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义礼智信的含义 [《孔子》:仁礼一体,千斤一拜]

发布时间:2020-03-02 来源: 历史回眸 点击:

  曾经偏安一隅,曾经割地求和,曾经倾覆亡国,危难重重、武运衰颓,但面对马背上的强权,一个一度弱小的国家却仍敢自称“天朝”。   两千年来,文明的光芒在野蛮的重重包围中忽明忽暗,但摇曳不倒。两千多年后,乾隆皇帝轻蔑地拒绝了大英帝国的通商要求,随后,这个国家最后一次直斥那些兵强马壮者――蛮夷。
  曾经的他们靠什么这么自信,这么拽?因为在这个国家的字典里,强的不一定是好的,弱的不一定是差的。文明之于野蛮不在于刀兵之盛,而在于礼乐之兴、仁义之行,你们有刀枪,我们有礼乐诗书,刀枪会朽坏,礼乐诗书传承千古。
  新的世纪,大气环流,温室效应,冰川消融,太阳黑子消失,列国的能量也此消彼长。人们在争论中国之价值――曲阜孔庙与奥林匹亚宙斯庙,究竟谁的引力能够更多一点地影响这个星球的运行?
  朱熹说:天不生孔子,万古如长夜。
  这个影片其实就是告诉你,什么叫文明,什么叫野蛮,茹毛饮血对比一揖到地,牛头马面对比温文尔雅,“给个话啊”对比“之乎者也”,杀人献祭对比仁者爱人,儒家的理念在草莽的时代,戴上了孔子自我牺牲的光环,更升华为信仰。
  儒家最讲究礼,礼是秩序的象征,更是情感的外化。孔子时代,认为周礼是一种理想的状态。孔子通过践行古礼,实施着一种教化,这是儒家理念最显性的部分,也是电影最容易表现的。所以,在电影院看这部电影是值得的,因为礼的气场必须要在足够大的空间里才能激发。
  一跪一拜,同样一个动作,《末代皇帝》中显得阴森、压抑、猥琐,《孔子》中就显得阳光、庄重、尊严。《末代皇帝》以一个洋人的视角看垂死的帝国,《孔子》所描写的春秋却正是这个帝国血气方刚的少年时光。令人印象深刻的有四拜:孔子先后两次在鲁君殿外的叩拜,南子对孔子的顺服一拜,直到影片最后,孔子回到阔别十余年的鲁国都城之下,跪地叩拜。四次叩拜令人印象深刻,象征着孔子治国理念在后世一步步占据了这个尚年轻古国的中心舞台,逐步将这个国家带入文明的行列。
  我们祖先很多事情只用一个字表述,恭、宽、信、敏、惠,古人的简略,源于那厚重的竹简,现在1MB的东西,必须用一辆牛车来装载。片中表现的古人情怀,如同这些一字箴言,质朴得像那蓝色棉袍。孔子的社会理想: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各安其位,各守其责,如同观察分子结构能够发现星系运行的规律,儒家相信一个家庭的伦理秩序和亲情纽带,最终能够在一个更大幕布上投影为国家的伦理,甚而是国际的伦理,合奏出家、国、天下三位一体的世界。
  但这一切又只是表象,儒家的内核是仁,而恻隐之心,仁之端也,宽容、仁爱、同情心,以及以孝悌为核心的亲情,这是如上秩序的人类情感根基。
  很难要求一部电影把儒家的这些理念透彻表达,电影要做的就是一个感性认识,这部电影做到了,至少有两个地方让我感动了。我是认真地看完字幕,听完片尾曲才怅然离开影院。虽然不能说完美,但我认为可以打五星,主角绝对实力,反派个个出彩,音画效果够水准,片尾曲也好听,最重要的是展现了今人难得一见的古风,无论从台词还是道具布景上,既朴拙可信又不显粗劣。故事主线清晰,每场戏都很有力度,有几场戏惊心动魄。对孔子这段历史,之前略有了解,影片根据史书的只言片语展开剧情,加入了一些现代人的视角。
  以前听到一些对本片的批评,本没抱太大希望。但看完之后我发现这是一年来我在影院看过的最好的一部影片,不是之一。但回家上网,惊愕于网上一片差评,而大家对《阿凡达》仍然赞美不绝。网络时代谁都有权说话,但不是谁的话都能被听到。如果我有一个电影院,我要在入口处戳一个提示牌,写上金光闪闪的这句话――子曰: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编辑/王文娜 wangwenna@yeah.net
  

相关热词搜索:孔子 仁礼一体 《孔子》:仁礼一体 千斤一拜 孔子的仁礼对现代作用 孔子仁礼思想的认识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