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txt

发布时间:2017-02-08 来源: 历史回眸 点击:

历史txt篇一:历史的起源和目标

历史的起源与目标

〔德〕卡尔·雅斯贝斯著

魏楚雄 俞新天 译

目录

译者序

序言

第一篇世界历史

绪论 世界历史的结构····································〔3)

第一章 轴心期····································(7)

一、轴心期之特征···································(8)

二、自轴心期以来的世界历史结构···································(I3)

三、对轴心期论点的查审···································(15 )

第二章 世界历史纲要···································(3。)

第三章 史前····································(36)

一、历史和史前····································(36)

二、我们对史前的看法···································(39 )

三、史前的时间纲要···································(42)

四、史前发生了什么?···································(44)

五、史前之全貌··································· ( 51)

六、所有的人都是一个整体的构成部份吗?···························(52 )

第四章 古代历史文明···································( 55)

一、概要····································(55 )

二、什么事件开创了历史?····································(56 )

三、古代文明之间的相似性和多样性····································(60 )

第五章 轴心期及其后果···································〔62)

一、轴心期前的世界历史结构···································

二、轴心期后的世界历史结构···································

三、印欧语系民族的重要性···································

四、西方历史···································

第六章 西方的特殊性···································

第七章 东方和西方,东方世界和西方世界···································

第八章 世界历史的又一纲要···································

第二篇 现在与未来

第一章本质更断:科学和技术··································· 导 言···································

第一节 现代科学···································

第二节 现代技术···································

第二章 世界现状···································

导 言

一、现状之特征···································

二、什么造成了现状?···································

三、总 结···································

第三章 未来···································

第一节 目标:自由···································

第二节 基本倾向···································

第三篇 历史的意义

绪论 历史观的意义···································

第一章 历史的界线···································

一、自然和历史····································

二、遗传和传统···································

三、历史和宇宙···································

第二章 历史的基本结构···································

导 言

一、普遍与个别···································

二、历史的变迁···································

第三章 历史的统···································

导 言

一、表明统一之事实···································

二、通过内涵和目标而达成的统一···································

三、为思考整体观念而达成的统一··································· 总 结···································

第四章 我们现代的历史意识···································

第五章 战胜历史···································

注 释···································

雅斯贝斯的其它著作···································

译者序

卡尔·雅斯贝斯于1883年生于德国奥登堡。最初,他在海德堡、慕尼黑学习法律,后转学医学,获医学博士学位,对临床精神病学作出相当贡献。在现象学派哲学家胡塞尔的影响下,他又从医学转向哲学,于1921年任海德堡大学哲学教授。1932年,他发表了三卷本的《哲学》,系统地阐述了他的存在主义思想。自此,他与马丁·海德格尔并列为德语世界存在主义哲学的两个代表人物。在纳粹统治时期,雅斯贝斯遭到迫害,被迫侨居瑞典,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才回国。后因著书认为德国对发动战争负有罪责而受到国内压力,又迁往瑞士,并加入瑞士籍。1969年,他溘然而逝,毕生著作,约三十余部。

雅斯贝斯的历史代表作《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一书于1949年问世,1953年被译

成英文。为了准确把握人类历史的本质,深入探索人类发展的奥秘,西方不少思想家以其所处时代为下限,从文化形态的角度和哲学的高度,对自古以来的历史现象进行了尽可能广泛的理论概括。施本格勒提出了八个历史的存在,汤因比归纳出二十多种文明,雅斯贝斯则在此书中向世界奉献了他对历史的独特解释——轴心期理论。

雅斯贝斯认为,人类发展已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个是史前。那个时代是如此久远漫长,以至人们永远只能揣测而不能确知当时人的思想与状况。在史前,由于语言的产生,工具的制造,火的应用,人第一次变成了人。从生物学上说,全世界各人种、各民族的人同属一类,这种一致性是后来人认识历史的基础。

第二个是古代文明。三个最早的文明在地球上三个地区兴起:先是埃及、苏美尔、巴比伦、爱琴海,然后是前雅利安印度文化,接着是古代中国。这时已有了文字、高大的建筑和美妙的艺术品。由于管理河流灌溉,形成了国家组织。马的使用改进了战争技术装备,扩大了人的交往。更重要的是人的内在变化,人类开始从非历史走向历史。然而,这一时期几乎没有精神运动。

