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电视采访中的关键点|浅谈采访

发布时间:2020-02-23 来源: 历史回眸 点击:

   【摘要】本文从电视采访的选题、策划、拍摄、记者提问等方面探讨电视采访中的几个重要环节,指出电视采访中的误区和应该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电视采访   
  电视采访是新闻采访的一种形式,它是电视新闻工作者利用电视技术手段,为实现新闻的大众传播而进行的素材采集活动。具有现代的采集手段、独有的采访形式、形象的画面报道、特定的思维方式以及综合的表现因素等特点。
  做电视采访前,首先要选定题材。选择什么样的题材取决于报道思想,记者掌握的新闻线索,以及记者凭借新闻敏感所做的判断。选择题材是采访报道的前提。选题的角度应以事实为基础,以政策为依据,有具体的人物和事件为承载。
  选定了题材后,要进行节目的前期策划。这是围绕选题进行的多维性思维活动,是制作电视片之前要做的一项准备工作。包括节目定位、角度表现、采访重点和采访对象等等。这其中,要考虑挖掘出最有价值的新闻事实、找到最捷径的采访方法、以及想到最大的困难。采访人物时要有针对性,被采访者要比较权威、要有表达力和亲和力。采访单位领导,就要从各个方面考虑,采访哪个效果更好一些。比方说,针对一个问题,有好几个采访对象。对于一个表达能力不强的对象,你就要避免采访他而采访同样知情的另外一个人。
  策划时,要以调查研究为基础。电视采访不是凭空想象,而是在充分占有事实材料的基础上进行的。事实需要通过调查了解去证实。切忌闭门造车,否则可能导致失实。报道出来的必须是事件的真相。《焦点访谈》提出来的口号就是保证100%的准确。策划必须尊重新闻规律,不能无中生有地制造新闻事件。许多记者为了追求轰动效应,不顾新闻采访的规律和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经过策划,通过扮演和组织来进行“新闻采访”,这必然造成新闻失实。策划还要具有灵活性和可变性,要有多个应变方案。为了应变现场,策划要充分考虑各种可能遇到的问题甚至麻烦,制定几套方案,以便在一套方案行不通的情况下依然有后备方案可以继续采访。否则,记者到了现场会因为事件的突变而出现混乱,无法高质量地完成采访工作。
  拍摄是电视采访中的关键环节。它要求记者对现场环境、细节、人物活动等进行有选择地取舍。
  环境作为电视采访现场的重要因素,它富含的信息量使事件的人物摆脱了孤立性,构成相互关联的整体。在纪录片《龙脊》的第一个镜头,就是从山坡的梯田缓缓拉开的远景,音响语言十分丰富――公鸡打鸣、老牛叫、清脆的鸟叫和各种大自然的声音,一切都在慢慢苏醒。把观众带入一个遥远而宁静的红瑶村落小寨的清晨。
  细节是电视屏幕上构成人物性格、事件发展、社会情境、自然景观的最小组成单位,是对表现对象的局部或者细微变化的展示。如果说结构是专题片的骨骼,那么细节就是专题片的血肉。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一部专题片的生命。专题片可以没有情节,但不能没有细节。
  在专题片中,细节起着刻画人物性格、揭示人物情感、揭示主题、交代环境、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是电视报道中的点睛之笔。在纪录片《最后的山神》中,当孟金福和儿子一起上山的时候,儿子怎么也上不了马,然后孟金福不得不走下马来帮助儿子爬上马背。这个动作细节很形象地表明两代人的不同。紧接着,当父子俩在山神前膜拜时,父亲是那么的虔诚,而儿子孟小庆却显得心不在焉,东张西望。这种动作细节的对比更加反映出两代人之间的巨大差异。
  另外在拍摄中,要多拍一些没有特定含义的镜头,也就是平常所说的空镜头。这在后期编辑中往往用处很大。比如,拍一些花的特写、马路上的行车、一些建筑物等等。
  在采访中,经常会有记者出镜。电视记者进入镜头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旁观式:除了记者采访外,摄制组其他人员不要主观地参与到新闻事件中,保证新闻节目的客观公正,避免记者主观行为对采访对象、采访现场的扭曲。我们看有的电视节目,包括中央台的有些节目,画面中有录音师挑着话筒,摄制组人员进入画面等情况,这属于节目的瑕疵。如果在拍摄的时候出现了这些问题,后期节目制作要努力消除摄制组在采访现场的存在痕迹,比较完整地保留采访现场的原生态。
  声音参与式:电视记者在现场的拍摄中只出现声音。
  出镜参与式:电视记者在采访现场将全部身体呈现出来。这个比较常见。
  记者出镜要做到认真选择现场,现场要具有典型意义;记者出现场的景别最好是中全景以上;要努力传达现场感。
