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一变天地宽:观念一变天地宽

发布时间:2020-02-12 来源: 历史回眸 点击:

  一次性从村、居委会(社区)党支部书记、主任公开选拔47名副科级领导干部,其力度和规模在全国来说都是罕见的。继“公推竞选”之后,在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方面,贵阳市又一次吸引了人们的关注。
  “从村居干部中选拔公务员不是第一次,但在贵州,较大规模公选副科级干部却是‘破天荒’的。”贵阳市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吴应涛以这样的开场白开始向记者介绍这次该市从村、居委会(社区)党支部书记、主任公开选拔副科级领导干部工作。
  于2009年7月30日结束的贵阳市从村居干部公开选拔副科级领导干部工作,是在党的十七大和中组部《关于注重从基层和生产一线选拔党政领导机关干部的意见》精神的催召下产生的。一次性公选47名副科级领导干部,在同级政府中,其力度和规模于全国来说都是罕见的。
  贵阳的人事制度改革,继2008年7月“公推竞选”之后再一次吸引了人们的关注。
  
  “泥腿子当上了乡干部”
  
  “这次公开选拔非常公正、公开、公平,体现了组织对农村、对基层的关怀,也调动了基层干部工作的积极性。”李太珍不无感慨地说。
  李太珍是云岩区金关街道办事处党工委委员、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在这次贵阳市公选副科级领导干部工作中“过五关斩六将”,最终成为47名脱颖而出的“村官”之一。
  “回家后,乡亲们都笑话我是‘泥腿子当上了乡干部’。”尽管如此,她仍然难掩心中的喜悦。
  据贵阳市委组织部干部三处处长周海涛介绍,在对全市村居党支部书记、主任的年龄、学历、任职经历等情况进行调查摸底后,此次公选在“任职3年以上、中专(高中)以上学历、42岁以下”的条件范围之内,共产生了226名选拔对象。
  “笔试、面试之后的组织考察环节,我们注意扩大民主测评参与人员范围,不仅征求乡(镇、街道)有关干部、辖区内区(市、县)乡(镇)两级党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意见,还征求了每户村民代表、离退休人员、低保户、社区内单位和住户代表的意见。”周海涛说。
  在考察期间,共有32个考察组深入全市68个村、27个社区对候选人进行了考察。征求意见过程中,群众参与热情很高,平均参与率为85%,最高的达96%。在南明区后巢乡后巢村和开阳县楠木渡镇黄木村,发出的民主测评征求意见表分别达1335份和1144份。而在一些交通不便的山村,为了让更多的群众参与测评,考察组的同志手拿投票箱,走村串寨,挨家挨户发票、收票。
  与几乎同时的广东省从优秀村干部中遴选150名乡镇领导干部、广西自治区公选100名村党组织书记到乡镇领导班子任职副乡(镇)长相比,贵阳一个市的选拔规模,就占了广东全省的近1/3、广西全区的近1/2,其力度和规模可见一斑。而这次公选将范围拓展到村(居)主任,从党(工)委延伸到行政,则影响更深,导向作用更为突出。
  “同时,这次公选坚持规则公开、过程公开、结果公开,对媒体宣传、信息发布等工作作出了具体安排和部署。”吴应涛介绍说,各区(市、县)、金阳新区充分利用当地媒体积极宣传公开选拔的政策法规。及时向社会发布报名和资格审查、笔试、面试、考察等各个环节的公告。并公布监督电话,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公开选拔工作启动后,市纪委全程进行监督,一些区(市、县)还聘请群众监督员列席党委常委会议,听取对公开选拔人选的讨论。
  很多干部群众还通过手机短信、网上留言等对这次公选发表了意见和建议,评价说“这是选人用人机制的一大突破”。
  网友“布拉格之秋”发表观点:“公选干部,最重要的是做到公平、公开。”新华网“发展论坛”上,“欢乐一家亲”则留言说:“(贵阳这次)终于打破了村干部晋升的瓶颈,让村干部又有了奔头。”引导基层干部“顶天立地”
  6月15日《人民日报》署名文章《别让老实人在视线里“走失”》中“说话老老实实,干事踏踏实实,生活朴朴实实,为人真真实实”的“老实人”,就是吃透上级精神、脚踏实地、思想朝上、眼睛朝下的人,就是“顶天立地”的人。
  当前,各级党政机关的不少公务员都是“三门干部”(出了家门进校门,出了校门再进机关门),群众对他们履职有些担忧。
  贵州省委常委、贵阳市委书记李军也有类似观点:“以往的很多机关干部,迈出家门、校门就进机关门,从机关到机关。尝试从基层选拔干部,使得那些扎根基层、努力工作的同志有了盼头,同时也优化了机关的干部队伍结构。”
  “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但是,完全偏重于文化,如果群众不认可,那么这样的干部即使选拔上来也不能给群众谋福祉。”吴应涛这样解释公选中命题和考察的取向――不仅注重对理论知识的考察,更注重来自于实践的实际能力考察。
  这次公选注意处理好“考试”与“考察”的关系,切实解决会考不会干的问题。通过“考试”衡量应试者的真才实学和能力水平,通过“考察”了解人选的品行和群众认可度。
  在笔试、面试环节,确定了“考基本知识、考实践能力、考平时积累”的命题思路,注重考查应试者掌握方针政策水平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将相关理论具体到土地征拨、房屋拆迁、突发事件应急等基层热点问题中去。乌当区高新路街道办事处新竹社区主任邓胜菊说:“这些都需要在平时工作中多用心做、用心记,不断积累,临时抱佛脚是根本不可能的。”
  同时,差额考察、优中选优也在引导基层干部成为“顶天立地”的人。
  各区(市、县)、金阳新区把考察作为本次选拔干部的重要依据,采取集体研究的方式,确定拟任职人选。对一些考试成绩靠前,但工作实绩不突出、群众认可度不高、违反廉洁自律规定的,不再作为拟任职人选。“公示期间,一位人选就因为非法占地建房,受到群众举报,经组织查实,被取消了任职资格。”参与组织选拔工作的―位工作人员透露说。
  “一定程度上,这将促使落选者反思:不能给群众带来好处,群众就不会在选票上给你画圈圈。从而引导基层干部多为民谋福利,努力做‘敢抓敢管、敢作敢为、敢闯敢试’的‘六敢干部’。”吴应涛如是分析。
  
