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在总结促跨越 继往开来谱新篇】 继往开来谱新篇

发布时间:2020-02-12 来源: 历史回眸 点击:

     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同时是时任贵州省委书记胡锦涛同志亲自倡导建立的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和安顺“深化改革、促进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共生繁荣、加快发展”试验区成立20周年。20年来,两个试验区广大干部群众紧紧围绕试验主题,矢志不渝地推进改革试验,经济社会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大变化。
  省委、省政府对做好两个试验区工作十分重视,明确指出,在新的发展起点上,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抓住两个试验区建立20周年这一契机,进一步做好两个试验区深化和发展工作,不仅对于开创两个试验区工作新局面,而且对于推进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全局性意义。按照省委、省政府的总体部署和要求,2007年初以来,两个试验区充分发挥主体作用,省直相关部门积极支持配合,采取有力措施,着力在总结经验、完善机制、强化措施、把试验区建设得更好上下功夫,试验区成立20周年各项工作顺利推进。
  
  强化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
  
  省委、省政府切实加强对试验区成立20周年工作的领导,成立了由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石宗源任组长,省委副书记、省长林树森,省委副书记王富玉等省委、省政府领导同志任副组长,省直有关部门和毕节地区、安顺市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两个试验区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下发了两个试验区成立20周年有关工作实施方案。省第十次党代会、省委十届二次全会、全省经济工作会、省第十一届人代会等都对做好试验区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省委常委会多次研究试验区改革试验与发展的有关重要工作,并明确由王富玉同志牵头,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王晓东,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张群山参加,负责处理具体工作中的重要事项。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和政策措施、理论宣传、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项目实施等工作组;办公室实行实体化运作,各工作小组均明确了牵头及成员单位,两个试验区也建立了相应的工作机构,明确了工作职责。这样的工作领导力度,是这些年来少有的。
  领导小组着力完善和创新工作机制:一是建立完善会议制度。通过定期和不定期召开工作会、专题会、协调通气会等会议的形式,传达中央和省的有关精神,听取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及时协调解决工作中的有关重要事项,作出相关工作安排,推动工作落实,去年7月至今,共召开各类工作会议20余次;为发挥各民主党派省委、省工商联的特殊作用,还建立了由省委统战部牵头,各民主党派省委、省工商联参加的毕节试验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加强与中央统战部的对接和沟通联系,积极争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和国家有关部委的进一步支持和帮助。二是建立完善工作责任制。省委常委会研究通过了领导小组工作要点,领导小组办公室结合工作要点对有关工作进行了分工、明确和细化,及时下发了《工作安排细化表》,确保各项工作责任到人、按期推进。三是建立完善信息反馈和督查机制。通过编发《工作简报》等形式,及时反馈两个试验区、省直各工作组有关信息和工作进展情况,为省试验区工作领导小组和省委、省政府提供决策参考;将试验区成立20周年有关工作纳入目标考核,由省委、省政府督查部门负责督促检查,通过全程督查与阶段性督查相结合等方式,把加大督查力度与推动工作、解决问题结合起来,形成了责任明确、上下联动、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扎实开展调研,推动工作深入
  
  2007年初,省委办公厅即研究制定了两个试验区成立20周年前期调研工作方案,成立了多个调研组深入两个试验区各县(市、区)农村、企业和机关,就两个试验区建立近20年来的基本情况开展了前期调研,省委常委会听取了两个试验区成立20周年前期调研工作和工作建议的情况汇报。
  在开展调研工作期间,石宗源同志多次对调研工作作出重要批示,深入试验区开展调研;党的十七大召开之后,又亲赴毕节试验区农村基层,用生动朴实的群众语言宣讲十七大精神,对试验区建设提出进一步要求。林树森同志深入毕节试验区,帮助解决群众生产生活用水困难问题,深入安顺试验区,解决安顺航空城项目建设和推进城市化进程等有关问题。王富玉、王晓东、龙超云、张群山、谌贻琴、禄智明、孙国强等省领导也多次深入两个试验区调研指导工作。
  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2007年7月6日,召开了毕节试验区、安顺试验区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对进一步做好试验区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明确提出在当前工作的基础上,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毕节试验区建设成为贵州“科学发展的试验区”、把安顺试验区建设成为贵州“加快发展的经济特区”的目标定位和以立足贵州为主,以总结经验为主,以促进发展为主,重在实践,重在总结的工作方针。此后,省试验区领导小组各工作组遵照石宗源同志“调研要深入,要出思路、出思想”的重要指示精神,围绕制定支持两个试验区改革发展的政策措施、改革发展规划、实施重要项目、试点示范单位建设和有关活动开展等,会同两个试验区和有关方面开展了大量深入扎实的调研,形成了若干重要成果,为制定政策措施、改革发展规划,重要项目实施、试点示范建设等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提供了可靠依据。省直各个工作组及成员单位,也都围绕各自工作职能,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或派员蹲点指导。今年年初,历史罕见的雪凝灾害发生后,为深入了解灾害对两个试验区成立20周年有关工作的影响,及时采取措施,确保各项工作顺利进行,省试验区领导小组办公室还组成两个调研组,分赴毕节、安顺进行了专题调研,提出相关工作建议。调研工作的广泛深入开展,为两个试验区的改革发展,注入了强劲活力,明确了前进方向,推动了工作落实。
  