  对于已经发生过的事情必然缺失现场,缺失进行时态的事件和流程。只剩下经历过现场的人物、事件发生的环境和地点、历史资料(包括文字、图片和影像)。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用结构过去时空的手法。让历史见证人去回述往事,变过去时为现在时。利用追寻史实的过程,述说过去的事。或者利用历史事件发生的现场环境进行情景式追忆。或者利用资料画面。还有就是真实再现。但是学院派的一些权威人士不提倡这种方式。使用的时候要注意,宜虚不宜实。
  在电视采访中,选择的访问对象应该是与报道事实直接有关的当事人,事件的参与者和目击者。或者虽然不是当事人,但却最了解有关情况的人。一次采访活动应该选择多少个访问对象?应该根据报道的需要来确定,原则是把事实弄清楚。在时间、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多采访一些与新闻事实有关的人。因为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常常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有各自的看法。如果听到一点就报道,容易造成报道的片面性甚至失实。
  采访中的提问是一门学问,它关系到整个片子的质量。成功的现场采访应该是双向交流、探讨式的;它让观众从心理感受到真实、自然、可信。双向交流要求记者要边问边听边思考,在理性与情感的交流中收集信息。它的优点是互为传者,信息反馈及时迅速。记者要善于运用各种因素,积极调动对方的“交流”心理。如果在专题采访中,双方没有交流,机械地一问一答,会让人感觉到生硬,气氛不融洽。双方彼此交流讨论式的采访则更能展示记者的新闻采访能力。记者在确立中心后,精心提出问题。在采访对象回答时认真听,然后,紧紧跟随采访对象回答的内容深入追问。交流式采访给观众的印象是记者在边听边思考中提出问题,是和采访对象在作交流。如果采访对象因种种原因不能积极合作时,记者要以既定目标和对方交谈,慢慢引出对方谈话的兴趣,启发他的思路。这种现场采访能让观众感受到记者的水平,它让观众也经历了探寻事实和人物心灵的过程,有亲切感,也增强了观众的现场参与意识,画面形象甚至能调动观众边看、边听、边思考。
  我们在采访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采访对象,这些人在性格、表现上都会大有不同。同不同类型的人打交道,就要采取不同的采访方法。对于不善言谈的人,你不问,他也不说话。很难直接获取到你需要的信息。怎么办?我们就要谈及他本人的生活,从他的生活中引出话题。对于平时我们所说的张嘴就来爱讲过头话、夸夸其谈的人,我们要特别留意,因为他的话的可信度值得怀疑,最好从侧面进行核实。
  在电视采访普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去克服、改进。一是缺乏交流。在开始提出问题前,没有给被采访者一个消除镜头紧张感的心理准备过程,而是劈头就问,对方注意力一下子集中不起来,直接影响采访效果。二是问题太长。有的记者在提问前说了一大段,让采访对象不知所云,让观众也不明白是记者是在采访还是在表现自己。三是缺乏尊重。采访时有时候提问会触及到被采访者的隐私或被采访者心灵的伤痛,缺少对采访对象应有的尊重。比如说,人家孩子因为车祸或者疾病伤亡了,还问人家这个时候什么心情?或者问父母离异了的孩子“你想不想你妈妈”?这类揭伤疤似的问题往往令人反感。四是准备不足。对一些专业性强的问题,记者本身没有弄清楚,在提问中露出了不懂装懂的马脚。五是角色错位。在现场采访时,记者常说一些带有结论性、政策性的话,好像发表声明,又好像“代言人”。有的记者在随同有关职能部门工作人员到现场采访时越俎代庖,以上级审问者的口气提出问题。六是应变能力差。思维不敏捷,常常问了上句没下句。特别是当对方在回答问题中有明显的漏洞时,不能抓住话题顺势追问下去,导致采访效果不理想。这些采访中的误区甚至是忌讳应该在工作中逐步改进。
  采访时,有的记者在提问的时候看稿子,他的装束和修饰与报道的主题不吻合。会让观众看着特别别扭,也就没了看下去的信心。采访时,要注意话筒应该在记者手里。话筒在记者手里报道显得客观公正、话筒在被采访者手里报道就显得主观。有的被采访者自己拿着话筒说,图像又比较正面,感觉像是他在主持节目。采访人要会根据现场的情况提问,直到获取到需要的信息。采访内容,不是事先写好让被采访者念的,而是他的真实意思的表达。记者的提问也应简洁明了,但要切中问题的实质和要害。避免记者说了一大堆,而被采访者就一句话结束。
  以上从节目的选题、策划、拍摄、提问等方面探讨了电视采访中的重要环节,并指出了电视采访中的误区和应该注意的问题。相信有了高度的热情和强烈的责任心,我们会把电视采访工作做得更好。■
  (作者单位:中国科技大学计算机专业07级)

相关热词搜索:浅谈 关键 电视 浅谈电视采访中的关键点 论电视采访中的关键点 浅谈电视新闻的采访技巧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