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国际华文传媒的龙头:中新社讯文化传媒

发布时间:2020-02-17 来源: 历史回眸 点击:

  中国新闻社(简称中新社)是除新华社外中国另一国家级通讯社。中新社在我国的对外宣传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经过70余年的发展,它已经成长为拥有国际声誉、相当规模且颇具实力的传媒机构。
  
  发展历史与现状
  
  从中新社的历史发展来看,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国际新闻社时期(1938-1949)。1938年9月,在周恩来指导下,范长江领导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学会的骨干,采取合作社形式,在武汉组成国际新闻社,后来迁往桂林,成为全国性通讯社。
  第二阶段是中国新闻社诞生发展时期(1952-1965)。1952年9月14日,为突破帝国主义新闻封锁,驳斥海外敌对势力对新中国的不实宣传,及时向海外广大华侨报道中国的情况,中国新闻社在北京成立。
  这一时期中新社形成了自己的报道特色:第一,以华侨为主要服务对象。但是报道题材的取舍以及报道角度的选择则是随着这一时期国内外形势的变化而有不同的侧重。第二,新闻业务从改写向自采发展。成立之初的中新社,只能将新华社、人民日报社的稿件略加改写,后来自采稿件所占的比重逐渐增加。第三,逐渐确立了不同于官方媒体的“短、软、宽”报道风格,对重大事件多进行侧面报道,成为当时中国对外传播的一个生力军。
  第三个阶段是遭受挫折时期(1966-1976)。十年动乱,中新社的组织机构及业务也未能幸免。为保护中新社的存在,1969年,根据周恩来总理指示,中新社业务并入新华社。
  第四个阶段是重新大发展时期(1978-至今)。中新社的对外报道有了新的侧重和新的发展。首先是对台报道大大加强,大量稿件在台湾媒体落地,这至今仍是中新社的重点和特色之一;其次是大量增加经济类报道,调整报道策略,由文革之前的“报喜不报忧”转变为“大报喜小报忧”;除此,中新社还大力恢复发展录音、录像和电影业务,于1995年创办了亚洲第一个中文新闻网站“中新网”,并创办《中国新闻周刊》等市场化媒体。
  现在,中新社共有工作人员一千余人,总社设在北京,在全国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共设有二十八个分社,在台湾派有驻点记者。在东京、曼谷、吉隆坡、纽约、华盛顿、洛杉矶、温哥华、伦敦、巴黎、悉尼、莫斯科设有十一个分社或记者站。目前,中新社拥有现代化和多样化的新闻传播手段,每天发新闻稿约六万字,用户总数达到三百余家。其新闻业务领域广泛,主要有新闻电讯、专电特稿、新闻图片、专版、影视音像、杂志与出版等。
  除此之外,中国新闻社还拥有《世界华文传媒年鉴》等杂志,以及新闻信息供稿中心、图片网络中心、北京中新国闻信息传播有限公司、北京四海文化服务公司等七个事业发展中心。在发展新媒体方面,中新社已在东京、香港、上海、重庆等城市开设了19家分社新闻网站。
  
  对外传播的特色
  
  中新社从诞生之日起就担负起和其他对外宣传媒体不同的历史使命,被廖承志称赞为“我国新闻战线的奇兵”。
  首先,中新社定位为“民间通讯社”。这一定位不仅在建国初期使其绕过西方封锁、向华侨发出中国自己的声音,又在很长的时间里弥补了新华社作为官方通讯社而不能发布某些新闻的缺憾。
  其次,中新社的受众独特。作为一家专门从事对外传播的新闻媒体,中新社的受众更加细化。如新华社的受众除了台港澳同胞以及海外华侨华人之外,更主要是面向西方受众,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直接对台湾广播,但它们的受众却不包括台湾地区以外的华人华侨。
  最后,中新社的报道风格独树一帜。“民间通讯社”的定位以及“海外华侨、外籍华人、港澳台同胞”的受众范围,决定了中新社在报道内容、报道角度和写作方法等方面也有着自己的风格和特色,总的来说就是“国际视角+亲和力”,具体来说则是用针对性的内容,独特的报道角度,以及“实、宽、短、快、活”的写作风格,力求做到“中国立场、国际表达”,“官方立场、民间表达”。
  
  面临的挑战与发展前景
  
  现在的中新社尽管已获得巨大的发展,在海外华侨、华人、港澳台同胞中享有很高的声誉,成为我国对外报道的主要渠道和重要窗口之一。但是近十几年来,中新社却遇到了地位尴尬、资金短缺、国外市场竞争加剧等方面的困难。
  首先是通讯社业务在日渐陷入瓶颈。现在中新社仍然是“墙内开花墙外香”,在国内名气远不如新华社,失去了很多重大新闻的采访权和发布权。
  其次,互联网的冲击加上国内外竞争加剧,海外用户资源面临流失。近年来,海外华文报纸越来越多地采用来自互联网上的新闻,而且越来越多的内地媒体开始向海外华文媒体供稿,再加上新华社海外华文业务的大发展,中新社在海外华文媒体上的稿件采用率呈逐年下降的趋势。
  虽然中新社面临着不小的挑战,但是发展机遇也同时存在。据粗略统计,目前在我国境外的华侨、外籍华人大约有七千万人。中新社在海外华文媒体中仍然有很大优势。中国的崛起带来了中文热在全球的兴起,在国际上用中文发出中国自己的声音,在世界范围内建立一个“华文传一圈”,让中国和中文在世界上发出更大的声音,是中新社获得新发展的良好契机。而且中新社独特的背景始终是对新华社的必要补充,并促进新华社对外华文传播业务的发展与进步。

相关热词搜索:中新社 龙头 传媒 中新社:国际华文传媒的龙头 华文国际传媒大厦 北京华文国际传媒大厦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