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新闻的困境与发展策略】民生新闻

发布时间:2020-02-23 来源: 历史回眸 点击:

  【摘要】民生新闻的发展遭遇困境。进入“后民生新闻”时代,民生新闻应该注重议程设置,积极引导舆论;开掘新闻内涵,做足深度报道;创新报道形式,持续吸引受众;加强队伍建设,优化专业素质;提高媒介素养,引领时代精神。
  【摘要】民生新闻 后民生新闻 困境 发展
  
   随着《南京零距离》等栏目的开播,全国各地掀起了民生新闻的热潮,但是在这繁荣的背后我们还应看到,民生新闻目前还存在许多不足。
  一、困境:方向偏移导致民生新闻乱象丛生
  在民生新闻兴起之初,许多人认为民生新闻就是为市民服务的,新闻的重点是关注老百姓的衣食住行,应以社会新闻、文化娱乐新闻、服务新闻为主,而对于国家大政方针、重大典型等不应该纳入民生新闻的视野。一方面在高收视率和发行量的吸引下,部分媒体过分强调民生新闻的“软化”,让一些格调低下的花边新闻、隐私新闻大行其道,使民生新闻的价值取向走向低俗化;另一方面观众对此类民生新闻的审美疲劳期正在到来,对一些低俗的新闻产生了道德上的怀疑。
  二、转机:民生新闻生存困境预示着“后民生新闻时代”的来临
  初期的民生新闻靠着一种原生态、本土化的表现,靠着报道的贴近性、现场感和亲和力赢得了观众的眼球,它不仅在地理上与广大观众十分接近,而且在心理上也与广大观众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性。然而,在新闻价值的要素中,除了新闻的接近性外,重要性、典型性都是新闻价值的必备要素,因此,民生新闻的新闻价值除了接近性外,还必须具备重要、典型的特点。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一些媒体并没有正确理解民生新闻价值取向的内在含义,把眼光局限于生活中琐碎的“小民生”,许多关系着国计的“大民生”被拒于千里之外。“新闻事实并不仅仅是具体的新闻事件本身,更重要的是新闻事件与社会、新闻事件与人的关系”。因此,与观众切身利益联系越紧密、越长久的信息,其新闻价值就越大。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出现了很多与民众的切身利益直接相关的重大民生问题,同时,观众的自我意识不断增强,对传媒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民生新闻的生存困境预示着其必须转向才能继续发展,江苏电视台《南京零距离》的改版,也预示着我国的民生新闻将进入“后民生新闻时代”,迎来民生新闻发展的新春天。
  三、突围:“后民生新闻”的发展路径
  “后民生新闻”一个显著的特征是关注“大民生”,它是指摒弃传统民生新闻的低俗,保持贴近性和亲和力,在扎根民众喜闻乐见的内容和形式的基础上,增加时政、生活、经济等与民众切身利益相关的内容。“民生新闻不能简单、肤浅地做,应该逐渐从‘小民生’向‘大民生’转变。要提高内涵和深度,从反映民生转变为反映民情、民心、民意、民风、民俗。同时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思想、知识、观点和理念,给人以明确的认知和深刻的启迪,在促进人们思想观念转变上发挥指点迷津和舆论引导的作用,这样,民生新闻才能显得理性而有深度,厚重而有份量。”
  1、注重议程设置,积极引导舆论
  议程设置理论认为,大众对当前重要问题的判断与大众传媒反复报道和强调的问题之间存在着高度的对应关系。也就是说,大众传媒作为“大事”加以报道的,同样也作为“大事”反映在公众的意识中,传媒给予的强调越多,公众对该问题的重视程度也就越高。因此,“后民生新闻”应将时政、生活、经济等与民众切身利益相关的社会问题纳入议题,百姓不再是旁观者,而是从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角度与媒体互动;媒体为民众与政府的对话搭建平台、建立途径,引导公众积极参与和监督公共事务,形成舆论声势,引起政府相关部门的重视,最终促使问题的解决。通过社会问题的解决,构建媒体、政府、受众间的和谐关系,培养公众公共意识。
  2、开掘新闻内涵,做足深度报道
  民生新闻在风貌初显的时候,更多的是一种对大众生活的原生态呈现,一些媒体为了追求收视率,迎合受众猎奇心理,过度强调软性的、负面的信息,或是一味堆砌邻里纠纷、街谈巷议这样的生活琐事,或是暴露生活中丑陋的一面,甚至蓄意加以强化和渲染,使民生新闻滑向低俗。那么,“后民生新闻”应如何正确把握民生新闻内涵、提升媒体威信,拓展生存空间呢?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所长喻国明认为,“一个具有‘卖点’的传播产品,应该有好看、有用、重要三个基本元素。”因此,“后民生新闻”不仅要以平民化视角看问题,也要从政府的视角审视和思考问题,找准政府与百姓、政策、事件的关联点,牢牢把握“好看、有用、重要”这三个基本要素,这样才能使民生新闻从内涵和外延都得到拓展。
