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历史

发布时间:2017-02-10 来源: 历史回眸 点击:

地震历史篇一:地震历史

千年历史见证平安天府之国

编者按

所有人都知道,成都平原被称为“天府之国”,这个美名让成都平原上的人民自信自得,自足自立了世世代代。可是许多人并不知道,“天府之国”曾经并不专指成都平原,在历史上有过很多“天府”,比如拥有郑国渠的关中平原,比如被称为燕的现在的北京地区,比如福建南部的丘陵平原,甚至,“天府之国”这四个字最早出现的时候,并不是指的成都平原,而是指的八百里秦川的关中平原。

但是,这个称号最终还是在成都平原叫响了。

都江堰的修建既解决了水患又灌溉了良田,冲积平原肥沃的土壤,盆地里温润的气候,不仅成为支撑王权的物质和地理基础,成为冷兵器时代的大后方,同时也造就了成都平原人坚定从容的生活态度,形成了一种亘古不变的“天府基因”。

过去说到成都平原的时候,很少有人去梳理它的地震历史。史书上有关成都平原的地震记载显得文字寥寥,因为历史上,成都从来没有遭受过灾害性的地震,大多是受其他地方地震的波及,其波动到达成都时,已经是势单力薄了,人们在一阵惊慌以后,一切归于平静。

当我们去翻开发黄的史书,当我们去梳理成都的地震记载时,我们发现,这个处于扬子板块的冲积平原,历经岁月的涤荡,依然以她的秀美、宜居、安宁、富庶的“天府之国”的面貌示人。

这就是成都平原最终叫响了“天府之国”的原因之一,也是今天我们可以延续“天府基因”的原因之一,我们依然自信:成都是永远的天府之国,永远的宜居之城。

萧易/文

天府美誉

为何延续至今?

历史上享有“天府”美誉的地方并不在少数,比如战国时期的关中、北宋时的江南,为何只有成都平原的“天府之国”美誉一直流传到现在?

在中国先秦史籍《周礼》中,有这样一个官名,“天府”,这是周代负责珍藏国家珍宝与重要文书的官吏,每逢祭祀祖先、山川之时,将珍宝取出陈列,完事入库珍藏。战国年间,纵横家苏秦第一次将“天府”用来形容一方水土,苏秦到了秦国,为秦惠王分析秦国国力,“沃野千里,蓄积饶多,地势形便,此所谓天府,天下之雄国也。”

历史上享有“天府”美誉的地方并不在少数,战国时期的关中,北宋时的江南,五代的并州(山西太原),明代的闽中,明清时的京师,清代的盛京。在著名的《隆中对》中,诸葛亮称成都“沃野千里,天府之土”,从此,成都才赢得了天府的美誉。

成都的“天府”之称,比关中晚了数百年,位置也比不上天子脚下的“京师”,然而,待到历史上那些匆匆而过的“天府”慢慢沉淀在历史烟云中,无论政权如何涤荡,蜀中百姓如何构成,成都平原却能宠辱不惊,天府之国的美誉,一直喊到今天。

为何“天府”在成都平原能走过千年,难道仅仅缘于自然的恩赐?从位置上说,成都平原北有秦岭、南有云贵高原,西有横断山脉,东有巫山;从气候上说,成都平原虽地处中国腹地,却是气温相差不大的海洋性气候。不过,关中平原“田肥美,民殷富”,汉代张良誉为“金城千里”;“春来江南花如绣”形容的不仅是江南的风景,更是一种风调雨顺的民间气度。可见水土丰茂的沃土并非一处。

在中国古代社会,地震与洪水危害巨大,历来令帝王颇为头疼,由于地震的不可预测性,损失往往极为巨大,而由此引发的洪水、瘟疫问题更是考验着中国封建王朝脆弱的救援体系。德国著名学者魏特夫在《东方专制主义》一书中,将“治水”誉为中国古代社会的永恒主题。大禹治水开九州,建立中国第一王朝夏朝;商、周两朝躲避洪水屡屡迁都;东汉治水千年无患。一部洪水的历史,就是一部人类发展的文明史。

在川人口口相传的传说中,古蜀人曾经有过三次治水壮举,每一次开辟了一个时代,古蜀人矫健的身影与睿智的治水技巧,在传说中迸发着民间智慧。远古时期的成都平原其实叫“卑湿之地”,什么意思呢?唐代诗人岑参有句诗写地生动,“江水初荡滴,蜀人几为鱼”,泽国遍地,连居住都不合适,更何谈农耕了。

三皇五帝时期,蜀中羌人大禹治理滔天洪水,率领部落从蜀中问鼎中原,并借治水之机创立夏王朝;在古史的传说时代,蜀王杜宇教民务农,开创了一个庞大而瑰丽的青铜王国,商末周初,荆人鳖灵由三峡入蜀,适逢成都平原遭遇洪水困扰,鳖灵率领族人决玉山,“民得安处”,而古蜀国也完成了杜宇向鳖灵时代的转变,而这场洪水,有学者认为就是地震崩塌了金堂峡山岩,引起水道堵塞而起;秦灭蜀后,蜀郡守李冰率领蜀人修建都江堰,成都平原“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史料显示

