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后领导慰问媒体 媒体如何搞好“两会”对外宣传

发布时间:2020-02-17 来源: 历史回眸 点击:

  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又将在今年3月召开。今年的“两会”虽是每年一度的“例会”,但是“平年不平”,诸如审议反分裂国家法草案、国家军委主席人员更迭等,必将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因此,重要性不言而喻的“两会”既对我们的对外报道提出了挑战,更提供了加强外宣的良机,关键在于我们如何把握。
  
  把握三个层次,充分报道“两会”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外部世界了解中国的欲望更趋强烈。每年的“两会”虽是中国人民政治生活的一件大事,但也受到海外媒体和海外受众的关注,他们或派出记者到“两会”采访,或在此期间,更多地刊登有关中国的报道。正如法国《欧洲时报》所说,“外国媒体关注北京‘两会’,是希望通过了解‘两会’把握中国未来的走向。”因此,我们要认真抓住“两会”契机,做好对外报道,以更好增强中国影响力,积极影响国际舆论。在“两会”对外宣传报道中,笔者以为,要重点把握和报道好以下三个层面的内容。
  
  充分报道“两会”对中国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年之计在于春,每年“两会”都是商社会发展大计、审一府两院工作,行参政议政职能、议民主监督举措、定改革发展方案、催文明建设成果的重要会议,自然成为社会民众关注的焦点。为此,我们在对外宣传报道中,一定按照对外报道针对性、有效性原则做好程度性报道,如开闭幕式消息、政府工作报告、总理记者招待会,要淡化程序,突出新闻性,要结合中国社会改革发展实际和百姓关注点,认真做好提案议案的报道,要报道好在政治文明、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的改革气象中,不断吹来“两会”改革的新风。如:规范会议议程、缩短会议时间、压缩会议用车、避免交通扰民、精简工作人员、控制会餐经费、减少娱乐活动、不作长篇讲话等等。这些从细微处彰显了“两会”尊重民意、求实务实的改革精神,体现了高效、开放、互动和民主的“两会”新风。
  “两会”是中国人民参政、议政的重要形式,体现社会主义民主的特色,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应给予充分报道。
  一直以来,一些西方媒体都攻击我们的“两会”是清谈,是自说白话。因此,我们要认真报道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履行职务、行使权力、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典型事例,如在2004年“两会”期间,媒体报道了全国人大代表、浙江新光饰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周晓光以代表的身份在家乡浙江义乌市公开向选民征集全国人大议案内容,就受到了广泛好评。在这方面值得警惕的是,我们的媒体在对外报道中,有时由于疏忽或其他因素,出现了一些不太合适的做法。如在2004年“两会”期间,一些媒体就报道了一条“母婴参会”的消息,说一个人大代表抱着孩子来参加“两会”。实际上这种做法并不严肃,也不太合适,另外,这条新闻还说,这个母亲的提案是有关该县一条镇级马路建设资金紧缺问题――这样的提案显然分量太轻,与其全国人大代表的身份不符。因此,我们在报道人大代表的活动时,要注意定位在行使权力上。比如,对政府所提出的报告,要报道代表怎样审议而不是学习。再如表决,要报道赞成票、反对、弃权的具体票数。而在报道代表审议时的发言,要具体些、明确些,要少一些“代表们认为”“代表们说”之类的概况,多一些“某某代表说”,这样才能更真实、更可信。
  
  “两会”备受百姓关注,要充分报道与百姓息息相关的新闻
  2003年“两会”期间,西方通讯社从北京发出一条电讯,其中谈到记者在大街上采访了一个出租汽车司机,问他知道不知道“两会”在讨论什么问题。这个出租车司机说:“我不关心什么人在开什么会,只想多拉客人、多赚钱!”这篇报道显然是别有用心的,影响也是极其恶劣的。但同时也提醒我们在“两会”对外报道中,在做好各种程度性报道、热点报道的同时,要善于从一些细节人手,告知“两会”与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受到老百姓的关注。如2000年,人民日报海外版就通过采访报道北京的普通老百姓,报道了“老的替小的看报”“司机关注西部大开发”“居委会里拉家常”等小事,反映出“从京味浓郁的胡同到高楼林立的新建小区,有百姓身影活动的地方,就有关于‘两会’的议论,无不透着对‘两会’、对代表和委员莫大的希望和信任”。我们要善于从百姓视角、从百姓身边事出发,善于从百姓意愿、期望在会上得到体现等方面来展现“两会”与普通百姓的密切关系;另外我们也可以充分报道百姓纷纷登录“两会”网站、纷纷就提案议案发言议论、代表委员与百姓互动等方面,以表明中国百姓对“两会”的关注程度。
  
