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贴现的性质与脑机制 贴现机制

发布时间:2020-03-03 来源: 历史回眸 点击:

  摘要 时间贴现是指个人对事件的价值量估计随着时间的流逝而下降的心理现象,它是行为选择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着重介绍了时间贴现的数学模型(指数模型、双曲线模型族、非双曲线模型)、时间贴现现象和概率贴现现象的联系、延迟兑现与提前兑现时间贴现不对称现象及其理论解释,还讨论了时间贴现现象的神经机制研究。提出了时间贴现未来研究的几个主要问题。
  关键词 时间贴现;时间贴现函数;概率贴现;延迟兑现和提前兑现;神经机制
  分类号 B844
  
  1 引言
  
  时间贴现是指个人对事件的价值量估计随着时间的流逝而下降的心理现象,它是行为选择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人们根据行为结果的价值抉择行为,对行为结果价值的认知会受到时间的影响。如果呈现两种选择:报酬较少但却能较早获得,报酬较多但却需要等待一段时间才能获得,人们往往表现出冲动行为,选择尽快获得报酬,即不理智地选择快而少的报酬。也就是说人们偏好尽快获得报酬,事件的主观价值随着距它发生的时间的增长而下降了。
  时间贴现引起研究者的兴趣主要是因为:(1)许多社会现象,比如吸烟,酗酒,吸食毒品,赌博等上瘾行为,上瘾者清楚地知晓这些行为的危害,但却以放弃长远利益(健康、美满的家庭、良好的社会关系)为代价,选择即时满足。这种冲动行为的原因是什么,怎样才能帮助上瘾者习得正确的行为,这些都是时间贴现研究力求解决的问题。(2)时间是人类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维度。时间影响了我们对事件价值的判断,但是人类没有专门的感受器来接受和加工时间信息,对时间的认知只能通过对客观世界的认知,以经验为基础建立起来。时间贴现研究是行为科学和认知科学结合得较好的一个研究领域,是我们认知时间的一个有效途径。
  时间贴现研究关注的焦点是事件的价值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和原因。Critchfield和Madden(2006)综合已有研究认为时间贴现具有以下三个特征:(1)事件的价值量影响了价值随时间改变的速度,大的价值下降较慢,时间贴现率较小:(2)对于同一个个体而言,不同类别的价值随时间下降的速度不同,比如:同一个人对健康、事业、家庭等的主观价值不同,它们的时间贴现率也不一样;(3)不同种类的价值唤起个体不同的情绪,所以个体赋予它们的主观价值不同,导致它们随时间下降的速度也不同,比如:令人不愉快的事件比令人愉快的事件对个体的心理影响更大,个体赋予那些令人不愉快的事件的主观价值更大。
  对时间贴现现象,研究者从不同的研究角度做了不少工作,主要有两种研究取向:一是行为与认知研究取向,利用数学模型来建构时间贴现函数,力求揭示事件的主观价值随时间变化的过程;二是近年来出现的时间贴现脑机制的研究。这两种取向的研究都有不少的文献。
  通常采用的研究范式是通过延迟满足个体需要的方法来研究价值随时间变化的过程。具体来说通过延迟某种价值的兑现时间,比如食物、货币等,使个体需要延迟得到满足来考察主观价值随时间变化的过程。在这里需要注意时间贴现与延迟满足之间的关系。时间贴现和延迟满足都讨论了价值,但是两者讨论的角度不同。时间贴现从时间的角度来讨论价值,关心的是价值随时间流逝而降低的过程,延迟满足是从需要、动机的角度讨论价值,关心的是需要、动机对价值的影响。另外,延迟满足是研究时间贴现的先决条件,因为如果没有某种等待满足的需要,就不会发生时间贴现现象。
  
  2 时间贴现的性质
  