成都从来不是主震区

史书中,关于成都地震的记载,大约有47次,令人奇怪的是,在地震灾难面前,史家居然还有心情在史书中开起玩笑。

由此看来,“天府”的美誉,并非直接落在了成都头上,而是蜀人在面对洪水、治理洪水的过程中得来的。除了洪水,成都平原也有过地震的记载。唐贞观元年(公元627年),一场地震突袭益州(今成都),城西福感寺是远近闻名的宝刹,传说每逢旱涝之年,百姓皆在此祈雨,极为灵验。《法苑珠林》记载,地震当天,宝塔剧烈颤动,摇摇欲坠,事后,不少路人传言隐约看到四个跟宝塔一般高大的神灵,以背倚住塔的四方,福感寺才得以安然无恙。奇怪的是,同时期的史籍并没有类似记载,《法苑珠林》是唐朝佛教典籍,书中内容颇多玄妙色彩,真实性可能要大打折扣。

明万历四十六年(公元1618年)9月18日子时,成都空中响起雷鸣一样的声响,房屋摇晃不止,据《万历四川总志》记载,惊魂未定的蜀人回到屋中,怎料19日、20日、21日、28日尚不安宁,接连几次余震,好在余震尚小,虚惊一场。

明崇祯二年12月(公元1620年)地震是成都历史上颇为出名的一次,根据清代四川才子李调元在《井蛙杂记》一书中的描述,地震当天,蜀人感觉到大地接连颤动了一二十次,房屋摇晃,鸡鸣犬吠,河水暴涨,水呈赤色,城墙垮塌,城楼上值勤的几个兵丁来不及躲避,悲惨罹难,百姓倒是未见伤亡。

据1933年8月出版的《世界日报》报道,民国二十二年8月(1933年)午后两点,地震从东南而来,大约持续了2分钟之久,时人觉得晕眩不已,房屋振动,瓦片乱坠,围墙倒塌,路人躲避不及,伤者近百人。事后人们才知道,当天,叠溪发生7.5级大地震,波及成都,这也是迄今为止成都历史上最为严重的一次地震记录。

翻阅史料,史书中记载的成都地震,约有47次,其中,崇祯二年的地震伴随着河水变色等奇幻的自然现象,叠溪大地震则是成都历史上伤亡最为严重的一次地震。

除了这几次破坏力比较大的地震,史料中尚有一些零星的记载,史家在记述这些地震时并未花费太多笔墨,寥寥数言,一带而过,料想当时的地震也不严重。后蜀孟昶逛广政三年,《十国春秋》只记载了“地震”二字;宋景德四年(公元1007年),“益州地震”;更有甚者,光绪六年3月27日(公元1880年),“成都微觉地动,如一阵风过,瞬息即止”,街头的百姓大多没有觉察,记述者居然抒起了情,可见地震的影响,确实是微乎其微了。

成都余波

京师不受震动

古代地震过后,帝王都要发罪己诏,商王成汤、汉武帝、康熙帝莫不如此,却从来没有一个帝王为成都平原发过罪己诏。

由于当时的史官尚不能分辨到底是成都地震还是余震波及成都,史书大多一笔带过,我们不妨比较一下历史上其他郡县地震的记载以及封建王朝的态度,分析成都古代的地震到底是小是大。

中国古代有个传统,国内一旦大震,帝王要发罪己诏,认为自己的作为引起了上天的震怒,商王成汤、汉武帝、康熙帝莫不如此。康熙十八年(公元1679年),京师大震,据时人董含在《三岗识略》一书中的记载,“内外官民,日则暴处,夜则露宿,不敢入室,昼夜不分,犹如混沌”,“一响摧塌五城门,城中裂碎万间屋。万七千人屋下死,骨肉泥糊知是谁?”康熙帝颁布罪己诏,“期于上合天心,下安黎庶”。然而,数千年来,还未听说过哪位帝王因为成都平原地震下罪己诏的。

秦汉年间是中国历史上自然灾难极为频繁的时代,学者邓云特在《中国救荒史》一书中推断,秦汉四百余年,共发生灾难370余次,其中地震68次。公元前70年,山东诸城大震,“??或山崩水出。北海邪坏祖宗庙城廓,杀六千余人。”公元180年,甘肃高台发生7.5级大震,“城中官寺民舍皆顿,县易处,更筑城郭。”这次大震造成民舍毁坏、县城搬迁,可见破坏力之巨大。

而在秦汉这样一个地震频发时期,成都平原却未留下任何地震的记载,迄今成都地震的最早记载,要追溯到公元263年,这一年,蜀汉亡国,《晋书》中也仅仅留下了“地震”二字,再无一言,可见这次地震的影响,着实可以忽略不计了吧。成都理工大学地震学家朱介寿经过多年研究认为,史料中关于成都地震的记载,大多异常简略,不像京师、诸城的大地震,往往惨绝人寰,究其原因,由于震中不在成都,只是偶尔波及而已。

为何成都古代历史上地震的记载如此简略呢?我们拿张中国地图,便能一目了然。地理学上,中国主要的地震带,集中在太行山脉、福建沿海、关中盆地、河西走廊、天山山脉、横断山脉以及青藏高原南部;四川境内,分布着鲜水河断裂带、龙门山断裂带、安宁河断裂带、攀西断裂带、马边断裂带等,成都并不处于其上;成都平原所在的扬子板块,是一个年代超过了30亿年的稳定大陆,成都平原地下的沙卵石层,也如同“垫子”一般起着缓冲作用。用自然科学来解读,我们往往能看清历史的真相。