第三个是轴心期。公元前800—200年发生的精神过程标志人类历史正处于一个轴心时期,公元前500年是它的高峰期。在此历史阶段,在中国,诞生了孔子、老子、庄子、墨子等各派思想家;在印度,那是佛陀的时代,所有的哲学派别,包括不可知论、唯物论、诡辩论、虚无主义等,都得到了发展,在伊朗,袄教提出了挑战性的观点,将世界视为善与恶的斗争。巴勒斯坦出现了以利亚、以赛亚等先知,希腊涌现出荷马、赫拉克利特、柏拉图等贤人哲士。所有这一切几乎是同时而相互隔绝地在中国、印度和西方产生。

第四个是科学技术时代。它从15世纪开始,经过17世纪决定性的发展,到19世纪全面展开,把欧洲与世界其它地区,特别是亚洲完全分开,使欧洲成为世界的中心。人们今天感受到的是这一时代改造的结果。

在雅斯贝斯看来,上述四个时期的历史意义是不能等量齐观的。史前与古代文明可以说是间歇期,而轴心期是突破期,科技时代则是第二个间歇期。在轴心期,众多的哲学家在世界上三个地区首次涌现,反映出人类意识的觉醒;当时,人体验到了人世的恐怖和人对外部世界的束手无策。正因为看到自己能力的限度,人类才意识到自己作为整体的存在,才去追求更高的目标,才对历史有了认识。人开始敢于依靠自己站立起来,在自己身上寻找根源,以自己的内心世界抗拒外部世界,借此又超凌于自身与世界之上。轴心期产生了我们至今仍在思考的各种基本思想,创立了人类赖以不断生存的世界宗教。从各种意义上看,人类进入统一的第一步完成了。

在此后人类历史的每一次新飞跃前,人类都要回忆这一时期,从中获得希望。回忆和重新认识轴心期的做法或叫做复兴,总是提供了精神原动力。任何没有获得轴心期突破的民族;仍是“原始的”,继续其没有历史的生活。生活在轴心期三个地区以外的民族,要么与之保持差距,要么与之有所接触,被拖入历史。例如,西方的日耳曼人和斯拉夫人,东方的日本人、马来人和暹罗人。

当然这一时期并没有达到尽善尽美。在当时的条件下,哲学家靠个人游学传道,间接地影响大家。杰出人物与芸芸众生之间的鸿沟极大,绝大多数人跟不上圣贤的步伐。从全球来看,三大文明区域还只是孤立的三个点,因此这种统一只是在意识上和本质上的,而不是现实的、完全的一统一。这一时期也有破坏与下降,最初的自由后来变成无政府主义的混乱。为了摆脱这种状况,三个地区都建立了

强大的帝国(中国秦王朝、印度孔雀王朝和希腊罗马帝国),而轴心时期精神上的联系仍在各地留存,一直受到尊崇,并影响了后来的学派和教育(儒家思想在汉朝的发展,阿育王时的佛教,奥古斯都时代希腊罗马式的文化教育)。

相比而言,科技时代这第二间歇期与第一间歇期有着根本的不同。其一,在第二个间歇期,人们有了对前一个间歇期的历史经验,其二,第一个间歇期内,人类世界是分裂成几个平行发展的地区,哪怕是在最大帝国内发生的事件都是地方性的,对整体没有决定性影响,这就有可能造成西方的特殊性,使它率先进入技术时代。而今后不可能再有中国、欧洲与美洲的界限,对局部是决定性的事件对整体必然也是决定性的。第二个间歇期有可能导致新的轴心期。

上述是雅斯贝斯对整个人类历史的纲要性勾勒,通常简称之为“轴心期理论”。在西方,许多学者都知道轴心期一说,但并不十分清楚《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一书的完整的思想内容。这说明雅斯贝斯作为一位存在主义哲学的开创大师,名闻遐迩,但作为一位历史哲学家,其思想理论却鲜为人知。其实,在轴心期一词下,蕴藏着雅斯贝斯既丰富又系统的历史哲学理论。

在第一部份的导言中,雅斯贝斯开宗明义地提出了他想要在此书中解决的历史哲学命题:历史是什么?历史来自何处?历史通往何方?

