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全完善机制_完善手段,健全机制

发布时间:2020-02-17 来源: 历史回眸 点击:

  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较慢,民族宗教问题突出,文化特色鲜明。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在各地区、各部门特别是西部地区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得到显著改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取得可喜成效,重点城市和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呈现良好势头,社会事业薄弱环节得到加强,民族和边远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步伐加快。西部大开发战略,促进了东中西互动,为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也为对外宣传西部地区提供了良好契机。
  西部地区的对外宣传工作是我国大外宣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在中央的统筹协调下,由对外新闻宣传、中外媒体交流、国际公关宣传、互联网新闻宣传等组成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大外宣格局逐步形成。在外宣格局的大棋盘上,西部地区是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棋子。与其他地区,特别是东部沿海地区相比,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依然滞后,尤其是西南地区交通条件亟待改善,西北地区水资源严重缺乏,生态环境建设和科技教育任务十分繁重。这些固然是西部地区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但在对外宣传工作中却可以转化为全新的机遇。
  全面、客观、准确地对外宣传介绍西部地区,有利于树立我发展中国家的形象。近年来,随着中国的发展进步,认为中国已经崛起为发达国家的舆论甚嚣尘上。国际社会不仅集中炒作中美“两国集团论”,更大肆兜售“中国责任论”,要求中国承担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国际责任,言下之意,即中国已跻身发达国家行列,应按照发达国家的标准在国际社会行事。对于这些别有用心的“捧杀”,我们既要保持冷静头脑,又应及早制订对策。对外全面、客观、准确地介绍我国西部地区的发展现状,阐述我国“十一五”规划期间西部地区大开发战略的背景、目标和主要成果,向国际社会说明我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国情和民情,向世界说明我距离一个现代化国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从而赢得国际社会的理解和支持,树立我发展中国家的形象,是妥善应对国际社会炒作的有效方式之一。
  全面、客观、准确地对外宣传介绍西部地区,有利于塑造我繁荣发展、民主进步、文明开放、和平和谐的国际形象。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区域经济合作层次的提升,内陆地区与沿海地区及境外地区的经济技术和文化交流日益密切,西部地区融入对外开放大潮是大势所趋。在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东部沿海地区正面临着成本上升和出口受挫的危机,急需进行战略调整。而西部地区的资本和劳动力市场,正吸引着国内国际企业的目光。西部地区的地理劣势可以转化为区域内的独特资源优势,成为中国经济繁荣发展的新的增长点,这备受国际舆论的关注。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西部地区兼顾社会事业发展,强化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加大国家资金扶持力度,着力加强西部地区社会发展薄弱环节,着力提高西部地区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使西部地区人民共享改革成果,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成果,也是国际舆论广泛关注的话题和媒体报道的议程。此外,西部是我国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地区,55个少数民族中有44个在西部地区,635个少数民族县中,596个在西部地区。与民族问题相伴相生的,是西部地区的宗教问题。近年来,民族问题的交织性和宗教问题的国际性,不仅使我国西部地区少数民族宗教问题成为主要的社会问题,也使之成为国际社会高度重视和媒体不断炒作的话题。拉萨“3?14”事件和乌鲁木齐“7?5”事件,既凸显了民族宗教问题的复杂性,又说明了西部地区做好民族宗教问题对外宣传的必要性、迫切性和紧迫性。
  我以为做好西部地区的对外宣传,要不断完善以下手段:
  一是要利用媒体宣传。现代媒体技术跨越时空,无远弗届。从媒体分类上看,大众媒体具有受众多、传播广、影响大等特点,是西部地区对外宣传的主渠道。博客、播客、微客等新媒体具有瞬时、交互、开放等特点,是西部地区对外宣传应加以利用的新手段。从媒体区域上看,省级、中央、境外、国外四类媒体应设定不同的目标受众,以覆盖省内地区、沿海地区、台港澳华人区和美英法德等西方国家的受众。此外,要借助国外知名媒体的平台资源打造西部外宣窗口,推出地方日报的国际版,并向港澳、北美、欧洲等地区推出自办、合办的广播电视节目,着力打造西部媒体品牌。
  二是要善待记者采访。在我国历史上,外国探险家、考察家和记者是对外宣传西部的生力军。从1866年法国的湄公河考察队到博物学者谭卫道,从俄国考察家普热瓦尔斯基到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还有探险家橘瑞超(日本)、科兹洛夫(俄国)、欧内斯特?威尔逊(英国)、塞缪尔?柏格里(英国)、鸟居龙藏(日本)、约瑟夫?洛克(美国)……他们在各自的专业领域为对外宣传中国西部做出了颇具影响的作为。其对西部地区对外宣传工作的启示和借鉴意义在于,要善待在西部地区考察和采访的记者,向他们提供考察和采访便利,主动“喂料”,寓管理于服务之中。鉴于西方记者固有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及其“东方主义”(Orientalism)的思维方式,其构建的中国西部形象或与现实相去甚远,或充斥傲慢与偏见,这更需要我们有针对性地向这些记者做好解疑释惑的引导工作。
  三是要扩大文化交流。西部地区蕴藏着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这既是西部地区的“软实力”,也是开展对外宣传的优势所在。目前,新疆维吾尔的木卡姆艺术、蒙古族长调民歌、侗族大歌、格萨尔、热贡艺术、藏戏、玛纳斯、呼麦、花儿、西安鼓乐及羌年等11个具有民族特色的项目,已作为西部地区优秀非物质遗产的代表,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和“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西部地区也是我国旅游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其自然奇观和少数民族人文胜地丰富了对外文化交流的内容,提升了对外文化交流的水平。要以举办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简称“西博会”)为契机,借助“西博会”的机遇和平台,打造西部地区文化和旅游品牌,提升西部地区对外文化交流和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水平。
  四是要深化友城合作。国际友城合作及与其相伴的各种活动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产物,是我国地方政府开展对外交流活动的重要渠道。西部地区的友城合作,以促进西部地区与国外相应地方政府之间的了解和友谊,开展城市间在经济、文化、科技、人才等方面的交流合作,推动经济繁荣发展和社会进步,维护世界和平为宗旨。其中,“请进来、走出去”,开展媒体交流合作是友城合作的一项重要内容。邀请国外友城媒体记者来华访问,组织媒体记者西部采风,在对方网站开设“友城专栏”等,均是值得探索的方式和渠道。
  西部地区开展对外宣传工作,提升对外宣传水平,重在机制建设。
  一是建立健全新闻发布和新闻发言人机制。西部地区的新闻发布和新闻发言人制度建设近年来取得积极成效,在对外宣传介绍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对外解疑释惑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特别是在乌鲁木齐“7?5”事件中,我及时、透明、客观、准确的新闻发布,赢得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赞誉。但仍要看到,鉴于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的局限,西部地区新闻发布工作先天不足、规范欠缺,新闻发言人的素质、新闻发布会的组织等仍有提高的余地。
  二是建立完善突发事件新闻报道机制。拉萨“3?14”事件和乌鲁木齐“7?5”事件将建立完善西部地区突发事件新闻报道机制提上了日程。近年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条例》、《外国常驻新闻机构和记者采访条例》和《公共事件新闻报道应急办法》的颁布,为建立和完善突发事件新闻报道机制提供了原则框架。
  三是建立国际公关机制。在西部地区的重大外交、外事、外经、外贸活动中,对外宣传在做到“不缺席”的同时,还要有制度、有规范、有作为。
  四是拓展互联网宣传机制。一要加强主流新闻网站建设,掌握网上舆论宣传的话语权和主动权;二要注重网上舆情分析研判,及时处理倾向性、苗头性的问题;三要建立网评队伍,加强网上评论引导和网上舆论斗争;四要建立快速反应应急机制,在突发和敏感事件中,形成网上正面舆论强势。

相关热词搜索:健全 手段 完善 完善手段 健全机制 完善手段 完善措施 健全机制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