趋利避害

自然磨砺文明进程

从物质的层面讲,历史上并不止一个“天府”;从文化的角度看,成都平原这个“天府”却是唯一的。

除了洪水、地震的影响,纵然有群山的阻隔,成都平原的民族构成也经常变化,秦移六国移民入蜀,两晋流民入蜀,宋代末年52载的抗蒙战争,明朝末年张献忠入蜀与明清两朝的湖广填四川。政权的变幻与百姓的构成,无时无刻不影响着成都平原。

既然洪水等灾难曾一度泛滥成都平原,既然成都平原也不止一次变幻政权的旗帜,既然庞大的移民运动经常更换着平原的血液,为何天府之国却能长久的流传下来?

今天,外地人说起天府之国,往往会浮现一幅幅美好的意象:群山之中,一个丰饶的平原,河水从山脚下缓缓流出,流过宁静的村庄,农田中的秧苗迎接着初生的太阳,炊烟袅袅,鸦鹊自鸣,纺织的女子在门口迎接着田里归来的夫君。从五代蜀王创造出古老而瑰丽的青铜文明,到李冰父子创造出一个“水旱从人”的农耕神话,再到完成诸葛亮复兴汉室的蜀汉政权,这些沉淀了千年的美好画面,就是天府之国的生生不息的脉搏。

从物质的层面讲,历史上并不止一个“天府”;而从文化的角度来看,成都平原这个“天府”却是唯一的,流传最久,最能得到认同,为什么?自然灾害其实是躲避不了的,大自然在给予了四川秀美山川的同时,也注入了诸如洪水、地震等相伴的灾难,重要的是顺应自然的规律,找到解决的途径,比如治水,大禹用疏导之术,历史无数次的表明,每一次的洪灾都未能击垮蜀人,反而给成都平原带来了新的文明曙光;我们知道,四川其实分布着众多地震带,如何选址建城,趋利避害就很重要,为什么成都近2000年来没有成为震中,这显然跟古蜀先民选址在成都平原密不可分。

洪水等自然灾难磨砺着蜀人的秉性,王朝的变迁加重着成都平原厚重的历史感,六国移民入蜀、湖广填四川等移民运动给天府之国补充着新鲜的血液。从历史上看来,天府之国并非一尘不变,从自然界洪水、历史变迁中走出来的天府之国,反而赢得了永生,文化的传承也并没有因此而断绝,因为一个有生命力的文化,不仅仅得益于自然的赐予,它还取决于自然的磨砺,以及沐浴在一方水土中的厚重的历史感与文化脉搏。

危难兴邦 繁荣天府

黄剑华

地处长江上游内陆盆地的成都平原,自古以来号称天府之国。这不仅因为这里山川秀美,土地肥沃,灌溉便利,水旱从人,更重要的则是因为有一种天人和谐的智慧和危难兴邦的精神。正是这种智慧和精神,才孕育了灿烂的古蜀文明,也才有了繁华都市的崛起,使成都享有了脍炙人口的天府美誉。

回眸历史,古蜀文明的进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古代蜀人曾经历过许许多多的灾难考验。史料中对此就有不少记载,如扬雄《蜀王本纪》记述,古蜀望帝杜宇时代发生了严重的水灾,“时玉山出水,若尧之洪水,望帝不能治,使鳖灵决玉山,民得安处”。其实早在杜宇鳖灵之前,古蜀先民就开始了对水患的治理,出生于西羌的大禹就是最伟大的治水英雄。秦朝统一巴蜀之后,蜀郡太守李冰在蜀人长期治水的基础上,对岷江因势利导,创建了都江堰。这项伟大的水利系统工程充分体现了天人和谐的精神,它顺应了自然规律并将人的聪明才智发挥到了极致,使野性十足的岷江成了驯化的造福于民的江流,可谓是世界水利史上的千古绝唱,二千多年来一直发挥着不朽的作用,浇灌出了一个名副其实的沃野天府。

古代四川也有发生过地震的记录,《蜀王本纪》中就有“山乃崩,压五丁”之说。《华阳国志》也有“山崩,时压杀五人,及秦五女并将从,而山分为五岭”的记叙。这种山体崩塌、地形变貌的情形,决非人力可为,显然是地震所致。但这种地震灾害并没有发生在成都平原,而是在盆地西北边缘的山区,这显然与四川盆地和成都平原的地质构造有关。从出土文物资料看,广汉三星堆遗址出土的一件大型玉璋上刻画有非常珍贵的纹饰图案,图案前后两幅上

下对称,三人或两人一组,或立或跪,居于山上,衣帽齐整,双手揖于胸前,做祈祷或祭祀状,很可能是古代蜀人举行祭祀山川活动时的一个真实写照。值得注意的是,图案中的两山外侧刻画有两手握拳按捺于山腰上,有学者推测,这是否和当时发生的地震有关呢?

