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虚拟世界寻找真实感 虚拟世界里却有真实的暴力

发布时间:2020-02-21 来源: 历史回眸 点击:

  中国对待网络的态度经历了一个转变。大致在2000年的时候,网络开始走向平民百姓,最初它以QQ等即时聊天工具和E-mail信箱的便捷赢得了人们的喜爱。再后来,论坛成为网民流连的空间。此后2003年的孙志刚事件,尤其是华南虎事件,更让我们见识到网络的巨大民意功能。网民突然发现,在现实信息封锁的状态下,网络居然是人们了解这个世界上“到底发生了什么”的一扇窗户,它甚至还是一个信息通天塔。
  但是随后不久,人肉搜索出现、个体网络信息被盗用,乃至网络商业公关的肆无忌惮,开始让人们思考网络的另一方面。而到了邓玉娇案的时候,有些法学家就已经在反思网络民意对法治的绑架了。如今,对网络的玫瑰色乐观已经逐渐褪去,反思以及合理定位网络的思考逐渐深入起来。我们发现网络并不像传统的书籍那样只是给人类带来知识的福音,相反,作为一种技术,它也可能成为一种暴力或极权。
  阿伦特在论述暴力的时候,讲到目的与手段的区分,以及暴力行为在其中的本质。从理论上说,对于一种工具,我们不能把它提升到目的论或价值诉求的高度。如果工具获得了价值含义,那么,工具的暴力性或极权性就不可避免了。网络是一种工具还是一套价值?这是沉静的人应该思考的问题。造纸术的发明和印刷术的普及,使知识能够通过廉价的书籍纸张被大众所掌握。但是,谁敢说,书籍及其出版本身就是一种价值信仰而不是知识载体及其传播。
  工具本身并不一定具有暴力性,但是,暴力从本质上讲是工具性的。像其他手段一样,工具在达到目的的过程中需要指引和正当理由。工具不是本身自明的,而是需要论证的,需要别的途径证明其正当性的事物,不可能成为任何事物的本质。
  网络显然比书籍更为激进。作为一种技术,它能够让真相在虚拟IP的信息中显现,也能够让真相在虚拟IP中淹没。作为一种精致技术,它可以让我们距离更近,也更容易让我们距离更远。
  更重要的是,网络改变了政治的单位。传统的政治形式发生在共同体之间,个体是作为共同体的一分子而参与政治的。国家是最高形态的共同体,家族、政党、社团都是政治的团体,个体在家族、政党与社团里获得其政治或社会地位,个体信息也来自共同体的中转。而家族、政党或社团,在理论意义上,是熟人社会,因而其间传播的信息是可信的、连续的、充分的。个体对政治的反应建立在可信、连续与充分的信息基础上。
  网络却截断了介于个体与国家之间的共同体。固然,个体在网络上可以建立各种共同体,例如论坛小组、博客大巴、讨论小组,但是,同属一个网络共同体的个体之间却无法作身份认证。因此,我们并不能判断,“蒙面人的共同体”网民是否传播出可信、连续和充分的信息。暴力和极权,抑或控制,由此断裂而生。
  我们无法判断“他者”的身份,也就无法判断信息的真伪与充分与否,故而,我们不得不依赖于多数决,亦即网络点击数。多数决与民主政治一拍即合,由此,多数决的“群众的智慧”便成为网络民主政治的价值信仰。多数决真的能够解决判断所需的信息问题吗?
  网络知识的生产通常是由用户生成的。第一种网络知识生产是维基百科的“自由、平等、开放”式知识撰写。任何人都可以在上面撰写解释、意见和评论,维基百科创始人吉米?威尔士自负地说:“我不在乎他是高中生还是哈佛教授。”换言之,专家与高中生具有同等的知识撰写权利。亚当?斯密早已宣称资本主义的最大发明在于形成了分工合作的生产体系,马克斯?韦伯也说明现代社会的根本特征在于分工合作。然而,任何人都可以撰写“权威”词条的行为事实上抹煞了现代社会的社会分化与专业化现实。
  第二种由用户生成的知识是类似谷歌搜索等搜索引擎进行的点击排序知识。搜索引擎建立在运算法则之上,即按照网民浏览次数排列搜索结果,而不是以真实性和可靠性作为参照。利用技术手段增加信息的点击量,通过重复超链接或交叉链接等技术手段都能够使某项信息排到搜索结果的前列。通过技术手段,把某种信息放置到搜索结果的前几名,绝非难事。当前的网络商业公关与搜索引擎的利润诉求一再证明,排在前位的信息绝非货真价实的信息。
  用户生成的知识带来两种糟糕的结果。第一,知识产权机制被废弃,因此,网络知识流动更多是一种消费,而不是创新。由此,常识必将充斥于网络中。同时,网络信息的海量特性使缺乏判别能力的人很容易陷入无政府主义的泥潭。第二,网络多数决的搜索引擎,当前更多被商业利益所败坏,QQ与360的争斗事实上以绑架网民为前提。同时,作为技术与手段,如果哪天政治体需要特定性质的文章和评论出现在搜索引擎的前列,那么在操作上也不是难事,而且这样也不会招致网民的抵制,因为它来自“科学”与“平等”。
  网络极权的另一个来源是网络的监控能力。我们经常会收到一些莫名其妙的信件,这些信件向我们推荐一些我们“需要”的商品。也许我们会纳闷,我并没有向他人透露自己的信箱,也没有向商家透露消费偏好,那么,商家怎么会给我们发来如此有“针对性”的商品目录呢?而且,很多时候,我们发现,商家发给我们的商品目录,不但很合胃口,而且还能激发出我们原本没有意识到的消费需要。
