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同一性理论与经验研究 自我同一性理论

发布时间:2020-03-03 来源: 历史回眸 点击:

  摘要 Erik Erikson首先提出自我同一性的问题,并从多个角度对其进行描述,但没有对其进行实证研究。而Marcia则从复杂的自我同一性概念中析出两个维度,从而对自我同一性进行实证研究成为可能。随后的很多研究都把同一性发展归于个人因素,但这很难解释倒退现象,于是情境因素就被引入到同一性发展中来,现在许多研究者对于影响同一性发展的因素既有情境因素又有个人因素这一点已达成共识,并提出一些理论模型。与此同时,另有一些研究者希望探求到自我同一性这一构念与其它构念间的关系。同一性构念效度及其发展机制以及同一性构念与其它构念之间的关系仍是未来研究方向。
  关键词 自我同一性,探索,承诺,倒退。
  分类号 B848
  
  
  1 自我同一性概念的提出――Erikson对自我同一性的经验性描述
  Erik Erikson被称为“同一性之父”,他在其心理社会发展阶段理论中指出,同一性与同一性混乱这一危机是青少年必经的阶段。Erikson的自我同一性概念源于临床经验,当时他发现有些从二战返回的士兵不能把自己的生活连接起来,缺乏一致性和连续性,他就用“自我同一性”来描述这一现象[1]。
  关于自我同一性的定义,不同的研究者从不同的视角来对其进行理解。一般认为自我同一性就是个体对过去、现在、将来“自己是谁”及“自己将会怎样”的主观感觉和体验。Erikson的自我同一性的标准是独特性和连续性,即具有自我同一性的人会体验到自己是不同于其他人的,同时自己的生活又是连续的,过去、现在以及将来的自我都是自己认同的自我。
  Erikson先是从自我功能的意义上来定义自我同一性的,认为自我同一性的人会体验到一种整合感。然后他又从不同角度来对自我同一性进行描述:结构性方面,认为自我同一性是由生物的、心理的和社会的3方面因素组成的统一体;适应性方面,自我同一性是自我对社会环境的适应性反应;主观性方面,自我同一性使人有一种自主的内在一致和连续感;存在性方面,自我同一性给自我提供方向和意义感[2]。
  2 自我同一性实证研究道路的开辟
  可能正是由于Erikson从多个角度对自我同一性进行描述,才使得自我同一性显得异常复杂,很难进行实证研究。我们知道,自我是一个非常庞杂的系统,可以说是关于自己的无所不包的东西。而自我同一性又是对自我的一种整合感,是一种主观体验,因而对其进行实证研究就显得非常困难。
  可喜的是,1966年,Marcia在其论文中为自我同一性的实证研究带来了曙光[2]。Marcia从Erikson对自我同一性的描述中析出两个概念:危机和承诺,后来改为探索和承诺,他把这两个概念作为自我同一性的两个维度,给出了自我同一性的操作性定义。Marcia根据这两个维度对被试进行结构式访谈,结果发现,并不是如Erikson所说,每个青少年都会经历“同一性与同一性混乱”这一危机,有些青少年并不经历这一危机。于是Marcia就根据个体是否经历探索达到承诺将其分为4种类型,提出了同一性状态(identity status)类型说。具体如下:
  (1)同一性完成型(identity achievement),经历了探索并形成了明确的承诺。(2)延缓型(moratorium),正在经历探索,尝试各种选择,但还没有形成承诺。(3)早闭型(foreclosure),没有经历探索就形成了稳定的承诺、信念,这些承诺、信念多是来自于父母或重要他人。(4)弥散型(diffusion),不主动探索也没有形成稳定的承诺。
  Marcia提出以上4种同一性状态之后,许多研究者根据Marcia所给出的自我同一性操作性定义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1999年,Waterman在一篇文章中写到:“在过去的35年中,据估计使用同一性状态范式的文章、论文已超过500篇,并且几乎每一本青少年发展领域的教科书都提到过这一范式。”[3]因而说Marcia的同一性状态范式在其后的30多年中,在同一性研究领域占据主流地位并不为过。
  到目前为止,对同一性状态进行研究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结构式、半结构式访谈法(Identity Status Interview,简称ISI),另一种是问卷法,比较常用的问卷有《自我同一性状态客观测量的标准化量表》(Extended Objective Measure of Ego-Identity Status,简称EOM-EIS),该量表包括4个分量表,分别是测量4个同一性状态的量表,每个分量表又分2个子量表,即意识形态领域的子量表和人际关系领域的子量表,前一子量表测职业、宗教、政治观点和哲学生活风格领域的内容,后一子量表测友谊、约会(dating)、性别角色和娱乐方面的内容,每一内容包括2个项目,共64个项目,采用6点量表计分[4]。不过这种量表测的是总体的同一性状态,具体领域的同一性状态多采用《Della同一性状态问卷――职业、宗教信念和政治意识形态》(Dellas Identity Status Inventory-Occupation, Religious Beliefs, Political Ideology,简称DISI-ORP),这种问卷有5个同一性状态,即除了完成型、早闭型、延缓型同一性状态外,还有弥散―弥散型(Diffused-diffused)和弥散―运气型(Diffused-luck)两种状态。其中弥散―弥散型与Marcia的弥散型相同,弥散运气型的个体常依赖于运气、命运并且没有强烈的同一性承诺,在这种问卷中包含3部分,即职业、宗教信念和政治意识形态,其中每部分有7组,每组有5句话,每句话分别代表前面提到的每一种同一性状态,被试必须在其中做出一种选择[5]。
  3 实证研究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在过去的40年中,多是采用以上方法研究各同一性状态的特点和个体同一性状态的发展路径。同一性状态的发展是沿弥散型(D)―早闭型(F)―延缓型(M)―完成型(A),还是弥散型(D)―延缓型(M)―早闭型(F)―完成型(A)?由于涉及到发展问题,所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采用纵向研究。