古代蜀人面对水患和地震灾害,都采取了十分积极的态度。拳头是力量的象征,三星堆玉璋图案中以两只巨大而充满活力的拳头按捺于山腰上,这是一种多么形象而生动的图象语言!它使我们看到了古蜀先民对自然的敬畏,同时也看到了一种战胜地震灾害的坚强信心和乐观精神。在古蜀历史上,从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看,曾有不止一次重建家园的过程。譬如三星堆古城曾被洪水冲毁过,之后才有了金沙遗址的崛起。自然灾害是无法避免的,关键是如何顺应自然规律,采取积极而科学的应对。古代蜀人将成都平原作为永久的栖息地,在肥沃的平原腹心区域建城立都,发展起了繁华兴旺的城市文明,就是极其聪明而富有远见的选择。

今年5月12日发生的汶川大地震,成都再次经历了一次前所未有的考验。但正如有人所形容的,成都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和高度现代化的大都市,犹如稳定安全的方舟,经受住了地震波强烈的冲击,巍然屹立,安然无恙。这再次显示了古蜀先民的智慧,选址于此建城立都作为永久的天府家园,是很有道理的。(作者系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

地震历史篇二:中国历史上有记载的79次特大地震

1 公元前780年(周幽王二年)陕西岐山(34.5°N,107.8°E)M≥7(震中烈度≥Ⅸ)"幽王二年,西周三川皆震。??是岁也,三川竭,岐山崩。"(《国语》卷1《周语》)

2 公元前70年6月1日(汉宣帝本始四年四月壬寅)山东诸城昌乐一带(36.3°N,119.2°E)M≥7(震中烈度≥Ⅸ)"本始四年四月壬寅地震,河南以东四十九郡,北海琅琊坏祖宗庙城郭,杀六千余人。"(《汉书·五行志》)

3 143年10月后(东汉顺帝汉安二年九月后)甘肃甘谷西(35.0°N,104.0°E)M7(震中烈度Ⅸ)"建康元年正月,凉州部郡六,地震。从去年九月以来至四月,凡百八十地震,山谷坼裂,坏败城寺,伤害人物。"(《后汉书·五行志》)

4 180年秋(东汉灵帝光和三年秋)甘肃高台西(39.4°N,99.5°E)M71/2(震中烈度Ⅹ)"三年自秋至明年春,酒泉表氏地八十余地,涌水出,城中官寺民舍皆顿,县易处,更筑城郭。"(《后汉书·五行志》)

5 512年5月23日(北魏宣武帝延昌元年四月庚辰)山西原平代县间(38.9°N,112.8°E)M71/2(震中烈度Ⅹ)"延昌元年四月庚辰,京师及并、朔、相、冀、定、瀛六州地震。恒州之繁峙、桑乾、灵丘,肆州之秀容、雁门地震陷裂,山崩泉涌,杀五千三百一十人,伤者二千七百二十二人,牛马杂畜死伤者三千余。"(《魏书》卷112《灵征志》)

6 734年3月23日(唐玄宗开元二十二年二月壬寅)甘肃天水附近(34.6°N,105.6°E)M≥7(震中烈度≥Ⅸ)"二月壬寅,秦州地震,廨宇及居人庐舍崩坏殆尽,压死官吏以下四十(千)余人,殷殷有声,仍连震不止。"(《旧唐书》卷8《玄宗纪》)"时天水地震,陵迁于谷,城夏于隍。公谋去故绛,制造新邑。"(《山右石刻丛编》卷七《大唐故宣威将军守右武卫中郎将陇西董君墓志铭》)

7 814年4月6日(唐宪宗元和九年三月丙辰)四川西昌一带(27.9°N,102.2°E)M7(震中烈度Ⅸ)"三月丙辰,西()州地震,昼夜八十震方止,压死者百余人。"(《旧唐书》卷37《五行志》)"三月丙辰,西州地震,昼夜八十,压死百余人,地陷者三十里。"(《新唐书》卷35《五行志》)

8 849年10月24日(唐宣宗大中三年十月辛已)内蒙古包头西北(40.8°N,109.8°E)M7"十月辛已,京师地震,河西、天德、灵、夏尤甚,戌卒坏压死者数千人。"(《旧唐书》卷37《五行志》)"十月辛已,上都及振武、河西、天德、灵武、盐、夏等州皆震,坏庐舍,压死数十(千)人。"(《新唐书》卷35《五行志》)

9 1038年1月15日(宋仁宗景右()四年十二月二日)山西定襄、忻州(38.4°N,112.9°E)M71/4(震中烈度Ⅹ)"先是京师地震,直使馆叶清臣上疏曰:'??乃十二月二日丙夜,京师地震,移刻止。定襄同日震,至五日不止,坏庐寺、杀人畜,凡十之六。大河以东,弥千五百里而及都下,诚大异也。'"(《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20)

10 1125年9月6日(宋宣和七年七月己亥)甘肃兰州一带(36.1°N,103.7°E)M7(震中烈度Ⅸ)地震"七月己亥,熙河路地震,有裂数十丈者,兰州尤甚。陷数百家,仓库俱没。河东诸郡或震裂。"(《宋书》卷67《五行志》)

11 1216年3月24日(南宋宁宗嘉定九年二月辛亥)四川雷波马湖(28.4°N,103.8°E)M7(震中烈度Ⅸ)"二月辛亥,东西川地大震四日。"(《宋书》卷67《五行志》)"

地震历史

;甲子,又震。马湖夷界山崩八十里,

江水不通。"(《宋书》卷39《宁宗志》)

