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四大名著”看中华文化的海外传播_中华文化海外传播史

发布时间:2020-02-17 来源: 历史回眸 点击:

  中华文化悠久深厚,从海外影响来看,无论汉唐还是明清,其传播内容都十分丰富。其中“四大名著”在海外传播时间早,译本多,影响大。近年来,“四大名著”的海外传播又有了一些变化与新特点,在中华文化的海外传播中有一定代表性,就此进行分析,对中华文化的海外传播或有一些可借鉴之处。
  
  近年来“四大名著”海外传播的情况及特点
  
  近年来,“四大名著”在海外的传播呈现“立体”图景。总体上来看,其数量有所增加、方式更趋现代,这与中华文化的海外传播步调有一定一致性。但四大名著在海外的传播各自又有显著的差异性,综合来看,其影响以《西游记》为最,《三国演义》次之,《红楼梦》再次,《水浒传》最小,这些从一个角度反映出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的情况。进一步分析“四大名著”海外传播的特点,可以得到促进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的些许线索。
  1.传播区域的近与远
  “四大名著”在海外东西方文化圈的传播有明显的不同。东方文化圈内,日本、韩国、东南亚多国,对“四大名著”的爱好者多,接受程度高,理解深,表现形式多样。最有代表性的是《三国演义》,日本的“三国热”不仅是热,而且形成了热潮。电影、电视、戏剧方面,上演有关“三国”的节目异彩纷呈;不少学者对《三国志》研究从纯学术转入应用研究,于是《三国志兵法与中国人》、《三国志的英雄与日本最高领导人》、《三国志――商业学的宝库》等书籍纷纷出版……在韩国、东南亚的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越南、菲律宾等国家,也几乎是凡有华人居住的地方就有关帝庙和武侯祠。相对而言,西方文化圈内对“四大名著”了解较深的通常是海外汉学学者,普通民众或大众媒体大多停留在表面或者只对其某一侧面有所了解。2006年,刘心武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讲演《红楼梦》文化,谈及演讲《红楼梦》对中美的文化交流能起到什么作用时,刘心武形象地回答说,“仿佛一滴雨水,落入浩瀚的大海。”可见,西方普通民众对《红楼梦》还是较难理解。近年来,在西方最具影响力的作品当数《西游记》。但大多侧重在《西游记》中的英雄主义、对终极价值的不懈追求等因素上,其东方背景的神魔色彩,也迎合了现代人对神魔小说的审美需求与期待。因此,才出现了美国版甚至德国版的《猴王》,也因此,我们在《功夫之王》等影片中才能够看到孙悟空的形象。
  2.传播内容的变与不变
  从传播内容上看,东方文化圈大多尊重或尽可能尊重“四大名著”的原貌,有的国产连续剧不经太多改编即能吸引众多观众。《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的电视剧一直是中国电视剧海外销售的主要力量。其销售市场主要在日本、韩国和东南亚地区。在西方,对《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的了解大多停留在较早时期与原著有不小差异的译本上。近年来,其影响不见明显扩大,甚至更加沉寂。《西游记》在西方虽然具有较大的影响,其改编也大都有离奇之处。以美国版《猴王》为例。此剧中依然还有唐僧师徒四人以及众多的中国元素,但情节内容完全是一个美国式的拯救故事。主人翁“唐僧”不再是手无缚鸡之力的和尚,而成为一个身怀绝技的美国救世主。这里的观音也大大颠覆了中国人心目中“观音”的圣洁形象,沿袭了希腊神话中人与神同形同性的传统,塑造了一个跟人类一样有着七情六欲的女神形象,甚至剧中还出现了唐僧与观音恋爱的情节。包括德国于2009年元旦在Super RTL电视台播出与美国合作的《美猴王》,以及20世纪福克斯公司于2009年3月刚刚在全球推出的以孙悟空为主要人物的影片《龙珠:进化》,其作品内容都与原著有较大差异。
  3.传播媒介的传统与现代
  对于“四大名著”,书籍的传播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曾发挥过无可替代的作用,《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均有多种不同语言的译本。近年来,跟随科技的快速进步,“四大名著”传播媒介变得丰富多样,一些新的传播媒介超越了文本传播的局限,得到东西方现代社会尤其是年青人的认可。如影视剧、网络游戏、舞蹈剧、动漫,甚至漫画在“四大名著”传播中均有体现,并且已然超过文本传播的效应。《三国演义》是传播媒介运用成功、形式丰富的典型案例。其网络游戏开发与市场均一片红火,影视剧是中国电视剧输出东亚、东南亚市场的主要产品。根据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2005年提供的数字,电视剧《三国演义》在海外已经卖了将近600万美元。中日两国合拍的52集动画系列片《三国演义》也于2008年面世。《西游记》、《水浒传》近年来也均有漫画作品推向海外。中国大型原创舞剧《红楼梦》于2008年先后在加拿大多伦多和世界最大的艺术会场美国纽约林肯中心上演,观众颇多,这说明像《红楼梦》这种作为通俗小说暂难为西方接受的作品,抽象成另外的高雅艺术形式则效果不同。
  
