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电视媒体如何把握突发事件的舆论导向 要把握正确舆论导向,提高新闻舆论

发布时间:2020-02-24 来源: 历史回眸 点击:

  【摘要】突发事件发生后,社会大众最迫切需要的是从新闻媒体中迅速、及时、准确地了解事件的真相,以便他们能作出及时准确的判断和采取合理的应对措施。面对突发事件,用正确的舆论来引导公众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为什么要进行突发事件舆论引导,如何引导,怎么才能完善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等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突发事件 新闻报道 舆论导向
  
  如今,“当突发新闻发生时,我就在您身边”,已不再是一句宣传语,而成为了各家电视媒体实力的展示。近年来,重大突发事件日益频繁发生,这对于省级电视媒体来说,也成为一种严峻的考验。重大突发事件报道不同于一般的新闻报道,其引起的社会舆论非常强大,如果引导失误将产生严重的社会问题。特别是对于安徽电视台《安徽新闻联播》这样的新闻名栏目,在面对突发事件时,如何快速、客观、准确地进行报道,引导舆论,把握舆论导向,避免造成群众恐慌,成为媒体近年来关注的问题。
  一、为什么要对突发事件进行舆论引导
  突发事件,是人们对出乎意料事件的总称,也称为突然发生的已经造成、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重大财产损失和重大社会影响的事件,包括自然灾害、严重事故、恐怖主义行为、重大政治事件和重大经济事件等。由于是在人们无心理准备的情况下发生的新闻事件,因此,具有不可预见性。
  如2004年,阜阳“大头娃娃”奶粉事件;2007年12月,繁昌县阳冲铁矿井下坍塌事故;2009年6月,凤阳县晶鑫矿业有限公司爆炸事故;今年6月,泗县百名儿童血铅中毒事件,这些突发事件发生后,破坏性强、牵扯面广、关注度高、影响广泛,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自然成为电视媒体重点关注的焦点和热点。
  省级电视媒体对突发事件的及时快速报道是发挥社会功能的集中体现。其中,通过现场报道的方式对突发事件进行全方位的新闻报道,成为观众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在突发事件的宣传报道中,媒体就必须要更好的履行职责,认清做好突发事件新闻舆论引导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这不仅是维护社会稳定,妥善处置突发事件的必然要求,树立和展示安徽良好形象的必然要求,更是使“坏事变好事”的重要举措。通过突发公共事件的报道,可以正面宣传我们的方针政策,也是使“被动变主动”的重要举措。
  二、省级电视媒体在突发事件中所起的舆论导向作用
  现代社会已经进入信息社会,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早已不再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报纸、广播、电视媒体,而是扩展到通过网络贴子、博客、电话等各种现代信息通讯手段来获取相关的信息,因此,突发事件呈现多渠道、多层次、多角度传播的特征,由此也造成被传递的信息真假混杂,良莠不齐,甚至给少数不良用心者提供了混淆视听的机会,以至于谣言、小道消息漫天飞。电视新闻报道作为信息传播的重要渠道之一,相对于其他信息渠道而言,具有不可比拟的权威性、客观性、公正性与及时性,所以,舆论导向作用更强大、更有效、更积极。
  2007年12月11号晚上7点左右,繁昌县阳冲铁矿突然发生井下坍塌事故,坍塌的泥石堵住了安全出口,正在井下作业的7名矿工被困井下。事故发生后,笔者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此时,在铁矿周边已经聚集了很多矿工家属,情绪非常激动。面对这一突发事件,笔者立即投入采访,充分运用各种电视元素,通过现场报道、电话连线、制作图表等形式,对整个矿难的救援过程进行了全方位的报道。在8天时间里,共播出5篇稿件,特别是《繁昌铁矿事故:成功救出6人搜救仍在进行》这篇稿件在全省媒体中第一个播发,让观众及时了解了救援进展。通过对党和政府采取积极措施抢险救援的报道,展示了党和政府对人民群众生命及财产安全高度负责的态度,在观众中引起热烈反响,起到了很好的舆论导向作用,也得到了受困矿工家属的信任和理解。