  
  突出工作重点,注重抓好落实
  
  按照省委、省政府的总体部署和石宗源同志实践成果要“出经验、出精神”、理论成果要“出思路、出思想”的要求,两个试验区、各工作组和省直有关单位切实履行职能,加强协调配合,重点抓了以下工作:
  一是制定了两个试验区的改革发展规划。省人民政府以“黔府函〔2008〕72号”、“黔府函〔2008〕73号”文件批转了两个试验区改革发展规划,突出围绕两个试验区改革试验主题,按照把毕节试验区建设成为贵州“科学发展的试验区”、把安顺试验区建设成为贵州“加快发展的经济特区”的目标定位,坚持立足当前与着眼长远相结合,坚持重点突破与整体创新相结合,坚持总体规划与分步实施相结合,进一步明确了试验区今后发展的目标任务。
  二是制定了促进两个试验区改革发展的政策措施。省委、省政府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毕节试验区加快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黔党发〔2007〕29号)和《关于支持安顺试验区加快改革发展的意见》(黔党发〔2008〕12号),按照“超前探索、先行试验、封闭运行、大胆创新”的要求,在财税、金融、建设用地、结构调整、项目支持等方面,赋予两个试验区先行试验的重大改革开放措施,不断拓展改革与发展领域,着力推动体制机制创新,推动两个试验区又好又快发展。
  三是总结和完善两个试验区的改革试验典型。在认真总结两个试验区20年来积极探索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实践中取得的成功经验的同时,从两个试验区长期改革探索中涌现出的一批具有示范意义的先进单位中,遴选出毕节试验区橙满园村、安顺试验区红星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等54个主题突出、特色鲜明的试点示范单位,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认真制定工作方案,精心总结提炼经验,着力抓好完善提高。目前,54个试点示范单位建设基本完成,典型经验已汇编成册,试点示范和辐射带动效应得到明显发挥。
  
  四是组织实施有重要影响的关键项目。省发改委下发了毕节试验区重要建设项目实施计划,涉及项目190多个,项目涵盖了交通、能源、工业、农业、水利、城建、基层政权组织建设和社会发展等行业和领域,总投资1100多亿元;2007年至今已争取毕节试验区建设国家补助投资8.82亿元;2008年“十大完工项目”已陆续完工,“十大开工项目”及“十大在建项目”正有序推进。安顺试验区以黄果树大街、安顺航空城为代表的重点项目建设也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五是切实加大理论研究和宣传工作力度。根据《毕节、安顺试验区成立20周年理论研究和宣传工作方案》安排,从今年1月起,省委宣传部组织省内各主要新闻媒体逐渐加大宣传报道力度,据不完全统计,已刊播试验区各类报道60余篇;从今年9月初开始,省内各主要新闻媒体均开设了“毕节、安顺试验区二十周年巡礼”专栏,贵州日报还开设了“毕节、安顺试验区二十周年纵横谈”专栏,对试验区工作进行集中宣传报道;《当代贵州》用一期专刊全面反映两个试验区20年的发展历程;毕节试验区电视专题片即将摄制完成,安顺试验区电视专题片已在贵州电视台播出;两个试验区成立20周年宣传画册即将付印。理论研究方面,配合中央统战部完成了毕节试验区大型电视文献片《磅礴乌蒙》的拍摄制作;毕节试验区理论研究专著和安顺试验区理论研讨文集正进行最后审定;石宗源同志署名文章已在《求是》杂志2008年第18期发表,由省委宣传部、省委统战部牵头,省委政研室、省政府研究室、省委党校、省党史研究室、省社科院等单位积极配合,组织理论界和省内外专家学者撰写的其他理论文章也正在陆续发表。此外,毕节、安顺试验区成立20周年暨贵州生态文明建设探索与实践成果展已完成布展工作,即将面对公众开放。
  