  努力实现三个舆论场最大程度的重合,及时、准确、有效地报道好热点问题
  
  在“两会”对外宣传报道中,实际上存在着三个舆论场:一是我们外宣报道所营造的舆论场;二是外国媒体报道营造的舆论场;三是国外受众舆论场。要加强“两会”对外报道的有效性,我们必须通过我们的报道,影响外国媒体的报道,进而影响国外受众对“两会”的认识与看法。这就要求我们的对外报道要紧扣今年“两会”主题与议程、紧扣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紧扣社会民生中的热点问题,找准三个舆论场的共鸣点和结合点,有效影响国际舆论。这其中,如何做好热点问题尤其值得关注。
  每年“两会”前,国内许多媒体都会就人们最关心的问题展开民意调查,这些调查结果,一般都反映了当时国内的热点问题,往往也成为当年“两会”的热点。其中的部分内容也是外国媒体关注的重点。笔者认为,今年“两会”可能出现的热点问题主要有以下十个方面:
  
  1.“制定反分裂国家法”
  制定反分裂国家法是今年“两会”最受海外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特别是前不久陈水扁口出妄言,声称如果大陆通过《反分裂国家法》,台湾就应该制定《反中国并吞法》以作抗衡,或透过公投来调查台湾民众对《反分裂国家法》的看法,从而引起了海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会前已经有大量媒体对中国制定《反分裂国家法》可能产生的深远影响进行了分析和预测,一些海外媒体或研究机构更借此攻击我国。因此,在今年的“两会”报道中,应该围绕这一重大主题,充分做好报道。报道制定《反分裂国家法》对于实现中国国家统一的重要意义,反映《反分裂国家法》的制定与通过符合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得到了百姓的广泛支持,报道《反分裂国家法》对两岸关系可能产生的深远影响;报道这次《反分裂国家法》制定的背景,充分反映中国政府对两岸关系的基本立场和态度等等。
  
  2.执政能力建设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海外向来关注中国的政治改革。2004年9月19日中共中央第十六届中 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深刻阐述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之后又提出了保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这些内容必将成为“两会”重点,需要我们加以解读、挖掘。
  
  3.反腐败问题
  反腐败问题近几年一直都是百姓最关注的话题之一,媒体有关反腐的报道往往也引起强烈反响。我国近年来通过一系列措施加大反腐力度,但腐败大案要案新案仍不断出现。高官的贪污腐败已经从开始的生活腐化性腐败发展到贪婪攫取性腐败。反腐败就必须从完善制度上来考虑。因此,如何逐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完善干部任免的公开、公正程序,逐步建立公务人员的财产申报制度、离职资产审计制度等,仍将成为今年“两会”期间的关注焦点之一。
  
  4.“三农”问题
  继去年之后,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再度关注“三农”问题,要求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的方针,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稳定、完善和强化各项支农政策,切实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继续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努力实现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5.能源安全与能源保障
  2004年,世界范围内的能源争夺加剧,能源安全问题日益突出。世界石油市场异常火爆,石油价格一路飙升,一度高达每桶55美元。能源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更是战略问题。它是国际经济政治化和国际政治经济化趋势的最好诠释。因此,能源安全问题如何解决,在能源短缺的情况下,中国如何坚持科学的发展观保持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也是海外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
  
  6.有关土地管理问题
  2004年以来,土地管理作为重要的宏观调控措施,取得了釜底抽薪的效果。2004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部署2005年全国经济工作时,突出强调要着力搞好宏观调控。这意味着2005年中国将继续实行从严从紧的建设用地供应政策,收紧“地根”。
  
  7.就业和再就业政策
  2005年,我国就业再就业目标确定为城镇新增就业岗位900万个,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500万人,其中“4050”人员再就业1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在新的一年里会有哪些新的政策措施来确保完成这个目标?《促进就业法》立法进程如何?“春风行动”将如何为农民进城就业提供良好环境和服务?建立促进就业长效机制这些政策又将给百姓带来哪些实惠?这些都是对外报道可以报道的重点。
  
  8.国企改革与国有资产流失
  2004年,一场关于在国企产权改革中国有资产是否流失问题的争论,在学界、媒体、网络之间激烈展开。2005年被称作我国国企改革的“规范年”,国有企业如何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体制创新和推进产权多元化;如何进一步减轻国有企业的负担,尽快解决长期困扰企业办社会的问题;如何建立国有资本的经营预算制度等均值得高度关注。
  
  9.司法改革与司法公正
  司法改革与司法公正是近年来百姓持续关注的热点问题。今年“两会”期间,如何增强司法能力、提高司法水平,为全社会实现公平和正义提供保障?如何建立统一的司法鉴定管理体制等等,必将继续成为今年“两会”期间的热点话题。
  