  通过对这一突发事件的连续报道,笔者认为,好的新闻报道可以化解谣言、稳定人心,有效避免猜测和歪曲。新闻报道对各级政府处置突发事件具有舆论监督作用,通过及时、公正、公开地报道各级政府处突决策、处突行动、处突结果以及对事态发展的预判,能够对政府的处突行为及时与否、是否卓有成效、政府相关人员工作得力与否、政府相关人员在处突事件中有无违规违纪行为等进行舆论监督,从而树立起一个高效、为民的政府形象,避免群众的误解。另外,还可以促进社会稳定,从精神上引领在突发事件中迷失方向的受害群体,帮助他们积极度过难关。同时,媒体能够放大政府强有力的救助声音,把政府的行为、态度、要求等传达到民众当中,使群众理解政府,同政府形成合力,共同积极应对突发事件。
  三、在突发事件中正确合理引导舆论导向的举措
  突发事件发生后,身处事件当中的民众需要帮助,社会各界需要及时知道事件的真实情况和突发事件处理的进展情况,需要了解突发事件的责任由谁承担,政府相关部门需要及时有效地处理突发事件。作为媒体,应站在政治的高度、民生的高度、社会责任的高度,在及时、客观、公正的报道事实之外,把握好新闻报道的舆论导向,促进突发事件的妥善处理,并减少突发事件给社会发展带来的后遗症。
  《安徽新闻联播》栏目《群众利益无小事》专栏开播以来,每天都会接到很多观众来电,反映的情况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突发事件。2006年盛夏,望江县杨湾镇境内的华阳河上突发大面积死鱼事件,渔民情绪很不稳定。笔者接到渔民的投诉后,立即赶到事发地进行采访报道。在近40度的高温下,在华阳河上工作了5个小时,通过对渔民和相关部门的大量采访,得知死鱼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华阳河河道水位低,夜间遭受暴雨袭击,村民浇灌田地的农药流入华阳河中,加上水体上下温差过大,形成对流,造成水体溶氧低,导致鱼类缺氧死亡。望江县人民政府立即拿出20万救助金帮助受灾渔民渡过难关,并下发文件“华阳河水质已经不宜养殖”,要求华阳河沿河各渔业养殖户必须清除设在华阳河中的网箱,异地转养。回台后,笔者立即播发了《华阳河:农药成分污染水体 鱼类大面积死亡》的报道,详细介绍了死鱼的原因,客观公正地报道了这一事件,促使此次环境污染问题得到妥善解决,渔民的情绪也得到了稳定,同时也树立了当地政府面对突发事件的亲民态度。
  因此,在面对突发事件时,新闻媒体一定要第一时间到达现场,要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注重报道的科学性,要注意稳和准,把每一个细节、数字都尽可能摸清。有些一时难以核实的情节,宁可不报。有些稿件宁可晚些发,也要把事实核准,经得起检验。
  2007年,太湖蓝藻暴发造成无锡市市民无法正常饮用自来水,这一事件引起了安徽省巢湖流域市民的紧张,很多当地观众给我们栏目打电话,怀疑巢湖水质有问题。笔者立即赶往巢湖,通过两天时间到巢湖湖面、出水口和市民家中进行实地调查,并通过对巢湖市环保局和自来水公司水质检测数据的分析,及时播发了《安徽巢湖水质未受蓝藻影响》的报道,通过记者的镜头和对当地专家、市民的采访以及详实、准确的数据,向观众真实反映了巢湖的水质情况,消除了群众的顾虑。
  胡锦涛同志2008年6月在考察人民日报社时指出:“舆论导向正确,利党利国利民;舆论导向错误,误党误国误民。”重大突发事件往往具有分量重、影响大、情况复杂、敏感程度高、后果严重等特点,对其报道不客观、公正,会引起社会诸多不良反应,影响社会稳定,更何况一些重大突发事件还具备相当的政治性。如果媒体没有很好地对重大突发事件进行舆论的引导,错误的舆论可能形成巨大的“舆论螺旋”,并和谣言遥相呼应,从而混淆视听,涣散人心,对社会的安定团结造成不利的影响。
  总之,重大突发事件新闻报道的政治性、政策性、策略性都较强,媒体应牢记自己的职责与使命,及时、准确地报道突发事件,展现人文主义关怀精神,彰显舆论导向力量,致力于服务党与人民,提高媒体自身的公信力,以更好地发挥新闻导向作用。■
  (作者单位:安徽电视台新闻中心)
  责编:周蕾

相关热词搜索:突发事件 舆论 省级 省级电视媒体如何把握突发事件的舆论导向 新闻媒体舆论导向作用 新媒体舆论导向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