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如何追求积极的新闻效应]追求规模经济效应的众多大企业

发布时间:2020-02-24 来源: 历史回眸 点击:

  【摘要】新闻效应有正面效应和负面效应之分,正面效应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积极的新闻效应,这对媒体和记者来说都是努力追求的。如何产生积极的新闻效应,本文对此作一探讨。   【关键词】媒体 新闻效应 模式化 盲目跟风
  
  心理学告诉我们,人们对极为熟悉的、形象生动的、特点鲜明以及发生在身边的事件、信息往往会产生积极的心理反应,不仅表现得非常敏感,而且容易印象深刻,甚至口口相传,我们习惯上称之为新闻效应。新闻效应有正面效应和负面效应之分,正面效应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积极地新闻效应,这对媒体和记者来说都是努力追求的。许多媒体为了达到新闻效应绞尽脑汁地“抢”新闻,想方设法地制造“亮”点、“卖”点,甚至有个别媒体、个别记者不惜炮制虚假新闻以吸引人们的眼球。更有些媒体以舆论监督的名义对一些部门、单位及社会现象予以“曝光”,以期达到新闻效应。怎样使新闻报道产生积极的新闻效应,有了轰动效果是否就有了积极的新闻效应,笔者根据多年的工作实践和体会,作一探析:
  一、模式化、概念化的新闻报道不能产生积极的新闻效应
  模式化、概念化长期以来已成为新闻报道的一个顽疾,尤其是会议报道表现尤甚,以至于形成了若干个固定的模式。①会议新闻的模式一般是××时间,在××地点开了什么会,什么人物讲了话等,整篇消息的结构基本是会议的程序安排。经济新闻的模式是××单位开展了什么工程,采取了什么措施,取得了怎样的成绩。外事新闻的模式是:××时间在××地点,谁会见了谁,就什么问题达成了一致的意见。灾害新闻模式是:××时间在××地点发生了什么,谁遭遇灾害,某领导赶赴现场指导救灾,情况在进一步调查中等等。
  按照这些模式写作新闻报道,不仅很难写出有“亮点”的新闻,也谈不上新意。因此,记者想要采写出有较大新闻价值的新闻,产生积极的新闻效应,一个重要的基本功是学会选择和提炼有价值的新闻,寻找“新闻点”。选最能感人的细节、最精妙的观点、最有特点的现象作为切入点。记者采写会议报道,要善于发现新闻事实,善于挖掘其新闻价值。多从市情、民情出发,想方设法把新鲜、重要的新闻传递给受众。对领导的讲话要尽可能提炼,选择重点,突出群众最关心的部分。同时还要注意运用新闻背景材料,增加会议新闻的深度、厚度、广度。
  二、舆论监督超越范围难免出现负面效应
  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体对社会和公共事务中的偏差现象和行为,进行报道和评论的一种倾向性传播活动。它是公众意见的媒体表达,是新闻媒体的一项基本功能。
  但是,舆论监督也有其特定的活动空间,超出这一范围以外的领域对舆论监督来说就是“禁区”。如果超出了舆论监督的范围,选择了不宜监督的题材,难免出现负面效应。
  选择舆论监督题材或话题时有三类题材应尽量避免:
  一是舆论监督意义不大的题材。人民群众不甚关心、没有迫切的现实性、不具有普遍的典型意义的题材,媒体一般不宜选择。
  二是党和政府暂时不能解决或解决难度较大的题材。也就是说舆论监督工作要坚持党性原则和组织纪律性。要主动配合党和政府的工作,一切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入手,从稳定的角度来审视和衡量舆论监督的标准和尺度,不简单盲从行事,不该编发的稿件绝不编发,不该涉足的问题绝不涉足。
  三是一些尚在探索或有重大争议的题材。这样的题材媒体进行舆论监督后容易造成否定一方,肯定另一方,为今后解决问题增添难度,引起群众的反感。
  要使舆论监督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和积极的新闻效应,应当坚持以下原则:
  把握导向原则。舆论监督要有一个正确的态度,明确的方向,无论是简单的批评教育还是深度的批评报道,都要紧紧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起到引导人、教育人、鼓舞人的作用。在进行舆论监督之前,对批评的主体进行认真分析和判断,保证批评方向的正确性。
