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的历史

发布时间:2017-02-10 来源: 历史回眸 点击:

典型的历史篇一:必修一历史典型材料问答题

高中历史材料解析题的解题步骤与技巧

材料解析题在高考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尤其是最后的综合题,会涉及到历史、政治、地理

的综合,涉及面广,往往成为考生们丢分的地方。如何将所学知识合理运用,掌握正确的解题

方法成为每个考生心中的疑问。下面,就针对高中历史材料题的解题步骤与技巧为大家进行深

度分析。

一、读-解题基础

1、阅读教材正文和设问

第一遍要细读,注意对材料作具体分析。了解材料涉及到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注

意各段材料间的联系,找到材料叙述的核心内容。第二遍,结合设问重点读。这是最重要的一

步。设问的实质是对材料的解析定向化。设问的定向作用表现在:①确定信息提取方向,帮助

考生提取有效信息。②确定与相关知识联系的方向。③确定能力考查的方向。正因为设问为解

析材料确定了方向,所以读材料时,一定要认真审读设问,明确设问要求,然后带着设问再回

过头来有重点读材料,从中获取有效信息。

2、要特别注意说明性文字。

(1)注意从材料介绍(多在材料的开头)和材料出处(多注在材料末尾)获取时间、人物、

事件等要素。这些说明性文字,往往给考生某种暗示和引导。有可能埋伏着解题所需的信息,

考生可从中受到启发,收到“得来全不费功夫”的效果。对这些说明性文字,千万不能掉以轻心。

(2)注意从主体材料(正文)的开头、结尾和省略号两边获取有效信息。材料的原文一般很

长,试题中只能摘录其中一小部分。从某句开始摘到某句为止,这开头和结尾两句,当然得考

虑为答题服务;省略号删去的是次要的,两边所剩的肯定是重要的,肯定隐含着重要信息。

二、找-解题关键(在实际解题过程中,“找”与“读”往往是一致的,不必将两者分开。)

1、从材料中找出有助于解题的信息。具体做法是:先分析材料,长材料分成几段,分别找

出每段的信息;短材料分句,找出各句的含义;如果材料只是一句话,就找出它的字词如时间、

地点、人物、对事件的评价等要素。

2、找出材料与教材的相似点。尽管材料解析题具有“新材料、新情况、新问题”的特点,但

不管多新,必定与课本有不可分割的联系。把材料中的重点信息与课本中的重要史实和观点相

对照,确定材料所述与教材的具体章节的关联,这样材料便与课本联系在一起。再深入读材料,

解析的大方向就有了,回答问题就不难了。

3、找材料与设问的相关点。读材料是为了回答设问,回答设问离不开材料。因为,“论从

史出”,结论要从对材料的发掘、升华中得出。所以,读材料时要处处想着设问,把设问放到材

料中互相对照,从设问到材料,再从材料到设问,问题就容易解决了。

三、答-回归问题

1、解答好每一个问题是关键。一般情况下,一个材料解析题设好几问,而设问大都是相互

联系着的。往往答对了第一问,其它总是便迎刃而解了。因此,答第一问时一定要细心,要注

意对材料作多方面的考虑,既要考虑材料的显性含义,又要分析材料的隐性含义,全面考虑问

题的正反面,力求全面准确。

2、坚持“论从史出”。即结论要从对材料的发掘、升华中得出,同时要注意透过现象深入到

本质得出结论。特别是对观点错误的材料,更要注意辩别,认识和批判,注意分析材料作者的

阶级立场及其对历史事件的主观判断。

3、注意得分点。试题的得分点与要点有关。如果某一问3分,很可能这一问有1个或3

个要点;如果某一问4分,很可能要求答2个或4个要点。

4、论点明确,简明扼要。材料解析题每问只有1分或2分,所以答题时问什么答什么,不

必展开讨论,即令是深入分析也不必像答问题那样展开论述,详加说明。答案一定要注意用词

准确。

四、文字表达

1、要字迹端正,排列整齐,疏密得当;2、要文句通顺、平实,语言准确;3、形式上“三化”,

即:(1)段落化;一问一段,简明直观;(2)要点化:一个得分点一句话;(3)序号化:一个

要点一个序号,做到条例分明,一目了然。

必修一典型材料问答题

1.(13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代中国人根据当时的形势创作的宣传漫画

(1

(2)众的一个新创意。说明这个创意表达的思想观念,解释其社会原因。(5分)

材料二右图是近人代某国国家的结构及运

作示意图

(3)图中所示政体的理论根据是什么?

