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杜绝虚假新闻的产生:虚假新闻案例2018

发布时间:2020-02-24 来源: 历史回眸 点击:

  【摘要】在媒体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虚假新闻现象似乎愈演愈烈。杜绝虚假新闻,新闻从业人员必须加强学习,不断提升自身职业道德,学会深入现场挖掘新闻,多看多问多听,并在各个环节都要注重提高“把关”意识。
  【关键词】虚假新闻 职业道德 把关
  
  所谓虚假新闻,顾名思义,就是指新闻工作者在违反职业道德,违背新闻真实性的前提下,捏造、歪曲、夸大事实本身,通过大众媒介传播,以牟取不正当利益的行为。
  纵观近年来出现的“虚假新闻”,主要集中在“人员伤亡的背后原因、商品食品质量问题、渎职受贿的数据可靠性”等受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领域,主要表现在线索不实、数据失真、无中生有、张冠李戴等方面。虚假新闻不仅损害了新闻工作者的声誉,丧失了在受众心目中的威信,而且影响了党和政府的形象,误导舆论和社会公众,轻则引发公众思想的混乱,重则可能给社会带来不安定因素,造成社会的动荡不安。对于新闻媒体来说,由于虚假新闻是不真实的,往往会形成侵权,带来不必要的新闻官司,近年来的一些“虚假新闻”制造者也因此付出了代价。
  出现虚假新闻最多的是社会新闻,其后分别是时政新闻、娱乐新闻、体育新闻、国际新闻、文化新闻、经济新闻、科技新闻,最后是图片新闻。目前看来,时政新闻在假新闻传播中排在第二位,但从发展趋势来看,娱乐假新闻和体育假新闻所占比例会越来越高,这与整个社会娱乐化倾向越来越重有关。相对来说,经济类假新闻较少,和国家对这类新闻要求较严格,政策控制有关。另外,从2006年起开始出现了图片假新闻,这是图片处理技术进步而引起的一种新的假新闻趋势。
  有学者认为,虚假新闻是媒体向受众献媚的产物。虚假新闻产生的原因,缘于新闻工作者满足受众的心理需求,缘于激烈的媒体竞争,也缘于新闻自身容易造假。撇开个别利欲熏心的新闻工作者,为了达到一己之利等不可告人的目的外,多数虚假新闻是由于新闻工作者责任心不强或采访不扎实,媒体为争夺眼球急功近利造成的,而新闻造假难度低、行业自律的缺失更是给虚假新闻的产生提供了温床。虚假新闻的屡屡出现充分暴露了部分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水准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淡漠,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政治意识的淡薄,也暴露了新闻媒介内部管理体制上的疏漏。
  在很多媒体中有一种常见的虚假新闻现象,即新闻中部分新闻事实失实,而且具有真新闻的特质,对时间、数字、权威机构的运用以及在措辞上的客观性表达,让受众逐渐真假难辨,很少有人追根究底,经常被忽视。例如明明周末有754人前来某景点旅游参观,媒体报道却说成近千人,在新闻报道中故意夸大新闻事实造成与事实不符。还有一种现象是,把一种成果的取得根据新闻的需要,或归结于节能减排,或归结于科学管理,或归结于科技创新,至于用哪个原因不是根据新闻事实,而是依据新闻主题的表达需求,将新闻因果关系乱贴标签,这也造成新闻事实的虚假。究其原因,既有记者为了形成新闻效果的目的,也有有关部门好大喜功的原因,为了扩大社会影响。
  作为媒体,肩负着监督社会、引导舆论的重要职责,要从根本上杜绝虚假新闻的产生,新闻从业人员首先应该增强社会责任意识,提升职业道德水平,树立正确的新闻价值观,全面落实新闻报道真实、准确、全面、客观的原则,始终坚守新闻真实的生命线。新闻从业人员不但要有很强的新闻敏锐性,更要有实事求是的采编理念,在新闻采写时应该尊重最起码的新闻事实,不能故意夸大新闻事实或捏造新闻噱头,来增加新闻的所谓价值,造成不良后果。要坚决治理虚假报道问题,确保新闻信息来源真实可靠,确保新闻事实准确无误,杜绝虚假报道的产生,从而提高新闻媒体的权威性、公信力,维护新闻工作的崇高社会声誉和新闻工作者的良好社会形象,确保新闻宣传工作坚持正确舆论导向。
  新闻就是要把最真实的事情告诉给读者,要避免虚假新闻,记者首先应该学会深入现场,这样才能写出好稿,新闻的真实性是第一原则,尤其要重视细节的真实。一个新闻事件再重大,一篇新闻写得再好,如果出现一个细节的失实,必然让整篇新闻的公信力大打折扣。一篇好的新闻不但需要记者能够深入新闻现场,多看多问多听,本着对受众高度负责的态度发布新闻;还需要记者学会透过现象看新闻本质,多了解国家的方针政策,树立全局观念,从纷繁的生活中,找到其本质,找出新闻的真正价值,把所采访的新闻事件放在全县、全市甚至全国的范围进行比较观察,找出其本质属性,发现其典型意义,避免以偏概全。
  俗话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作为一名记者,应该坚持不见到当事人不采访,不深入现场不报道,对于纠纷类的新闻报道,尤其要听取双方意见,并寻求第三方客观真实公正的说法。记者深入现场采写,不仅有助于辨别新闻事实的真假,还能让新闻的现场感更强。然而在现实中,虽然靠道听途说写新闻的不多,但由于客观条件等原因,很多记者仅仅靠电话采访,或对方传来的一些材料改写新闻也很常见,这样写的新闻虽然是真实的,但由于记者没有深入现场,所采写的稿件质量也不会高,容易出现新闻虚假的现象。作为新闻从业者,要想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活中找出新闻本质,不被人误导,也不去误导受众,除了时刻坚持新闻职业道德准则,把握党的方针政策,还必须加强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例如一个通讯员在12月份的来稿中说“目前,小麦已进入扬花灌浆期”,而实际上小麦扬花期应在5月,明显季节不符,而编辑如果缺乏相关专业知识,不加深究直接采用,就会导致“虚假新闻”的产生。还有一种现象是,某部门结合政策方针,提出要投资开发某旅游资源,于是向媒体传递信息,结果媒体将计划报道出去后,该部门因种种原因无法再开发旅游,于是曾经轰动一时的“热点新闻”变成了“虚假新闻”。这种情况就需要记者在采写稿件时一定要多问多想,不能一味追求热点效应,更应注重事件能否落实,避免新闻“被虚假”。
  当前,在媒体面临产业转型的关键时期,媒体面临着有影响力与经济效益才能生存发展的压力,更多考虑的应该是如何提高媒体品牌的公信力,杜绝假新闻的短视效应,从根源上杜绝虚假新闻的产生。同时,媒体从业人员在各个环节都应该注重提高“把关”意识,尤其是提高网络编辑的“把关”意识,加强网络编辑的职业素养与意识,正确引导舆论,防治虚假新闻在网络中的扩散。
  
  (作者单位:亳州报业集团)
  责编:姚少宝

相关热词搜索:杜绝 虚假 新闻 如何杜绝虚假新闻的产生 虚假新闻产生的原因 虚假新闻的危害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