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民权利与社会公正】庶民

发布时间:2020-02-24 来源: 历史回眸 点击:

  【摘要】当代网络舆情的走向主要表现为:舆情下沉,基层矛盾日益凸显;舆情扩散,真实干预网络事件;媒体联动,网络舆情“倒灌”传统媒体;官民互动,网络舆情影响公共决策;游戏人生,部分网络舆情走向娱乐化。
  【关键词】网络舆情 公民权利 社会公正
  
  随着我国网民群体不断扩大,新型媒体加速融合,网络手段多种多样,网络媒体逐渐成为民众言论表达与情绪发泄的活跃平台。因此,探寻当代网络舆情的走向,无疑具有现实的价值。
  一、互联网引导社会舆情
  随着我国社会发展步伐的加快和新媒体技术的高速行进,互联网向基层普及、覆盖已是不争的事实。在这种情况下,基层矛盾与问题开始频繁地浮现于网上。其情况之严重,超出了人们的想象。
  2010年5月,人民论坛杂志在人民论坛网、人民网、腾讯网等做了关于“当代中国官员的‘网络恐惧’”问卷调查,总计参与人数6243人。70%的受调查者认为,当代中国官员患有“网络恐惧”症。对于“哪一级别的干部最怕网络监督”的问题,人民论坛杂志问卷调查中心对300位党政干部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选择“县处级”这一选项的占47%,列第一位①。这一数据说明,网络舆情已成为监督干部的重要手段,同时也反衬出主流媒体的监督缺位。而“县处级”干部最怕网络监督,反映了网络舆情在基层产生了巨大的作用。县处级干部惧怕网络监督有其害怕网络流言给工作造成负面影响的因素,也有其自身做法不规范而惧怕曝光的成分。他们多数文化素质较高,视野较开阔,懂得网络监督的威力,往往小心翼翼地规避网络监督的风险。但一些基层官员素质偏低,长期的琐碎事物缠身又使他们忽视对新媒体技术的学习和运用,他们的大胆妄为终于酿成祸端,成为近几年网络舆情方面的反面教材。近几年主要的网络热点事件大部分发生在县级或县级以下地区,却都掀起了席卷全国的网络风波。
  随着网络向基层普及,基层官员的腐败、堕落、黑暗问题被暴晒于网络,这些又激起了民众与政府的对立情绪,社会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但这种阵痛预示着民主和进步的曙光,为广大网民所热爱,为人民群众所欢迎,自然,也对网络舆情的引导提出了迫切而严肃的课题。
  二、舆情扩散,真实干预网络事件
  真实干预网络事件,就是对网络中披露的事件进行实实在在的干预。具体说,就是网民主动参与到事件当中,而不是满足于看网上消息,发表观点。比如,“人肉搜索”凝聚网友力量,变传统的网络信息搜索为人找人、人问人的关系型网络社区活动,这种搜索就具有真实干预事件的因子,是网络舆情扩大化的表现。
  2009年的邓玉娇案,就是网络意见领袖干预现实的成功案例。这年5月10日,湖北省巴东县野三关镇政府3名工作人员在该镇雄风宾馆消费时,与服务员邓玉娇发生争执,邓贵大两次将邓玉娇按在休息室的沙发上。邓玉娇拿出刀刺向邓贵大,邓贵大受伤,在送往医院途中身亡。邓贵大44岁,是野三关政府招商办公室主任。案发后,邓玉娇打电话向警方自首。②次日,警方以涉嫌“故意杀人”对邓玉娇采取强制措施。此案发生后,网络舆论几乎一边倒地站在邓玉娇一边,对3名涉嫌骚扰的政府工作人员予以谴责。网友“屠夫”在案发后不久即到巴东县,走访邓玉娇家人、医院、看守所等地,实地调查了解事件进程,并将事件进展情况和有关照片发送到网络上,传播给受众。后来,又有网民自发组织到巴东县“旅游”,还出现了网民为邓玉娇募捐、表演街头艺术等不同形式的活动。在网络民意一边倒的呼声里,法院只能在宣告邓玉娇“有罪”的前提下又当庭释放了她。在这场网络战中,“屠夫”在网民心中的可信度明显高于当地政府,因此他披露的消息也获得了话语解释的霸权地位。由此可见,网络对现实机体的影响,确实不可小觑。
  网络与现实联结,尽管不是什么都解决得令人满意,人们还是乐意从网上找出路。网络事件的现实化干预既已开头,就会一直发展下去。随着我国法制和文化建设的日益完善,网络与现实的联系与互动将朝着越来越规范,越来越良性的方向发展。2008年以来,我国每有重大灾情,一经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报道,网民就会自觉地在网上发起种种公益活动,并走出网络到现实社会中参与活动,这种积极向上的网络现实化,成为国家精神文明的亮丽风光!
