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看得见600字 [看得见的民生,享得到的幸福]

发布时间:2020-02-16 来源: 历史回眸 点击:

  “民生是最大的政治”,这是我们党在治国理政中形成的一个重要理念。“幸福指数是政治导向”,这是各级党政官员在推动科学发展中实践的一个重要共识。      今年的两会,民生、幸福感、幸福指数成为最热的“话点”。今日之中国,“美好生活”、“幸福中国”日益清晰地写在奋斗的旗帜上。
  早在2006年,胡锦涛主席在耶鲁大学演说时,明确提出要“关注人的价值、权益和自由,关注人的生活质量、发展潜能与幸福指数”。
  今年两会前夕,温家宝总理在与网友的又一场“春天的约会”上,引用孙中山先生的“民生”观:“民生就是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人民的生命”,阐释自己的“幸福”观:“如何让人们生活得舒心、安心、放心,对未来有信心”。
  民生、幸福,不仅进入高层视野,更进入决策实践。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二五”规划建议,“保障和改善民生”成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今年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查批准通过后,它将上升为国家和人民的意志,在今后五年中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行动纲领。
  对于老百姓来说,民生、幸福,都不是虚无缥缈的东西,都不只是精彩美妙的图画,最终都要落到实际中,让自己看得见,享受得到。
  在这样一张未来五年的蓝图中,重民生、谋幸福、谋利益,不仅成为根本价值取向,更通过具体的理念思路、政策制度、实惠举措,让百姓“看得见”、“享得到”。
  
  理念思路:实现看得见的民生
  
  没有科学的理念、明确的思路,“民生福祉”就是空中楼阁。
  在“十二五”规划中,有关民生的理念,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思路,清晰可见。
  “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对“人民期待更好生活”这一民众心理与期望有了准确把握,进而把它作为决策的重要取向予以“顺应”,美好的愿景才会走进现实。
  “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这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原则,赋予民生的是更大的权重。
  “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这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要求,偏离了这一点,人民得不到发展的实惠,也不会给予发展以支持。
  “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城镇新增就业45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
  “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3%,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提高到87%。”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年均增长7%以上。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现制度全覆盖,城镇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达到3.57亿人,城乡三项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提高3个百分点。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3600万套。贫困人口显著减少。”
  这些具体数字,勾勒出保障改善民生的具体奋斗目标,成为未来五年为百姓谋福祉的基本遵循。
  理念之下,是思路的明确。这个思路,就是把民生愿景从空中搭起一座通往地面的梯子。
  “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加快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逐步形成总量基本平衡、结构基本合理、房价与消费能力基本适应的住房供需格局,实现广大群众住有所居”;
  “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为先”、“逐步缩小城乡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差距”、“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优先满足群体基本医疗卫生需求”;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注重发挥家庭和社区功能,优先发展社会养老服务”;
  不要小看这样一些比较原则和抽象的话语,读起来也不那么生动,但它们却是实在管用的,也决定了民生决策的指向。它们有的是重申,有的是新启,正是它们搭起的梯子,让民生离地更近,离百姓更近,以便“看得见”。
  
  政策制度:确保民生看得见
  
  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是此一时想起来民众生活不易,就多给一点。彼一时忙了忘了,就不管了,也不给了。因此,民生福祉要让百姓看得见,变成一种常态,就必须有政策制度作保障。
  正因此,“十二五”规划,本着“坚持民生优先,完善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住房等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原则,设计了一系列的政策制度,试图从各个领域、各个层面给保障和改善民生建筑起“防护网”。
  “增加政府支出用于改善民生和社会事业比重”、“引导投资进一步向民生和社会事业等领域倾斜”、“把扩大投资和增加就业、改善民生有机结合起来,创造最终需求”。这是从政策指向上,对民生的进一步侧重。
  在收入保障方面。有“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着力提高城乡中低收入居民收入”、“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逐步建立健全综合和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度”。
  在就业保障方面。“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提供优质高效的就业服务”、“形成企业和职工利益共享机制”。
  在住房保障方面。“完善符合国情的住房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
  在教育保障方面。“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资源”。
  在医疗保障方面。“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建立完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加强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完善鼓励全科医生长期在基层服务政策”、“加强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建设”。
  在文化保障方面。“继续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基本建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在安全保障方面。“加大公共安全投入,健全对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食品安全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的预防预警和应急处置体系”。
  在社会保障方面。“实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完善实施城镇职工和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实现城乡社会救助全覆盖”、“加强社会保障信息网络建设,推进社会保障卡应用,实现精确管理”。
  在政府保障方面。“提高政府保障能力”,“建立健全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保障和改善民生诸方面,有相应的、适时的政策制度作保障,也就把上一个层面的理念思路具体化、制度化、规范化了,使民众获得的实惠源源不断。
  
  实惠举措:让看得见落入百姓口袋
  
  保障和改善民生,有直接的举措,也有间接的举措。有根本的办法,也有具体的办法。“十二五”规划,在从根本上采取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决策后,也从直接和具体的层面,提出了一系列的实惠举措。
  收入是最根本的民生。这方面的实际举措有很多。比如: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创造条件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努力扭转城乡、区域、行业和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扩大趋势。还有针对性更具体的比如:健全农业补贴等支持保护制度,增加农民生产经营收入。促进农民转移就业,增加工资性收入。
  其他诸如就业、教育、住房及其他方面,都有实际之举。比如:把解决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就业问题作为工作重点。推进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免费进程。扶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加快棚户区改造,发展公共租赁住房,增加中低收入居民住房供给。加快解决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的贫困问题。
  这些举措,每一项都会给百姓带来最直接、最现实、最切身的实际利益。最终都是要让看得见的民生,更多地落入百姓的口袋,让百姓感受得到、享受得到。
  但也要看到,一个五年规划,不可能实现民众所有的民生期待,不可能让民众获得强烈的幸福感。这一点,我们当然需要客观看待。
  事实上,无论是从实惠举措方面,还是从政策制度方面,我们也看到了还有些期待没能实现。在理念思路层面,还有一些更时髦的观念没有提。这也是实事求是的态度。把胃口吊得过高,把目标定得不切实际,在一开始的确能让民众兴奋、高兴,但兑现不了,民众就会更加失望,而且还会增添不信任。
  还要看到,幸福是一个哲学上具有深刻内涵的概念,幸福感也是一个不易把握和衡量的感觉,幸福指数具象化也有一个实践过程。正如大富翁也未必感到幸福,而一个小渔翁每天打鱼晒太阳却很知足很幸福。因此,对幸福,我们不能陷入形而上的追问,还是实际一些,把它对应为具体的、实在的民生改善,那么,它才是民众享受得到的幸福。
  当年,年轻的诗人臧克家写下只有这样三句话的文章“人生永远追逐着幻光,但谁把幻光看作幻光,谁便沉入了无边的苦海!”在一定意义上说,幸福也总是在路上,你越追赶幸福,幸福就可能离你越远,但如果不去追赶幸福,一切就失去了目标与方向。
  当然,也没有谁会要求、会相信那些实在的幸福在某一天全部来临。关键的问题是,各级干部必须带领百姓去进行这种无休止的追逐。只要全心全意地努力了,百姓就会不断获得一点实在的幸福,即使还有诸多不尽如人意处,幸福的希望就永远不会失去,幸福的感觉也会变得实实在在。
  (作者单位为人民日报评论部)

相关热词搜索:看得见 民生 幸福 看得见的民生 享得到的幸福 看得见的民生 让民生福祉看得见摸得着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