  同时,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和经济转轨期,各种重要的政治、经济、社会事件及政策法规和百姓生活的关系越来越密切,观众希望媒体不仅要报道事件,更要注重对新闻内涵的深度挖掘。因此,“后民生新闻”不仅要让大众对身边世界有一个整体认知,更重要的是对观众进行理性引导,从民生角度对关乎百姓生活的内容进行诠释,对有可能对民生带来的影响的事件进行深度解读。
  3、创新报道形式,持续吸引受众
  凤凰总裁刘长乐曾明确表示“新闻是建立具有影响的主流电视媒体的基础。”近年来,为了与网络竞争,传统的三大媒体在互动性和参与性上做足了文章,“后民生新闻”时代这种竞争无疑会愈演愈烈。创新报道形式、提高观众的参与度,实现节目和观众真正的互动是民生节目拓展上的一个关键词。那么如何创新报道形式?笔者认为,“后民生新闻”应致力于拓展新的生存空间,建立电视、网络和手机之间的联动,搭建一个新媒体时代融合的互动平台。利用新媒体传播民生新闻,使参与传播新闻的主体没有条件的限制,使得参与传播的人群分布更加平民化,无论是传播内容还是叙事的视角,会聚焦在平民身上,并站在平民的立场来观察和思考问题,体味人生百态、叙述平民百姓的生活。这样,在提高受众参与积极性的同时也提高了媒体的吸引力。
  4、加强队伍建设,优化专业素质
  纽约大学新闻系的Jay.Rosen教授认为:“新闻记者不应该仅仅是报道新闻,新闻记者的工作还应该包含这样的一些内容:致力于提高社会公众在获得新闻信息上的行为能力,关注公众之间对话和交流的质量,帮助人们积极地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告诉社会公众如何去应付社会问题,而不仅仅是让他们去阅读或观看这些问题。”从业人员专业精神的欠缺,是当前民生新闻面临的最大问题。很多媒体过分看重对技能的培训而忽视从业者新闻素质的提高,使得新闻片面追求“星、腥、性”,强行侵入百姓隐私空间,缺乏对当事人基本的尊重和保护。这种做法违背了新闻专业主义要求,对民生新闻的发展极为不利。因此,提升新闻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是“后民生新闻”提升品质的当务之急。
  5、提高媒介素养,引领时代精神
  “后民生新闻”在转变发展理念、更新发展模式、加强队伍建设的同时,还应该在节目中融入民众的媒介素养教育。加强民众的媒介素养教育,前提是要让民众知道什么是新闻,衡量新闻价值的标准是什么。民生新闻的受众大多都是普通百姓,他们对于民生新闻的标准和定位并不清楚,多数情况下,他们仍将媒介接触作为一种娱乐方式,对于信息的分辨、筛选、利用能力不强。目前的媒介环境中,信息内容极为庞杂,各种良莠不齐的信息同时被呈现在受众面前。如果受众缺乏必要的媒介素养,就不能够正确地理解媒体和新闻,不能正确地使用媒介资源,甚至可能对媒体的报道产生误解。正如专家指出的:“信息社会需要的不是信息的简单传递者或使用者,而是具有较强信息意识和能够熟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将大量支离破碎的信息与数据进行归纳与综合,使之条理化的有较高信息素养的人才。”因此,加强受众的媒介素养教育,对提高受众对新闻的认识与理解是十分有益的,也有助于提高民生新闻的文化内涵和社会品味。■
  
  参考文献
  ①杜俊飞、胡翼青:《深度报道原理》,新华出版社,2001年版
  ②曹丽,《电视民生新闻应做“大民生”》,人民网,2009年06月15日
  ③张楚晗,《“小报”也做“大民生”》,《青年记者》,2008年5月中
  ④张立彬,《培育大学生的信息素养》,《光明日报》,2005年12月21日第六版
  ⑤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1月版
  ⑥童兵,《理论新闻传播学概论》, 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1月版
  ⑦朱寿桐 主编,《民生新闻概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8月版
  ⑧段京肃、杜俊飞 等:《媒介素养导论》,福建人民出版社, 2007年7月第1版
  (作者:南京政治学院新闻传播系硕士)
  责编:姚少宝

相关热词搜索:民生 困境 策略 民生新闻的困境与发展策略 职业发展策略怎么写 发展策略有什么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