桂战争:桂系在战争中彻底失败,其主力部队第4集团军丧失贻尽,李宗仁等逃亡国外;

蒋冯阎中原大战:蒋介石击败了反蒋联军,在中国实现了暂时的、形式上的统一; 土地革命战争:中央军为了消灭反对南京国民政府的红军,而发动了一些列战争,以红军长征完成而结束;

抗日战争:中国军队为了反抗日本的入侵而进行的长达八年的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共内战:国民党的中央军与共产党的解放军为夺取政权而展开的一场全国范围的战争,最终以共产党胜利告终。

中华民国的历史,本质上来讲是从封建统治下的中国到现代中国(包括大陆、台湾)的一个过渡时期,使得中国具有了现代政府雏形,也是中国现代文化的形成阶段。

本文以民国的历史为线索,以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的现状为基础,着重从政治、军事、文化的角度,来考察中华民国的历史地位。

政治上,形成了现代意义上的国家

三民主义,确立宪政地位

早在辛亥革命之前,孙中山先生便定下了三民主义建立国家的基础。所谓三民主义包括民族、民生、民权三个方面。

民族即要求驱除满人的统治,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和爱国热情。既要保证不被列强随意干涉,在世界化的浪潮中丧失民族独立性,也要保证与世界接轨。此后中华民国为了恢复在清朝时丧失的权益所做出的努力,中华民国在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过程中的努力,也是对民族主义的实现。

民权是在废除原来的封建统治后建立现代民主、法制国家的基础。民权主义强调人民拥有国家主权的民主,并且以此为基础,建立了五权分立的行政基础。

民生指的是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群众的生命。主要的内容包括平均地权和限制资本,同时还要求发展国家资本主义。通过一系列的手段来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问题,达到孙中山所希望的“大同社会”。

三民主义是中华民国建国的纲领,并且以此为基础,建立了中华民国的宪法。孙中山主张的军政、训政和宪政的三步走的路线,也在中国得以实现。1948年5月,宪政正式开始,1990年,台湾地区实行民主竞选总统也意味着宪政在台湾的彻底实施。

五权分立,分权施政的先河

极权导致腐败与独裁,因此为了防止此类事件的出现,西方国家多采用一种分权的方式来治理国家。中华民国建国时,孙中山也接受了这种思想,并且在原有的基础上,吸收了中国原有整体中考试及监察机构的优势,建立了五权分立的建国体系。分别为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监察权及考试权,并且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立法院、司法院、行政院、检察院和考试院五院。此后,无论中华民国政局究竟如何,中华民国都在形式上保留了五权分立的原则,现在台湾依然保留着五院的制度且正在发挥作用,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务院设置也和政务院职能相同。下表为五院简单介绍。

台湾地区现在仍然保持着五权分立的政治制度,下表为台湾现任五院领导人及其党籍:

收复国土,恢复失去主权

在清朝末年,在帝国主义的淫威之下,清政府签订了大量卖国条约,袁世凯为了称帝的野心,也与日本签订了卖国的二十一条。这一系列条约的签订,使得中国丧失了大量的主权和领土。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借着二战胜利的威势,废除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并且收复了大量国土。

《南京条约》中规定的领事裁判权,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作为战败国的德国、奥地利等国以及苏联均放弃了领事裁判权;1943年,美英放弃了领事裁判权;1946年,法国、西班牙等国也放弃了领事裁判权。作为二战战败国的日本,也放弃了包括领事裁判权在内的一切不平等条约。

中国海关在清朝完全为外国人所把持,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之后,中国政府才在海关中占有一定的份额。

中华民国也捍卫了中国领土的完整。1918年,北洋政府的徐树铮将军收复了业已独立的外蒙古。中国自1919年陆续收回各国租界,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中华民国首先于1919年收回天津德、奥租界和汉口德租界,1924年收回苏联政府放弃的一切前俄租界,1927年收回汉口和九江的英租界,1929年收回天津的比租界和镇江的英租界,1930年收回厦门的英租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43年废除天津和广州的英租界及英、美、比3国在上海及厦门公共租界的权利,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废除了中国各地的日租界。1946年收回上海、天津、汉口和广州的法租界及法国在上海和厦门公共租界的权利。1947年收回天津意租界和意在上海及厦门公共租界的权利,此时,中华民国收回了所有的租借。