  10.区域开发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如何解决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问题,如何才能实现协调发展,是摆在力建小康社会的中国人民面前的一道难题。西部大开发战略已经实施五年,如何才能继续深化下去;振兴大东北计划也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但也面临着体制机制方面的不少问题,应该如何解决,都值得关注。
  此外,诸如国家军委主席人员更换、信访改革、食品生产与食品安全、住房与拆迁等问题也必受到关注。
  同时值得注意的是,热点是一种舆论的集中,它和政府工作重点、百姓利益相关程度等有着密切的联系,会随着形势的变迁而发生变化。这种变迁虽然只是一种社会现象,但它却蕴藏着许多根本性的内涵。我们应该敏锐地觉察和把握这种变化,及时予以解读报道,解读时要把握其本质,注意揭示热点变迁的深刻意义和内涵,要在报道中指出,热点变迁并不单纯是社会关切点的转移,而是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表征,是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的集中展示,更是社会发展状况的集中体现。
  同时,我们也要善于挖掘“老热点”新的特点和内涵,用发展的眼光报道“老热点”。一些“老热点”可能在今年的“两会”报道中受关注度会降低,但并不是说这些问题都已经得到解决,而是因为这些热点或者取得了很大成效,或者是正处于稳定推进的过程中,内涵已经发生了变化,即使其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也往往只是操作层面上的问题。因此,我们在报道时应该走出浅层次的关注,进入到深层关注。也就是要从单纯对某一问题的关注转变为将其放在国家整体发展的大环境中加以考察。同时,在报道中要注意延续性,不能做“句号”式的总结报道,而应该反映这些“老热点”在新时期出现的新变化、新特点和新的内涵,运用辩证发展的观点,既报道已经取得的成就,也要在把握好度的前提下,指出存在的问题,对下一步的发展进行预测和分析。
  
  把握五个“善于”,改进宣传策略
  
  1.要善于举重若轻。
  “两会”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但海外受众关注更多的并不是会议本身,而是会议上传递出来的信息,因此,我们在“两会”对外报道中,不追求“全面”,而要求“独特”“精致”;不追求数量,而力保质量;要从大局着眼,而不泛泛而谈,强调细微处切入;要删繁就简,而不追求面面俱到。这样做目标更明确,往往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如执政为民、以人为本是本届政府的重要执政理念之一,但如果像进行国内报道那样阐述意义、论述过程,海外受众不可能有兴趣。新华社记者的2004年“两会”报道就很有特色,重点选取了几次“非常握手”:“非典”时期国家主席胡锦涛与医护人员握手;世界艾滋病日总理温家宝与艾滋病人握手、温家宝与重庆农村妇女熊德明握手等,播发稿件《“非常握手”展现新一届领导人执政风格》。细微之处见精神。这些举动不仅反映出领导人对老百姓的真情实感,更是党和政府“执政为民”理念的具体体现,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又如新华社2004年在“两会”对外报道中,切实改进和简化领导人活动报道,增加独家现场特写。如关于中共政治局常委活动的报道,有实质新闻内容的对外单发,一般性表态综合一条稿件,最大限度地贯彻落实了改进领导人活动报道的精神。此外,有关领导 人的报道,对外报道还播发了一批现场特写,如《“治国者必先受治于法”――温家宝总理和政协委员谈政府建设三原则》《“我向总理提三个建议”――温家宝总理和修脚女工代表的对话》等稿件,现场感强,有情有景,真实客观,宣传效果好。
  
  2.要善于换位思考
  由于历史、宗教、文化、心理、地理等因素的不同,海外受众和中国受众对同一件事情的印象、认识和理解上往往也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前几年受到广泛好评的《刮莎》这部电影就生动地反映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和冲突,刮痧本来是中医的一种传统的治疗手段,但结果被美国人误认为是虐待儿童。片中有这样一个镜头:男主人公许大同的儿子丹丹和他的上司的儿子保罗在一起玩耍时打了起来,许大同打了自己的儿子,后来他对上司说:“我打他是给你面子。”他的美国上司却又惊又怒地说:“打他是为了给我面子,什么乱七八糟的逻辑?”因此,我们在报道中,就必须重视这种文化差异和心理差异,善于用海外受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报道,要更多报道符合他们思想信念、价值判定、宗教信仰、文化认识的新闻,避免出现不应有的失误。又如前几年一位记者在报道一位当选代表时,引用代表的话说“我的文化水平和工作能力离一个人民代表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但我决心当好代表。”他这么说可能是一种谦虚,但在外国人看来就会心存疑惑:“他自己承认文化水平和工作能力都不行,为什么还选他?如此不称职,还说能当好代表,这是吹牛。”因此,在“两会”对外报道中,由于政治性、政策性强,我们更要防止因循规蹈矩而只求准确、不讲方式技巧的情况出现,而要进行换位思考,在把握好国外受众的心理上准确进行报道。就如英中了解协会副会长格林先生所建议过的那样:“中国从事对外宣传的每一个作者、翻译和编辑,都应该在他的写字台上放一个标语牌,上面写着:‘外国人不是中国人’。”
  