12 1303年9月25日(元成宗大德七年八月辛卯)山西赵城、洪洞(36.3°N,111.7°E)M8(震中烈度Ⅺ)"八月辛卯夕,地震,太原、平阳尤甚,坏官民庐舍十万计。平阳赵城县范宣义郇堡徙十余里。太原徐沟、祁县及汾州平遥、介休、西河、孝义等县地震成渠,泉涌黑沙。汾州北城陷,长一里,东城陷七十余步。"(《元史》卷50《五行志》》)"八月辛卯,初夜地震,汾晋尤甚,涌堆阜,裂沟渠,坏墙屋,压人畜,死者无数。延、庆次之,安西又次之,余尚未闻也。至今月余。犹若乘舟车,然间复一动"。(《勤斋集》卷4《杂著·地震问答》乾隆翰林院抄本)"大德柒年八月初六日戌时地震,平阳路倒塌房舍七分,塌死人肆拾柒万伍千八百。"(元大德十一年《河伯将军为记》木牌)"大德癸卯秋八月六日,河东地震,压死者二十余万人。吉乡为轻,屋之存者什三、四。"(清胡聘之《山右石刻丛编》卷三0)"元大德七年八月六日,地震,县人死者三千六百三十六名口,伤者三千三百九十名口,头畜死者五百二十,房屋倒塌二万四千六百间,公廨倒塌殆尽,地涌黑沙与水不止。"(康熙《平遥县志》卷下)"考元之大德七年八月初六日戌时地震,本路一境房屋尽皆塌坏,压死人口二十七万有余,地震频频不止,直至十一年乃定。"(康熙三十四年《重修三圣楼记》)

13 1352年4月26日(元顺帝至正十二年闰三月丁丑)甘肃会宁东南(35.6°N,105.3°E)M7"闰三月丁丑,陕西地震,庄浪、定西、静宁、会州尤甚,移山湮谷,陷没庐舍,有不见其踪者。"(《元史》卷51《五行志》》)

14 1411年10月8日(明永乐九年九月十二日,藏历第七绕回()阴铁兔年九月十一日)西藏当雄西南一带(30.1°N,90.5°E)M8(震中烈度Ⅹ-Ⅺ)"约半夜时分发生强烈地震,黎明时发生比前更大的地震。许多房屋倒塌,经堂东门墙壁倒塌五至六度长,门窗亦倒,旧依怙殿门前经书倒下约五十捆,金顶下塌一大块墙壁;正中的供奉品亦倒下来。此时佛仍在背诵经文,并令念经之僧众迁居室外。十五日又发生大地震,托其恩泽,幸无大损失。其他地区灾害严重,出现山岩塌落、湖崩等现象;有的村庄被埋入地下,平地出现大裂缝,众多人畜死亡,损失惊人。"(《达隆白教传》页117)

15 1500年1月13日(明弘治十二年十二月己丑)云南宜良(24.9°N,103.1°E)M≥7(震中烈度≥Ⅸ)"冬地震,有声如雷,从西南方起,自子时至亥时连震二十余次。衙门、城铺、寺庙、民房摇倒几尽,打死压伤男女无数。嗣后或一日一震,旬日一震、半月一震、一月一震,经四年方止。"(康熙《宜良县志》卷2)"弘治十二年冬,宜良县地震,自西南来如雷,民居尽圮。压死以万计,旬月常震,越四年始宁。"(隆庆六年修万历四年刊本《云南通志》卷17)

16 1501年1月29日(明弘治十四年正月庚戌朔)陕西朝邑(34.8°N,110.1°E)M7(震中烈度Ⅸ)"陕西延安、庆阳二府、潼关等卫、同、华等州,咸阳、长安等县,是日至次日地皆震,有声如雷。而朝邑县尤甚,自是日至十七日频震不已,摇倒城垣楼橹;损坏官民庐舍共五千四百余间,压死男妇一百六十人,头畜死者甚众;??"(《弘治实录》卷170)"??据本府朝邑县申,??将本县城楼、垛口,并各衙门仓监等房,及既()县军民房屋,震摇倒塌,共五千四百八十五间,压死大小男女一百七十多口,压伤九十四名口,死头畜三百九十一头只。??汛流震开裂缝,长约一二丈、四五丈者,涌出溢流,良久方止;蔡家堡、严伯村等,四处涌出,几流成河。"(《马端肃公奏议》卷7)

17 1515年6月27日(明正德十年五月壬辰)云南永胜西北(36.7°N,100.7°E)M73/4(震中烈度Ⅹ)"云南地震,逾月不止,或日至二、三十震,黑气如雾,地裂水涌,坏城垣、官廨、民居,不可胜计。死者数千人,伤者倍之。"(《正德实录》卷125)

18 1536年3月29日(明嘉靖十五年二月二十八日)四川西昌北(28.1°N,102.2°E)M71/2(震中烈度Ⅹ)"二月二十八日丑时建昌卫地震,声吼如雷数阵。本都司并建前二卫大小衙门、官厅宅舍、监房仓库、内外军民房舍、墙垣、门壁、城楼、垛口、城门俱各倒塌顷(倾)塞,压毙??内外屯镇乡村、军民客商人等,死伤不计其数。自二十八日以后至二十九日,时常震动有声,间有地裂涌水,陷下三、四、五尺者。卫城内外,似若浮块,山崩石裂,军民惊惶。又据宁番卫申称,同日地震,房屋墙垣倒塌无存,压死??。"(嘉靖二十年抄本《四川总志》卷16)