  坚持帮忙不添乱的原则。对人民群众普遍关注,党和政府重视并着力解决的热点、难点问题,要加大舆论监督力度。对一些虽然事实清楚,但政府一时无力解决或无法解决的问题,一般不要报道,避免为政府添乱。
  客观公正的原则。舆论监督的客观公正就是坚持真实性,用事实说话。采访中,尊重客观事实,不偏不倚,不为某些人的意志所转移,做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工作。在撰写稿件时,注重在细节上的运用和表述,力求在遣词造句、文字的把握和推敲上下功夫。稿件中所涉及到的人和事乃至具体细节认真核实材料,保证确凿无误。批评稿件还要尽可能征求有关部门的意见,对涉及政策、法律的问题,更要认真把握。广播的舆论监督要发挥语言优势,大量使用同期声来表现主题,利用富有特色的音响说明问题。还可以让听众参与进来,这样使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有机结合起来,直接促进问题的解决②。
  贯穿策划的原则。一篇好的新闻作品无不体现策划功夫,舆论监督更应加强策划。策划贯穿到选题、报道角度、组稿、报道时机等整个过程中去,力求使舆论监督的新闻效应达到最大化,真正有利于问题的解决,难点的化解。
  三、盲目跟风缺乏个性的报道易虚假失实
  新闻报道需要跟风,新闻工作者应当是跟风者。这个风,是风起青萍之末的风,是风声的风,是新风的风。具体说,是指新的线索,新的关注点,新的动态,新的趋向。跟住这些风,才能保证新闻每天出新出彩。近年来,社会上出现的一些新鲜、生动、涵义丰富的新词,很快就会被媒体采用,如雷人、不差钱、跑跑、躲猫猫等词的恰当使用,一语道破,使人心领神会。
  然而,在媒体中也存在盲目跟风的现象。只要某地出了一件轰动性的新闻,媒体唯恐漏掉新闻,失去卖点,于是趋之若骛,竞相报道,你登消息,我写通讯,他来系列报道,不知不觉在媒体上刮起一股风来。2010年上半年一些地方发生了校园凶杀案,许多地方的媒体动用各种手段纷纷报道,一时间社会、家庭、学校人人自危。殊不知媒体的这种盲目跟风、缺乏个性的大规模、高密度报道给人们带来的是恐惧心理,对社会治安没有安全感,感到正义不足,邪恶有余。对犯罪分子作案手段、情节的报道不仅没有起到教育人民群众的作用,反而起到了“教唆”作用,特别是青少年从中汲取了有害的东西,学会了一些作案手段。
  盲目跟风的另一个后果还会产生虚假报道、失实报道。今天说是白的,明天则说是黑的,后天又改口说是灰的,广大受众被弄得云里雾里、晕头转向。张悟本喝绿豆汤、吃冬瓜能治病的报道就是一个典型,这样的报道既愚弄了广大老百姓,不会产生积极的新闻效应,媒体的公信力也受到严重影响。因此,我们的媒体必须时刻保持清醒冷静的头脑,全面思考,科学分析,准确判断,对社会热点事件、公共突发性事件千万不要盲目跟风,火上加油。
  积极的新闻效应不等于轰动效应,我们的新闻媒体追求积极地新闻效应必须从每一篇稿件做起,切实考虑他的社会影响和作用,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使新闻宣传真正起到鼓舞人民、教育人民的作用。媒体记者在采写报道中,要时刻想到我们的报道是否符合党和人民的利益,是否有利于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是否代表了社会的主流和本质,绝不能以个人感情用事,片面追求“轰动效应”,而忘记了对社会和国家的责任感。每一个新闻工作者只有牢记自己的职责和肩负的责任,自觉当好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避免新闻报道的误导,才能使新闻报道真正实现积极的新闻效应。■
  参考文献
  ①张烁,《模式化是创新之大敌――试论新闻报道的模式化及其危害》,紫金网,2008-05-28
  ②周静娟,《谈地方电台怎样做好舆论监督报道》,《视听界》,2008(1)
  ③江永红,《试论新闻的度》,《新闻战线》,2003(9)
  (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广播电视台)
  责编:姚少宝

相关热词搜索:效应 追求 媒体 媒体如何追求积极的新闻效应 新闻媒体的正负效应 有些媒体单纯追求轰动效应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