  3.要善于讲故事
  新华社总编辑南振中在谈到如何搞好“正面报道”时,曾经提出要善于“还原感性”。他认为,客观存在的具体事物是认识的出发点,感性认识是认识的第一阶段。人们在看到大量具体现象之后,通过对感性材料的分析,一步一步地深入到事物的内部,找出事物的内在规定,于是,认识就由感性表象上升为抽象规定,这才进入认识的第二阶段。随着认识的继续深化,人们在思维中再现了事物活生生的、包含着各方面的联系和全部丰富性的具体,这个“具体”,就是认识的第三阶段获得的“具体真理”。因此,“我们一定要把感动记者的那些感性材料提炼出来,尽可能鲜明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把读者带进曾经感动了自己的生活场景之中,让读者目有所见、耳有所闻、心有所感。”应该说,“还原感性”也是增强对外报道感染力、有效性的重要途径之一。因为我们对外报道长期以来存在的弊端之一,就是过于强调信息量,缺乏人文色彩和生活情趣,内容枯燥、无味,就难以有效地吸引受众。2004年“两会”期间,新华社播发的一些“软”新闻,如《雷锋和姚明:中国人寻找多元偶像崇拜》《中国女人:从“铁姑娘”到重施脂粉》《用英文编字典的活佛》等稿件,政策把握得当,既符合中央的方针政策,又针对海外读者的关注点,适合于他们的口味,广受好评。香港《太阳报》采访部主任就说:“现在你们的新闻比以前活跃和开放了,希望以后多朝着社会脉搏的走线走下去。”
  
  4.要善于讲过程
  新加坡《联合早报》刊登的一篇评论说:“中国发生了令人难以想像的巨大变化,但中国依然存在着很多问题和困难 外国人既不应当只挑中国的毛病而抹杀它的成就,中国也不应该只炫耀自己的成就而不让外国讲它的缺点。”每年“两会”期间,代表委员都会提出大量的提案议案,反映中国各方面发展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好的建议,不同的提案议案之间甚至会有不同的意见和看法。因此,我们在对外报道时,不能一味强调正面的、积极的一面,也要同时报道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用辩证的、发展的眼光进行报道,把矛盾转换的理念贯穿到报道当中。如《羊城晚报》在2003年“两会”报道中,就在版面显著位置开辟“正方反方”栏目,刊登代表委员对同一问题的不同观点,使报道更具思辨性、启迪性和可读性。另如前面提到的《“非常握手”展现新一届领导人执政风格》一稿的结尾就具有较强的思辨色彩。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吴江指出,虽然“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在中国正逐步深入人心,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官员“说得多、做得少”的现象仍然存在。他说:“这些理念的进一步发展,有赖于整个社会民主意识的增强和国家民主政治的发展。”
  
  5.要善于交待背景。
  在对外宣传报道中,我们很多报道的处理流于简单、程式化,特别缺乏背景的添加和深层意义的挖掘。因此,我们在“两会”报道中,要在稿件中把那些该加的背景材料加进去,以说明新闻产生的前因后果,帮助读者更全面、更充分地认识事物的本来面目,理解事物的本质。不然的话,国外读者不了解中国国情,弄不清文章究竟在说些什么,就更难言留下什么印象,而那些能够把新闻信息与背景资料较好地结合起来的稿件则往往能取得很好的宣传效果。如新华社2004年“两会”播发的对外稿《中国反腐败加大力度六名高官被送进监狱》,在导语中说:“中国去年有六名省部级官员因腐败受到法律的惩罚。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和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10日在这里分别表示,依法惩处腐败官员的力度2004年将继续加强。”之后,没有立即用贾春旺和肖扬的话来继续,而是立即转入了对这六名具体高官以及他们所受处分的叙述。这是两高报告中所没有的。这些背景材料,大大丰富了稿件的内容,不动声色地说明了中国的反腐力度。法新社和美联社在发自己的稿件的同时,还转播了这篇稿件。
  责编:翟淑蓉

相关热词搜索:搞好 两会 对外宣传 媒体如何搞好“两会”对外宣传 媒体如何搞好两会对外宣传 两会媒体宣传标语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