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性事件的舆论引导:群体性事件舆论引导组的成员

发布时间:2020-02-24 来源: 历史回眸 点击:

  【摘要】本文以“陆良事件”为切入点,围绕舆论概念,从专业视角对该事件进行探讨,为当前媒体舆论引导提供一点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陆良事件” 舆论引导 熟人社会 媒介化
  
  一、舆论形成规律探析
  1、舆论的本体与特征
  舆论是公众对现实社会以及社会中的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表现的总和,混杂理智和非理智成份。①舆论的本体是意见。卢梭发现舆论的自恃性:舆论不受任何强力的压制与束缚。③“一个意见只要是正确的,尽管一次再次甚至多次被压熄下去,但在悠悠岁月的进程中一般总会不断有人把它重新发现出来,知道某一次的重现恰直情况有利,幸得逃过迫害,直至它头角崭露,能够抵制随后再试图压制它的一切努力。”密尔也强调意见的这一特性。
  2、舆论形成的一般规律
  (1)国内外不同看法。国外的观点,有柯雷德?金提出的四步骤:对某种事情产生不满;产生共同需要;通过媒介的讨论或争论,作出决定。E?杰夫逊鲍尔的七阶段论:许多分散个人开始关注同一个社会问题;一些组织或团体提出解决方案;出现对立意见,产生争论;统一意见,寻求对立者的支持;舆论从讨论或争论中产生;政治机构采纳舆论,采取解决措施;负责人采取行动,作出权威性决定。国内主要观点――刘建明的四阶段论:个人意见的多样式和相互靠拢;无数意志的融合;舆论领袖的评价指导;获得权威性。③
  个人意见转化为多数人的集合意识,主要借助“社会广泛的讨论”实现的。“抱有相同意向的个人开始在各种社会范围和场合中聚合在一起,有意无意地和他人交换意见,求同排异,相互呼应,相互支持,舆论的各种要素开始形成。”④
  在此认识基础上,有学者提出舆论圈和舆论场,试图更系统地研究舆论:
  (2)舆论圈。舆论圈是指少至几个人、多至十几个人聚合在一起相互交谈、并取得初步一致意见的社会小群体。舆论圈是自发形成的,若干人对议论的话题表现出共同的兴趣,由于空间相邻(邻居、偶然的接触、在同一个单位工作、同乘一辆汽车、火车等等)的因素使他们兴致勃勃地一次或多次地凑在一起交谈。⑤
  舆论圈之所以不断呈现出扩大的趋势,一方面取决于舆论人交往范围的扩大,另一方面还取决于舆论人社会角色的多面性。舆论人在其社会生活中往往充当几个不同的角色,一个中年人在家庭里可能是父亲,在工作岗位是科长,在街道是普通居民,在同学中是过去的老班长。这样一个舆论人在不同舆论圈内都可能把个人知道的事件和意见向其他人转达,同时不断纠合新的舆论圈,使意见传播的范围不断扩大,引起更多人的关心和讨论,这就扩大了舆论进入社会讨论的广度和深度。⑥
  (3)舆论场。新华社总编辑南振中提出“两个舆论场”:传统媒体的官方舆论场和网络舆论场。在官方舆论场中,“话语权”主要掌握在媒介资源的控制者手中,政府控制“由谁说”和“说什么”。学者刘九洲认为目前情况是政府舆论场主控三个舆论场;媒体舆论场更多地倾向政府舆论场一极;民众舆论场影响力相对较小。相对于整个社会的舆论场来说,这种影响力的增强仍然是十分有限的,一般情况下难以动摇政府主控的局面。⑦
  二、“陆良事件”的媒体呈现分析
  随着改革的深入与发展,利益问题引发的矛盾冲突越来越多,社会进入了群体性事件的高发期。⑧
  群体性事件,指由某些社会矛盾引发,特定群体或不特定多数人聚合临时形成的偶合群体,以人民内部矛盾的形式,通过没有合法依据的规模性聚集、对社会造成负面影响的群体活动、发生多数人语言行为或肢体行为上的冲突等群体行为的方式,或表达诉求和主张,或直接争取和维护自身利益,或发泄不满、制造影响,因而对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造成重大负面影响的各种事件。⑨
  “陆良事件”是指2009年8月26日,云南省陆良县因建煤矿与当地村民因施工引发纠纷,百余群众与维持秩序的民警发生冲突的事件。
  1、“陆良事件”的媒体呈现
  笔者以“陆良事件”为关键词,搜索了112个相关网页,归纳了媒体的核心文本和转载率较高的评论。
  陆良本是个典型的贫煤县,工农业生产和城乡居民用煤一直依靠外县供给。5月29日,陆良全县最大的煤矿项目正式开工建设。因为赔付问题,村民们并不满意,石槽河大村子村的村民开始向煤矿工地聚集。冲突爆发。在处理陆良群体事件时政府遇事不捂。工作组连夜走访群众,逐一梳理村民反映的问题。群众提出的七个问题中,六个得到妥善解决。事发当天,来自陆良县公安局、国土局、农业局等单位的6位新闻发言人迅速赶到现场,应对媒体提问,并发布新闻通稿。
  2、事件解决的关键