台湾自被中国人开发以来时常孤悬海外,清政府消灭郑经,在台湾设省以后正式成为中国的一部分。甲午战争战败后,清政府割让台湾及其附属岛屿给日本。中华民国于1945年抗战胜利后,依据《波茨坦公告》和《开罗宣言》,正式收复了台湾,并任命陈仪为中华民国第一任台湾行政长官,宣告中国队台湾恢复行使主权。台湾被日本掌控50年,经济、文化上对日本依赖很大,中华民国收复台湾使得台湾人的中国人意识再度恢复,即使对今日来讲,亦有深远意义。10月25日,是台湾的光复节,现在仍然是台湾的重要节日。

中华民国政府另一个重要的历史功绩便是参与了联合国的组建,并使得中国成为了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联合国是今天国际关系的基本框架,中国成为常任理事国之后,有了一票否决权,从此有了资格和当时最强大的苏联、美国、英国、法国并驾齐驱。这一地位在今天的中国外交中依然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军事上,积极保卫中国

清政府军务腐败,对外战争连连失利。中华民国建立后,在艰难的条件下,进行着中国

军事的现代化进程,并且努力保卫国家。中华民国期间,中国没有在任何对外国的战争中失败,捍卫了中国的独立,保卫了国家的主权,并且为以后收复失地、平等外交打好了基础。

辛亥革命军与北洋军,民初的较量

1(来自:WwW.ZHaOqt.nEt 蒲公英文 摘:中国的历史地位)911年,革命党人依靠湖北新军取得了武昌起义的胜利。但是,当时中国主要的武装力量还是袁世凯所管辖的北洋军。北洋军完全采用新式的练兵方法,装备先进,是中国军事近代化中重要的一支军队,对中国军事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但后来北洋军内部分裂成了直系和皖系,再加上后来的奉系,北洋军成了军阀内战的工具,中国从此没有正式意义上的国家军队。在此期间,徐树铮将军恢复了中国对外蒙古的主权。

黄埔军校与北伐军

中华民国军事的第二次转折是在1924年成立了黄埔军校。黄埔军校是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军校,产生了抗日战争和内战期间的一系列名将。黄埔军校为孙中山建立北伐的军队打好了基础。黄埔军校后来迁台,为现在的陆军军官学校。

北伐军是以孙中山为首的中国国民党第一支军队,也成立于1924年。不同于辛亥革命时期的军队。这是一支完全听命于国民党的军队,也是1928年以后中央军的基础。北伐军内有黄埔军校培养的优秀军官,外有苏联的援助,再加上国共合作,团结了全国的一些力量,因此战斗力较强。北伐军虽然遭到了日本军队的阻挡,但最终还是取得了胜利,占领了中国大部分的地区。北伐军是日后国民党中央军的基础,同时也是共产党南昌起义的主要力量。这支军队中诞生了国共两党最优秀的将官,在抗日战争中他们也表现出色。

国民革命军,抗战正面战场发挥作用

当北洋军被歼灭之后,北伐军中忠于蒋介石的南京国民政府的军队陆续被改变为中央军。作为中华民国的军队,取名为中央军实际上是为了与地方实力派想区别。中央军的嫡系为原本忠于蒋的黄埔师生,后来还有从北洋军中投诚的军队。中央军实际上是当时中华民国军队的主力,也是真正属于国民党的军队。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列地方势力派的武装,例如阎锡山的晋绥军、张学良的东北军、桂军、滇军、川军等。这些军队装备参差不齐,利益既相关又有冲突,所以就有后来的中原大战等战争,但同时,他们也合作阻挡了日本军队。虽然有地方实力派的存在,但是蒋介石的中央政府依然可以指挥全国军队,同时,国民革命军也是中国一支有完整建制的军队,拥有陆军、海军和空军,是中国一支现代意义上的军队。

