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对外依存度 [中国经济的专业解读对外报道的权威借鉴]

发布时间:2020-02-17 来源: 历史回眸 点击:

  编者按:   《境外涉华经济报道实例点评》一书由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策划编辑,是“对外传播理论与实践研究”丛书第八本专著。   该书从对外宣传的需要出发,针对长期以来我国对外经济报道的薄弱环节和存在的问题,从近年《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金融时报》等十余家境外主流媒体中,选取了二十多篇典型报道作为案例,分特写和评论两大部分,约请新华社、中国日报社、外文局和中国传媒大学的十多位资深专家和学者,从报道选题、可读性以及写作技巧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点评。新华社对外部主任严文斌和《今日中国》杂志社原副社长兼副总编辑沈兴大为该书撰写了导读文章。对外传播的资深专家沈苏儒先生在序言中写道:“本书对正在从事对外传播实际工作的读者,是一本非常实用的指导性参考书,对于正在学习和研究对外传播的青年读者,是一本十分有助于提高水平的教科书。”
  从本期开始,本刊将陆续摘编该书的精华文章,供从事对外经济报道工作者学习和借鉴。
  
  读了本书收录的海外人士采写的中国经济报道,―个显著的感受是:轻松、清晰,专业而不失通俗,宏观信息见于微观表达。与我们平时所读到的一些沉重而乏味的经济报道的强烈对比中,我们感觉到对外经济报道不是曲高和寡的代名词,更不是专业机构投资者和业内人士的专利,普通的海外读者也可以通过记者笔下的中国经济报道来观察中国、理解中国、投资中国。因此,借鉴学习外国记者用全球眼光采写的关于中国经济的报道,品味海外同行对中国经济的独特视角、专业眼光和通俗化处理,对我们做好中国经济新闻对外报道十分重要。
  
  一、经济新闻的专业解读
  
  专业性是经济报道的独特性之本。不仅因为经济新闻涉及各种经济专用名词,而是因为专业知识可以帮助记者获得别人无法获得的经济信息。因此。一名优秀的经济记者必须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经济,而不应轻信被采访对象的豪言壮语和其可能受商业利益左右而提供的所谓信息。成功的经济记者还必须学会解读中央、地方政府机构提供的宏观经济统计,通过这些寻找报道宏观和行业经济新闻的最佳落脚点。
  第一,从纷繁的专业信息中寻找独家新闻。在今天这样一个信息时代,要寻找到真正独家的中国经济新闻是很困难的。但是,在信息源普遍趋同的情况下,运用独特的专业眼光、立场、新闻敏感以及判断标准,发掘信息背后更深层的东西,却能帮助受众拓宽对信息的理解和把握。要做到这一点,记者必须对经济事件中的商业信息进行独到解读,以相对的微观新闻视角为切入点,以尽可能专业的水准做出有对外针对性的分析。
  然而,专业性并不像某些国内财经报道那样充满专业术语的堆砌,更不是像古典经书那样晦涩难懂。经济术语是需要的,毕竟经济还是需要专业的角度来分析,但经济术语首先是帮助人们更好地读懂经济,引导人们对中国经济进行深度思考。本书收录的外国记者采写的中国经济特写和评论正是在充分理解中国经济语言、吃透中国经济、对经济名词有深度思考的基础上,用记者自己的话语,为海外读者讲述的中国发展故事。因此,掌握一定的基本经济学常识,用外国人能够理解的方式通俗地表达,是做好对外经济报道的基本功。
  第二,通过解读经济信息寻找对外报道视角。经济报道的一项重要功能是挖掘商业投资价值。《南华早报》记者所编写的《一个巨大市场的诞生》一文就大量采用了麦肯锡全球研究所两位专业人士的研究报告。但文章没有直接照搬报告中晦涩难懂的术语,也没有按照分析报告中的原始数据来做简单陈述,而是通过报告对俗称中国经济增长“三驾马车”的投资、出口和消费拉动因素作出了专业、理性的分析。文章虽有一定的学术味,但通俗易懂,是海外人士观察中国经济、外国企业前往中国淘金的专业指南。
  第三,化枯燥数据为神奇。目前,经济报道最容易产生的缺陷是,信息含量明显不够和提供的信息太过表面化,缺乏对所提供的信息价值的深度挖掘,只注重“量”的扩张,而缺乏“质”的飞跃。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记者只注重结论性的陈述,而不认真分析数据,对比研究数据。
  美国未来学者阿尔文?托夫勒在其著作《力量转移――21世纪时的知识、财富和暴力》一书中曾精辟地指出:“如果没有语言,没有文化,没有数据,没有信息,没有专门知识,就没有哪一家企业能够运营。”对于专业人士来讲,最离不开的是数据,因为数据最有说服力,数据最能传神。而对于非专业投资者来说,经济报道中最乏味的也是数据,如果处理不好,海外读者会对经济报道敬而远之。因此,解读数据、从海量和枯燥的数据中提取对外经济报道所需要的成分是经济记者的基本功,也是考验记者能否挖掘到与别人不一样的经济信息的前提条件。挖掘到这些基本数据后,好的经济记者还会对信息进行分析、综合、重新组装,进而将其整合为一种更为新颖且实用的资源。同时,许多看似简单的经济信息,如自然灾害的发生、社会发展数据和政治文化政策的调整等,表面上似乎与经济关联不大,但通过记者独到的眼光所进行的细致分析,看似毫无联系的信息往往就会产生另一种经济价值。
  本书收录的经济特写和评论,至少一半都在文中运用了大量的经济数据,但并没有给人数据堆砌后的乏味。如《商业周刊》记者的《中国的影响力》,作者用两千字的篇幅就说清楚了中国的影响力这么重大的主题,其中对中国经济的把握是一方面,巧妙地运用数据,运用最能说明问题的数据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对宏观经济、外汇、外贸、矿产消费、城市污染、能源开采、地产泡沫和军事实力等有关中国发展的关键数字都做了精心的选择和独到的解析。马珍在《中国二三十年间实现巨大飞跃》一文中也就人口、经济增长率、私营企业等同样采用了许多数字,增强了文章的可信度。
  