  对时间贴现性质的探讨最早源自经济领域,主要集中在主观价值随时间的流逝而下降的速度(贴现率)的研究上,后来扩展到心理学领域,主要探讨了时间贴现的数学模型,时间贴现现象与概率贴现现象的关系以及时间贴现的异常现象,这三个问题是目前时间贴现的三个主要研究方向。
  2.1时间贴现的数学模型
  源自经济领域对时间贴现率的研究结果促使研究者根据不断发现的贴现现象,提出日趋完善的数学模型(指数模型、双曲线模型族、非双曲线模型),力求精确刻画时间贴现现象的整个过程。
  2.1.1指数模型
  指数模型是指价值随时间变化的速度与时间成比例。va=Vekd,vd:贴现后的价值,v未发生贴现的价值,K:贴现参数,d:延迟时间。在被试内假设贴现参数k是常数,k的数值与价值变化的快慢成正比,k越大,行为越冲动。时间常量k恰好也是指数模型的时间贴现率,即无论延迟时间的长短,价值变化的速度恒定。这一点使得指数模型不能解释许多时间贴现现象,比如选择偏好改变的现象。
  2.1.2双曲线模型族
  如果同时改变两个选择中兑现报酬的时间,选择偏好会发生改变,比如在一年以后得到¥10和一年又一周以后得到¥20中进行选择,人们会理智地选择一年又一周后得到¥20;现在同时改变兑现时间,在延迟时间差不变,仍为一周的情况下,把选择改为现在得到¥10和一周以后得到¥20,这时大多数人会冲动地选择立即得到¥10。双曲线模型最早始于1975年Ainslie的研究,1984年Mazur提出的形如Vd=c/(1+kd)的双曲线模型,预测到了这种选择偏好改变的现象。其中各参数同指数贴现模型。贴现率为k/(1+kd),是延迟时间的减函数,表现为随着延迟时间的增长,价值下降的速度放慢。双曲线模型是时间贴现现象研究中通用性较好的一种模型,但也有研究对双曲线贴现函数的通用性表示怀疑,认为应该根据个体面对的实际问题来选用适宜的时间贴现函数(Sehweighofer,Shishida,Hart, Okamoto&Tanaka,2006),进一步提出的类双曲线函数,vd=v/(1+bd)(Green&Myerson,1996),面对不同的实际问题,参数b,s可以选取不同的形式。比如q-指数贴现函数:其最大特点是引进了可变参数q,在指数函数模型和双曲线函数模型之间建立了清晰明了的联系。在一项以大学生为被试的研究中,要求被试分别在为他人作抉择并由他人执行选择以及为自己作抉择并由自己执行选择的情景中进行抉择,结果是,q-指数模型拟合实验数据的效果最好。q-指数贴现函数综合了指数贴现函数和双曲线贴现函数的优点,预测了自己与他人时间贴现现象:在为他人作抉择且由他人执行选择的行为时,个体行为不理智的程度不但不会减轻,反而表现得更冲动(Takahashi。2007)。双曲线模型族成功地预测了儿童比成人冲动(Greet&Fry,1994),而且它以儿童、青年和老年人为被试的时间贴现实验数据拟合的效果都优于指数模型(Green,Myerson,&Ostaszewski,1999b;Myerson&Green,1995)。此外,双曲线模型族还预测到各种病态赌徒(Alessi&Petty,2003)和药物上瘾者(Perry 2003;Petty,2002;Bickel&Marseh,2001)都比控制组的冲动行为多。
  2.1.3非双曲线模型族
  虽然双曲线模型族为刻画价值随时间流逝而下降的过程作出了贡献,但是有研究者提出了不同的观点。
  Read(2003)根据绝对延迟时间和相对延迟时间的比较,提出次可加函数模型。认为利用双曲线型函数来刻画时间贴现现象并不恰当,在利用它对实验数据进行曲线回归时,人为的设定了回归曲线的类型,丢失了某些重要信息;相反应该弱化回归曲线的具体形式,采用形式更灵活,适用范围更广的次可加函数来描述时间贴现现象。众所周知,硼究者们提出的类双曲线函数族几乎都是下凸函数,而下凸函数是次可加函数的一个子族,也就是说次可加函数必须满足额外的条件才能成为下凸函数。所以次可加函数包含的范围较之下凸函数更宽泛。在对实验数据进行回归时,相对于利用次可加函数作为回归曲线,人为的采用下凸函数很可能丢失掉数据中的宝贵信息。