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传播与高校德育|八大德育原则记忆口诀

发布时间:2020-02-15 来源: 历史回眸 点击:

  摘 要 本文分析了大众传播对高校德育的影响,认为要找出二者之问的差异性和契合点,以便使媒介环境更好地为学校德育工作服务,   关键词 大众传播 媒介素养 高校德育
  中图分类号 G206 文献标识码 A
  
  在信息社会和媒介时代,高校德育受外在环境的影响和挑战日增,再也无法躲在高校的围墙和象牙塔内孤芳自赏,自吟自唱了。大众媒介带着强势不断传播着各种鱼闷混杂的信息。强力地冲击和蚕食着学校德育固有的领域,使德育的效果大为降低,也使人们开始重新审视和思考德育的手段和方式。高校德育也是一种传播方式,只是和大众传播所借助的载体、功能、目的和价值有所不同,本文拟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一分析和探讨。
  
  一、媒介环境与高校德育环境的差异性
  
  大众传播是大规模的媒介组织向大范同的受众传递大批量信息的过程,如由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介组织向社会发出的大量信息,由这些媒介发出的信息所形成的社会环境就是媒介环境。在媒介社会,媒介信息和人们如影相随,无处不在,媒介环境在包围在人们,并时刻作用和影响着一切。高校德育环境主要指学校开展道德教育的内部环境,是相对于外部的社会环境而言,媒介环境与高校德育环境虽然都是一种环境。但还是存在着相当的差异性。
  
  1.媒介环境的无限性和学校德育环境的有限性
  媒介环境在空间上具有无限性,生活在社会中的人无不被包容在其中,媒介环境的意义主要表现在媒介环境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无形巨网。对现代人而言,包罗万象的媒介事件与媒介人物正像铺天盖地、无孔不入的空气,无时无处不弥漫在人们的周围。学校德育环是社会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就同墙内的校园空间环境而言,是有限的,学校德育环境虽然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但同样处在大的媒介环境之下,并受其影响和熏陶:因此,在内部营造良好学校德育环境的同时,还要考虑如何应对外界媒介环境可能对高校德育所带来的影响和挑战。
  
  2.媒介环境的长期性和学校德育环境的阶段性
  媒介环境就时间而青,具有长期性。它可以贯穿人的一生,时时刻刻在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学习。学校德育环境却具有阶段性。最多贯穿于人们从幼儿园到大学学习期间的所有过程,而一旦人们离开了校园,进入了社会,学校德育环境就消失了,开始了社会化的学习过程,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学校德育的功效性将得到检验,人们在学校所获得的德育价值能否在媒介环境中丧失或具有持久性,也有待观察。如何以学校德育环境的阶段性教育来应对媒介环境的长期性影响,好似一场艰难的博弈。胜负难料,值得教育者,特别是德育教师深思。
  
  3.媒介环境的渗透性和德育课程的灌输性
  媒介环境的渗透性,表现在其扩张力的无孔不入,是全天候、立体式、长期性的覆盖,令人无法躲藏和回避。正如著名传播学者麦克卢汉所言:媒介就是信息。在信息时代和媒介环境下,媒介与信息如影相随,信息已成为人们的生存要素之一,人们所呼吸的也仿佛都是信息。媒介环境的渗透性,还表现在其媒介表达手段的多样性所产生的吸引性。媒介凭借其音频、视频等技术手段,以及故事性和娱乐性等方式,对受众产生了强烈的吸引力,在潜移默化问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相比之下,学校德育环境过于单纯和封闭,德育手段也比较单一,只限于课堂上的讲授和灌输。授课好的老师。凭借个人魅力或讲课技巧,也许会使课程生动些,但有些德育教师的教学效果乏善可陈,甚至“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4.媒介环境的多样性和学校德育环境的单一性
  媒介环境的多样性是由其中的信息的多样性所构成的,媒介环境中的信息可谓五光十色,既有正面的文化和道德信息,也有中性的各种信息,还有“很黄很暴力”的负面信息,以及“娱乐至上”的不良倾向。学校德育环境单一性主要是指高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主阵地,在德育课的内容表达上全是正面的信息,如“又红又专”,培养“四有新人”和提倡“八荣八耻”等。德育环境的单一性和德育正面信息的传播,有利于学生的正面培养和成长,但也容易受媒介环境多样性的侵袭,效果能否持久也有待于检验。
  
  5.媒介环境的强势性和学校德育环境的弱势性
  媒介被称为“第四种权利”,可见其在社会中的强势地位,从上面所分析的媒介环境的几个特点中。我们同样可以看出媒介环境的强势地位。正是挟着这一强势地位,媒介环境使生活在其中的人无不打上媒介信息的烙印,受其影响和控制,不管你是否情愿,所谓“爱你没商量”。德育环境的内在的弱势性在于,尽管我们一再强调“德育为先”和“育人为本”的理念,但在实际工作中,德育课程无论是在学校的教学大纲上。还是在老师和学生心目中,并不占有重要位置,在有些领导眼中,甚至成了可有可无的摆设,老师姑且教之,学生姑且学之。德育环境外在的弱势性是于媒介环境的强势性相比较而言,这一强弱关系的对比,我们无法改变,只能在现存条件下。学会适应、突围,或强化或转型,但不能困守和自怜。
  