  二、经济报道的平民视角
  
  随着越来越多的读者开始关注过去只有专业人士才关注的经济信息,经济新闻的传播者开始更多地站在广大受众的角度去考察信息的传播流程,使实用的专业信息大众化、通俗化、平民化,以便于受众的接受和理解。这是经济报道的第二个基本特点。本书收录的经济特写采用的平民视角手法很多,有三个方面最值得我们借鉴:
  第一,经济新闻的可读性处理。经济报道往往容易因为太过追求专业性而忽视其可读性。因此,以尽可能通俗的语言面对读者,在易懂前提下做到专业性,让读者简单方便地阅读,更愿意去阅读,才能提高经济新闻的可读性。
  财经记者出身的《华尔街日报》创始人巴荣还将其财经报道的方法总结为7大重点,其中5个方面都是有关经济新闻可读性处理的。这些要点包括:
  1、句法简单。不要用副词、形容词,直截了当评述其事,一律用主动语态。   2、清楚易懂。你写的是不是你所要说的把婴儿连洗澡水一同泼出去,如果意味着决心牺牲,则是一个很聪明的讽喻。
  3、抓住正确的要点。编辑可以为你改写,但是只有你们才能收集到事实的真相。这些一定要在前三段之中交代清楚。
  4、说一个故事。引用已证实的资料是强有力的旁白工具。当然要安排在高潮处。
  5、开头重于一切。修改30次,最后第31次的尝试,选出流畅完美的一段来。
  正是因为遵循了经济新闻处理的这些可读性原则,本书收录的杰夫?代尔采写的《新时代的‘大炼钢铁’》采用点和面完美结合和现场描写,增强了作品的历史纵深感,与我们平时所读到的经济报道严肃、晦涩的感觉大相径庭。开头一段这样写道,“这位保安穿着一身破旧的毛式中山装,上面满是飞溅的火星带来的焦痕。他坚持表示,这个钢铁厂已经关闭。但在我们说了几句好话之后,他同意让一些参观者进厂看两眼,并可以靠近冶炼炉”。文章从唐山小钢铁厂的点上描写,把镜头拉伸到唐山这个作为中国最大的钢材生产基地,再到全国的钢铁生产状况及其问题,并把唐山小钢铁厂的现状与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发起的大炼钢铁作对比,点和面的结合及镜头的点和面的自如平移,增强了经济新闻的可读性。
  第二,经济新闻的故事化安排。由于经济报道的专业性特征和大量的数据运用,经济新闻最容易枯燥。于是,权威财经大报《华尔街日报》就在其新闻报道中率先引入了财经故事,借鉴社会新闻的处理方法。本书收录的经济特写大部分都选取了以小见大的故事作为文章开头,如《新股民为中国股市火上浇油》和《新时代的‘大炼钢铁’》等。《新股民为中国股市火上浇油》从一个对股市基本一窍不通的普通股民的开户写起,再以一个证券公司营业部为故事主线然后展开,中间穿插了其他好几位股民和证券公司营业部的主管。文章还穿插着写到了一些中国股市的奇特故事。如清洁工、和尚和抵押房子炒股的南京老者等,以证明中国股市的火暴程度。全文围绕这个营业部的故事,给人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现场感。
  “火上浇油”并没有像我们平时看到的证券报道那样罗列一大堆股市中的专业术语,而是将作品的专业性和观点埋藏在现场的描述与事实的对比中。这种经济故事的处理不仅具备较强的可读性。满足了不同层次读者的需求,还通过巧妙地穿插背景资料等方式隐含了大量实用性信息,使专业投资者能读出财经故事背后的深层次内涵,获得大量未知的信息,非专业读者也由于财经故事的可读性而有了阅读兴趣。因而,经济新闻的故事化处理目前已经成为国内外经济报道的基本手段,更应该成为中国经济新闻对外报道的重要方法。