(1分)在我国近代史上是怎样

得以体现的?(2分)有人认为

近代中国“失败的并不是这种政体,

而是一代人”,你是怎么理解这一观

点的?(3分)

答案:(1)

(2)思想观念:国家主权在民。(2分)社会原因: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积极斗争、中华民国的建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规定(3分,其中任意

三条)

(3)理论根据:孟德斯鸠三权分立学说(1分)体现:辛亥革命后模仿美国建立了三权分立的

民主共和制政府。(2分)理解:这种政体在美国获得成功,在中国革命成果被袁世凯窃取而失

败了,可见失败的不是政体本身,而是资产阶级没有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真正可以救中

国的道路。(3分)

2.图片是研究历史的重要资料。甲、乙、丙三同学研究了下列图片后,发表了各自的看法。

甲:二十世纪初的中国,已经出现了民主政治的曙光。

乙:很可惜,民主与近代中国擦肩而过。

丙:其实,事情没这么简单。在当时,民主梦想的破灭是必然的。

根据你对图片的研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如何理解甲、乙的说法?(4分)

(2)就丙的说法,谈谈你的认识。(4分)

(3)三人就讨论的问题准备写一篇论文。请你给他们拟定一个题目,并谈一谈写这篇论文的

目的和意义。(5分)

答案:(1)甲: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2分)

乙: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胜利果实,复辟帝制,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化为泡影。(2分)

(2)丙:由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水平低,资产阶级力量弱小;(2分)封建势力强大,帝

国主义干涉中国革命,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失败是必然的。(2分)

(3)题目:所拟题目必须包含“辛亥革命”与“民主政治”(2分)

目的:认识辛亥革命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1分)

意义:理解民主政治在近代历史上的艰难发展,为今天民主政治提供借鉴。(2分)

(说明:对目的与意义的表述言之成理即可得分。)

3.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上面三幅图片分别代表了中国近代史上的什么重大事件?

(2)面对民族危亡,中国各界纷纷掀起救亡图存的浪潮,请列举各阶级的主要活动。

(3)三幅图片所反映的事件分别取得了什么重大成果?

(4)图三事件反映了中国历史发展的什么趋势?

答案:(1)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运动、五四运动。

(2)地主阶级:林则徐、魏源等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洋务派以“自强”、“求富”

为口号的洋务运动;清政府进行的局部改革(清末新政、预备立宪等)

农民阶级:19世纪中期的太平天国运动;19世纪末的义和团运动。

资产阶级:维新派的维新变法运动;革命派的辛亥革命运动;先进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掀

起的新文化运动。

无产阶级:1919年,五四运动中,无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发挥了重要作用。后来,

中国共产党成立,领导中国的新民主革命,最终领导中国人民摆脱了三座大山的压迫。

(3)成果:

义和团运动: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计划;同时也打击了清政府的统治,迫使清政府进

行了改革。

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五四运动:迫使北洋政府罢免了三个卖国贼的职务;没有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

(4)趋势: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中国革命由旧民主革命向新民主革命转化。

4.(29分)南宋郑樵曾在《通志》中说:“置图于右,置书于左,索象于图,索理于书。”教科

书中图示、图片,往往是学习历史、加深对文字内容理解的最好工具。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图1 唐朝中央机构 图2 明朝中央机构 图3 清朝军机处内景

国会 (立法权、财政总统 (行政权、军 联邦法院 (司法

材料及图片6 辛亥革命后模仿美国建立了三权分立的民主共和制政府。为了巩固民主共和制

度,《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由中华人民组织之”,“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

民全体”,“人民有请愿、诉讼、考试、选举及被选举等权利”, “人民有纳税、服兵役等义务”

(1)图1体现的中国古代王朝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是什么?与图1相比,图2所反映的政治制

度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图3中军机处的设置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的什么政治特点?综

合上述图示,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趋势。(8分)

(2)图4漫画所反映的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所采用的何种政体形式?该形式最早是通过哪一

个重要文献加以确立的? 图5体现了哪些重要原则?(7分)

(3)目前世界多数国家的政治体制都贯彻中央集权原则,但为避免权力的过于集中导致专

制又采取了一些分权的措施。以图示4、5这两个国家的政体为例,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他们

分别是如何贯彻中央集权原则,又避免了专制的?(8分)

(4)依据材料及图片6,指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体现出的主要特点及历史地位。结合所

学知识指出此法颁布后没有发挥作用的主要原因。(6分)

答案:(29分)(1)皇权高度集中;明朝丞相制度被废除;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专制皇

权不断加强趋势。(8分)

(2)君主立宪制;《权利法案》;分权制衡原则,如: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互相制约;

中央集权原则,如:联邦政府拥有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等大权;民主原则,如总统和议员

都由选举产生;联邦制原则。(7分)

(3)英国:国王名义上是国家元首,但权力受议会限制,没有实权,国家权力集中在议会和

内阁,它们分别行使全国立法和行政最高权力。议会和内阁互相制约。(4分)

