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记者的个人素养_新媒体时代报刊记者与网络的互动

发布时间:2020-02-24 来源: 历史回眸 点击:

  【摘要】本文基于《新华日报》和《扬子晚报》记者网络使用情况的调查数据,从多角度考察网络对当代记者工作的影响情况和渗透程度。旨在分析讨论新媒体时代报刊记者工作与网络的互动关系,进而总结在报网互动进程中可供借鉴的经验性认识。
  【关键词】记者 网络使用 问卷调查
  
   “截至2010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4.2亿。”①与此同时,“我国网民平均上网时长继续增加,周平均上网时长达到19.8个小时。”②受众网络化加速的另一表现为网络成为人们获取新闻资讯的重要途径。“截至2010年6月,网络新闻使用率为78.5%,用户规模达3.3亿人。”③
  庞大的网民队伍促进了网络语境下的公共领域的创建。报刊记者一方面作为普通的网络使用者,将网络视为工作和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另一方面作为传统媒体的信息制造者,当之无愧地成为网络内容的重要供给方。因此,他们是海量网络信息环境中的一类特殊人群,其网络使用情况会直接影响整个网络环境的建设。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调查对象。本次问卷调查对象为《新华日报》和《扬子晚报》在职一线采编记者,旨在较全面了解党报和都市报记者的总体网络使用情况。下文分析中提及的记者均特指报刊记者。
  2、资料的收集整理。本次调查研究工具为自制问卷。调查问卷由27个问题组成。其中多项选择题18道,开放式填空题9道。调查内容包含记者基本信息的采集,如年龄、性别、工作部门、上网时长、电脑首页、博客等硬性信息;同时设置网络信息的喜好、个人使用习惯以及报道中使用网络信息情况等态度性或观点性的软性问题。整个调查过程共派发100张问卷,收回98张,其中有效问卷96张,有效回收率96%。
  由于本次调查问卷中设计的问题答案多为描述型多选题,因此在数据分析统计阶段没有运用SPSS进行数据处理,数据统计以及图表生成均运用Excel软件。
  二、调查基本情况和调查分析
  受访者中,男性记者40人,女性记者56人。除四名专职编辑外,其余都为采编合一记者。问卷还显示,年龄处于20-29岁区间的记者有34人,30-39岁的38人,40-49岁的22人,50岁以上2人。
  以上受访者分属时政、财经、教育、卫生、文化、体育、副刊等部门。
  1、记者接触网络的基本情况。从对最早接触网络时间的调查来看,所有受访记者无不接触网络,最迟的也于2005年加入,而“先进分子”早在1996年就已介入网络世界。记者们首次“触网”时间集中在世纪之交,仅2000年就有22人成为网民,占22.9%。这与2000年全国上网计算机数量激增的大背景是一致的(由1999年的146万台激增至650万台④)。
  新世纪的第一个十年里,记者对网络的使用程度大大加深。受访者中,平均每天上网时长6小时以上的占了59%,3-6小时之间的也有31%,仅有两人每天上网1小时以下。这种程度的加深还体现在对网络的严重依赖,在面对“单位网络瘫痪数日”的问题上,26个选择了“浑身不自在,什么工作都干不了”,而选择“很不习惯,尝试工作但收效甚微”高达43.5%,只有6人选择“无所谓,基本照常工作”。可见,网络已很难从记者的工作环境中剥离出来。
  通过数据分析得出,百度为最受记者青睐的Internet首页,还有41%的受访者将单位网站“新华报业网”或新华日报采编系统设为首页。除了工作需要登录单位或部门网站外,记者们经常登录的新闻网站依次为:新浪、搜狐、网易、凤凰、腾讯、人民网、中华网、联合早报网,见表1。其中,新浪网以绝对优势占据榜首。记者们钟爱的门户论坛则集中在天涯、西祠、猫扑三家。此外,这种网站喜好还具有明显的专业性,比如财经版的记者偏好和讯网、东方财经网等经济类网站,而热线部门记者则多会停留在“都市圈圈”这类生活类网站。
  2、网络在记者工作中的实际应用。调查中只有两人没有“上班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脑”的习惯,而66.7%的受访记者的QQ、MSN等即时通讯工具会始终在线,“不停地关注是否有新邮件”达24人,习惯“在各大论坛、博客、QQ群里游走跟帖”的也有8位。网络各种功用对记者工作的渗透作用明显,记者使用网络也不再仅限于最初的了解阶段。
  虽然偏好的网站因人而异,但受访记者穿梭于各大网站的主要目的明确且集中。记者们在工作中使用网络的主要目的为:获取新闻线索、了解受众观点、了解事件最新进展和查询背景资料(见表2)。
  网络对记者工作的渗透还体现在记者们主动介入网络语境。开通博客的记者有44人,习惯更新微博的记者有28人,超过三成的记者同时开通了博客和微博。这些活跃在网络空间里的“媒体人”比一般网民更善于行使网络话语权。他们不仅在网络中发表观点,还会把虚拟网络带入现实,92%的受访记者愿意把网络流行语、网络红人或网民议题写入日常报道,还有36位受访者甚至会直接引用网络中的话语。
  网络还是记者手中的联络工具。首先,通过网络通联实现与采访对象的信息对接可以取代舟车劳顿的现场采访(按使用频率依次为:QQ、E-mail、MSN、受访者的个人博客或网站)。通过网络可以完成采访的情况下,23.5%的记者不愿意再实地采访。