Rubinstein(2003)分析了相关的实验证据,认为那些用来反对常数贴现率的实验数据同样可以用来拒绝双曲线贴现函数类,他进一步认为基于相似关系的三阶段决定程序就能恰当的解释时间贴现现象。人们在近期得到的价值和需要等待更长时间得到的价值之间作出选择时,常常对价值和延迟时间分别进行比较,力图找出两个价值、两个延迟时间内的相似性,然后利用这两种相似性进行决策。Loewenstein Prelec(1993)针对以往的大量研究集中在孤立的比较两个发生在不同时间,具有不同价值的结果,提出结果序列偏好模型。将待选择的结果放在由个体行为带来的一系列相互影响的结果之中来考虑,认为在由行为结果组成的框架中,个体往往更有耐心,能够等待更长的时间。
  上述反对双曲线模型族的观点恰好反映了用数学模型来描述时间贴现现象的尴尬。所有支持双曲线模型族的证据都来自不同被试、不同价值的实验数据,它们从不同的角度对时间贴现现象进行描述。虽然它们都具有统计学意义(即具有统计显著性),然而,所有这些证据都忽视了:用数学模型来拟合实验数据只是在杂乱的实验数据中寻找规律的一种探索性方法,仅仅是对时间贴现现象的描述,只能说明时间贴现现象是这样,而不能说明时间贴现现象为什么是这样。这也是时间贴现的数学模型结论莫衷一是的原因。
  所以需要对隐藏于行为背后的心理机制加以探讨。目前对时间贴现现象的心理机制主要有下列几种观点。有研究(Green&Myerson。1996)认为时间贴现与记忆有因果关系,延迟兑现报酬的时间相当于记忆保持的时间,延迟时间越长,记忆保持的时间也越长,就越可能发生遗忘,所以发生时间贴现现象。通过对个体在选择情景中的认知过程进行分析,Kahneman和Tversky(1979)提出了前景理论(Prospect Theory),认为相同的选择项用不同的形式表示出来,会影响人们的选择偏好。另外,比较有影响的还有Loewenstein(1988)的观点,他认为框定效应(framing effect)导致参考点(referencepomt)的不同设定,从而对时间贴现现象有影响。当要求个体在立即与延迟的报酬中进行选择时,采用不同的问题表述方式可以改变个体思考问题时的参考点,进而影响了主观价值随时间发生变化的过程。然而。这些对时间贴现现象心理机制的探讨仅限于此:注意和记忆对时间贴现现象有影响,并未涉及更深层次的探讨。此外还有从对事件的认知出发的认知情感理论(cognitive-affective theory)(Metcalfe&Michel,1999)和解释水平理论(conslrual level theory)(Liberman&Trope,2003)。与此相比,较多的研究讨论了时间贴现的特殊现象,比如稍后将要介绍的时间贴现现象与概率贴现现象的关系,延迟兑现与提前兑现时间贴现不对称现象。这可能是因为时间贴现现象貌似简单却隐含了复杂的心理机制,目前的研究积累还很薄弱;相反,借鉴其它相似的现象的研究成果,从个别的现象入手,探讨某种具体的时间贴现现象相对容易。而且,很多研究人员把对时间贴现现象的研究作为了解个体行为抉择理论和了解人类对时间的加工机制的一条捷径,更偏重于行为抉择理论的研究和对时间加工机制的研究,所以导致了时间贴现现象心理机制研究的薄弱。
  2.2时间贴现与概率贴现
  在探讨时间贴现的原因时,研究者发现面对事件延迟发生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事件发生概率不确定时,人们表现出相似的行为:个人对事件的价值量估计随着时间的流逝和事件发生概率的减小而下降。
  面对抉择情景时,抉择者将延迟时间与事件发生的概率都看作风险因子,实际得到报酬的可能性越小,个体面临的风险就越大。一方面,延迟意味着等待的时间越久,就越有可能发生某些事件阻止报酬的获得,得到报酬的可能性就越小(Green&Myerson,1996;Stevenson,1986)。另一方面,在认知得到报酬的概率时,它被看作等待得到报酬的时间,事件发生的概率越小,平均等待兑现报酬的时间就越长(Rachlin&Raineri,1991)。因此,人们倾向于选择量较小的,但能较快得到或得到可能性较大的报酬,而不是选择量较大的,但需要延迟获得或获得的可能性较小的报酬。换句话说,延迟获得报酬的时间,使获得报酬的需要延迟得到满足,类似于实现许诺的概率,等待越久,兑现许诺的可能性就越低(Arai,1997;Sagristano,Trope,&Liberman,2002;Wu,1999)。
