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电视新闻采访|电视新闻采访

发布时间:2020-02-23 来源: 历史回眸 点击: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文化水平的快速提高,人们对新闻信息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尤其是电视新闻需求更为迫切。当今,电视几乎进入每个家庭,看电视新闻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组成部分。因此,人们对电视新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自然就对记者的采访报道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
  记者在采访中担当的是一个问询者、探询者、提问者、记录者的角色,这是采访工作的实质。如何做好这项工作?我国新闻前辈告诫我们:记者应该永远生活在人民之中,活跃在采访第一线,这是做好采访工作的根本。笔者结合总结自己多年的电视新闻采访实践认为,记者在电视新闻采访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克服“仰、俯”视角,增强“平视”能力;克服提问的模式化和随意性,增强提问能力;克服只顾表现自己,增强倾听能力;克服自身感情“过激”或“冷漠”,增强把握情感能力。
  
  一、克服“仰、俯”视角,增强“平视”能力
  
  在我们的新闻节目中,经常存在记者采访提问时神态居高临下、提问咄咄逼人的情况。有些记者在采访中有轻视被采访对象的心态,俨然法庭法官,采访有如审讯。有时甚至使被采访对象紧张不已,回答语无伦次,以致严重影响媒体的客观公正性。在现代社会里,人和人的关系应该是平等的,记者和被采访对象之间也应该是平等的关系。记者在新闻现场采访,无论被采访对象是谁,记者的行为视角不宜“仰、俯”,而应该是“平视”。所谓“平视”就是人文观念上的平等,即对被采访对象的充分尊重。记者采访时代表的不是自已,而是媒体和观众。另外,针对不同的场合和对象,记者态度应有所调整。对待强势的被访者应该适当抑制,对待弱势的被访者应该给予鼓励。这样才易于实现平等的对话。
  同时,由于电视新闻的现场纪实性,记者采访时的神态、语气、声调、提问的方式和措辞都直接展现在观众面前。记者采访时的态度如何,将直接影响到传播效果,这是记者尤其要重视的一个问题。
  2005年的“五一”劳动节到来之前,笔者策划了一期“劳动者最光荣”的节目,采访一线采煤、建筑民工和环卫工等苦、累、脏的劳动者。作者采取了体验式的报道方式,深入基层,作为他们中的一员,感受他们的艰辛、奋斗、欢乐和成功,达到了情感沟通。面对镜头,他们充分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在受众中引起很大反响,纷纷反映:劳动最伟大,劳动者最光荣。
  
  二、克服提问的模式化和随意性,增强提问能力
  
  现阶段,我们的新闻节目中存在着大量的模式化提问:“请问,你有什么感想?你对这个问题怎么看?你能给我介绍一下吗?”应当说开放式提问是采访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种采访方法,不可或缺,但它也是一种很懒的提问方法,过多地使用这种方法会使采访流于表面,无法深入。要克服提问的模式化和随意性,需要记者动一番脑筋。面对复杂的新闻事件,需要记者提问前做好准备。准备工作包括大量案头工作,你得动笔把要提问的内容事先写下来,做到心中有数。包括设计采访提纲,凭空是想不出来的,你得翻阅大量背景资料,预先向知情人了解被采访对象的经历情况,如此等等。在这个问题上没有捷径,要想得到有价值的回答,要想取得采访对象的尊重,只有做出艰苦的努力。
  在采访过程中问什么,怎么提问,笔者进行了一些探索。2006年,笔者决定要采访淮南市大通区居仁中学的学生、现全国道德模范王兆华时,首先,跳入脑海中的是:“怎么提问一个中学生,而且是第一次面对镜头的采访对象。”为此,笔者一是采访前到小兆华的学校、家庭、小区了解掌握第一手资料,并和小兆华接触,建立了感情;二是采访时,笔者又以阿姨的身份,以谈心的方式进行。因此,“谈心”一开始双方都进入了角色,有问必答,提问和回答都出了彩。
  
