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记者的观察能力】 记者观察是核心期刊嘛

发布时间:2020-02-23 来源: 历史回眸 点击:

  【摘要】本文从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新闻编辑等方面阐述记者观察能力在新闻报道中的运用,分析敏锐的观察能力与成功的新闻报道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记者 观察力 新闻采访
  
   进入21世纪,传媒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一个媒体要在竞争中取胜,就必须拥有一批优秀的新闻工作者,尤其是那些进行新闻采集与写作的记者。但是仅满足于写程序化、格式化稿件而没有自己特质的记者最终将被时代淘汰。
  记者的基本素质包括政治素质、业务素质、道德素质等,在业务素质中,笔者认为最重要的是观察能力。作为一名记者,如果缺乏敏锐的观察能力,就不会发现最鲜活的新闻线索,抓不住他人未发现的细节,就难以形成自己独特的新闻视角,也就无法写出生动的新闻报道。
  近年来,记者的观察能力越来越受到国内外新闻媒体的重视,敏锐的观察能力似乎已成为成功记者的标签。现代社会受众变得越来越挑剔,他们已经不满足于了解新闻事实本身,更愿意看新闻事件的来龙去脉。在这种情况下,记者要用探寻的目光寻找受众更感兴趣的话题,写出更符合受众需求的作品。媒体记者首先应该是一个观察家,要有一双发现新闻线索的眼睛,要有一个能准确判断新闻价值的头脑,要有一双能在短时间内写出优秀新闻作品的双手,还要有不怕麻烦,勇于探索的精神。如《中国青年报》、《南方周末》、《三联生活周刊》、《中国新闻周刊》等媒体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越做越强,与他们的记者善于洞察时事热点,善于观察那些可能被常人忽视的细节不无关系。
  那么,记者的观察能力体现在哪些方面呢?笔者现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谈谈看法。
  新闻采访需要观察
  观察贯穿于采访过程的始终,从一开始的寻找新闻源,于纷繁复杂的事物中发现新闻线索,辨别新闻价值的大小,新闻事件的性质,最能体现新闻主题的言谈、动作、神态等细节,再到分辨事实真假,快速搜集资料等,都需要记者拥有一定的观察能力。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事实第一性,新闻第二性。要想真实地反映事实,写出客观的新闻报道,记者必须花费心思对事实本身进行观察,没有对新闻现场的目击,就很难报道事实。另外,采访活动往往具有突发性和紧迫性,对时效性的要求较高,如果记者不具备敏锐的观察能力,快速抓住最具有特点的人、事、物,就会浪费很多时间,甚至会对自己所在的媒体带来不好的影响。
  新闻写作需要观察
  或许有人会认为,材料已经采集好了,写作的时候就不会很费神,只需要将所采信息组合好就行了。这种看法是片面的。首先,记者采集的信息并不一定都准确,有的需要观察、分析之后,才能辨别真伪,才能评测其价值,所以为了对读者负责,记者在写作时仍需要认真对待。其次,当记者采集的信息和其他媒体都差不多时,比如会议新闻等,如何写出与众不同的作品,也是对记者观察能力的考验。
  编辑需要观察
  编辑工作是新闻报道能与读者见面的最后一道工序,新闻编辑是新闻作品最后的把关人,责任尤为重大。新闻编辑也需要具备高超的观察能力,首先他要从稿件的汪洋大海中选出最优秀的稿件。其次,针对这些优秀的新闻稿件,他还要仔细阅读、斟酌,发现记者们未发现的地方,将稿件修改得更完美。此外,要设计出完美的版式,给读者带来视觉美感,也需要编辑人员观察哪些版式更能让读者眼前一亮,哪些版式更符合他们的审美需求。
  总之,媒体要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生存发展,首先必须注重人才,人永远是最鲜活、最有潜力的因素。而在人的素质要素中,敏锐的观察力又是最重要的。没有观察,就没有成功的新闻报道,不灵活动用自己的观察的记者同样也不是成功的新闻工作者。■
  参考文献
   ①邝云妙:《当代新闻采访学》[M].暨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
  ②邱沛簧:《新闻采访的艺术》[M].四川大学出版社,1993年6月
  (作者:新疆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09级研究生)
  责编:姚少宝

相关热词搜索:浅谈 观察 记者 浅谈记者的观察能力 记者观察网 记者观察杂志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