  随着纵向研究的积累,研究者逐渐发现以上两种路径的问题,即个体并不总是有先后顺序地从一种状态到另一种状态发展的,个体有可能出现反常现象,如A-F、A-M或F-D等。Kroger指出这种反常现象为倒退(regression)[6],并认为有些倒退是适应性的,有些为非适应性的。适应的倒退如A-M,这样的个体可能是为了进一步的发展暂时退行到后一阶段,通过这一阶段的探索达到更好的整合。非适应的倒退如F-D,个体遇到困难后,自暴自弃,不知进取,不进行探索,也没有形成承诺。
  Kroger提出了倒退的3种形式:失衡(disequilibrium)、固化(rigidification)、整合失败(disorgination)。其中失衡的倒退是更为适应性的倒退,如Stephen等描述的MAMA(延缓型―完成型―延缓型―完成型)循环,这样的个体总是对新经验持开放的态度,不断对其整合。固化与整合失败的倒退则是非适应的倒退如M-F,M-D,A-D,F-D等,不利于个体的发展。
  Waterman认为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体同一性强度会增加,可倒退这一现象却说明了个体随着年龄的增长同一性强度有可能减弱,这说明了同一性状态这一操作性定义有问题还是另有其他原因(如社会文化因素)?
  对于同一性状态是否代表了同一性这一构念,在1999年曾引起了广泛的争论[2],但多数人仍认为虽然同一性状态不能代表全部的同一性含义,但还是有一定的构念效度的。正如Waterman所说,同一性状态只代表了从自我同一性的某一个角度对其进行了研究,其他研究者可以从其他角度对其进行研究,这并不会使同一性状态这一视角逊色。Waterman的这一论断是有根据或者说得到实证证明的。例如Berzonsky从同一性风格角度来研究自我同一性[7],认为个体是有不同的探索取向的,这些取向大致可分为信息风格(informational style)、规范风格(normative style)、弥散/回避风格(diffuse/avoidant style)。信息风格的人主动探索各种选择,寻求信息,并形成灵活的承诺。规范风格的个体很少对各种选择进行探索,很容易屈从于权威和教条,承诺不灵活。弥散/回避风格的个体逃避或推迟探索,不愿面对做出决定的过程。研究表明这3种探索风格与同一性状态是有一定的一致性的。现在也有人从解决问题能力这一角度研究自我同一性,试图找到它与同一性风格、同一性状态之间的联系。
  既然同一性状态这一操作性定义基本上是没有什么问题的,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随着年龄的增加同一性强度会减弱这一现象呢?这就不能不令人想到社会文化情境这一重要因素。
  在中世纪,是没有同一性危机这一问题的。因为那时的社会有严密的社会结构,个体只能顺从某些宗教信念、价值观,没有选择的权利。而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地理位置的变动,社会结构越来越松散,社会不再规定单一的价值观和信念,个体可以自由选择,个人的价值观是受他人尊重的。而在个体选择的自由度越来越大的同时,社会强加给个体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因为个体必须自己探索,自己选择[8]。而处于不同社会环境下的个体,其同一性状态自然也不同。
  其实早在Erikson提出自我同一性概念时,他就注意到了社会因素,是社会与个体发展水平的冲突造成了危机。Marcia也承认同一性形成受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1989年,Marcia发现80年代青少年后期的加拿大被试弥散状态个体所占比例有所提高,他认为这可能是由这一时期该国的经济环境正在朝自由市场经济转变这一因素造成的。在1984年到1990年的抽样中,Kroger也发现新西兰女性同一性完成型下降,早闭型的比例则提高,Kroger认为其主要影响因素可能是越来越受限制和不确定性越来越高的就业机会[9]。不过尽管这些个别的研究者在解释研究结果时已经考虑到了社会因素,但相当多的心理学者还是把研究重点放在个体发展水平上了。
  研究者真正开始重视社会环境因素应从1987年算起,当时Côté和Levine强调Erikson的自我同一性形成理论的同一性发展是强调情境因素的重要作用的。同一年,Grotevant发表了第一篇关于青少年同一性的过程取向的论文。之后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考虑情境变量的重要作用[9]。1996年,一些研究者为了强调情境的重要作用,在一期《青少年杂志》(Journal of Adolescence)发表的全部是针对情境中的同一性发展的理论和相关实证研究[10]。
  现在对同一性研究不再单独强调某一变量如人格变量或情境变量的作用,而是承认二者的关系是异常复杂的、存在交互作用的。例如Pulkkinen和Kokko在他们关于成年同一性发展的一项纵向研究中,对其研究结果的解释就同时考虑到宏观外部因素(经济衰退)、微观外部因素(家庭)和个体内部因素(人格变量如开放性、尽责性)[11]。
  4 同一性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同一性发展模型的提出
  随着自我同一性发展既受个体内部因素影响又受社会环境因素影响这一解释越来越形成共识,许多研究者提出了不同的影响同一性发展的模型。以下就是两个有代表性的模型。
  一个是Côté的同一性资本模型。这一模型整合了社会学和心理学对同一性的理解。从社会学角度来看,整体的经济政治变化、后现代的制度支持都影响着同一性的形成;从心理学角度来看,个体可支配的资源特别是有利于控制环境的资源影响着个体同一性的形成。该模型认为个体对“自己是谁”进行“投资”,将来会在“同一性市场”中获益。个体生活的世界对自己提出各种要求,个体必须有足够的资源来应付,这就是同一性资本。同一性资本可分为两部分: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有形资产就是个体进入各种社交圈和机构的“通行证”,如教育证书、兄弟/姐妹会俱乐部的成员、个人仪态(如着装、说话风格等)。无形资产如对承诺的探索、自我强度、自我效能、认知灵活性和复杂性、自我监控、批判性思维能力、道德推理能力及其他性格特征[12]。尽管这一理论较为抽象,维度较多,很难进行操作性研究。但它在同一性的心理学和社会学取向上建立了联系,具有很大的意义,因而关于同一性资本的研究也在继续[13]。