国军空军在原有东北军空军和广东空军人员和飞机的基础上建立,在对日战争中表现活跃,在世界空战史上也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中国空军曾经在武汉空战中重创日军,堪称中国版的不列颠空战。

国军海军以福建海军为主体,还包括东北海军、中央军海军及电雷海军。国军海军实力与日军差距很大,甚至无法与清政府的北洋水师相比。但是,国民党海军在抗战中叶竭尽全力,甚至以全部沉没为代价,阻止了日本海军的入侵。

1937年,抗日战争正式爆发,中国军队在中华大地上浴血奋战。中国各路武装均被编入了国民革命军的战斗序列,在国民党中央政府的指挥下对日作战。

国民革命军参加了一系列与日军的正面交锋。重创了日本侵略者,但是这些中华民国军队本身也损失惨重,抗日战争期间,共有206位国军将领共赴国难。陆军牺牲、失踪人数达321

中国的历史地位篇三:论孔子在中国文化中的历史地位

论孔子在中国文化中的历史地位

汽车工程学院车辆1205罗正 0121207250512 摘要:

孔子是中国文化思想史上的巨人,他的思想震古铄今,他开启了儒家学派的大门,他为后世指明了道路,他永远是中华文明史上一座无法逾越的高峰。

关键字:孔子 中国文化 教育 思想

正文:

其实大家对孔子都比较熟悉,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其实每一个中国人对孔子都毫不陌生,基本每一个人都能背上孔子老先生的几句话,他和他的思想早就扎根在中华民族之中。他在中华文化思想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首先来看看孔子的生平,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9月28日,逝世于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即农历八月廿七~农历二月十一,名丘,字仲尼,汉族,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南辛镇)人,先祖为宋国贵族。那孔子在中华文化的巨大地位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呢?我们来具体看一下。

孔子为中国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自汉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儒学一直被历代统治者视作正统学科,以至作为任贤用能的标准,影响延绵数千年至今。其思想观点,集中见这于其弟子编撰的《论语》。

孔子的思想涉及社会的各个方面,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道德教化。孔子的核心思想如下,礼:所谓的“礼”,是指按纲常名教化的政治、社会秩序。在孔子思想里,“礼”是与“德政”相结合的。在《为政》中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即主张礼治德化与政令刑罚相辅而行。 仁:如《论语》中的“克己复礼为仁”、“仁者爱人”。“仁”既是孔子修己治人的根本原理,又是孔子实践道德的最高原理。“仁”作为一种精神品质,包含了多方面的伦理道德原则。除了是一种使人们自觉、主动地遵循礼的道德素养之外,还是一种处理人际关系的道德伦理准则。“人与天地合一”,可简称为“人和天地”的思想。人性天赋,人伦与天道的合一,“人伦者,天理也”。天人感应。阐述人与自然的关系,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他还阐述和弘扬了人不仅要“仁民”,也要“爱物”的道理。孔子坚决主张国家要实行“富之教之”的德政,使社会与文化得到发展。孔子认为文明的最高成就在于造就理想人格以创立理想社会,通过潜志躬行“内圣外王之道”,以达到“天下为公”、“大同世界”之境界。尚中、贵和的思想。各方面的和谐:人与自然;人际关系;治国之道等。尚中,不走极端的“中庸之道”。教育思想:他主张“有教无类”,使一些贫寒之士也受到了教育。他的许多教育思想,如“因材施教”、“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不愤不启”等闪耀着教育思想的光辉。儒家文化和儒家思想里面有许多

先进的思想,他对于中国文化传承功不可没。在世界上只有我们中华文化一路传承几千年,与我们的先进文化有很大的关系,儒家思想对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使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屹立于世界而不倒也有很大的作用。不过孔子的所有思想并不是都是完全正确的,我们必须看到孔子的思想与后来的统治中国意识形态领域的儒家思想也不是完全一样,儒家的发展也无不打上了为了维护君权、加强对老百姓统治的烙印。这是历史的局限性造成的。但究其思想性而言,虽然有许多糟粕,比如维护君权、“三从四德”、“三纲五常”、“存天理,灭人欲”等糟粕,对这些我们正确的做法是:取其精华,剔除糟粕。正是孔子的这些思想,深深地影响了整个中华民族的方方面面。历史上除了孔子再也没有人能将中华文化影响如此之深。