  二、媒介传播功能与学校德育功能某种契合性
  
  大众媒介有四种传播功能,一是监视环境,二是联系社会,三是传递遗产,四是提供娱乐。在四种传播功能中,传递遗产功能与学校传递知识和价值的功能相契合。传递遗产是指“建设遗产,如科学知识、文学艺术、价值观念等。这种功能过去主要由人际传播来表现。如家庭,学校中的传播都在向新一代传递社会的精神遗产,而现在传递遗传的功能也越来越明显地转向大众传播来承担,如书籍杂志、报纸、广播、电视、电影等在向儿童灌输知识、培养情趣、塑造他们的思维模式和行为规范上,已起到越来越大的作用”。。其实,大众媒介不只是向儿童。而且是青年人,包括各类学生来传递遗产,大众媒介中的互联网更成为青年人的日常生活方式,时刻在影响和改变着他们的价值观。学校的主要功能就是传递遗产。包括道德价值的传递。只不过在媒介环境中,这种传递遗产得到了某种程度的削弱和边缘化。虽然媒介传播有传递遗产的功能,但不能因此取代学校德育功能。学校德育功能的重要性,在于给成长期的学生提供系统的基础性的道德行为规范和价值支持,这是媒介传递遗产功能所无法取代的。媒介传递遗产功能,虽然也可以发挥传播道德的作用,但毕竟是松散的和不系统的,有时甚至是自相矛盾的。
  媒介传播既然与学校德育都有传递遗产的功能,有某种程度的共生性和契合性,就应探讨二者之间如何相互配合,更好地进行道德传播。我们应该研究的是“是否有一种传播媒介,不管它传播什么样的信息,在传播这个信息和影响受众方面,比其他媒介更有效?是否在传播某种信息或者产生某种影响方面,有一种媒介是最好的?这些问题对教育工作者、宣传人员和广告客户来说,特别重要。例如,如果是目的要尽可能多地传递事实性信息,那么,讲演、印刷品、电影和录音带是否更有效?如果希望改变受众的态 度,使用电视、招贴画、广播以及其他一些媒介是否更好呢?对于某一些受众,是否有一种媒介比其他媒介能达到更佳效果呢?”t’如果当我们能自如地运用各种媒介来发挥媒介传递遗产功能和学校德德育功能时,也许我们就找到了媒介传播功能与学校德育功能某种契合性。
  三、媒介素养与学校德育的互补性
  媒介素养是指“对媒介认识、识别和运用的能力,即获取、分析、评价与传播各种信的能力”。媒介素养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的欧洲,是为了抵制电影等大众流行文化对学校正统教育的侵袭。经过70多年的发展,媒介素养的影响愈来愈广泛,已成为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学者把欧洲所称的“media education”译为“传媒教育”或“媒介教育”。可见,媒介素养在发展之初,就是应学校教育的需要应运而生,在其发展过程中,也与学校教育密切相关。从一个更大范围来看,媒介素养是涵盖在信息素养这一概念之中的,因为在信息社会中,一切都是信息,也包括媒介所传递的信息。媒介素养先于信息素养,在范围上小于后者,但二者的定义具有相似性。信息素养是指“具有信息素养的人能够知道什么时候需要信息,能够有效地获取、评价和利用所需要的信息”。之所以把信息素养和媒介素养并列在一起谈,是因为信息素养已被列入我国德育工作的构建目标之中,这样更有利于表述媒介素养与学校德育的互补性。在谈及信息素养的相关概念之一――信息能力时,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的学习资源和教育技术委员会信息能力研究组下的定义是:“以各种形式发现、评价、利用和交流信息的能力。信息能力是以图书馆素养、计算机素养、传媒素养、技术素养、伦理学、批判性思维和交流技能的融合或综合”。从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信息素养(能力)是涵盖了传媒素养和伦理学,传媒素养本身和伦理学也是密不可分的。在我国,媒介素养刚刚起步,只是在有些高校进行了研究和开设了课程,还未能被列入国家教育的规划体系,信息素养则别列入了国家有关德育研究项目中。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组,根据教育部的有关德育工作文件的有关精神,设计了《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德育)教学质量评估指标的新体系》。在体系中,把信息素养的指标与其他德育指标并列在一起,把信息素养作为德育的基本目标之一,信息紊养的目的是“能指导学生自觉抵制个人中心主义的消极影响”,“能根据数字生存的特点,引导学生在多元主义文化中正确选择道德行为,正确处理人机交往;能指导学生在数字活活动时的自律和慎独。学会尊重人、己。克服自我缺陷”。媒介素养与学校德育的互补性在于:一方面,媒介素养既可以作为信息素养的一部分,被纳入到学校德育月标的建构之中,能有效地培育学生在信息和媒介环境下的道德思辩能力,另一方面,学校德育也会为媒介素养提供方法和指引,如价值澄清论能提高对媒介信息的分析和批判能力。
  大众传播与高校德育,在新形势下,愈来愈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相互作用和影响。大众传播是种更宽泛意义上的社会教育,尽管所提供的教育还不够系统和十分混杂,但其产生的作用和影响却十分深刻和广泛,有时可抵消和颠覆学校的系统教育所产生的积极影响,因此,对其不可小觑和掉以轻心。要认真地加以分析和研究,找出其中的积极因素,为学校的德育工作所用,同时。回避其消极影响,学校德育也要反作用于媒介环境,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质和媒介索养,只有这样,大众传播与高校德育才能形成良性互补、共同发展的良好态势。

相关热词搜索:大众 德育 传播 大众传播与高校德育 大众传播法 大众传播媒介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