  贴现现象的数学模型研究也发现,随着延迟时间的增长或事件发生概率的增大,事件主观价值变化的速度都会放慢,时间贴现率和概率贴现率都会减小,而且时间贴现函数和概率贴现函数具有相似的形式,可以用类双曲线函数表示(Green,Myerson,&Ostaszewski,1999a)。Cardina(2006)整理已有的研究认为许多神经系统同时参与了时间贴现和概率贴现情景中的行为抉择:伏隔核核心(nuclcusaccumbcns core),伏隔核壳部(nucleus aCCtLtnbens shell),眶额皮质、杏仁基底外侧核(basolateral amygdale)、前扣带回皮质(anterior eingulate codex)、中央前额(前边缘prelimbic/下边缘 infralimbie)皮质、脑岛、丘脑下核(subthalamic nucleus)和海马(hippocampus)等。
  但是进一步的研究发现时间、概率贴现现象存在极大差异:(1)不同类别的价值对个体在时间贴现和概率贴现情景中的行为的影响不同(饮料、货 币等)(Estle,Green,Myerson,&Holt,2007),对上瘾人群的研究也发现,在时间贴现情景中烟草对吸烟者的行为影响显著,而在概率贴现情景中却没有发现它对吸烟者和非吸烟者的行为有显著不同的影响(Ohmura,Takahashi,&Kitamura,2005);(2)客观价值量在时间、概率贴现中具有不同的作用,量较小的客观价值的时间贴现率较大,量较大的客观价值的概率贴现率较大(Green,Myerson,&Ostaszewski,1999a;Myerson,Green,Hanson,Holt,&Estle,2003;Rachliu,Brown,&Cross,2000);(3)对类双曲线函数中参数之间的关系的研究也尚未达成统一(Green,Myerson,&Ostaszewski,1999a;Myerson,Green,Hanson,Holt,&Estle,2003);(4)以动物为被试的研究也发现时间贴现和概率贴现的脑机制存在差异(Acheson,Farrar,Patak,Hausknecht,Kieres,Choi,wit,&Riehards,2006)。这些研究提示时间、概率贴现现象可能涉及不同的心理加工机制,目前对两者心理机制的研究还相当薄弱。
  2.3延迟兑现与提前兑现时间贴现不对称现象
  时间贴现现象貌似简单却隐含了复杂的心理机制,许多研究者从个别的现象入手,探讨某种相对容易的具体的时间贴现现象。在时间贴现现象中存在大量的异常现象,比如前文提到的自己与他人时间贴现现象和紧接着将要探讨的延迟兑现与提前兑现时间贴现不对称现象,还有得到与失去不对称现象(Loewenstein,1988)等,即使是从这些个别的异常现象入手探讨时间贴现的心理机制也会遇到大量的困难,从对延迟兑现与提前兑现时间贴现不对称现象的研究就可见一斑。
  1988年Loewenstein发现了这种时间贴现不对称现象――延迟兑现与提前兑现时间贴现不对称现象,认为提出抉择问题的方式影响了价值随时间变化的速度(时间贴现率)。已有的时间贴现研究成果不能完满的解释这种现象。Loewenstein将这种时间贴现不对称现象描述为人们兑现报酬时,原本期望在时间t1获得报酬x1,但当被要求延迟一段时间,在稍后的时间t2兑现报酬x2,他们也能接受,不过这时他们希望获得的价值x有较大的增长。等价于未来价值x2被较大程度贬值了。原本期望在一个较晚的时间如获得报酬x:的人,现在拥有机会提前获得报酬,表示愿意减少获得的报酬量,以他们能接受的最小价值总量x1在较早的时间t1提前获得,这时价值贬值的程度较小。