19 1548年9月22日(明嘉靖二十七年八月癸丑)渤海(38.0°N,121.0°E)M7"癸丑,京师及辽东广宁卫,山东登州府同日地震。"(《嘉靖实录》卷339) 1556年2月2日(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壬寅)陕西华县(34.5°N,109.7°E)M81/4(震中烈度Ⅺ)"壬寅,山西、陕西、河南同时地震,声如雷。渭南、华县、朝邑、三原、蒲州等处尤甚,或地裂泉涌,中有鱼物、河渭大泛,或城郭房屋陷入地中,或平地突成山阜,或一日数震,或累日震不止。河渭大泛,华岳终南山鸣,河清数日,官吏、军民死八十三万有奇。"(《明史·五行志》)"十二月二十二日晡时,??而地在在皆陷裂,裂之大者,水出火出,怪不可状。人有堕于水穴而复出者,有堕于水穴之下地复合,他日掘一丈余得之者。原阜旋移,地高下尽〖改〗故迹。后计压伤者数万人。"(隆庆六年修光绪重刊本《华州志》卷10)

20 1561年8月4日(明嘉靖四十年六月壬申)宁夏中卫东(37.5°N,106.2°E)M71/4(震中烈度Ⅸ-Ⅹ)"壬申,山西太原,大同等府,陕西榆林、宁夏、固原等处各地震有声,宁、固尤甚,城垣、墩台、房屋皆摇塌。地裂涌出黑黄沙水,压死军人无算,坏广武、红寺等城、兰州、庄浪天鼓鸣。"(《嘉靖实录》卷498)

21 1588年8月9日(明万历十六年闰六月十八日)云南建水曲溪(24.0°N,102.8°E)M≥7(震中烈度≥Ⅸ)"闰六月十八日,临安通海、曲江同日地震,有声如雷,山木摧裂,河水噎流,通海倾城垣,仆公署、民居,压者甚众,曲江尤甚。"(天启五年抄本《滇志》卷31)

22 1597年10月6日(明万历二十五年八月甲申)渤海 (38.5°N,120.0°E)M7"辽阳、开原、广宁等卫俱震,地裂涌水,三日乃止,宣府,蓟镇等处俱震,次日复震。蒲州池塘无风波,涌溢三四尺。"(《万历实录》卷313)

23 1600年9月29日(明万历二十八年八月壬辰)广东南澳(23.5°N,117.2°E)M7(震中烈度Ⅸ)"八月二十二日戍时地震,响声如雷。又二十三日戍时地震,澳城官舍民房倾倒,压死陈二、黄森、张德、妇女吴氏等六命。"(《续文献通考》卷221)

24 1604年12月29日(明万历三十二年十一月乙酉)福建泉州海外(24.7°N,119.0°E)M71/2"夜,浙、直、福建地震。兴化尤甚,坏城舍,数夕而止。"(《国榷》卷七九)"十一月初九日夜,福宁地大震如雷,山谷响应;寿宁县地震。是年饥。是日,福州、兴化、建宁、松溪、寿宁同日地震。福州大震有声,夜不止,墙垣多颓。兴化地大震,自南而北,树木皆摇有声,城圮数处,屋倾无数,洋尾、柯地、利港水利田皆裂,中出黑沙,作硫磺臭,池水皆涸。初十夜,地又震。"(道光九年同治刊本《福建通志》卷271)?

25 1605年7月13日(明万历三十三年五月二十八日)海南琼山(23.5°N,117.2°E)M7(震中烈度Ⅸ)"五月二十八日亥时地大震,自东北起,声响如雷,公署民房崩倒殆尽,城中压死者数千,地裂水沙涌出,南湖水深三尺,田地陷没者不可胜纪。调塘等都田沉成海,计若干顷。二十九日午时复大震,以后不时震响不止。"(清康熙抄本《琼山县志》卷12)

26 1609年7月12日(明万历三十七年六月辛酉)甘肃酒泉红崖堡(39.2°N,99.0°E)M71/4(震中烈度Ⅹ)"辛酉,甘肃地震,红崖、清水等堡军民压死者八百四十余人,边墩摇损凡八百七十里。东关地裂,南山一带崩,讨来等河绝流数日。"(《万历实录》卷459)

27 1622年10月25日(明天启二年九月甲寅)宁夏固原北(36.5°N,106.3°E)M7(震中烈度Ⅸ-Ⅹ)"陕西固原州星陨如雨。平凉、隆德等县,镇戎、平虏等所,马刚、双峰等堡地震如翻(),城垣震塌七千九百余丈,房屋震塌一万一千八百余间,牲畜塌死一万六千余只,男妇塌死一万二千余名口。"(《天启实录》卷26)

28 1626年6月28日(明天启六年六月丙子)山西灵丘(39.4°N,114.2°E)M7(震中烈度Ⅸ)"六月丙子,大同地震数十,死伤惨甚。灵丘昼夜数震,月余方止,城郭庐舍并摧,压死人民无算。"(清乾隆《大同府志》卷25)