  三、媒体联动,网络舆情“倒灌”传统媒体
  新媒体的涌现,媒体的融合,使网络舆论的载体越来越丰富。BBS论坛、网络跟帖、博客、播客、微博、QQ聊天等成为网络舆论的重要载体。2010年,“织围脖”(写微博)成为社会的一种时尚。这年的全国“两会”期间,有与会代表和委员用手机将最新的会议花絮即时地发布到微博上。便利的微博,在政治生活中已经显现出一定的作用。
  突发事件发生时,网友使用微博发布消息,发表观点,形成网络舆情,会给有关部门施加难以想象的影响力。过去,政府以规范传统媒体,控制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资质来约束网站新闻,就能统一“宣传口径”。但是,新型的网络舆论载体宣告了网民自主发声、信息反向传播的Web2.0形态的崛起。新媒体、新信息载体的出现,给政府部门敲响了警钟,能够封锁消息的时代渐渐淡去了。要赢得民心,必须切实贯彻执行信息公开条例,认真做好日常工作,注重细节处理,学会利用互联网络,妥善处理突发事件。守土有责,不仅是占领传统舆论的主阵地,而且要切实地了解、熟练地使用先进的网络传媒,公布一线的权威信息,疏导群众情绪,稳定社会大局。
  在网络舆论的初期,互联网主要是引用、转载传统媒体的报道,几乎是传统媒体的电子版。但是,随着网络言论载体和网民数量的增多,网络舆论可以在某些事件的发布上领先,“倒灌”传统媒体,而传统媒体则主动参与,积极与网络媒体联动,共同推动事件的发展。
  2010年,李盟盟“报考门”事件中,河南开封县陈留四中学生李盟盟未成功提交网络报考信息,补报时招生办人员忘了提交,造成李未被录取。《成都商报》记者牛玉皓8月14日晚在百度贴吧中偶然发现李的帖子,此时河南当地招办表示无法录取李。18日此事在报纸曝光,19日成为全国热点,大量媒体和网友把电话打向河南招办,20日李被河南政法大学紧急破格录取。整个事件从被媒体报道到得到解决不到3天,这样的纠错速度实属罕见。牛玉皓在手记中写道,“不管怎么说,这件事,都要感谢网络,感谢记者”③。两类媒体联动所能产生的巨大传播效果由此可见一斑。
  值得强调,在网络热点事件中,传统媒体的议程设置功能仍是主流,2010年的网络热点多数直接由传统媒体最先报道,继而才引起网络热议,如商丘赵作海冤案等。网络爆料的事件,往往要经传统媒体传播才上升为社会焦点。网络“倒灌”传统媒体是网络舆情的趋势之一,但在目前的现实下,网络媒体仍不可能在实际运作功效上超越传统媒体的影响力。
  四、官民互动,网络舆情影响公共决策
  网络官民互动是近几年中国政坛的靓丽风景。网络官民互动的标志性事件是2008年6月20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人民日报社考察期间通过人民网强国论坛同网友们进行在线交流。此后,大规模的网络官民互动兴起。2009年8月23日的人民日报海外版头条《官员上网成风尚的背后》报道,据人民网统计,已经有28位省委书记和省长上人民网回答网民留言。湖南省委书记张春贤以实名发帖给网友拜年;江西省委书记苏荣网上问计,840多万网民倾情赴约;贵州省委书记石宗源每天必到“地方领导留言板”看网友留言,遇到重要留言,他还当场打印下来,力求尽快处理……官员“触网”,使网络舆情出现了由网民讨论、建言的单方向而向官民互动的双方向发展的态势。
  云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伍皓与国务院新闻办处长侯召迅、湖南湘潭雨湖区官员张洪峰等是政界人士中主动“触网”的意见领袖。近几年,中国政坛上,部分官员积极上网、一些官员患上“网络恐惧症”、个别官员发表“雷人雷语”,不同类型的景象使网民饱览政局非主流的“风光”。显然,体制内的意见领袖在促进官民良性沟通互动,呼唤社会良知,推动改革前进,促成舆论新格局形成等方面,有其进步的现实价值与历史意义。
  与传统的信访渠道不同,互联网是一个受到公开监督的民意通道。通过网络,政府与民众可以进行公开、高效、及时的沟通互动。政府已经开始主动收集网络意见,为公共决策服务。比如,2007 年12 月, 国家发改委以“国家法定节假日调整研究小组”的名义在其官方网站及人民网、新华网、新浪网和搜狐网等网站上进行问卷调查,就法定节假日调整方案( 草案)征询意见。虽然草案最终没有采纳网民意见就获得了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但这种网络民意调查毕竟将决策过程向公民开放,表达了政策决策希望公民参与的良好愿望,在形式上尊重了公民的知情权和表达权。笔者认为,经过一轮轮网络问政的探索,公民参与政策能力,政府部门网络行政能力和民主决策的运用水平将会显著提高。