  延迟兑现时价值x的增长率大于提前兑现时价值x的降低率,即价值x的延迟兑现贴现率大于提前兑现贴现率。
  2.3.1前景理论和损失厌恶
  Loewenstein曾用前景理论(Prospect Theory)(Kahneman&Tversky,1979)和厌恶损失(loss aversion)来解释延迟兑现与提前兑现时间贴现不对称现象。假设人们把价值的延迟兑现编码为损失,提前兑现编码为赢利,人们厌恶损失,不愿失去,所以发生了这种不对称现象(Loewenstein,1988)。
  前景理论假设抉择者首先对复杂的待选情景进行简化,然后,买卖双方根据交易前后各自拥有的财产数量对价值进行编码,卖方将卖出的货物编码为损失,获得的报酬编码为赢利;买方将付出的货币编码为损失,得到的物品编码为赢利。因为厌恶损失,所以卖方总是高估货物的价值,买方常常低估货物价值。最后决策者再选择总量最大的价值。这也是隔离效应(isolation effect)的原因,相同的待择项用不同的形式表示出来,会影响人们的选择偏好(Kahneman&Tversky,1979)。前景理论较详细的分析了个体对选择情景的认知过程,但是它存在重描述轻解释的现象,Weber等认为“这种理论并没有给出心理机制水平的解释”。
  尽管如此,已有脑机制研究支持厌恶损失对时间贴现现象的解释作用:在时间贴现行为中起显著影响作用的中央眶额皮质(medial orbitofrontal cortex)在接受报酬和逃避厌恶结果时,活动都很显著(Kim,Shimoio,&O"Doherty。2006)。
  2.3.2质疑理论
  Weber利用质疑理论(Query Theory)来研究延迟兑现与提前兑现时间贴现不对称现象(wbrbeLJohnson,Milch,Chang,Brodseholl,&Goldstein,2007)。质疑理论假设记忆的编码与提取。和决策者的动机决定了选择偏好。
  质疑理论是为解释禀赋效应(endowment effect)而提出的。禀赋效应(Johnson,Haubl,&Keinan,2007)是指物品的主观价值依赖于物品的归属性(物品归谁所有),物品的所有者往往高估它的价值。研究认为决策者在买卖中所处的买或卖的地位会改变决策者的注意方向:内隐目标影响估价行为,买卖双方关注物品的不同特征,其心理影响不同,买方关注付出的货币,卖方关注物品的价值。以往常采用厌恶损失来解释禀赋效应,比起客观价值的增加,客观价值等量的减少对估值和作出决定的影响更大。
  在禀赋效应以往研究的基础上,质疑理论提出了四个基本假设(Wether,Johnson,Milch,Chang, Brodscholl,&Goldstein,2007):(1)估值依赖于一系列的质疑:现在兑现的原因和延迟兑现的原因。决策者根据物品的客观价值和现在的归属状态来评估物品优缺点。(2)这些质疑是序列提出的。(3)质疑的顺序(现在/将来或将来/现在)会影响对物品价值的估计。(4)物品的当前归属状态决定了质疑的顺序。Johnson,Haubl和Keinan(2007)认为记忆机制是禀赋效应的基础,人们根据物品的归属状态,以不同的顺序提出一系列的问题来建构物品的价值。因为记忆的输出干扰,这些质疑提取出物品的不同特征,产生了不同的主观价值;改变质疑顺序既可以增强又可以削弱禀赋效应。
  在Weber的研究(Werber,Johnson,Milch,Chang, Brodscholl,&Goldstein,2007)中证实质疑理论可以用来解释延迟兑现与提前兑现时间贴现不对称现象。主观价值的确是通过把估价分解为两个子问题建构起来的,在延迟兑现和提前兑现情景中个体以相反的顺序提出子问题。延迟兑现:先提出关于现在的问题,再提出关于将来的问题:提前兑现:先提出关于将来的问题,再提出关于现在的问题。质疑的顺序影响了延迟和提前兑现的时间贴现率,不自然的质疑顺序减轻了不对称的程度。但是,该理 论没有解释在延迟、提前状态下自然的质疑顺序分别是现在,将来、将来/现在的原因,也没有解释延迟和提前时间贴现率不同的原因以及改变质疑顺序会影响延迟、提前时间贴现率的原因。