美国:宪法规定,国家权力属于联邦政府,联邦法律至上,国会总统和最高法院分别行使立法、

行政、司法的最高权力。同时规定三权分立,彼此间互相制约,又规定总统和议员由选举产生,

采用任期制,从而防止了某个部门或某个领导人权力过大而形成专制。(4分)

(4)主权在民。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辛亥革命成果被袁世凯窃取。(6分)

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康熙帝说:“今天下大小事务,皆朕一人亲理,无可旁贷。若将要务分任于他人,则断

不可行。所以无论巨细,朕必躬自断制。”——《东华录》(清)

材料二:人们参加社会的理由在于保护他们的财产。他们选择一个立法机关并赋予其权力的目

的,是希望由此可以制定法律,树立准则,以保卫一切社会成员的财产。……当立法者们图谋

破坏人民的财产或贬低他们的地位,使其处于专断权力下的奴役状态时……人们因此就无须再

予以服从,而只能寻求上帝给予人们的抵抗强暴的共同庇护。 ——(英)

约翰·洛克《政府论》

材料三:1.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

力。……4.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

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8.议会之选举应是自由的。9.议会内之演说自由、

辩论或议事之自由,不应在议会以外之任何法院或任何地方,受到弹劾或询问。 ——(英)《权利法案》

请回答:

(1)概括指出材料一与材料二观点的不同之处(2分)

(2)结合时代背景比较这一历史时期中英政治体制的不同特点。(4分)

(3)分析中英不同的政治体制给两国历史发展带来的不同影响。(4分)

(4)从治理国家的角度来看,材料三反映了怎样的趋势?(2分)

答案:(1)不同之处:材料一认为皇帝应总揽全国一切大权;材料二认为权力来自人民,反抗暴

政是上帝授予人民的权利。(2分)

典型的历史篇二:历史中考典型题目精选

历史中考典型题目精选(4)八年级下(中国史部分)

一、选择题部分

1、你升过国旗吗?那么把五星红旗定为我们的国旗,是在( )上

A、中共“七大”B、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中共“八大”

2、2007年10月5日在中央电视台首播的六集电视政论片《复兴之路》,全景式追溯了中国近现代历史,展示中华民族167年的抉择与坚定、屈辱与自强、痛苦与希望。下列有关中国近现代历史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根源于当时没有先进阶级的政党领导,民族抵抗的总

动员规模有限

B、中国人民抗日民族解放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民族由衰败到复兴的历史转折点

C、新中国的建立,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为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扫清

了障碍、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D、中华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3、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下列对于西藏和平解放的史实表述正确的是( )

① 1950年,达赖代表西藏地方政府到北京同中央人民政府谈判

② 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阿沛?阿旺晋美为首席代表的代表团到北京同中央人民政府谈判

③ 西藏地方政府和中央人民政府谈判达成了和平解放西藏的协议

④ 1951年9月,人民解放军先遣支队进驻拉萨,受到西藏地方政府和

典型的历史

市民的热烈欢迎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4、某班表演历史短剧《上甘岭战役》,小刚在剧中扮演舍身堵枪眼的志愿军战士,他扮演的是( )

A、董存瑞B、邱少云C、黄继光D、罗盛教

5、2008年1月23日,中宣部、文化部等四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全国博物

馆、纪念馆免费开放的通知》。按照通知要求,各地陆续免费开放了一大批博

物馆、纪念馆。右图最适合陈列在( )

A、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 B、西柏坡纪念馆

C、平津战役纪念馆D、抗美援朝纪念馆

6、下表为白城县岭下、胜利、建政三村阶级结构变动情况表(单位:户)。

表中阶级结构变动的直接原因是( )

A、《共同纲领》的颁布B、新中国的成立 C、土地改革的完成 D、抗美援朝的胜利

7、西藏和平解放后,党和政府十分关心西藏的社会经济发展。右图

是西藏人民欢庆青藏公路通车的场面,青藏公路修建成功是在

( )

A、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 B、文化大革命时期

C、改革开放以后 D、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

8、为改变下表中我国工业落后状况,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集中力

量发展( )

A、农业 B、轻工业C、重工业D、商业

9、毛泽东诗词“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中的“一桥”是指第一个五年计划中的( )

A、润扬长江大桥 B、南京长江大桥C、武汉长江大桥D、江阴长江大桥

10、、右边的文献出自( )

A、遵义会议 B、七届二中全会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11、1954年9月,王爷爷作为一名人民代表,到北京参加一次全国性的重要会议。

他亲历的活动是( )

A、听取毛泽东作《论联合政府》的报告B、决定《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

C、编制第一个五年计划 D、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2、“车轮飞转东西南北追风去,钢水奔腾春夏秋冬入眼来。”这幅春联描述了我国“一五”计划期间的两项建设成就。这两项成就是( )