  形成人才流动的“磁场效应”
  
  当前中国,由于资源因政治、经济、地理等因素急剧集中于大中城市,大量乡村能人赴外打工,很多乡村尤其是中西部地区急剧凋敝,直接负有中国60余万乡村治理之责的干部群体士气给人以每况愈下的感觉。
  “过去当村官,即便干得再好,也只能在这个位置上干一辈子。这次公开选拔面向全市所有的村和社区,专门为村居干部开设,充分表明在基层一线和艰苦岗位工作,同样大有前途、大有希望、大有作为,在全市树立了重视基层、崇尚实干的用人导向。”南明区西湖路街道办事处主任占卒深有感触地说。
  邓胜菊也说:“是金子总会闪光的,我不敢说自己是金子,但这句话正好印证了这次公选的意义:只要你努力,就不会被埋没。”
  贵阳此举既引导了有作为、敢作为的优秀人才回到农村,扎根基层一线经受考验,又将激励广大基层干部更加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与综合素质,使基层一线真正成为培养人才、集聚人才、造就^才、输送人才的源头和基地。
  近年来,特别是自去年金融危机以来,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为了应对这一形势,各级党委、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优惠政策。但由于种种原因,这一群体大部分人都持观望态度,不敢越雷池半步。
  有分析人士称,贵阳从村居干部公选副科级领导,对于基层干部来说,是一种激励;对于想干事而又犹豫不决的大学毕业生来说。这也是一种说服和吸引。
  从长远来说,从基层和生产一线选拔考录公务员和领导干部,把已到和未到基层就业的大学毕业生作为基层党政领导机关干部的潜在来源,以长效机制吸引优秀人才驻村工作,将为缓解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加强基层党组织和政权建设提供坚实的干部人才保证。
  因此可以说,贵阳市的这次公选是一个“极”,围绕它,将会产生一系列的关于人才流动的“磁场效应”。
  
  成功也是一面镜子
  
  虽然目前效果不错,但是从村居干部中公选副科级领导工作在贵阳市毕竟还是第一次,因此在实践中,我们还有许多需要完善和探索的地方。
  在采访过程中,相关负责人也不无忧虑地向记者谈起了这个话题。
  基层干部队伍建设仍然有待于加强。在这次确定选拔范围的条件时,我们将年龄设置在42岁以下,文化程度设置在中专(高中)以上,这样才勉强够得着不低于4:1的竞争比例。但是很明显,这个“卡口”与干部年轻化、知识化的要求是不相吻合的。
  担任副科级领导干部人选的角色转换问题。比如,对于大项目的拍板权,村里是通过召开代表大会决定,而乡镇一级是由党委会议决定;刚刚履新的副科级干部对机关的工作程序还不熟悉等等。因此,处于这一过程中的干部人选,需要加强培训。
  把成功当作一面镜子,我们可以将前行的方向照得更亮。

相关热词搜索:身份 天地 身份一变天地宽 观念一变天地宽 精神一变天地宽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