29 1652年7月13日(清顺治九年六月初八)云南弥渡南(25.5°N,100.6°E)M7(震中烈度Ⅸ+)"蒙化地大震,地中若万马奔驰,尘雾障天。夜复大雨,雷电交作,民舍尽塌,压死三千余人。地裂涌出黑水,鳅鳝结聚,不知何来。震时河水俱乾,年余乃止。"(清康熙《云南通志》卷28)

30 1654年7月21日(清顺治十一年六月丙寅)甘肃天水南(34.3°N,105.5°E)M8(震中烈度Ⅺ)"丙寅,陕西西安、延安、平凉、庆阳、巩昌、汉中府属地震,倾倒城垣、楼垛、堤坝、庐舍,压死兵民三万一千余人及牛马牲畜无算。"(《清世祖实录》卷84) 1642-1654年(明崇祯十年至永乐八年,藏历第十一绕回阴水马年至阳水马年)西藏洛隆西北(30.8°N,95.6°E)M≥7(震中烈度≥Ⅸ)

31 1668年7月25日(清康熙七年六月甲申)山东郯城(34.8°N,118.5°E)M81/2(震中烈度≥Ⅺ)"六月十七日戍时地震。督抚入告者,北直、山东、浙江、江苏、河南五省而已。闻之入都者,山西、陕西、江西、福建、湖广诸省同时并震。大都天下皆然,远者或未及知,史册所未有。"(宣统二年《客舍偶闻》页四)"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戍时地震??城楼垛口,官舍民房并村落寺观,一时俱倒塌如平地。打死男妇子女八千七百有奇。查上册人丁打死一千五百有奇。其时地裂泉涌,上喷二三丈高,遍地水流,沟浍皆盈,移时即消化为乌有。??合邑震塌房屋约数十万间,??其时死尸遍于四野,不能殓葬者甚多,凡值村落之处,腥臭之气达于四远,难以俱载。"(康熙《郯城县志》卷9)

32 1679年9月2日(清康熙十八年七月庚申)河北三河平谷(40.0°N,117.0°E)M8(震中烈度Ⅺ)"七月二十八日已时初刻,京师地震??是夜连震3次,平地坼开数丈,得胜门下裂一大沟,水如泉涌。官民震伤不可胜计,至有全家覆没者。二十九日午刻又大震,八月初一日子时复震如前,自后时时簸荡,十三日震二次。??二十五日晚又大震二次。??积尸如山,莫可辨认。通州城房坍塌更甚。空中有火光,四面焚烧,哭声震天。有李总兵者携眷八十七口进都,宿馆驿,俱陷没,止存三口。涿州、良乡等处街道震裂,黑水涌出,高三四尺。山海关,三河地方平沉为河。环绕帝都连震一月,举朝震惊。"(清《三冈识略》卷8)

33 1683年11月22日(清康熙二十二年十月壬寅)山西原平附近(38.7°N,112.7°E)M7(震中烈度Ⅸ)"十月初五日,山西巡抚穆尔赛疏报,太原府属地震,凡十五州县,而岱(代)州,崞县,繁峙为甚。崞县城陷地中。毁庐舍凡六万余间,与丁末山东,已末京师之灾相似。"(清乾隆《池北偶谈·谈异》卷22)

34 1695年5月18日(清康熙三十四年四月丁酉)山西临汾(36.0°N,110.5°E)M73/4(震中烈度Ⅹ)"检查平阳府地震原卷,当时被灾共二十八州县,内被灾较重十四州县,统计压毙人民五万二千六百余名。"

(钦差刑部侍郎那彦宝奏摺,嘉庆二十年十一月二十四日)

35 1709年10月14日(清康熙四十八年九月十二日)宁夏中卫(37.4°N,105.3°E)M71/2(震中烈度Ⅸ-Ⅹ)"九月十二日辰时固原,宁夏等处地震伤人,中卫尤甚。河南各堡平地水溢鱼游,推出大石有合抱者,井水激射高出数尺,压死男妇二千余口。是日震动无常,人率露栖,年余始定。"(宣统《甘肃新通志》卷2)?

36 1718年6月19日(清康熙五十七年五月二十一日)甘肃通渭南(35.0°N,105.3°E)M71/2(震中烈度Ⅹ)"夏五月廿一日地大震,山崩。城北笔架山(县北里许)一峰崩覆没。城内东北隅平地裂陷,黄沙、黑水涌出,南乡尤甚,土山多崩。城乡压杀老幼男女共四万有奇。"(乾隆《通渭县志》卷1)

37 1725年8月1日(清雍正三年六月二十三日)四川康定(30.0°N,101.9°E)M7(震中烈度Ⅸ)"六月二十三日申时,打箭炉地忽然大震,将喇嘛官员住居衙门、买卖人等并蛮人住居房屋、楼房俱行摇塌,一间无存。被房楼压死买卖民人并蛮人,十分压死七八分。再,宣慰司桑结、驿丞俞殿宣、料理钱粮事务效力之南部县典史徐中()宵,俱被所塌房楼压死。"(署川陕总督岳锺琪奏摺雍正三年七月十三日)