  五、游戏人生,部分网络舆情走向娱乐化
  中华民族是个具有豁达乐观性格的优秀民族,善于营造喜剧气息正是民族性格的体现。近几年,网络词汇大量涌现,说明网络的娱乐化倾向越来越明显。从打酱油、俯卧撑、猪坚强、范跑跑、郭跳跳到躲猫猫、躲妈妈、周逃逃、何逛逛,等等,一系列的网络热词出现,是网友对现实情况加工、提炼、调侃、嘲讽、发泄的一种崭新创造。他们形象化的思维,寓庄于谐的调侃,寓严肃于诙谐的表达,显示出我们民族深厚的人文性和机敏的幽默感。
  2010年,网络热词的运用似乎半正式地得到了一贯以正统和主流自居的传统媒体的认可甚至是追捧。官方最主流的报纸《人民日报》竟然将网络词“给力”赫然印在文章主标题上,一时间,无论媒体刊登还是口头流传,不管官方论坛还是民间话语,事事都称“给力”,大有不给力就落伍之势。
  2011年新春佳节来临,全国17个省区市的31位党政领导齐聚网络,通过人民网发表新春贺词,向网友拜年并致新春祝福。这30份来自东西南北不同地区的贺词充满浓郁的“网络味儿”,“给力”“拍砖”等当下时髦“潮语”被写进省级领导贺词。其中,云南省两位主要领导的贺词引来网友跟帖热潮,他们将“十一五”发展总结为:“神马都是浮云,科学发展才是真经,转变发展方式最给力”。④领导干部重视和使用网络语,说明官员也已意识到网络民主参与可以影响政治运作。在此情况下,官员开始意识到网络的重要作用,主动亲近网络,利用网络,以网民喜闻乐见的流行语沟通官民关系。同时,也从侧面反映了娱乐化的网络语对现实政治生活的强大渗透力。
  在肯定网络的积极性时,我们必须清醒地一分为二思维。网络舆情走向娱乐化,往往含有网民(他们是现实的公民)对现实的无奈、苦闷甚至怨怒,这种情绪如果在现实中不能得到合理途径的释放,往往化为网络的黑色幽默,而看似游戏人生的嬉笑怒骂,甚或无厘头的恶搞,其实隐含着巨大的社会破坏能量,这些不能不引起当政者深思和高度重视。
  2010年10月16日晚,李启铭酒后在河北大学内开车接女友,撞倒两名女大学生,致一死一重伤。在撞人欲逃被截之后,其口出狂言“有本事你告去,我爸是李刚。”此热词暴露了“官二代”狂妄嚣张的嘴脸,成为当今最为热门的网络事件词语。网民创作出以此事件为蓝本的文言小说,网络流行“我爸是李刚”的“恶搞式”歌曲,网友一时盛行以此“名言”造句的风潮。看似轻松搞笑的娱乐化舆情背后,隐含着百姓的辛酸,隐忍着平民的无奈,刻写着草根的怨愤,挥洒着民众的苍凉!游戏人生,很可能导致理想信念伦理道德的流失与缺憾;以人生为游戏,最后极可能像传统的“狼来了”故事结局一样导致灾难性的后果。此语甚危,但良言逆耳,我们不可不加以警觉,而日常的法制完善和民主监督,正确的舆论疏导,有效的价值导引,是面对当代网络舆情不可不做的工作。含泪的笑声响起之时,真是严肃的警钟敲响之际!
  【本文为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庶民权利与社会公正:当代网络舆情的现状与走向研究”(XW100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①刘旭涛、周晓燕:《7成受访者认为官员“恐惧”网络 称系社会进步》,http:
  //www.省略/dfpd/2010-
  05/09/content_9826142.htm
  ②《官员被女服务员刺死续:警方称其曾要求特殊服务》,http://news.省略/s/2009-05-13/024517800813.shtml
  ③刘鹏飞:《2010:网络舆论格局新变及传统媒体的作为》,http://media.省略/GB/137684/13706138.html
  ④孙乾:《31位省级官员上网拜年 给力神马等成问候语》,http://news.省略/a/20110128/000096.htm
  (作者:江西财经大学人文学院教授,研究方向:新闻业务)
  责编:叶水茂

相关热词搜索:庶民 公正 权利 庶民权利与社会公正 公正社会结局 公平正义是权利平等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