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历史

发布时间:2017-02-09 来源: 历史回眸 点击:

数字历史篇一:神奇的数字历史

很多学历史的同学最大的难题是如何记住那么多的历史时间,实际上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不是单纯的、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找出它们的联系与特性,并能灵活地运用这些联系,去理解记忆历史事件的时间,就可以避免死记硬背,提高学习效率。

历史时间可分为“四相法”──相同的、相似的、相连的和相关的时间。这里就相同的时间举例说明。

二、有些相似的时间,通过简单有趣的加、减法,可以牵出很多有趣的历史事件。 100 年:

1689 年:英国颁布《权利法案》,资产阶级统治确立;

1789 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 ;《人权宣言》美国组建第一届联邦政府;

1889年:《大日本帝国宪法》,确立日本为君主立宪制国家; 198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为民告官点到你了法律基础。 加200 年:

1640 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 1840 年(前后):英国工业革命完成,

(由上可见:200 年间,英国完成了政治、经济上的两场重大革命,从而推动了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成为第一个工业化国家,而中国却

开始了屈辱的近代史。) 三、趣味

数字历史

数字

1、第一次世界大战时间是1914年-1918年。4:“死”;8:“发”有多少人死于战争,英国失去欧洲霸主地位,美国却发了多少战争财。 2、第一次国共合作时间是1924年——1927年。4:“死”;7:“凄惨”注定了这次合作中国共产党会死的多么凄惨。

3、第二次国共合作时间是1936年------1946年,6:“顺”,中国共产党多顺啊! 四、世纪趣味时间 17 世纪:

第一年头:1600 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建立)

最后一个年头:1689 年(英《权利法案》颁布)......等等。 只要我们留心研究,有意拿时间玩一点游戏,把那些枯燥的数字颠来倒去、排列组合,玩得得心应手,就没有记不住的时间。

数字历史篇二:数的发展简史

自然数的产生,起源于人类在生产和生活中计数的需要.开始只有很少几个自然数,后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记数方法的改进,逐步认识越来越多的自然数..从某种意义上说,幼儿认识自然数的过程,就是人类祖先认识自然数的过程的再现.

随着生产的发展,在土地测量、天文观测、土木建筑、水利工程等活动中,都需要进行测量.在测量过程中,常常会发生度量不尽的情况,如果要更精确地度量下去,就必然产生自然数不够用的矛盾.这样,分数就应运而生.据数学史书记载,三千多年前埃及纸草书中已经记有关于分数的问题.引进分数,这是数的概念的第一次扩展.

最初人们在记数时,没有“零” 的概念.后来,在生产实践中,需要记录和计算的东西越来越多,逐渐产生了位值制记数法.有了这种记数法,零的产生就不可避免的了.我国古代筹算中,利用 “空位”表示零.公元6世纪,印度数学家开始用符号“0”表示零. 但是,把“0”作为一个数是很迟的事.引进数0,这是数的概念的第二次扩充.

以后,为了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负数概念就出现了.我国是认识正、负数最早的国家,《九章算术》中就有了正、负数的记载.在欧洲,直到17世纪才对负数有一个完整的认识.引进负数,这是数的概念的第三次扩充.

数的概念的又一次扩充渊源于古希腊。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毕达哥拉斯(Pythagqras,约公元前580~前500)学派发现了单位正方形的边长与对角线是不可公度的,为了得到不可公度线段比的精确数值,导致了无理数的产生.当时只是用几何的形象来说明无理数的存在,至于严格的实数理论,直到19世纪70年代才建立起来.引进无理数,形成实数系,这是数的概念的第四次扩充.

数的概念的再一次扩充,是为了解决数学自身的矛盾.16世纪前半叶,意大利数学家塔尔塔利亚发现了三次方程的求根公式,胆地引用了负数开平方的运算,得到了正确答案.由此,虚数作为一种合乎逻辑的假设得以引进,并在进一步的发展中加以运用,成功地经受了理论和实践的检验,最后于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确立了虚数在数学中的地位.引进虚数,形成复数系,这是数的概念的第五次扩充.