  汇聚各方力量,形成工作合力
  
  去年以来,长期支持、关注试验区发展的中央统战部和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进一步加大了对两个试验区的支持和帮扶力度。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央统战部部长杜青林和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专家顾问组有关负责同志先后深入毕节试验区视察指导,对试验区成立20周年有关工作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并积极与国家有关部委进行协调和沟通,使一些涉及毕节试验区发展的重大项目工作取得了明显进展。同时,有关民主党派中央积极与安顺市共谋试验区发展大计,九三学社中央与安顺签署了合作协议书、农工民主党中央与安顺的合作也已拉开序幕、民进中央引进的拟投资20亿元的南京雨润集团部分项目已落户安顺。两个试验区成立20周年工作还得到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门、对口帮扶城市的诸多支持和帮助,据不完全统计,2007年至今,中央国家机关及社会各界(不含本省)支持两个试验区建设资金达56.75亿元,落实项目807个;毕节试验区产业投资基金报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安顺试验区被国家发改委确定为民用航空产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
  省直各工作组和成员单位从政治高度和大局出发,充分发挥工作主动性积极性,密切配合,相互支持,形成了两个试验区成立20周年工作的整体合力。省委办公厅(领导小组办公室)认真履行工作职能,充分发挥参谋助手作用,切实加强与两个试验区、各工作组及省直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促进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省政府办公厅牵头的政策措施组多次深入试验区调研、反复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建议,起草了支持两个试验区加快改革发展的意见,省国土资源厅、财政厅、民政厅、经贸委、国防科工办、旅游局、国税局等部门也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本部门工作职能,出台了相关配套政策;省农办牵头的开发扶贫组认真制定工作细化方案,明确成员单位工作职责,认真落实农业综合开发、人畜饮水安全、改善农村办学条件等方面的帮扶项目,指导配合毕节试验区在开发扶贫上取得新的突破;省林业厅牵头的生态建设组切实加大对毕节试验区生态建设的项目资金扶持和督促指导力度,为毕节试验区生态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撑;省人口计生委牵头的人口控制组以机制创新为切入点,将毕节市、威宁自治县分别作为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和后进转化试点市县,制定出台了相关文件,在经费投入、项目安排等方面给予毕节试验区重点倾斜;省发改委积极支持两个试验区申报国家新一轮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省交通、建设、国资、劳动社保、乡镇企业、教育、卫生、文化、民族、广电、科技、环保及金融等部门也结合自身工作实际,给予两个试验区以大力支持。据不完全统计,仅2007年各工作组投入两个试验区建设资金就达4.2亿元。
  与此同时,两个试验区充分发挥主体作用,不断深化改革试验主题,大力弘扬“勇于探索、奋力进取、知难而进、坚韧不拔”的试验区精神,努力克服特大雪凝灾害造成的影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把做好试验区成立20周年工作与抓好灾后恢复重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切实加强试点示范单位和重要项目建设,认真做好理论研究和宣传工作,积极组织开展相关活动,城乡面貌发生显著变化,广大干部群众精神振奋,经济社会呈现出可喜的发展态势,为试验区成立20周年营造了良好的环境和氛围。
  近两年来的工作实践,使两个试验区和全省上下进一步体会到:20年前成立两个试验区的决策是完全正确和非常必要的,是坚持以人为本,以改革统揽全局,审时度势,着眼长远,立足贵州实际,勇于开拓奋进,所作出的具有远见卓识和深远影响的重大战略决策;两个试验区改革试验的主题在我省都是带有根本性的战略问题,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始终引领着两个试验区改革发展的正确方向;两个试验区广大干部群众20年来矢志不渝地围绕试验主题,持之以恒地推进改革试验,坚韧不拔地开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探索实践,为试验区今后的改革试验奠定了坚实基础,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示范和引领作用。站在抢抓机遇、加快发展新的起跑线上,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深化改革试验主题、丰富改革试验内容、积累改革试验经验、创造改革试验成果,不断开创两个试验区改革发展的新局面,为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而努力奋斗。(执笔:钱朝刚 李择红)

相关热词搜索:继往开来 重在 跨越 重在总结促跨越 继往开来谱新篇 继往开来谱新篇 新老交替 继往开来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