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记者,要坚持行走在路上】永远在路上观后感1000

发布时间:2020-02-25 来源: 历史回眸 点击:

  【摘要】“记者”,是一项崇高且富有挑战性的职业,优秀的新闻记者应该坚持行走在路上,这是始于记者职业使命的追求,是激发新闻工作活力的源泉,有利于培养朴素的文风,对记者个人成长大有裨益。
  【关键词】新闻记者 坚持行走 在路上
  “记者”,是一项崇高且富有挑战性的职业,优秀的新闻记者应该坚持行走在路上,一路采访报道,一路传递心声,一路扬鞭奋进。“当你看到我时,我出现在报纸上、电台里、银屏中;当你看不到我时,那时的我正行走在路上……”也许,这就是对记者职业的最好注脚。
  笔者从事新闻记者职业十余载以来,从当初的懵懂、向往,到后来的执着、坚守,从不曾放弃过。清代著名书画家郑板桥有诗云:“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当记者就需要这股“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的韧劲,需要这种不为外界所惑执着前行、坚持到底的淡定精神……
  记者行走在路上,始于对职业使命的追求。记者是时代的记录者、见证人,记者职业使命决定了他们要扮演好时代的“风向标”与“?望者”的角色,向广大受众及时传播真实有效的信息,充分满足受众的知情权和新闻欲,在“上情下达”、“下情上传”、沟通内外中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从一定程度上说,当记者就要有危机忧患的意识,要有超前思考的觉悟,要有见微知著的本领,平时要注重学习和知识积累,勤于思考、擅长谋划,培养独到的视角和一专多能的才干,这样才能恪尽职守、胜任工作、不辱使命。
  敬爱的周总理曾经说过,新闻记者要像辛勤的蜜蜂一样到处采集花粉并酿出生活的蜜来。诚然,记者如果常年不行走在路上,势必会导致“耳聋”、“目盲”,丧失应有的新闻敏感和职业责任心,在瞬息万变的社会中变得被动、失语。反之,记者时常行走在路上,不放弃捕捉生活中任何飘忽灵动的火花,经常深入到乡镇、工矿企业、农村、学校和田间地头,采集携有露珠的新闻线索,采写富有时代精神的新鲜稿件,进而把握住社会跳动的脉搏,这样才能增强新闻报道的感染力、影响力和生动性。
  记者行走在路上,是激发工作活力的源泉。炽烈火热的生活,为新闻报道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新鲜素材,同时也为记者练笔、写作锻造了绝佳的平台。记者只有坚持“脚板底下出新闻”,深入一线逮“活鱼”,才能做到亲眼所见、亲耳所闻,掌握活生生的第一手素材。新闻采访,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报道思想、采写思路的提炼升华过程,就是记者与采访对象面对面交流心灵碰撞的感悟过程,其所激发的思维火花与新闻价值取向恰好就是新闻报道苦思冥想的“主题”,而这种灵感的获取是需要记者真正潜入基层的艰苦历练与不懈坚持,真可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有一句话说得好,生活是最佳的素材,群众是最好的老师。记者只有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深入到生活的源头,才能用平民的视角留意察觉凡间万象,细心挖掘平凡人物中所蕴藏的不平凡精神,这好比采掘工人在开挖一座“资源富矿”,千洗百淘之后始得“真金白银”。“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扎实做好新闻报道,实际上就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群众观的生动实践,是新闻记者开展一线练兵活动、提升业务技能的有益尝试。同时,深入基层向群众学习取经,采撷大量鲜活、生动、富有地域特色的新闻素材,无疑会为新闻报道出彩大大增色、提神!
  记者行走在路上,有利于培养朴素的文风。记者常年行走在路上,与基层实际靠得最近,与群众感情贴得最深,群众的所思所想、所愿所盼,记者心里都应该有“一本帐”。笔头、镜头和话筒对准基层,报道的是群众欢心鼓舞的发展成就,反映的是他们发自内心的热切企盼,呼吁的是群众创造行动需要的激励支持,这样的新闻报道群众看了听了才“带劲”、“过瘾”。当然,记者在做好新闻报道的同时,也要注重加强对党的大政方针及当前形势的学习和研读,善于用党的政策理论解答群众的疑惑,用充满理性色彩的报道营造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不断推动农村工作更好开展,并在火热的工作实践中锤炼过硬的文字功底,培养低调谦和、诚挚可信的朴实文风。
  朴实的文风从哪里来呢?笔者认为,首先来自我们正确观念的指引。记者不能以“无冕之王”自居,而应以“孺子牛”精神自勉,抛却虚名浮利,执着淡定坚守,并从心底认同、热爱这项职业,从而打牢“立言、立行、立德、立业”的思想基础;其次,需要我们付出艰苦卓绝的劳动。任何一篇高质量的新闻报道,其背后都有记者跑前忙后的不倦身影,都凝结着记者大量汗水的采写劳动,唯有如此,文章才能在受众中产生影响、带来声誉。再次,需要在工作实践中反复磨砺精进。朴实的文风不是对原生态词语的近乎“直白”,而是对群众语言进行不着痕迹的“雕饰”和“点睛”,它同样需要记者拥有广博的知识储备、丰富的社会阅历与严谨专注的职业素养作为引领和支撑。
  记者行走在路上,对个人的成长大有裨益。“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新闻报道是不允许掺入任何水份和杂质的,“敢说真话、敢谏真言”,是任何一个有职业操守的记者所应秉承的道德良知。新闻报道要做到事实确凿、不放大失真,就要求记者在第一时间赶赴事发现场,翔实掌握事情的来龙去脉,仔细核对每一个情节、每一个数据、每一个人名地名、每一个关乎报道的具体细节,只有这样,记者才能透过现象触及新闻本质。记者坚持行走在路上,凡事保持一颗好奇心,置身新闻场多问几个为什么,长期坚持必有利于记者培养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见微知著的采写本领,以及慧眼识金的专业素质,并为其日后写大稿、上头条铺路架桥、夯基筑石。
  常言道:付出与回报从来都是成正比例的。记者,必须时刻谨记、牢固树立“勤奋工作不怕苦、深入采访不畏难”的职业观,用心聆听基层发出的声音,用情传播党的先进文化思想,用爱谱写高扬旗帜的华彩乐章,用脚丈量崇高且充满挑战性的新闻从业之路,相信多年默默无闻的坚守、持之以恒的付出,最终收获的必是桃李芬芳、硕果压枝!
  (作者单位:汪传明,宣城市宣州区委宣传部;赵卫清,宣城市宣州区水阳镇政府)
  责编:周蕾

相关热词搜索:要坚持 当记者 行走 当记者 要坚持行走在路上 坚持行走在路上 要坚持行走在路上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