①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

②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建成投产 ③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

④大庆油田建成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3、下列图片资料,不会出现在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成果展示会上的是( )

A、克拉克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 B、宝成铁路建成通车

C、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颁行 D、上海工商界代表荣毅仁等申请全行业公私合营

14、直到“一五”计划实施之前,中国人民还不能自己制造汽车。而今天满大街都奔跑着中国人制造的汽车。中国人制造的第一批汽车是( )

A、“解放”牌汽车 B、“长安牌汽车”C、“吉利”牌汽车 D、“奇瑞QQ”牌汽车

15、()政策是三大改造中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

A、拍卖 B、兼并C、赎买 D、没收

16、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间有一个过渡时期。过渡时期从时间上看是指( )

A、1949—1952年 B、1953—1956年C、1949—1956年D、1956—1966年

17、在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的抗震救灾中,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英模,

他们无畏无惧、争分夺秒救援群众的事迹感天动地。追溯历史,在社会主义

道路的探索时期,我国也涌现出许多杰出人物,右图人物便是其中之一,他是( )

A、邱少云 B、邓稼先 C、焦裕禄 D、王进喜

18、某校为“纪念孙中山逝世83周年”编排的话剧场景中,孙中山不可能出现的是( )

A、在兴中会发表演讲 B、筹建中国同盟会

C、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D、与中共磋商第二次合作

19、大跃进”运动时一幅壁画上写道:肥猪赛大象,就是鼻子短,全社杀一口,足够吃半年。这是下列哪些“左”的错误的表现( )

①高指标②瞎指挥 ③浮夸风④“共产”风

A、①② B、③④C、①③D、②④

20、在我们共和国的建设史上,以“宁肯少活20年,拚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精神而成为石油工人艰苦创业一面旗帜的是( )

A、王进喜 B、邓稼先 C、焦裕禄 D、袁隆平

21、张艺谋的电影《活着》中最具震撼力的一个场景是:小孩找出父亲的铁皮包的箱子要交给街道干部用来炼铁。这个以大炼钢铁为中心的大跃进运动场景应该发生在20世纪( )

A、二十年代 B、三四十年代 C、五十年代 D、七十年代

22、依法治国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但在“文化大革命”这场内乱中,社会主义民主法制遭到严重破坏,其表现有( )

①由上海蔓延到全国的“一月风暴” ②刘少奇同志被迫害致死 ③江青为首的“四人帮”被逮捕

A、①②③ B、①② C、①③ D、②③

23、200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为纪念这一关系中国命运与前途抉择

的大事,首套“改革开放30周年纪念章”隆重发行(右图)。我国改革开放开

始于( )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四大

C、中共十五大D、中共十五大

24、“当年曾分田翻身当家作主人,今岁又分田勤劳致富奔小康”。对联中的两次“分田”指的是( )

A、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社 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

C、农业合作社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D、土地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5、2008年4月12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博鳌亚洲论坛2008年年会开幕式演讲中说,30年前,在邓小平同志倡导和带领下,中国人民毅然决然地踏上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胡锦涛主席所说的“中国人民毅然决然地踏上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的标志是( )

A、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结束了“文化大革命”这场内乱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C、中国在“文化大革命”后恢复并进行第一次高考

D、在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建立经济特区

26、

A、乡镇企业的发展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C、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D、人民公社制度的实行

27、在一座城市的市政府门前,有一座标志性的雕像(见右图)名为拓荒牛,

这座城市就是在改革开放中,被誉为“一夜崛起之城”。请问这座城市是指

( )

A、上海B、珠海 C、深圳 D、厦门

28、在中央政府的关怀和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援下,经贵西藏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西藏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下列举措直接推动了西藏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是( ) ①和平解放西藏 ②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③建立经济特区 ④修建青藏铁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9、改革开放后,安徽凤阳农民咏唱新生活“吃不愁,穿不愁,腰里装着十块头,又娶媳妇又盖楼,”这应源于我党哪一政策的实施?( )

A、土地改革 B、农业合作化 C、人民公社化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30、2008年是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回顾历史,宁波曾是通商口岸;改革开放后,宁波又是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比较前后两次“开放”,其不同在于( )

A、前者是丧权辱国的,后者是独立自主的 B、前者是主动的,后者是被动的

C、两次开放都取得了辉煌成果 D、两次开放都增强了国力

31、1984年初,芜湖一户农民家庭正在召开会议,商量“包产到户”后的土地耕作计划。他们在执行我党的一项农村经济政策,这就是( )

A、农业生产合作社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发展乡镇企业

32、历史在谱写着歌曲,歌声在凝聚着历史,好的歌曲能够唱响时代的主旋律。请你判断以下歌曲哪一首反映的不属于新中国成立后的历史( )