上面,我们简要地回顾了数的发展过程.必须指出,数的概念的产生,实际上是交错进行的.例如,在人们还没有完全认识负数之前,早就知道了无理数的存在;在实数理论还未完全建立之前,经运用虚数解三次方程了.

直到19世纪初,从自然数到复数的理论基础,并未被认真考虑过.后来,由于数学严密性的需要以及公理化倾向的影响,促使人们开始认真研究整个数系的逻辑结构.从19世纪中叶起,经过皮亚诺(G.Peano,1855~1939)、康托尔(G.Cantor,1845~1918)、戴德金

(R.Dedekind,1831~1916)、外尔斯特拉斯(K.Weierstrass,1815~1897)等数学家的努力,完成了建立整个数系的逻辑工作.

近代数学关于数的理论,是在总结数的历史发展的基础上,用代数结构的观点和比较严格的公理系统加以整理而建立起来的.作为数的理论系统的基础,首先要建立自然数系,然后逐步加以扩展.一般采用的扩展过程是

N--------→Z--------→Q--------→R--------→C

(自然数集)(整数集)(有理数集)(实数集) (复数集)

科学的数集扩充,通常采用两种方法:一是添加元素法,即把新元素添加到已建立的数集中去;二是构造法,即从理论上构造一个集合,然后指出这个集合的某个真子集与先前的数集是同构的.

中、小学数学教学中,为了适应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接受能力,关于数系的扩充,主要是渗透近代数学观点,采用添加元素并强调运算的方法来进行的.其扩充过程是:

自然数集(添零)→扩大的自然数集(添正分数)→算术数集(添负有理数)

→有理数集(添无理数)→实数集(添虚数)→复数集

数系的每一次扩充,都解决了一定的矛盾,从而扩大了数的应用范围.但是,数系的每一次扩充也会失去某些性质.例如,从自然数系 N 扩充到整数系 Z 后,Z 对减法具有封闭性,但失去N 的良序性质,即N 中任何非空子集都有最小元素.又如,由实数系R 扩充到复数系C 后,C 是代数闭域,即任何代数方程必有根,但失去了R的顺序性,C 中元素已无大小可言.

数系扩充到复数系后,能否继续扩充?这个问题的答案是有条件的.如果要求完全满足复数系的全部运算性质,那么任何扩充都是难以成功的.如果放弃某些要求,那么进一步的扩充是可能的.比如,放弃乘法交换律,复数系C可以扩充为四元数系H,如果再适当改变对乘法结合律的要求,四元数系H 又可扩充为八元数系Ca 等等.当然,在现代数学中,通常总是把“数”理解为复数或实数,只有在个别情况,经特别指出,才用到四元数.至于八元数的使用就更罕见了.

数字历史篇三:数字的由来

数字的起源

早在原始人时代,人们在生产活动中注意到一只羊与许多羊,一头狼与整群狼在数量上的差异,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的产生了数的概念.数的概念的形成可能与火的使用一样古老,大约是在30万年以前,它对于人类文明的意义也决不亚于火的使用.

最早人们利用自己的十个指头来记数,当指头不敷应用时,人们开始采用“石头记数”“结绳记数”和“刻痕记数”.在经历了数万年的发展后,直到距今大约五千多年前,才出现了书写记数以及相应的记数系统.早期记数系统有:公元前3400年左右的古埃及象形数字;公元前2400年左右的巴比伦楔形数字;公元前1600年左右的中国甲骨文数字;公元前500年左右的希腊阿提卡数字;公元前500年左右的中国筹算数码;公元前300年左右的印度婆罗门数字以及年代不详的玛雅数字.这些记数系统采用不同的进制,其中巴比伦楔形数字采用六十进制、玛雅数字采用二十进制外,其他均采用十进制.记数系统的出现使人类文明向前迈进了一大步,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数字不断完善,数学就逐渐的发展起来.