关于第一个问题,他认为,历史应该区分为自然(历史)和(人类)历史两类。自然(历史)是指过去在永恒的自然界中无意识地、反复发生的一切,人类无法知道它的起源与终点。自然(历史)是体现“超然存在”的客观存在。客观存在可以被人直接感觉,而超然存在则超越主观之上。自然(历史)不包含人类的精神因素,因此是无意义的永恒而非“正史”。(人类)历史才是真正的历史,它是指一切因精神而获得意义和连续的现象演变,是通过人类记忆和继承同人类现在有机地联系起来的过去。一切连系和再现过去的手段与实物,包括文字、遗迹、出土文物、考古等等,广义地讲都是记忆。它们既是在某时的客观发生,又是这发生事件的知觉和意识反映,是历史事件和历史认识的复合。(人类)历史的一切基本内容就是那些曾经作为历史的因素,并将继续通过人类的记忆和意识而成为历史,现实与未来的因素的东西。(人类)历史既是体现超然存在的客观存在,也是体现超然存在的主观存在。它作为人类存在的实现是过渡性的,但可以通过自我意识同超然存在发生逆向联系,通过继承和记忆而成为在时间中的不断持续,它是在现实中已不存在、但却在时间中永恒的东西。同时,人类在反应和思维上的千差万别,造成了(人类)历史上一切发生事件具有独特的、不可被其它事件取代的特点(在自然中则不然)。历史认识不可能不掺杂任何感情色彩地等同于事实本身,它在客观性方面不是无懈可击的。历史意识是随历史一起变化的、现实生活的一部份,历史遗产总是通过现存意识而非历史地呈现。总之,过去发生的一切只有通过意识的媒介才能与现在发生联系,未进入人类意识的一切是非历史的、无意义的。有些发生在过去的客观事件,由于没有跟意识和记忆建立联系,它们就被排斥在历史之外。如史前人类,只要现代人未能通过某种手段与发现和理解有关他们存在方式的信息,那就是失落的历史。

关于第二个问题,即历史的起源问题,答案实际上已包含在上述阐述中了。雅斯贝斯认为,人类在史前形成的过程包括生物进化和历史演变。生物进化导致可遗传的永久性的人体特征,历史演变造就可被失传、遗忘和毁灭的文化遗产。表面上看起来,人类的历史演变是在人的生物进化达到顶点之后才发生的,事实上二者是不可分隔的。精神不是某种在一定时候外加到人类身上的获得物,生物实体与精神实体共同组成人类生命的全部方式,构成人的特性。由于科学发展水平和

认识能力的限度,人类迄今还无法认识人的生物进化和历史变质相互作用的方式,也无法确证人类究竟是单种系起源还是多种系起源,但这无关认识历史起源的宏旨,因为人类因内部的相互关系而造成的历史运动的动因和根本因素,基本上不在于人的生物学结构,而在于他们能相互理解,都具有意识、思想和精神。 那么,既然人类具有这种一致性,为什么历史发展会呈现出多样性和不平衡呢?雅斯贝斯分析说,人从他存在的时刻起,就潜藏着无穷的认识能力,它是一种通往超然存在的无限可能性。这种天赋人性的首次萌动,便是人类历史的肇端。此后,在各种相应的历史条件下,天赋人性潜藏的各个部份会轮流苏醒或沉睡,这就使各个人、各民族和各时代的发展与特征呈现出多样化和不一致。在人类历史这个舞台上,深奥的人性所达到的高度与其说是它在现实中的发展,不如说是它自身潜在因素的逐步展现,这种潜在因素的实现程度就是历史进步的程度。当历史变迁运动减弱时,人类意识和时代观念容易陷入习惯和昏睡,这时历史就出现“停滞”;当历史的变质运动进行到一定阶段时,人性由于不同时代、不同选择的作用而不同程度地显现后,会全部展现而达成一致,这时历史就会发生突破。尽管历史的发展有高峰和深谷,一切时代的人类意识都可以在自身深处感受到那种神秘的“本原”,而最伟大的一切是激烈变迁中的现象,人类历史变迁运动的深度造成人类历史意识的最高清晰。变迁运动越剧烈,时代的危机感越强,一切非历史本质的东西越趋于消失,独一无二的历史意识的特殊作用就越会真实有力地显示出来,历史就越有可能达到突破。这正如黑格尔所语:“智慧女神之猫头鹰仅在黄昏才开始翱翔。”