A、《黄河大合唱》 B、《志愿军进行曲》 C、《翻身农奴把歌唱》 D、《春天的故事》

33、“特区是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我国建立经济特区的背景是( )

A、中共八大的召开B、文化大革命的结束

C、改革开放政策的实行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 34、1958年,中共中央北戴河会议预计当年粮食产量可达3—3、5亿吨,结果未能实现。1980年,我国粮食产量达到了这个水平,主要原因是( )

A、进行土地改革B、实行三大改造

C、开展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35、某村将集体土地按人口分配到户,农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土地不能买卖、出租。经营所得“交足国家的,留够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这种土地经营形式属于( )

A、互助组B、农业合作社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人民公社化

36、“凤阳地多不打粮,磙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说凤阳,道凤阳,改革鼓点先敲响,三年跨了三大步,如今飞出金凤凰。”导致凤阳花鼓词中安徽凤阳这一变化的原因是当地( )

A、进行了土地改革 B、开展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C、进行了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推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37、1980年1月,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上刊登了邓小平的肖像。标题上写着:“邓小平,中国新时代的形象”。这幅照片和文字的寓意是( )

①美国新闻界希望中美关系尽快实现正常化。②中国已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③中美关系已经正常化。④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38、2008年3月在西藏拉萨市区发生了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其意图是挑拨藏族同胞与中央政府的关系,分裂祖国。事实上,新中国成立后,中央政府对待西藏一直给予特殊照顾政策,这一政策主要是指( )

A、人大制度中共领导 B、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D、一国两制政策

39、保障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政治制度( ? )

A、民族区域自治 B、西部大开发

C、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D、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40、下列建设和发展西藏的事例中,属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是( )

A、川藏、青藏、新藏公路建成B、1965年西藏自治区成立

C、实行民主改革、废除封建农奴制 D、青藏铁路建成

41、西藏自和平解放以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在2008年3月14日,达赖集团在西藏策划了分裂祖国的打砸抢烧事件,这( )

A、对居民财产没有造成损害 B、危害了祖国统一与安定

C、行使了公民的自由权利 D、体现了西藏人民的意愿

42、西藏和平解放后,中央政府为促进西藏地区发展而采取的措施有( )

① 废除了毫无人性农奴制,百万农奴翻身做了国家主人

② 按照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共同繁荣的原则对西藏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③ 从物力、财力、人力给与了支持,实行了改革开放、发展民族经济

④ 修建了青藏川藏新藏公路,现在又将青藏铁路修到了西藏,使其由过去的封闭到完全和祖国各地相连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43、初二某班同学准备策划主题为《中国人民的儿子—

邓小平》的图片展。图三可归入下列哪一栏目( )

A、少年出洋觅真谛 B、中原淮海建奇功

C、拨乱反正倡改革 D、一国两制定回归

44、“紫荆怒放,莲花添彩,港澳回归祖国了!”香港、澳门

能够回归祖国的最主要原因是( )

A、改革开放后中国综合国力增强

B、中国是主权独立的国家

C、“一国两制”构思适合港澳区情 D、中国国际地位日益提高

45、2008年5月,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中国国民党主席吴伯雄先后访问大陆,进一步深化了两岸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是( )

A、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B、两岸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C、坚持“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D、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

46、台湾自古以来就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发展海峡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是( )

A、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B、遵循“一国两制”方针

C、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 D、加强交往,推动直接“三通”

47、某历史兴趣小组的成员自制了一把历史年代尺。它展示了中国共产党80余年的奋斗历程。请你作为合作学习的伙伴,和他一起共同完成年代尺上与标号相对应的内容(

A、①开天辟地 ②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③澳门回归

B、①伟大转折 ②遵义会议 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①开天辟地 ②长征开始 ③“十五大”召开

典型的历史篇三:不可不知的10个中国经典历史名人

(1)不可不知的10个中国经典历史名人

(2)不可不知的10个世界经典历史名人

(3)不可不知的10个中国文人

(4)不可不知的10个经典作品及文学形象

(5)不可不知的10个文学意象

(6)不可不知的10个中国经典故事

(7)不可不知的10个感动中国人物

(8)不可不知的20组名言警句

(1)不可不知的10个中国经典历史名人:

1.爱国诗人——屈原

◆素材解读

他是以死报国的先行者,他也是浪漫主义诗歌的开山鼻祖。 屈原是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也是世界文化名人。他创立了“楚辞”这种文体,也开创了“香草美人”的传统。他在官场,屡遭排挤,然而他矢志不渝地爱着这个国家,矢志不渝地追求着自己理想的心灵纯净世界,“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是他展示给世人的坚贞形象。甚至,当他得知国家灭亡时,愤然跳入汨罗江,用自己的身躯为国家殉葬,这就是屈原。从肉体到灵魂,他都是坚贞的爱国者。