阿拉伯数字是怎样来的

阿拉伯数字1、2、3、4、5、6、7、8、9.0是国际上通用的数码.这种数字的创制并非阿拉伯人,但也不能抹掉阿拉伯人的功劳.

阿拉伯数字最初出自印度人之手,也是他们的祖先在生产实践中逐步创造出来的.

公元前3000年,印度河流域居民的数字就已经比较进步,并采用了十进位制的计算法.到吠陀时代(公元前1400-公元前543年),雅利安人已意识到数码在生产活动和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创造了一些简单的、不完全的数字.公元前3世纪,印度出现了整套的数字,但各地的写法不一,其中典型的是婆罗门式,它的独到之处就是从1~9每个数都有专用符号,现代数字就是从它们中脱胎而来的.当时,“0”还没有出现.到了笈多时代(300-500年)才有了“0”,叫“舜若”(shun ya),表示方式是一个黑点“●”,后来衍变成“0”.这样,一套完整的数字便产生了.这就是古代印度人民对世界文化的巨大贡献.

印度数字首先传到斯里兰卡、缅甸、柬埔寨等国.7-8世纪,随着地跨亚、非、欧三洲的阿拉伯帝国的崛起,阿拉伯人如饥似渴地吸取古希腊、罗马、印度等国的先进文化,大量翻译其科学著作.771年,印度天文学家、旅行家毛卡访问阿拉伯帝国阿拨斯王朝(750-1258年)的首都巴格达,将随身携带的一部印度天文学著作《西德罕塔》献给了当时的哈里发曼苏尔(757-775),曼苏尔令翻译成阿拉伯文,取名为《信德欣德》.此书中有大量的数字,因此称“印度数字”,原意即为“从印度来的”.

阿拉伯数学家花拉子密(约780-850)和海伯什等首先接受了印度数字,并在天文表中运用.他们放弃了自己的28个字母,在实践中加以修改完善,并毫无保留地把它介绍给西方.9世纪初,花拉子密发表《印度计数算法》,阐述了印度数字及应用方法.

印度数字取代了冗长笨拙的罗马数字,在欧洲传播,遭到一些基督教徒的反对,但实践证明优于罗马数字.1202年意大利雷俄那多所发行的《计算之书》,标志着欧洲使用印度数字的开始.该书共15章,开章说:“印度九个数字是:‘9、8、7、6、5、4、3、2、1’,用这九个数字及阿拉伯人称作sifr(零)的记号‘0’,任何数都可以表示出来.”

人类是动物进化的产物,最初也完全没有数量的概念.但人类发达的大脑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已经达到更加理性和抽象的地步.这样,在漫长的生活实践中,由于记事和分配生活用品等方面的需要,才逐渐产生了数的概念.比如捕获了一头野兽,就用1块石子代表.捕获了3头,就放3块石子.“结绳记事”也是地球上许多相隔很近的古代人类共同做过的事.我国古书《易经》中有“结绳而治”的记载.传说古代波斯王打仗时也常用绳子打结来计算天数.用利器在树皮上或兽皮上刻痕,或用小棍摆在地上计数也都是古人常用的办法.这些办法用得多了,就逐渐形成数的概念和记数的符号.

由于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向量、张量、矩阵、群、环、域等概念不断产生,把数学研究推向新的高峰.这些概念也都应列入数字计算的范畴,但若归入超复数中不太合适,所以,人们将复数和超复数称为狭义数,把向量、张量、矩阿等概念称为广义数.尽管人们对数的归类法还有某些分歧,但在承认数的概念还会不断发展这一点上意见是一致的.到目前为止,数的家庭已发展得十分庞大.

相关热词搜索:数字 历史 数字历史教室 数字历史和起源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