雅斯贝斯承认,(人类)历史包含着非历史的因素即物质基础,永恒的宇宙间的一切是它的基本成份、材料和手段,但意识与非意识的界限把它从其它所有的现实存在,从自然(历史)的领域决然划开。(人类)历史只存在于人和人的创造中,存在于其它一切与人发生联系的事物中。自然(历史)在人类诞生之前早就存在于无边无际的宇宙之中了,但这是无历史的空无。自从生命产生意识,(人类)历史就从“无”的母体中走向“有”,从“无知”走向“有知”,这才是历史的起源。 关于第三个问题,即历史的目标是什么,答案则由对前两个问题的阐述中引申而出。雅斯贝斯指出,历史的最终目标是历史的统一。(人类)历史在轴心期产生突破这一事实,清楚地表明了人类走向整体的基本根源、重要因素和必然趋势。自轴心期以来,历史虽然一直处于第二个“间歇期”,但始终保持着朝整体化发展的趋势。也许是来自同一起源的人类在早期阶段是相互孤立隔绝的。马匹、战争、帝国和宗教等大大扩展了人与人、民族与民族之间的交往和联系。地理大发现将各大洲连成一片,使人类进入了真正的世界历史。欧洲人的对外扩张沟通了世界经济文化渠道,建立了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网络。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以它强大的力量把人类紧紧地连接在一起,现代化交通和通讯手段把人类世界缩小为一个紧密的整体。欧洲在本世纪初开始失去世界中心地位后,世界仍在以各种方式向整体继续迈进。这种新的一体化趋势使历史不仅将走向本质和意识的统一,而且将走向在现实统一基础上的完全统一。雅斯贝斯认为,促成人类历史统一的因素是很多的,如:(a)人类的构成。各种人、各民族的天性不存在根本性的差异。人性永恒不变的基本构成是人类历史统一的坚厚基础。(b)科学的进步。知识和技术能力的进步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它把人类在对自然法则的理解中联系、统一起来。(c)时空的统一。人类生活、在共同的自然界里和共同的时间内,人类内部在一体的地球表面不断扩大的交往为历史的统一提供了可能性。(a)特殊的统

一。那是按心理学和社会学的大量规律形成的个别统一。它们间隔地产生,然后

历史txt篇二:一些史学书籍下载地址,要快哦

bkreader.exe

WinDjView-0.4.1.exe

UnicornViewer.exe

中世纪骑士精神.rar

远古文化史.djvu

中世纪政教演义+贺璋瑢着(1).pdf

信仰的时代_中世纪哲学家+(美)A·弗里曼特勒编着.pdf

希腊波斯关系研究_公元前478_386年_.nh

西欧封建经济形态研究.pdf

希腊四论.pdf

文化变迁中的罗马女性.pdf

原始社会史.pdf

苏美尔、埃及、中国古文字比较研究.pdf

世界中世纪政治史.pdf

世界中世纪哲学史.pdf

世界中世纪艺术史.pdf

世界中世纪文学史.pdf

译:原始人的文化.pdf

中世纪文化范畴.djvu

世界中世纪史讲义.pdf

世界中世纪文化教育史.pdf

世界中世纪史东北师大.pdf

世界中世纪科技史.pdf

世界中世纪军事史.pdf

世界中世纪经济史.pdf

伟大的德国农民战争[单行本].pdf

世界古代中世纪史黄洋.pdf

世界古代中期宗教史.pdf

世界古代中期政治史.pdf

天机:大西国揭秘.pdf

世界中世纪史地图.pdf

世界古代中期文学史.pdf

世界古代中期经济史.pdf

探寻古罗马文明.uvz

希腊人和希腊文明([瑞士]布克哈特).pdf

希腊人和希腊文明([瑞士]布克哈特)(1).pdf

伟大属于罗马.pdf

世界文化史知识:第一卷__泥版里的世界.pdf

世界古代中期科技史.pdf

晏绍祥著:古典历史研究发展史(1999).djvu

中世纪的衰落.pdf

世界古代中期艺术史.pdf

亚洲各国古代史上册(1).pdf

世界中世纪宗教史.pdf

世界古代前期艺术史.pdf

学友文库_古希腊罗马的辉煌.pdf

世界古代前期文学史.pdf

世界古代前期科技史.pdf

世界古代前期军事史.pdf

世界古代前期军事史(1).pdf

希腊罗马古代社会研究_11513220_(法)古郎士著;李玄伯译_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uvz

世界古代后期艺术史.pdf

世界古代文明史研究导论_刘家和,廖学盛编著_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_2010.01____12526730.zip