◆适用主题:“爱国”、“坚贞”、“理想”

2.千古一帝——秦始皇

◆素材解读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建立大秦王朝,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君主专制的庞大帝国。

一个邯郸街头的叛逆少年,一个大秦王宫的孤独君主,一个扫荡六国的一代霸主,最后成为开天辟地、震古烁今的绝代帝王。他的一生是一个传奇,他的故事是首史诗。他韬光养晦又恃才傲物;礼贤下士又暴虐无道,是一个集自卑与骄傲、天才与疯狂、智慧与野蛮于一身的人。他建立了大一统的帝国,统一郡县、度量衡、货币、文字;可他也泰山封禅,与神表功;他醉生梦死,筑骊山,修巨墓,穷奢极欲,却又寻仙求道,妄想长生不老。最后身死沙丘,是非成败转成空。他留在中华史册上的丰功伟绩,令人惊叹,而他刻下的超级暴君的累累罪行,也令人乍舌。

◆适用主题:“坚持”、“自律”、“追求”、“励志”

3.

◆素材解读

一代王者,威如四海;一世英雄,气盖寰宇。

他是力能扛鼎气压万夫的一代英雄豪杰,是中华数千年历史上最为勇猛的武将,“霸王”一词,专指项羽。项羽的武勇古今无双,他的出现,为中国的历史掀起了一场风云,写下了一段不朽的神话。项羽在战场上的无往不利相对的却是政治上的幼稚,甚至是愚蠢。无知人之明,坑杀战俘,放弃关中,怀念楚国,放逐义帝,自立为王却失尽人心。更为突出的表现是在用人方面。刘邦手下萧何、张良、韩信、彭越、英布出身各不相同却可以尽发挥其所长,而项羽却连一个范增都不能用。“项羽是一个非常可用之人,却坐在了用人之人的位置上。”这就是项羽的悲哀。兵上天才,政治蠢材。

◆适用主题:“倾听”、“包容”、“意气”、“勇与智”

4.忍辱负重——司马迁

◆素材解读

一个人,无论遇到多大的打击与挫折,只要精神不倒,一切都可以继续。

司马迁,中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后人尊称为“史圣”。他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司马迁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完成的《史记》,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可就是这样一部巨制,却是在他因为李陵案受宫刑后忍辱发愤而铸就的,他本想一死,但想到自己多年搜集资料,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因此为了完成《史记》的写作,他选择了忍辱负重。

◆适用主题:“追求”、“信念”、“意志”、“忍辱”

5.千古忠臣——诸葛亮

◆素材解读

诸葛亮博学多才,是智慧的化身。

诸葛亮担任蜀相期间,济世、敬业、至公、廉洁、谦虚等品格为历代君主、官吏、士人和老百姓所称颂。诸葛亮与刘备的君臣际遇,是千古传颂的佳话。人们在盛赞诸葛亮的旷世奇才的同时,也盛赞他能报知遇之恩的美德。自隆中出山后,他就把“攘除奸凶,兴复汉室”作为毕生己任,在刘备去世后,受白帝城之托,不遗余力地扶持后主,人们无不为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诚而感动。

◆适用主题:“忠诚”、“谦虚与成就”、“智慧”

6.盛世英主——唐太宗

◆素材解读

太宗文武之才,高出前古。盖三代以还,中国之盛未之有也。

李世民,唐朝第二位皇帝,名字取意“济世安民”,庙号太宗。自从盘古开天辟地,李世民是中国帝王中最初一个被中国人真心称颂崇拜的人物,由于他的勋业,也由于他本身的美德。他治理国家的一言一行,成为以后所有帝王的楷模。李世民早年随父李渊征战天下,为大唐开国立下汗马功劳。“玄武门政变”夺权称帝后,积极听取群臣意见,努力学习文治天下,成功转型为杰出的政治家与一代明君。唐太宗开创了中国历史著名的“贞观之治”,虚心纳谏,经过主动消灭割据势力,在国内厉行俭约,使百姓休养生息,各民族融洽相处,终于使社会出现了国泰民安的局面,将中国传统农业社会推向兴盛,为后来全盛时期的开元盛世奠定了重要基础。

◆适用主题:“谦虚”、“宽容”、“德才兼备”

7.忧国忧民——范仲淹

◆素材解读

范公的勤奋、正直,为国为民的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国人。

范仲淹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和文学家,世称“范文正公”。他为政清廉,体恤民情,刚直不阿,力主改革,屡遭奸佞诬谤,数度被贬。可就是这样一个文弱诗人,提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伟大抱负,立下了以天下为己任的伟大志向。

他的精神不仅成就诗人自己的一世英名,更熔铸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影响了千千万万人,成为中华民族乃至世界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

◆适用主题:“立志”、“坚持”、“责任”