  从“四大名著”海外传播看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的途径与方法
  
  近年来文化学术界与文化政策领域对中华文化海外传播有着不同的建议或看法。追寻理论的统一总是艰难的过程,而具体的个案研究,循序渐进地推进恰恰是可以量化的积累。从“四大名著”在海外传播的特点,看中华文化的海外传播得失,大致可以理出一些策略性的要点。
  1.重视调查,熟悉国际文化市场。目前国内文化经营方面的人才稀缺,懂影视文化产业制作、懂营销、又熟悉国际文化市场,并且与国际发行渠道有着密切联系的国际文化贸易人才更是凤毛麟角。市场经济中的经验用于文化市场会有同样的作用,希望从海外文化市场获得回报的文化企业不妨增加一些对海外市场调查研究的人力、物力投入,尤其是具体文化产品的个案调研,使自己对海外市场的了解不仅仅停留在定式化的语言障碍、文化差异方面,而是有更具体的、更感性的认识。政府部门也可以有意识地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个案项目,协助或资助进行海外市场调查;还可以培养一些海外文化市场调查的中介机构和人才,或者吸引国外文化经纪机构进入中国市场,以拉动现有国内跨文化演出经纪机构的整体实力和水平,为没有能力开展海外市场调查的文化企业提供帮助。
  2.发展产业,加强文化产品输出。文化传播大体可以分为非产业性传播和产业性传播两种途径。与非产业性传播相比,产业性传播接受者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要更大。所以在中华文化世界传播的过程中,我们要特别重视文化产业所发挥的作用。《三国演义》与《西游记》中英雄形象对海外的影响较大,并非因为我们刻意强调了其中的价值理念或哲学内涵,而是它本身固有着这样一种因素,能够反映人类共同的情感倾向和文化需求。我们可以用一种放松的、大度的心态对待海外对中华文化一些内容的改编。主张从对方可以接受、易于接受的文化产品的角度输出文化,自然要使产品适应消费者的口味,这不是主张为了适应市场作低三下四的迎合,而是寻找和设计具有共同点的文化产品。若用对方熟悉的方式来表现类似有共同点的内容,既能增大易接受程度,也能减轻文化传播的压力。即便一定要在一些文化产品中传递复杂的、细致的、东方式的哲学理念,如能搭配大量的西方元素,用寓教于乐的方式比机械灌输的方式要好得多。
  3.走向大众,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的生命力所在。一种文化要保持鲜活的生命力,必须得到大众的认可和接受,一部作品是否传播成功,也要看能否唤起大众的记忆和热情。《红楼梦》居“四大名著”之首,但在西方的影响不如《西游记》、《三国演义》,原因之一便是《红楼梦》的文本语言、隐性哲理难以转化为西方大众能够迅速接受的信息符号。推进中华文化的海外传播,仅有市场化的运作是不够的,通过多样的形式,高水平的文化“解码”、“编码”,寻找一整套使中华文化易于为海外大众接受的方法,是难点,也是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利器。试想,如果有一天,全部由美国人编导、演出一部《红楼梦》,便如中国人排演《天鹅湖》一般,中华文化不是已经成功走向世界了吗?
  (作者系北京语言大学07级博士)

相关热词搜索:名著 看中 传播 从“四大名著”看中华文化的海外传播 中国四大名著 四大名著不适合孩子看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