  在“陆良事件”处理中,政府的及时安抚是事件解决的关键,意见的顺畅交流是法宝。“意见交流是将一个人的意思和观念传达给别人的行动,意见交流假若要产生成效,必须有充分的弹性与活力。”⑩
  “陆良事件”中,政府牢牢把握主动权,官方媒体第一时间发布消息,行动上紧跟。如学者刘九洲所说,主控的政府舆论场和适时的媒体舆论场良好互动,促成了事件的圆满解决。其中,网络的活跃起到的是疏通舆论的作用。政府舆论场的果断出击,把群众的不满降到了最低点,无形中钳住民众舆论场的发声带。网上有时出现一些过激的情绪、言论、表达方式,往往是源于相关责任部门、单位或个人对于民众反映的问题不闻不问,搪塞或者以比较武断的方式回应。喻国明认为网络民意一定程度上是现实民意的参考。
  三、舆论交流构型探析
  1、媒介化的舆论
  媒介化指“人们生活在媒介的包围和习惯于此并依赖于此。”⑾人只能直接感受到周围很小范围的舆论。某一事件形成舆论,是“大众传播媒介告之”的,并附加了许多它们自己的意见。大众媒介营造的环境,对舆论已构成一种巨大的想象的人工世界,影响着舆论的产生和变化。
  美国学者麦克利德等指出媒介在舆论形成过程中的三种角色――渠道或联系者;变动的代言人;作为认识方法发挥作用的。舆论作为媒介化了的舆论而存在。对媒介图景,有研究者指出,在今天的报纸、电视和互联网中,客观存在着两种社会图景和两种声音,一种是在恪守宣传口径的传统媒体和网站新闻中,风平浪静的图景,中规中矩的声音;一种是在心直口快的网络社区中,经常真实得让人不爽的图景,民怨累积、戾气潜行的声音。无论如何,媒介化是舆论传播的重要因素。
  2、熟人社会的舆论传播
  在对群体性事件的舆论动员特征分析时,“熟人社会”是关键词。熟人社会,通俗讲即“小圈子”。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认为中国传统社会有一张复杂庞大的关系网,人熟是一宝。而熟人间的意见交流,“穷人自有自己的资源和优势,那就是每个人嵌入社会而具有的人际关系网络。”弱势群体再弱势,透过既有的人际关系网络,势单力薄也就变得人多势众了,“架不住众人的同情、劝慰、支持、鼓励,个人也可以改变认识,发生‘认知解放,弃除无力感。’”⑿所以,熟人间舆论的传播更快捷直接,他们的“社会抗争”是一个“情感集体唤醒”的过程,没有直接利益关系的人裹挟到事件中,当事人,直接利益攸关者,命运共同体、道义共同体。
  “陆良事件”中,熟人间的舆论传播也起到了作用。笔者认为,对当代中国群体性事件的舆论理解要注意以上两点。
  结语
  二百多年前,卢梭理想化的宣称“公共意见是决不会屈服于强制力的”。一百多年前,德国社会学家齐美尔认为在冲突过程中,敌对情绪得以宣泄,反面的观点得以表达,敌对情绪得到心理上的安慰,不至于使社会冲突上升到无法或尖锐化的程度。他认为,社会应建立“安全阀”制度,以上冲突在萌芽、冲突中得以削减。当前中国群体性事件频发,媒体作为群体性事件舆论传播中的重要一环,尤其要谨慎对待,灵活自主以推动事件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①[法]卢梭:《社会契约论》,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159
  ②[美]沃尔特?李普曼:《公众舆论》,阎克文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2、199
  ③韩运荣、喻国明:《舆论学原理、方法与应用》,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61
  ④⑤⑥刘建明:《基础舆论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11、100-103
  ⑦⑧张爱民,《当前我国突发性群体性事件的特点及效应评价》,《世纪桥》,2007(7)
  ⑨单光鼐,《尽快开启越来越逼近的制度出口――2009年群体事件全解析》,《南方周末》,2010-02-03,P19:29:12
  ⑩梅也耳:《企业管理百科全书》,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4:345
  ⑾樊葵:《媒介崇拜论》,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95、97
  ⑿于建嵘:《变话:引导舆论新方式》,中国出版集团公司,2010:131
  (作者:武汉大学新闻学院研究生)
  责编:姚少宝

相关热词搜索:舆论 引导 群体性事件 群体性事件的舆论引导 中国几大群体性事件 2017重大群体性事件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