教育对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是不可或缺的,而中华文化能继承和发展5000多年而屹立于世界之林不倒,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孔子开创的教育文化。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伟大的教育家,他首创私学,广收门徒,号称弟子三千,达者七十二,为继承、发展和传播古代文化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的教育主张、教育目的、教育方法和治学方法,直到今天仍然闪耀着思想的光辉。孔子的教育实践活动主要集中在三个时期:一、在孔子“三十而立”前后,大约在他三十至三十五期间。二、在孔子于鲁昭公二十七年自齐返鲁之后到仕鲁之前,也就是他三十七至五十岁期间。这一时期中,孔子

的教育思想、教育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弟子遍及齐、鲁、楚、晋、秦、陈、吴各地,同时越来越引起全社会的广泛注意。三、孔子晚年,结束长达十四年的流浪生活,自卫返鲁,从他六十八岁到七十三岁去世,孔子进行了他最后五年的教育活动。这期间他删定六经作为教材,使教学经验进一步系统化,最终形成了完整的教育理论体系。由于孔子生前非常注重教育,并取得了极高的成就,因此,从孔子去世后第二年开始,孔子就不断受到祭奠和追封。孔子的封号从汉平帝时的褒成宣尼公逐渐提升到唐玄宗时的文宣王,以及清顺治时的大成至圣文宣先师,在中国乃至世界上享有崇高的地位。

孔子教育的基本目的是培养志道和弘道的志士和君子。他一生以“朝闻道,夕死可矣”(《里仁》)的精神追求道,并极力寻找弘道的机会,但孔子一生不得志,就把志道、弘道的希望完全寄托在弟子身上。他教育他的学生“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卫灵公》),“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里仁》),“笃信好学,守死善道”(《泰伯》),“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卫灵公》),他的学生也颇有体会,如曾参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子张》),可见,教道和学道是孔门师生共同的目的,孔子的教育目的已转化为学生的学习目的,因为这种主观和客观的统一,所以孔子才能造就出许多有才干的学生来。子夏

说:“学而优则仕”,从理论上概括了孔子教育目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学而优则仕”包容多方面的意思:学习是通向做官的途径,培养官员是教育最主要的政治目的,而学习成绩优良是做官的重要条件,如果不学习或虽学习而成绩不优良,也就没有做官的资格。孔子对提倡“学而优则仕”的态度非常明确,他说:“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先学习礼乐而后做官的是平民,先有了官位而后学习礼乐的是贵族子弟。如果要选用人才,孔子主张选用先学习礼乐的人。学习与做官有了密切的联系,他鼓励学生们说:“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必担心没有官做,要担心的是做官所需要的知识本领学好没有。弟子们受此思想灌输,头脑中普遍存在为做官而学习的念头,既然已学为君子,不做官是没有道理的,子路心直口快说出“不仕无义”,这是很有代表性的。孔子积极向当权者推荐有才能的学生去担任政治事务,但他在输送人才时也坚持一些原则:首先,学不优则不能出来做官;其次,国家政治开明才能出来做官,否则宁可隐退。孔子培养的一批弟子,大多或早或迟地参加政治活动,他们“散游诸侯,大者为师傅卿相,小者友教士大夫”。“学而优则仕”和孔子倡导的“举贤才”是一致的,确定了培养统治人才这一教育目的,在教育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把学优与仕优联系起来,以学优保证仕优,有利于推行贤人政治,改良社会政治,它反映封建制兴起时的社会需要,反对了不学而仕的世袭制,为平民开拓了从政的道路,成为当时积极分子积极

相关热词搜索:中国 地位 历史 古代中国的历史地位 当代中国的历史地位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