吴于廑.古代的希腊与罗马.pdf

世界古代后期文化教育史.pdf

伟大的德国农民战争.pdf

世界上最古老的行业__古希腊罗马的娼妓与社会.pdf

世界民族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pdf

希腊罗马简史[陈同燮].pdf

世界古代中世纪史朱鹮.pdf

世界古代中期哲学史.pdf

世界古代中期生活习俗史.pdf

世界古代前期政治史.pdf

世界古代前期生活习俗史.pdf

世界诸古代文明年代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pdf

世界古代后期生活习俗史.pdf

世界古代后期政治史.pdf

史前文化研究.pdf

世界古代中期军事史.pdf

世界古代前期宗教史.pdf

世界古代前期文化教育史.pdf

世界古代后期宗教史.pdf

世界古代后期文学史.pdf

世界古代后期经济史.pdf

史前世界.pdf

十字军东征——以耶路撒冷之名.pdf

十字军东征+(法)陀莱绘.pdf

世界古代前期哲学史.pdf

世界中世纪史新探.pdf

世界古代前期经济史.pdf

神光沐浴下的文化再生:文明在中世纪的艰难脚步_李秋零、田薇著.pdf

上帝的基因__破译史前文明密码.pdf

世界中世纪生活习俗史.pdf

权力之争__中世纪西欧的君权与教权.pdf

世界古代后期军事史.pdf

世界古代中期文化教育史.pdf

骑士时代_中世纪的欧洲.pdf

世界古代后期哲学史.pdf

世界古代后期科技史.pdf

罗马兴亡史.pdf

罗马史纲要.pdf

罗马史_吴.pdf

罗马史.pdf

罗马盛衰原因论.pdf

罗马奴隶占有制崩溃问题译文集.pdf

罗马军团_12474382.zip

罗马军队-从凯撒到图拉真.Osprey,.Men-at-Arms. 046.pdf

罗马文明_0.uvz

罗马精神_0.uvz

十字军的战争.chm

罗马的遗产.[英]理查德.詹金斯.pdf

罗马_从共和走向帝制.djvu

卢比孔河:罗马共和国的胜利与悲剧_(英)汤姆·霍兰着.pdf

林悟殊_古代日耳曼人_商务1987.pdf

看不见的性别:揭示史前女性的真实角色_12535145.uvz

君士坦丁保陷落记.pdf

罗马帝国_12625024(2).pdf

罗马帝国_12625024(1).pdf

历史txt篇三:清代人口的发展.txt

由于人口统计标准的改变,在官方史籍中,清代人口数字有史以来第一次在乾隆六年(1741年)突破了1亿大关(1.4亿),并相继在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突破2亿,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突破3亿,道光十四年(1834年)突破4亿, 这几个年代和数字因此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国内学者对这一问题的态度带有鲜明的阶段性:“1978年前不敢议及人口过剩问题,而1978年以后大不相同,不少学者都认为清代的人口过剩已十分严重”(注:袁祖亮、延胜:《中国古代人口史研究回顾与展望》,《历史研究》1996年第5期。)。80年代以后, 清代“人口膨胀”、“人口激增”、“人口飞跃”、“人口爆炸”、“人口奇迹”、“人口危机”等诸多骇人的名词更不断涌出,清代人口研究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近些年来中国日趋明显的人口压力进一步强化了人们对人口问题的忧患意识,反映到学术研究,就是很多学者容易“自觉或不自觉地相信清代前中期中国人口确实增长过快”(注:李伯重:《清代前中期江南人口的低速增长及原因》,《清史研究》1996年第2期。)。在不少论著中只要涉及清代人口问题,学者们便不加辨析地拿此前历代的户数和口数(数千万)与清代相对真实的人口数(数亿)作对照,以证明清代的“人口奇迹”。这种先入为主的观念,又使人们不太重视人口史研究动态的发展,造成一段时期内,研究清代人口发展的论文虽然很多,但“大多数论文并没有得出令人满意的结论”(注:葛剑雄:《中国人口发展史》,福建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43页。)。 葛剑雄、李伯重等先生显然已注意到这个误区,在各自的论著中作了精辟分析或质疑(注:参见前引葛剑雄、李伯重著作。),惜由于内容所限,均是点到为止,未作详论。本文正是以此为出发点,通过对清代前中期人口基数及人口增长率的估计,重新厘清清代人口发展状况,为更加客观真实地认识清代中期的人口现象做出努力。不当之处,敬请方家指正。