8.铮铮傲骨——文天祥

◆素材解读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以忠烈名传后世,与陆秀夫、张世杰被称为“宋末三杰”。蒙古铁骑席卷欧亚,攻城略地,挥鞭南指,进军南宋。他的一生,与这场壮烈的民族存亡抗击战争相始终。在强敌入侵,国土沦陷,生灵涂炭的危急时刻,他自卖家产,组织义军,举兵抗击蒙古铁骑。战败被俘后,元世祖以高官厚禄劝降,他义正辞严,痛斥汉奸和蒙古汗国,宁死不屈,从容赴义,慷慨殉国。

◆适用主题:“傲骨”、“爱国”、“尊严”

9.天道酬勤——曾国藩

◆素材解读

没有人能只依靠天分成功。上帝给与了天分,勤奋将天分变为天才。 曾国藩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他的人生,他的智慧,他的思想,深深地影响了几代中国人,有的评论者说:如果以人物断代的话,曾国藩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最后一人,近代历史上的第一人。其实他的一生充满坎坷,少小读书时,他是一个笨小孩;与太平军交战失利时,曾羞愧得想要投湖自杀。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创造了“十年七迁,连跃十级”的官场神话,并著述了大量作品,其中尤以《曾文正公家书》广为流传。

◆适用主题:“天道酬勤”、“勤能补拙”

10.天下为公——孙中山

◆素材解读

以天下为己任。

孙中山,名文,化名中山。中国近代民主主义革命的先行者,中华民国和中国国民党创始人,三民主义的倡导者。首举彻底反封建的旗帜,“起共和而终帝制”。1905年成立中国同盟会。19111940年,国民政府通令全国,尊称其为“中华民国国父”。孙中山以“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为自己的座右铭,为了改造中国耗尽毕生的精力,在历史上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在政治上也为后继者留下了珍贵遗产。

◆适用主题:“责任”、“爱国”、“勇敢”

(2)不可不知的10个世界经典历史名人

1.捍卫真理的先驱——布鲁诺

◆素材解读

为真理而斗争是人生最大的乐趣。 布鲁诺,意大利思想家、自然科学家、哲学家和文学家。他勇敢的捍卫和发展了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并把它传遍欧洲。布鲁诺的一生就是与旧观念决裂,同反动宗教势力搏斗,百折不挠地追求真理的一生。他赞扬哥白尼学说如同一道霞光,它的出现应当使数百年埋藏在盲目、无耻和嫉妒愚昧的黑山洞里的古代真正科学的太阳也放射光明。他以生命捍卫并发展了

哥白尼的日心说,并使人类对天体对宇宙有了新的认识。对真理的追求超越了对生命的保护,这就是布鲁诺对科学的坚贞信仰,他以自己的生命作为科学前进的垫脚石而无丝毫遗憾。面对种种威逼利诱,他坚贞不屈,结果被烧死在罗马的鲜花广场上。

◆适用主题:“真理”、“执著”、“生命的价值”

2.扼住命运咽喉的强者——贝多芬

◆素材解读

正如孟子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贝多芬,德国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被尊称为乐圣。耳聋,对常人是一部分世界的死灭,对音乐家是整个世界的死灭。整个世界死灭了,而贝多芬不曾死!他的一生是一部史诗般壮烈的悲剧。艰苦童年,爱情失败,疾病缠身,贫困交加,这些还都不足以摧毁他。当我们感受“英雄”的豪壮,聆听“命运”的叩门,并在“第九交响曲”的合唱中歌颂欢乐时,不要忘记,这是不朽的巨人——贝多芬“用痛苦换来的欢乐”! ◆适用主题:“顺境与逆境”、“苦难成就人生”、“坚持”

3.英勇而残暴的领导者——拿破仑

◆素材解读

真正的征服,唯一不令人遗憾的征服,就是对无知的征服! 拿破仑,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执政、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是一位卓越的军事天才。他多次击败保王党的反扑和反法同盟的入侵,捍卫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有人说,他是英雄!也有人说,他是魔鬼!有人说他是革命的代表,是革命原理的传播者,是旧的封建社会的摧毁人,但同时也是一个专横跋扈的暴君,是一个“暴发户”。他好大喜功,搞大陆封锁,企图扼杀英国经济,从而击败英帝国;他不断东征西讨,奴役其它民族,把一场资产阶级和封建主两大阶级的战争变成一场法国对外的侵略战争,把等待用资本主义来解放的封建农民变成了法兰西资产阶级的奴仆。总之,拿破仑总是相信自己理性的万能和无限,殊不知过度膨胀的理性和野心必将走向反面。

◆适用主题:“勇敢”、“乐观”、“残暴”