  其次,记者还利用网络开展一系列的报网互动活动。调查中,35.9%的受访记者曾“举行网络民意调查”,“发起读者活动”则有28.2%,30.8%的记者曾在网络上“发布报纸上未刊登的消息”,甚至还有8位“勇士”敢于“与网络上的相反意见展开论战”。记者已不再限于“嗅”出网络事件的“味”,还要“听”到网民的“声”,更可能“点燃”网络论战的“导火索”。
  调查中,84.6%的记者承认出现“网络信息搜集依赖症状”,认为依赖网络社交环境和网络观点的也分别占了18.3%和12.8%。
  3、记者对网络生存状态的自我评价。调查中71.4%的记者承认网络对工作的影响已“足够强大”, 25.7%的记者认为影响力“一般”,但没有人认为网络的影响力“尚显微弱”。
  统计数据还显示出网络对记者工作情绪的催生作用。34.3%的受访者在发掘出网络新闻线索时会产生兴奋情绪,还有近三成记者会因揭开现实中未曾公开的真相而激动不已,此外25%的受访者有过发帖受热捧的愉快经历。另一方面,88.6%的记者抱怨网速慢、网页打不开等情况。甄别网络内容也给48.6%的记者带来了烦恼,还有28.6%的受访记者苦恼于部分网站(如境外网站)访问受限。即使是帖子被管理员删除也会导致近一成记者的不快情绪。
  值得关注的是,网络对记者的强大作用力已经明显影响到记者对传统报业本身的认知。在调查中,认为“网络媒体冲击下传统报业危机四伏”占54.2%,认为“目前和平相处,但威胁初步显现”的有28.6%,而相信“网络媒体难以对传统报业造成威胁”的仅8人。
  三、网络时代记者与网络的互动
  1、网络在记者工作中的工具属性。从调查中不难看出,当下记者已习惯借力于网络来完成新闻报道工作。诚然,网络确实给记者工作带来了许多实质性的便利。
  2010年7月底,《扬子晚报》曾利用“扬子晚报网”平台开展了“小记者暑期看世博”活动。活动第一阶段以在线作文形式选拔出小记者,第二阶段则通过在线“抢”馆来公平分配采写内容。几乎同一时间段,南京某媒体在报道“龙虾门”事件时却出现误用网络信息的情况。有记者在联系某医院未果的情况下在网络上搜寻相关案例,并引用“网络专家”的说法为事件定性。稿件见报后导致其它媒体蜂拥至报道中所涉医院采访,院方则表示从未表态,并点名指责了该记者的行为。同样是利用网络从事新闻报道工作,前后两则案例所产生的社会效果大相径庭。前者作为一次成功的互动实践,很好地安排了后续报道工作。而后者不仅“得罪”了潜在采访对象,更令报社形象受损。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网络在记者工作中扮演的应是“劳动工具”的角色,其互动效果并不取决于网络,而在于记者本身的利用是否理性。
  不可否认,网络已是记者如影随形的工作伙伴。调查显示,无论是寻找新闻线索、联系采访对象、选择写作素材,还是维护社交圈子、营造舆论氛围,几乎记者工作的每一环节都有网络的参与。正如“媒介即人的延伸”所描述的那样,网络已成为记者延伸至外界环境的强大触角,并成为塑造媒介环境的有力武器。
  但须注意的是,网络是以信息介质的姿态存活的,“如果没有人把信息输入进去的话,网络只不过是一个箱子而已。”⑤影响网络实现社会效益的因子应该为具有能动作用的报道决策者。因此,记者对网络功能的索要应该是基于实际情况之上的一种延展性需求,绝不能超越其工具性作用来替代现实世界。记者们越“惟网是从”,就越远离新闻现场;越是“网络为王”,就越脱离现实语境。
  2、记者在网络互动中的意见领袖形象。在网络塑造的媒介环境中,受众为消解认知上的不确定性,必须建立起有异于传统媒介互动的新型网络交往关系。网络传播带来最大限度的低准入、高分享式传受互动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污染现象和越轨行为。那么身为舆论精英的记者是否应该承担起与“线下”社会一样的社会责任呢?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一部分记者已不再仅仅将网络视为单纯的信息搜索工具,而是主动地分享见解和资讯,并跳出杂乱的信息“包围圈”为网络生活制造议程、分析话题。一部分前沿人士已顺利地将“意见领袖”的形象延伸至虚拟时空。他们比普通人更有机会接触事件核心和当事人;职业理想会让他们表现出更强烈的倾述欲和正义感;“喉舌”的刻板印象也为其镀上了“权威”或是“官方”的外壳。
  此外,在海量、多元的虚拟信息环境下,除非有极强的人格力量和表达风格,否则脱颖而出的几率微乎其微。而现实是很多记者正被网络环境影响着情绪,就这点而言,我国的新闻工作者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参考文献
  ①②③《第 26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0:3、22、26
  ④http://tech.省略/int-
  ernet/china/2000-07-27/31904.shtml
  ⑤中马清福著,崔保国 等译:《报业的活路》[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86
  (作者: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专业09级硕士研究生)
  责编:叶水茂

相关热词搜索:互动 报刊 记者 新媒体时代报刊记者与网络的互动 网络新媒体时代 网络媒体记者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