一、清代前期人口(1644—1741)

清(来自:WWw.zHaoqT.net 蒲公 英文 摘:历史txt)初人口与明末人口基数直接相关。明末人口经过西方学者的深入研究,已基本令人信服地推翻了明代官方统计数字5000—6000余万的可靠性,学者们根据各自研究,推测出早在明代中晚期(万历年间,1600年左右),中国人口就已愈亿,数字在1.2亿—2亿之间(注:参见高王凌:《明清时期的中国人口》(《清史研究》1994年第3 期)和葛剑雄、曹树基:《对明代人口总数的新估计》(《中国史研究》1995 年第1期)。)。

然而,由于明末农民起义和明清鼎革,清初的人口数字再次成为一个无法科学计算的难题,引起了诸多估计与争论。中国学者的估计略为保守,一度倾向于“以丁折口”的学者,分别将清初丁、口比例大致定为1∶4、1∶5、1∶6等,从而根据官方对“人丁”的统计数字1063万(顺治8年,公元1651年)分别推算出清初人口当为4000余万、5000 余万和6000余万,这种推算法现已基本为学界否定。程贤敏先生根据康熙末年至雍正十二年间的人口年均增长率逆推出顺治八年的人口当为7000余万(注:程贤敏:《论清代人口增长率及“过剩问题”》,《中国史研究》1982年第3期。),但由于其根据的基数仍是“人丁”数, 所以推测数字显然偏低。高王凌认为康熙20年代(1682 年左右), 中国人口约有7000—8000万,到1700年大约有9000万至1 亿左右(注:高王凌:《清代初期中国人口的估算问题》,《人口理论与实践》1984年第2期。)。以何柄棣为代表的西方学者,因早已认定清朝前期的丁数只是赋税单位,不能代表人口数或成年男子数,所以对清初人口的估计相对乐观,他们普遍认为,清初人口(17世纪中期至17世纪末,1650—1700 )当在1亿—1.5亿之间(注:参见高王凌:《明清时期的中国人口》。)。

人口学原理及人口发展史已经证明:人口发展速度是有“惰性”的,即长时期内形成的人口增长速度及其基数,会持久地依惯性向前运行。而在人口史研究中,人们仍然容易过高估计社会动乱或朝代鼎革之际所造成的人口损失。事实上,战争在某些地区对人口虽

然有较大力量的损伤,但同时在当地和其他地区依然有大量新的人口出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着减少了的人口。即使这种弥补不能使人口总量继续增加,至少在50年至100年的时间长度内,不会出现惊人的倒退, 短期的损失能够在一段时间内得到恢复。

将时间从清初推后2个世纪, 从晚清到民国近一个世纪的动荡社会可以帮助我们证明这一判断。从咸丰元年(1851年),人口冲至清代最高值4.3亿,直至20世纪40年代末内战结束, 中国社会历经百年浩劫与沧桑:鸦片战争、太平天国和捻军等部的起义战争、八国联军入侵中国、辛亥革命、军阀混战、八年抗日、三年内战??大的战争历历在目,小的战争不计其数,尤其是洋枪、洋炮等新式武器的运用大大加剧了战争中的杀伤率,若按人们以往的逻辑推断,100年后的20世纪50 年代左右,中国人口应锐减至3亿、2亿甚至更少。幸亏近代经常性的人口统计为我们保存了更接近历史真实的宝贵资料。据内务部的统计,1912年的中国人口为4.058亿,排除统计数字中的隐漏、 不实因素, 可以说, 从1851年至1912年中国的人口总量至少没有减少;从1912年至1949年,战争的频率、波及面及武器装备的现代化程度均大大增强,葛剑雄先生对此有过简要论述:“这期间大小战争不断,如护国战争、北洋军阀间的混战、北伐战争、蒋桂战争、中原战争、五次围剿与反围剿、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这些战争直接造成的伤亡就相当大,如在八年抗战中中国的人员伤亡至少有2000万;从1946年7月1日至1950年6月30日, 国民党军队死伤171万,解放军方面死伤131万,失踪19万,平民的损失尚无统计。至于战争对人口增长所造成的间接损失就更大。”灾害是扼杀人口的另一张巨手,这期间自然灾害的杀伤亦不容忽视, “如1928 年的大旱,1931年和1935年的长江大水、1932年的华北大旱等都曾造成生命和财产的巨大损失。1931年长江大水造成的经济损失达12.89亿元, 受灾人口有253万户;1935年的洪水又使7300万亩农田被淹,1400 万人无家可归,湖北汉川县29万人中有22万人死亡??”(注:葛剑雄:《中国人口发展史》第258—259页。)。但就是这样多灾多难的37年,中