  三、克制自我表现欲望,增强倾听能力
  
  记者的倾听,首先是一种尊重的态度。新闻题材的广泛性决定了记者面对的被采访对象几乎可以是所有人,虽然这些人的思想差异很大,但有一点是相同的,所有这些被采访者都希望在一个平等的氛围下进行交流,没有人愿意处在被支配的地位,更没有人愿意看到自己的形象在电视上被矮化。“倾听”是与人为善的外化,也是请对方打开言路的一种期待。
  记者的倾听,本身就是胸有成竹的表现。这是记者传递给观众的很重要的非语言信息,这种信息的传播效果远远胜过记者本人滔滔不绝的叙述,言之凿凿的结论。如果你过分在意自己的角度或神态,那么你会忘了你要干什么,你要问什么问题。所以,采访时最好的状态是“忘我”,做一个具有自己个性特质的本色记者。
  记者的倾听,还是一种技巧。采访中记者常遇到这种情况:您想要被采访对象说出来的内容,往往是人家不愿意说的;而被采访对象想讲的,又往往不是你所想要的。笔者采访全国先进工作者、淮南马山麻风病医院医生年介舜,就是一个例子。年医生是一位不善言辞的人,笔者选择了年医生工作之后,虽然疲倦但心情好的时机进行采访。这时,年医生有感而发,聊起了她的病人,聊起了她献身治疗麻风病这项高尚事业的挫折、动摇和痛苦,信心、坚定和奉献,感人致深。这时的笔者,除适时地引导、提问之外,就是完全“忘我”的倾听,采访达到了预想的目的。
  
  四、克服自身情感“过激”或“冷漠”,增强把握情感能力
  
  记者把握自身情感,首先要有新闻热情。穆青同志说过:“人民的记者一定要有(和)人民群众一样的情感,你(人民)想的也就是我(记者)想的……”我们讲求记者的客观公正,讲求记者的情感控制,绝不是指记者情感狭隘、冷漠自私,内心毫无新闻热情,而是指记者在采访是如何控制情感的问题。
  记者把握自身情感,防止采访走向两个极端。一个极端是:沉迷于现场气氛,忘记了自己是新闻现场和受众之间的中介,忘记了自己的职责。我们经常见到这样的情况:有的记者在现场时,往往受现场情绪感染,被现场氛围牵着鼻子走,或激动万分,或惊诧惶恐,或兴高采烈,或悲愤不已。自己不能从新闻事件的影响中超脱出来,成为客观的媒体代言人。另一个极端是:置身事外,情感冷漠。不管现场氛围如何,无论是什么题材和事件,记者总是千篇一律的“保持”单调的风格、机械的表情。这种情况很容易造成访谈双方的情感隔阂,使采访在浅层面上止步。这两种情况都是职业素养未成熟的表现。
  记者面对镜头如何把握自己的情感,在采访过程中,记者是以双重身份出现的,一个是个性的我,一个是职业的我,这里强调的是,我们反对角色扮演,但一定要有角色控制。作者采访淮南市第一批奔赴四川汶川大地震灾区的卫生援助小分队时,被这些勇士们的事迹感动,也再次被灾区人民的坚强震动而流泪,但笔者时刻把握着采访主题,控制自己情绪,适时转移话题,把采访引向深入。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只有克服“仰、俯”视角,才能增强“平视”能力;只有克服提问的模式化和随意性,才能增强提问能力;只有克制自我表现欲望,才能增强倾听能力;只有克服自身情感的“过激”或“冷漠”,才能增强把握情感能力。这四个方面,各具其功能,同时又是有机的统一体,有其共性。首先,记者要有一个尊重被采访者的态度;其次,采访前要做好充分准备,要全身心投入;第三,采访中要讲究技巧,体现记者的业务水平。因此,一个记者在采访过程中,根据不同的采访对象、不同的采访事件、不同的采访环境,注意把握好本文所讲的四个方面,作者相信就能够成功地完成一次次的采访工作,就能够在采访过程中历练成为党和人民放心的好记者。
  (作者单位:淮南电视台新闻中心)

相关热词搜索:浅谈 采访 电视 浅谈电视新闻采访 新闻采访前的准备工作 新闻发布会准备工作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