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中寻找光明议论文【在黑暗中寻找光明】

发布时间:2020-03-01 来源: 历史回眸 点击:

  1980年9月23日,一个女婴在纽约市布朗克斯区最脏乱的街头诞生了。但迎接她的,却是她双双吸毒的父母。5岁那年,她上学了。每晚,母亲先去乞讨,然后去吸毒,完全不管她。小小年纪的她,衣衫褴褛,头上爬满虱子。同学都避着她,因此她频频逃学。
  随后几年,每当父母大打出手时,她和姐姐就躲进房中。父母终究还是离婚了,她选择与体弱多病的父亲一起生活。但此时,残酷的生活让她感到绝望,人也越发颓废与反叛,她开始和一些不三不四的朋友厮混在一起,流浪在隧道、地铁里,成了一个无人看管的野孩子。
  16岁那年的圣诞节前夜,她送走了母亲。她流落街头,人生毫无希望可言。一年后,她结识了新朋友佩奇,22岁的他,有份稳定的工作和自己的公寓。她从佩奇那里得知,有一种“非传统高中”,只要肯用功学习,哪怕没钱也可以上。她查找了所有能找到的“非传统高中”,面试数次,均遭拒绝。正要打退堂鼓时,她遇到了“人文预备学校”的创始人佩里?韦纳。当得知她的遭遇后,韦纳同意给她一次机会。
  往后两年,她像永动机一样,一面学习一面打工,几乎从不休息。仅仅2年,她就完成了4年学业,铆足劲准备考入曾让她一见钟情的哈佛大学。
  老师们建议她申请《纽约时报》提供的每年1.2万美元的大学奖学金,对这笔奖学金提出申请的共有3000名高中生。申请表上要求写一篇文章,她将自己多年的不幸、悲伤以及对命运的不甘,全部诉诸于笔端。《纽约时报》对奖学金申请人进行了面试,她告诉那些作家、编辑,妈妈如何卖感恩节火鸡,她如何在楼梯间睡觉、挨饿……她终于如愿以偿,获得奖学金。
  2000年,她以优异的成绩进入哈佛大学。一年后,她暂时离开校园,去照顾病重的父亲,并开始进行巡回演讲,鼓励那些像她一样有志改变命运的人。她的自强不息,获得了“白宫计划榜样奖”,还受到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的接见。
  2003年,她的故事被搬上荧幕,这部电影《风雨哈佛路》获得第55届艾美奖3项提名。电影引发强烈共鸣,不少大学生在宿舍静静地看完,泪如雨下,灵魂受到深深地震撼。
  2006年,她送走了父亲,重返哈佛校园。3年后,她从哈佛毕业。而今,气质优雅的她在全球各地发表演说,激励人们跨越困境去追寻心中的梦想。她还成立了一个名叫“明明白白生活”的公司,向希望改变自己生活环境的人提供培训。
  2010年,她以自己生活经历为蓝本创作的传记《破晓》一经推出,便被《纽约时报》评为当年超级畅销书。
  她叫莉兹?默里,曾经的流浪女孩,而今是美国家喻户晓的励志名人。她说:“上帝给了她黑暗,她却在黑暗中寻找到了光明。每个人都是自己的传奇,就在于自己如何去书写。”

相关热词搜索:光明 寻找 黑暗中 在黑暗中寻找光明 在黑暗中寻找光明作文 在黑暗中寻觅到的光明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