国人口依然在顽强增长,1949年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中国人口的统计数字甚至直冲

5.4亿人的新高峰(注:见《中国经济年鉴》(1981年), 经济管理杂志社1981年版,国家统计局:《1949—1979年经济资料选刊》。1953年中国大陆第一次进行真正的人口普查,公布数字为5.826亿。)!把这种现象简单解释为“人类抗灾能力和社会组织水平的一种进步”(注:赵文林、谢淑君:《中国人口史》,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396页。)是不够全面的。 试想如果历史没有留下如此丰富的人口统计资料,我们会作怎样的猜测呢?

由此回头审视明清鼎革,对其间人口的损耗自当作更谨慎的估计。在人口行为一以贯之的情况下,对明末人口估计数字较高,而对清初人口估计或推算突降,且时间跨度为50—100年, 这是以短时段现象推测中时段的结果,因而是不恰当的。

基于此,我们认为,如果中国人口在明末(1600 年左右)已攀升1—2亿是基本可信的,那么清初(1700 年左右)人口在此基础上即使没有增长,至少不会大幅度降低,保守地估计,1700年左右的人口总量至少在1.5亿左右(同何炳棣说),这就是清代前中期人口发展的基数。

二、清代中期人口(1741—1851)

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盛世滋生人丁,永不加赋”这项赋税政策的出台,为清朝人口统计标准的变化埋下伏笔。经过康熙末年和雍正年间的摸索、实践,至乾隆六年(1741年),第一次出现接近现代意义上的对全体人员进行统计的人口数字:会计“各省通共大小男妇14341万1559名口”。不过,由于人丁编审仍然未废, “丁口”与“人口”单位在一段时间内同时并用,直到丁赋丁额久定,“丁口”统计全失意义后,乾隆三十七年才正式停止“编审”,户口统计完全成为人口统计。

人们在论及乾隆年间的人口发展时,几乎较为一致地认为乾隆朝人口发展速度快于康、雍两朝,因此所谓的“人口爆炸”、“人口奇迹”等称呼,又主要是指乾隆年间人口“突飞猛进”的“发展”。早在本世纪40年代,罗尔纲先生就乾隆、嘉庆、道光三朝的人口数计算出乾隆六年至五十九年(1741—1794)的53年间,平均增长率为1.485%, 自乾隆五十九年至道光三十年(1794—1850)的56 年间,年均增长率为0.566%(注:罗尔纲:《太平天国革命前的人口压迫问题》,《中国社会经济史集刊》1949年第8卷第1期。)。全汉昇、王业键先生以此为据将清代人口分为4个时期:恢复时期(17世纪下半叶); 迅速增长时期(18世纪初叶至末叶);增长缓和时期(18世纪末叶至19世纪中叶)和停滞时期(19世纪50年代至1911年清亡),并寻找了一些相应资料进行证明(注:全汉昇、王业键:《清代的人口变动》,《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1961年,第32本。)。周源和将乾隆朝分为三个时间段,计算出60年平均增长率为1.45%左右(注:周源和:《清代人口研究》,《中国社会科学》1982年第2期。)。 周祚绍则根据对官方数字的直观印象总结说:“简而言之,清代前期全国人口增长趋势大体以乾隆朝为界分为两个阶段,前一阶段大约90年,由战乱到安定,??人口的上升呈现出渐进的趋势。后一阶段则是全国人口迅速增长的趋势”,并断言,“可以肯定的是清代中期人口激增确是事实”(注:周祚绍:《清代前期人口问题研究论略》,《山东大学学报》(哲社版)1996年第4 期。)。可见,虽然具体计算和考察角度略有不同,他们的共同之处却不少:均是依据官方数据进行各个时期的比较,得出几乎一致的结论,并进行“六经注我”式的说明和“论证”。

如果我们承认乾隆年间官方的人口统计依然存在严重疏漏,那么,依官方数据作出乾隆年间人口增长速度大大高于此前三朝的结论时,是否还应同时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1.乾隆年间人口增长的内在动力比康雍二朝有何巨大增加?

相关热词搜索:历史 txt 中国历史txt 日本历史txt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