4.看到雨停后的美丽——马克·吐温

◆素材解读

幽默是一种乐观的生活智慧。

马克·吐温是美国著名的幽默讽刺作家,他的幽默也源于对生活的乐观心态。一次聚会出门时遇大雨,朋友不禁悲从中来,喃喃问道:“你说这雨会停吗?”而马克·吐温却快乐地回答:“所有的雨都会停的。”每个生命都会下雨,所有的雨不管它是怎样地来势汹汹排山倒海,也无论它是如何地令人心烦意乱、愁绪如织,最终都是会停下来的。而且,雨后的天空会更加美丽,雨后的空气会更加清新。或者,你还能看到在晴天里根本就看不到的彩虹呢!所以,当生活中出现狂风暴雨时,我们不要沮丧,也不要失望——也许,这是幸福的前奏、命运的转机,我们笑对可矣!

◆适用主题:“挫折”、“乐观”

5.残疾人的骄傲——海伦·凯勒

◆素材解读

19世纪出了两个了不起的人,一个是拿破仑,一个是海伦·凯勒。

海伦·凯勒是美国盲聋女作家、教育家,一岁半因病丧失了视觉和听力,这对于一般人来说是不可想象、不可忍受的痛苦。然而海伦并没有向命运屈服。在老师的教育、帮助下,她凭坚强的毅力战胜了病残,学会了讲话,用手指“听话”,并掌握了5种文字。海伦·凯勒好像注定要为人类创造奇迹,她是人类的骄傲。敢于正视人生的疾苦和磨难,是海伦·凯勒成功的根本。正因如此,她才成了全世界残疾人的精神代表,成了残疾人的骄傲。 ◆适用主题:“生命的价值”、“磨砺与成功”、“坚强”

6.“提灯女郎”——南丁格尔

◆素材解读

有些人,她注定会为这个世界留下一抹阳光。 南丁格尔,因在克里米亚进行护理而闻名,被誉为“提灯女神”。她是世界上第一个真正的女护士,开创了护理事业。南丁格尔出生在富裕的家庭里,家里人都希望她到社会的高层生活、工作,但南丁格尔却有自己的安排,那就是当一名护士。试想,这个在当时社会中并没有多少人看好的职业,有哪个富贵千金愿意去呢?南丁格尔不顾家人的冷眼和社会的议论毅然走进了医院。在那个动乱的年代里,南丁格尔总是细心地照顾每一个伤员。她总是趁他们醒来前,在花瓶里插上还带着露水的鲜花,轻轻拉开窗帘,让清晨的阳光透射进来,照亮灰暗的病房,也照亮病人的心房。南丁格尔奉献出了自己的时间与爱心,从而改变了整个世界对护士的看法。

◆适用主题:“信念”、“牺牲与奉献”、“爱心”

7.时代的弄潮者——比尔·盖茨

◆素材解读

他要把世界引向未来时速之路。

比尔·盖茨是美国微软公司董事长。从退学建立微软,到成为世界首富,盖茨只用了20年的时间,被美国人誉为“坐在世界巅峰的人”。他的成功,离不开竭尽全力去做事的态度。小时候,牧师戴尔·泰勒,向盖茨所在的班级宣布:“谁要是背诵出《马太福音》5~7章的全部内容,就会被他邀请去西雅图的“太空针”高塔餐厅参加免费聚餐会。”这几个章节既长又松,连贯性不强,还很拗口。据牧师说,他至今还没有遇见一个学生能够一字不漏地完整地背下来。但是,盖茨却做到了。牧师当时不禁问小盖茨是怎么背下这么长的文字的。小盖茨不假思索地回答:“只要我竭尽全力,我就能做成任何我愿意做的事情!”人们在做事之前,往往总是强调困难的因素,而不愿意动手,其实,这只不过是为自己的惰性找一个借口。大多数时候,不成功仅仅是因为努力还不够罢了。

◆适用主题:“梦想与坚持”、“立志与成功”、“人生的奋斗”

8.轮椅上的巨人——霍金

◆素材解读

没有人不可以创造奇迹。 霍金,英国剑桥大学应用数学及理论物理学系教授,当代最重要的广义相对论和宇宙论家,是当今享有国际盛誉的伟人之一,被称为在世的最伟大的科学家,还被称为“宇宙之王”。 霍金在大学学习后期,开始患“肌肉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半身不遂。他克服身患残疾的种种困难,坚持研究。1985年霍金丧失语言能力,表达思想唯一的工具是一台电脑声音合成器。他用仅能活动的几个手指操纵一个特制的鼠标器在电脑屏幕上选择字母、单词来造句,然后通过电脑播放声音,通常制造一个句子要5、6分钟,1988年写成科普著作《时间简史》。霍金经受着轮椅上的苦难,他意志坚强,智慧超群,为人类开辟了一片新的星空。

相关热词搜索:典型 历史 典型的历史故事 历史小说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