38 1733年8月2日(清雍正十一年六月二十三日)云南东川紫牛坡(26.3°N,103.1°E)M73/4(震中烈度Ⅹ)"小江一区,居治之西隅,南通碧谷坝,西南通汤丹厂,尤称甚焉。山谷纷扬,土石翻飞,崖岸◆堕,陵阜分错,而沿山道途,多阻绝不通。最可悯者,禾苗沃若,畦塍纵横破裂,渐就枯槁耳。??阿旺小营土阜居人数家,地震推其房址于前一里许,房舍瓜蔬果木竹篱,无纤毫参差。宛如未动。??木树郎两岸山颓断流,沙石汇阻三日,水溢溃决田亩,冲蚀禾稼,而沟洫寸裂,无复旧形。??而碧谷、阿旺、小江皆倚山为居,山崩石裂,故致毙者四十余人,视他处独惨。??自紫牛坡地裂,有罅由南而北,宽者四五尺,田苗陷于内,狭者尺许,测之以长竿,竟莫知深浅,相延几二百里,至寻甸之柳树河止,田中裂纹,直横不一,断续不绝,?汤丹厂?入山采矿之曹()硐,深入数里。一有动摇,碛叠沙挤难保其不死亡也。厂数百硐,硐千百砂丁,一硐有七十三尖。尖者各商取矿之路经由,每尖至少不下十四、五人,即一硐中,而幸出者盖少矣。"(清雍正《东川府志》卷2)?

39 1739年1月3日(清乾隆三年十一月二十三日)宁夏平罗银川间(38.8°N,106.5°E)M8(震中烈度Ⅹ+) "宁夏府城于十一月二十三日戍时陡然地震,竟如簸箕上下两簸。瞬息之间,阖城庙宇,衙署、兵民房屋倒塌无存。男妇人口奔跑不及,被压大半。??城垣四面塌摞,仅存基址。其满城房屋,亦同时一齐俱倒,官兵被压死者一千数百名。且平地裂成大缝,长数十丈不等,宽或数寸或一二尺不等。地中黑水带沙上涌,亦有陷入而死者。城垣亦俱塌摞,且城根低陷尺许。??每昼夜震动三五次。其宁城北面一百六十余里至宝丰县,西南四十余里至平羌堡,南面、东面俱二、三十里之村庄,其被震程度与宁城相类。此外受伤稍轻。查平罗、新渠、宝丰三县,洪广一营,平羌一堡,阖城房屋亦倒塌无存。而平罗、新渠、宝丰等处,平地裂缝,涌出黑水更甚,或深三五尺,七八尺不等。民人被压而死者已多,尤被溺、被冻而死者,亦复不少,城垣亦大半倒塌。"(川陕总督查郎阿奏摺乾隆三年十二月二十日)?

40 1786年6月1日(清乾隆五十一年五月戊申)四川康定南(29.9°N,102.0°E)M71/4(震中烈度≥Ⅹ) "川省地震,人家房屋墙垣倒塌者不一其处。??山崩和,壅塞泸河,断流十日。至五月十六日,泸水忽决,高数十丈,一涌而下,沿河居民悉漂以去。嘉定府城西南临水,冲塌数百丈,??沿河沟港,水皆倒射数十里,至湖北宜昌势始渐平,舟船遇之,无不立覆。??其时地震,川南尤甚,打箭炉及建昌等处数月不止,官舍民庐俱倒塌,被火延烧无一存者,至八月之后,始获宁居。"(清·张邦伸《锦里新编》卷14)?

地震历史篇三:历史地震

最佳答案

海原地震 1920年12月16日20时5分53秒 宁夏海原县 8.5级 24万人

古浪地震 1927年5月23日6时32分47秒 甘肃古浪 8级 4万余人

昌马地震 1932年12月25日10时4分27秒 甘肃昌马堡 7.6级 7万人

叠溪地震 1933年8月25日15时50分30秒 四川茂县叠溪镇 7.5级 2万多人

察隅地震 1950年8月15日22时9分34秒 西藏察隅县 8.5级 4千人

邢台地震 1966年3月8日/3月22日 河北隆尧县/宁晋县 6.8/7.2级 8064人

通海地震 1970年1月5日1时0分34秒 云南省通海县 7.7级 15621人

海城地震 1975年2月4日19时36分6秒 辽宁省海城县 7.3级 1328人

唐山地震 1976年7月28日3时42分54点2秒 河北省唐山市 7.8级 24.2万人

澜沧、耿马地震 1988年11月6日21时3分、21时16分 云南省澜沧、耿马 7.6级 743人 2004年8月:云南鲁甸发生里氏5.6级地震,至少导致4人死亡,将近600人受伤。

2005年7月:黑龙江发生里氏5.1级地震,至少造成1人死亡12受伤,数以千计的房屋不同程度受到损害。

2005年11月:江西九江发生里氏5.7级地震,至少造成13人死亡,8000余人受伤,1.8万间房屋倒塌。

2006年7月:云南盐津发生里氏5.1级地震,至少造成22人死亡,100多人受伤。

2006年8月:还是云南盐津,还是同样级别的地震,又造成至少1人死亡,30多人受伤,又大批的房屋被摧毁。

2007年6月:云南普洱发生里氏6.4级地震,至少造成3人死亡,近400人受伤,倒塌房屋不计其数。

2008年5月:四川汶川...

相关热词搜索:地震 历史 菏泽地震历史 广东地震历史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