  另一个模型是Bosma和Kunnen的自我同一性发展的因素模型或同一性发展机制的模型。这一模型是在总结前人对影响同一性发展因素的解释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这一模型认为:同一性发展可以被看成一个重复的过程,每一次重复就是个人与情境的一次交互作用,在这些交互作用中冲突就可能发生。起初人们会尽力通过同化解决冲突,通过调节对情境的解释将其同化进已有的同一性中。如果不能同化进去,冲突就会继续存在并累积,同时逐渐消除现存的承诺,直到顺应或同一性改变发生。顺应的变化导致发展。个人和情境决定因素决定了同化和顺应的比例和二者之间的最优化平衡[9]。与上一模型一样,这一模型还有待进一步证明。
  5 自我同一性与其它构念间的关系研究
  在一些研究者力图寻求从最佳角度描述自我同一性或寻找同一性的发展特点、发展机制时,另有一些研究者则直接以同一性状态类型说为基石,试图探求自我同一性与其它构念(如人格变量、学业适应、心理健康、认知加工、道德发展等)之间的关系。如有研究发现,早毕型个体与对经验的开放性和高尽责性等人格特质有关,同一性完成型大学生更倾向于外向性[11],表现有最少的外控,相信自己能把握自己的生活,弥散型个体则表现最多的外控[14]。同一性完成型大学生有更强的自我导向和自我动机,较少的从众行为[15],有良好的学业适应,更适应的防御机制[16]。另外,自我同一性状态和自我集中注意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关系[17]。
  国内对自我同一性的研究则刚处于起步阶段,像国外研究者那样,对自我同一性的构念效度及发展机制进行深入探索的研究几乎没有,仅有的一些则是修订国外问卷,研究自我同一性与其它变量的关系。如关于不同自我同一性状态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同一性完成型状态的心理健康水平最高,弥散型心理健康水平最低[18]。郭金山、车文博还根据中国人特点利用王登峰编制的中国人人格量表(QZPS),检测了同一性状态与人格特征之间的关系[19],结果发现,同一性完成型与智慧、外向性、善良、行事风格等人格变量呈显著正相关,而与人际关系维度呈显著负相关,弥散型与外向性、善良、处世态度有极显著负相关,与行事风格呈较显著负相关,与人际关系有非常显著正相关。
  6 小结
  从Erikson提出自我同一性这一概念到现在,虽然只有几十年的时间,但自我同一性的研究已经有了很大的进展。从单纯地对自我同一性进行现象的描述,到从某一个角度对自我同一性进行实证的研究,然后从多个角度(同一性风格、问题解决能力)对其进行研究;从把自我同一性发展变化单纯地归于个人的发展到同时考虑到影响自我同一性发展的因素既有内部因素又有外部因素,并尝试性地提出了一些自我同一性发展机制模型;这样一个过程反映了一个概念或理论从理论走向实证、从笼统走向深入的艰难过程。与此同时,自我同一性构念效度的提高也使得这一构念与其它构念如人格变量、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研究越来越多。
  尽管短时间内自我同一性研究已取得巨大进展,但有关自我同一性的构念效度及其影响因素和发展机制模型还有待进一步验证,并在此基础上研究者可以继续深入探讨自我同一性与其它构念的相关关系甚至因果关系。国内研究者更应加快步伐,弥补目前自我同一性研究中的缺陷,从多个角度研究自我同一性,验证或建立其发展机制模型,以使自我同一性研究更完善,同时更准确地预测同一性与其它构念间的关系。
  
  参考文献
  [1] 郭金山. 西方心理学自我同一性概念的解析. 心理科学进展, 2003, 11(2): 227~234
  [2] Marcia J E.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ego-identity statu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66, 3: 551~558
  [3] Waterman A S. Identity, the identity status, and identity status development: a contemporary statement. Development Review, 1999, 19: 591~621
  [4] Dwairy M. Internal-structural validity of objective measure of ego identity status among Arab adolescents. Identity, 2004, 4: 133~145
  [5] Goosens L. Global versus domain-specific statuses in identity research: a comparison of two self-report measures. Journal of Adolescence, 2001, 24: 681~699
  [6] Kroger J. Identity, regression and development. Journal of Adolescence, 1996, 19: 203~222
  [7] Berman A M, Schwartz S J, Kurtines W M, et al. The process of exploration in identity formation: the role of style and competence. Journal of Adolescence, 2001, 24: 513~528
  [8] Yoder A E. Barriers to ego identity status formation: a contextual qualification of Marcia’s identity status paradigm. Journal of Adolescence, 2000, 23: 95~106
  [9] Bosma H A, Kunnen E S. Determinants and mechanisms in ego identity development: a review and synthesis. Development Review, 2001, 21: 39~66