  当我们暗自纳闷的时候,我们哪里知道,我们早已被“跟踪”与“监控”了,只不过“监控目的”尚不是人身或政治上的伤害,而是消费欲望的激发。现在的网页通常设有“cookie”,绑有cookie是浏览网络的网络协议。那么,cookie是什么呢?实际上它就是记录和搜集我们上网信息的“间谍”,我们看了什么内容,我们购买了哪些商品,我们想看什么电影,我们发布了什么评论,这些内容都在cookie搜集范围之内,而且搜集的信息可以存放数十年。也正是在cookie的统计基础上,商家才能够分析出我们的消费能力与消费欲望。假如你卸载了“绑架你的cookie”呢?对不起,该网页便打不开了,因此,cookie也是一种绑架性流氓软件。这就像《1984》里的“老大哥”或“铁幕”时刻盯着网民。
  网络的“奥威尔时代”是在2006年8月6日“美国在线”公开搜索数据而被人们所知的。该日,美国在线公布了65.8万名网民(包括711391号用户)的搜索数据,这些信息包括堕胎、杀死爱人、人兽性交和娈童癖等隐私。这件事就像国家情报部门公布它的秘密文件一样让人们震惊,更可怕的是它笼罩了所有社会成员。如果说,这次泄密是偶然性大事件,那么现实生活中个人身份资料数据(如业主信息、手机持有者数据)被网络公司倒卖却是时时发生的事情了。
  由于网络信息传播仅仅依赖于技术,因此,信息监控虽然精密精致却更为简便易行,商业利润的驱动已使得网络公司具有了全方位数字监控的 技术能力。现实世界里,我们可以撕掉银行结账单、电话账单、私人便条和信件,或者令人不快的照片,但是一旦我们的这些信息上传到网络,它们将会被永久保留,通过“cookie”技术而成为“信息玩物”。我们的信息不仅被出卖给商业公司,而且网络黑客、政府机构也能通过网络找出我们最近看过的电影、银行的收支以及发表的政治评论。尽管实行匿名制,但是隐私不再沉默,技术机构完全可以利用cookie去辨认一个人是读者还是作者。这是一种将间谍分散在群众中的秘密警察制度。当网络文字成为“自白书”,视频和摄像头成为“铁幕”,麦克风成为“话筒”,我们生活中还有什么隐私和匿名,我们无不生活在监控之下。更为吊诡的是,在网络世界里,每个人都是监控者,也都是被监控者,不是一个具象的奥威尔式的领导在监视和猜测我们,而是所有人,每个人都可能是“老大哥”。 这种监控也是全方位的。一旦电脑可以被安置在衣服里、墙壁上、街道上、卧室和浴室里,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绝对的方方面面――都会被人知道。而且这些信息还可以被收集、联网和发布出去。这是一个没有隐私的世界,是一个个人信息被全面公开的世界。“方方面面”代表了全面监视时代的降临。
  网络解构了直面相对的个体共同体,个体与共同体之间依靠一根网线而联接。因此,事实上也就造成一种个体无法抵制的结构性状态。单个个体既无法与商业公司对抗,也无法与政府设施对抗,个体甚至无法与某些特殊个体对抗,例如黑客或网络骗子。
  福柯用“圆形监狱”来描述现代权力的规训与惩罚:环形监狱中央建筑塔楼,上面开大窗面对圆环的内侧,环形监狱横割成囚室,外窗可透过阳光,内窗可看穿塔楼。这样就可以让看守呆在塔楼里监视囚室里的疯子、病人、罪犯、工人和学生。这种可视性的透视原则使个人完全暴露在对方监视之下,成为事实上的被监禁者。这是近代发明的“全景”的权力技术观念和实施机制,即“通过透明度达成权力”的公式,通过“照明”来实现消除黑暗,而消除黑暗使人无处可躲,因而也毫无隐私可言。我们发现,正如福柯强调(其他思想家总是从时间角度论述权力)权力的空间领域一样,互联网络提供了一种更为彻底与开放的空间,网络的匿名性及其毫无隐私,网络的自由公开及其全景透视,无不因应福柯的圆形监狱论述,而这种权力监视就是一种极权控制。
  如果说,极权指一种控制与被控制的状态,那么,网络中的个体显然就处于此种状态。但是,网络暴力或网络极权的特殊性,还在于施暴主体不再是有形的肉体或组织机构,而是一种技术,以及由技术塑造的组织,而且这些组织也可能是极权的受害者,极权是流动的,因而也是无法反抗的。这种状况就像阿伦特讨论的“无人政治”中的个体悲哀一样。当然,从整体上看,弱小的个体作为受害者的几率最高,相反,强大的技术组织(商业组织或政府组织)则是更可能的施暴者。网络极权的特点是,个人再也无处可躲。空间不再存在,隐私不再私密。
  按照西方的思考逻辑,当技术可以摧毁一切的时候,最后的希望就是人性。《我,机器人》的电影叙事中,按照逻辑行动的机器人最不合逻辑,不合逻辑的人性反而最遵守逻辑规则。在近代的人性恶浸淫下,逻辑理性和利益理性是否能够自我涅?,皈依到理性无法分析的感性与人性呢?人类有感情,人类会接吻,但是,又有多少人真正相信爱情与接吻的救世能力呢?(作者为华东师范大学政治系副教授)

相关热词搜索:却有 暴力 真实 虚拟世界里却有真实的暴力 真实虚拟世界 虚拟世界的真实爱情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