  在经济新闻的故事化处理中,一些报道还选择了渗透“人文关怀”的办法,这点在国内媒体的经济报道中越来越常见。而更多的国内媒体只是将“人文关怀”更多地融进了社会新闻之中,有的甚至认为经济类新闻大多报道的是“硬新闻”,需要的只是理性的思考,而“人文关怀”恰恰与之相矛盾。本书收录的经济报道都是一个个“经济味”很浓的话题,但文章很多都采用了充满“人情味”的对话切入,并多次采用对话和现场描述,深入浅出地阐明了一个比较复杂的经济学原理。这种轻松而富有亲和力的报道方式非常容易为读者所接受。
  第三,用事实说话。在对外报道中,我们平常讲得比较多的一句话是“对外报道用事实说话”。其实,“用事实说话”不是对外报道的独特属性,而是所有形式的新闻报道的基本要求,只是多年为“宣传”思维的汪洋大海所包围的缘故,我们逐渐对用事实说话的基本要求产生了陌生感。如果说案例中选取的经济文章有一定感染力的话,主要原因是它们的朴实、善于用事实说话。无论是《中国的影响力》,还是《一个巨大市场的诞生》、《中国处于房地产热潮中》等宏观题材作品都没有惊人之语,也没有使用最高级的形容词,但客观事实的描述无一不说明了中国最具活力的市场魅力和极具潜力的发展前景。
  对比也是经济报道的基本功,更是客观报道的一种方式。记者通过对年度、季度和月度的经济数据进行对比,将客观结论展现在读者眼前,是经济报道中最有力的客观事实呈现。《泰晤士报》记者马珍在《中国二三十年间实现巨大飞跃》中能把中国二三十年的历史跨度说得清清楚楚,最主要得益于对比手法的娴熟运用。文章开篇就运用了一段对比式描写。作者采用的不是时间的对比,而是用航天飞机上天和全国贫困总数等事实进行空间和经济发展的对比,使读者一开始就能感受到和平崛起的中国发展过程中的强烈反差。除此之外,作者对宏观和微观、数字与形象的对比运用也值得我们认真玩味、学习。
  用事实说话离不开借别人的嘴道出自己的想法,这涉及如何传神地运用直接引语。直接引语的运用看似简单,其实正是国内同行并没有完全掌握甚至经常被滥用的报道手法。主要表现是,所引用的专家、人物语言特色不明显,千人一面的表态多,符合人物身份和文化专业背景的引言少,专家从文章开头到结尾说个没完,使直接引语变成了版面的填充物,这些都是业内新闻报道中直接引语使用中的硬伤。本书收录的十二篇经济特写大多数都有效地运用了直接引语。让我们先回味一下《新时代的‘大炼钢铁’》一文中几段直接引语。“瞧,还是热的,”他抿嘴一笑,“我们本该关掉的,不过我们在晚上开工,而不是白天。”这里,几乎所有的引言都简单明了,能达到画龙点睛的功效,不失为西方新闻学所强调的“Quotable quotes”(适合引用的直接引语)的典范。《中国二三十年间实现巨大飞跃》则两次引用靠小笔退休金生活的退伍军人张伟军的话,但无论是“中国是个大国。为什么?很简单中国这么大,而且人口最多”,还是“20年前的情形和我现在的生活没法比,那个时候我们一无所有,每个人都很穷”都恰如其分。
  以上只是我对本书部分文章的初浅感受。如果对本书各篇文章实例普遍细究一遍,相信同行们还会得出比本文更多更深的结论。
  
  责编:张玉宁

相关热词搜索:中国经济 借鉴 解读 中国经济的专业解读对外报道的权威借鉴 对外报道的权威借鉴 中国经济的专业解读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