  [10] Phinney J S, Goosens L. Identity development in context. Journal of Adolescence, 1996, 19: 401~403
  [11] Pulkkinen L, Kokko K. Identity development in adulthood: a longitudinal study. Journal of Research in Personality, 2000, 34: 445~470
  [12] Côté J E. Sociological perspectives in identity formation: the culture-identity link and identity capital. Journal of Adolescence, 1996, 19: 417~428
  [13] Côté J E, Schwartz S J. Comparing psychological and sociological approaches to identity: identity status, identity capital, and the individualization process. Journal of Adolescence, 2002, 25: 511~586
  [14] Abraham K G.. The relation between identity status and locus of control among rural high school students. Journal of Early Adolescence, 1983, 3: 257~264
  [15] Adams G. R, Ryan J H, Hoffman J, et al. Ego identity status, conformity behavior, and personality in late adolescenc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84, 47: 1091~1104
  [16] Cramer P. Identity, personality, and defense mechanisms: an observer-based study. Journal of Research in Personality, 1997, 31: 58~77
  [17] Adams G R, Abraham K G., Markstrom C A, et al. The relations among identity development, self-consciousness, and self-focusing during middle and late adolescence. Development Psychology, 1987, 2: 292~297
  [18] 韩晓峰. 大学生自我同一性与心理健康水平关系的研究. 人口学刊, 2004, 1: 34~39
  [19] 郭金山, 车文博. 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状态与人格特征的相关研究.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4, (2): 51~55
  
  
  Theory and Research of Ego Identity
  Zhou Hongmei,Guo Yongyu
  (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Wuhan 430079, China)
  Abstract: Erikson is the first person who advanced the problem of ego-identity. And he also described it from many perspectives. But he didn’t do empirical research into it. However, Marcia found 2 dimensions from the complex ego identity so that people can do empirical research into ego identity. Later, many studies attributed the development of identity to personal factors, which made it difficult to explain regression. So people found that contextual factors were also factors which affect the development of ego identity. Now many researchers acknowledge that personal and contextual factors both affect the development of ego identity. And some of them have put forward some theoretical models. At the same time, other researchers hope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go identity and other constructs. And in the future, the construct validity of ego identity and its development mechanism,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go identity and other constructs will still be hot topics.
  Key words: ego identity, exploration, commitment, regression.

相关热词搜索:自我 理论 经验 自我同一性理论与经验研究 埃里克森自我同一性理论 自我同一性是什么意思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