  前景理论和质疑理论都是从注意和记忆提取的角度来研究延迟与提前时间贴现不对称现象,并未涉及延迟时间在时间贴现现象中的作用。
  
  3 时间贴现脑机制研究
  
  为了从根本上了解时间贴现问题的成因,越来越多的研究集中在大脑神经机制上,力图弄清大脑皮质的哪些区域,怎样的神经活动引起了事件的主观价值变化。这些脑机制研究主要从对延迟时间长短和客观价值的量的认知两个方面讨论时间贴现问题。研究表明时间贴现涉及大脑的许多区域,主要有边缘系统(扣带回,海马,脑岛),大脑皮质(额叶、顶叶、纹状体),小脑等。
  3.1动物被试的实验结果
  动物被试的实验结果显示不同长度的延迟时间在不同的大脑区域内得以加工,即使在相同的脑区内它们激起的神经活动程度也不同,神经系统的活跃性随着延迟时间的增长而降低。
  恒河猴的背外侧前额皮质(dorsolateml prefrontal codex,DLPFC)参与了以获得报酬为目的的目标定向行为(Leon&Shadlen,1999;Wallis& Mliier,2003;Roesch&Olson,2003;Schultz, Tremblay,&Hollerman,2000),其神经元对不同长度的延迟时间,表现出不同的活跃性(Tsuijimoto&Sawanuchi,2005)。
  鸽子的鸟类弓状皮质尾外侧(vian Nidopallium caudolaterale)单细胞记录显示,神经系统的活跃性受到期望的报酬总量的影响,而且随着延迟时间的增长而降低,揭示了选择偏好发生改变的时刻(从选择量大的报酬转变为选择量小的报酬)(Kalenscher,Windmann,Diekamp,Rose,Onur,&Colombo,2005)。
  Roesch,Taylor和Sehoenbaum(2006)发现老鼠的眶额皮质(orbitofrontal cortex,OFC)中不同的神经元对长延迟时间和短延迟时间的报酬反应不同。对短时间延迟神经冲动强,对长时间延迟神经冲动慢且弱。而且,当延迟时间保持恒定时,眶额皮质对价值的编码不受事件的客观价值的影响。暗示事件的客观价值和事件发生的时间在大脑的某些区域中是独立加工的。
  3.2人类被试的研究结果
  人类被试的研究结果显示更多的脑区参与了时间维度下主观价值的加工,神经活动也更复杂。涉及的主要脑区有脑岛、纹状体、额叶、顶叶和小脑等。大量证据支持不同的脑区在时间贴现行为中具有不同的分52:事件按照发生的延迟时间的长短差异在不同的脑区内被加工,而且客观价值量的差异也对脑区的分工有影响。
  fMIPI显示皮质基础神经节回路(cortico-basal ganglia loops)的不同部位对时间贴现起着不同的作用。脑岛(insula)和纹状体(striatum)(Wittmann, Leland’&Paulus,2007)的腹前区(ventroanterior regions)加工立即兑现的报酬,向背后部区(dorsoposterior regions)加工延迟兑现的报酬。同时报酬的客观价值量对脑区的分工也有影响,背外侧前额皮质(dorsolateral prefi:ontal cortex),顶下皮质(inferiorparietal cortex),中缝背核(dorsal raphe nucleus)和小脑(cerebellum)等脑区在选择量大的延迟报酬时被激活(Tanaka,Doya,Okada Ueda, Okamoto,&Yamawaki,2004)。
  McClure,Laibson,Loewenstein和Cohen(2004)等的研究也支持在延迟兑现和立即兑现的情景中,对价值的评估是在大脑的不同系统中完成的。B系统:皮质下边缘结构和相关的侧边缘皮质,包括腹侧纹状体、中央眶额皮质、中央前额皮质,主要加工延迟时间较短的事件价值的评估;s系统:额顶系统,包括视皮质,前运动区,辅助运动区,右顶内皮质和左顶内皮质、右背外侧前额皮质,右腹外侧前额皮质、右侧眶额皮质,主要加工延迟时间较长的事件价值的评估。
  这些来自动物和人类的脑机制研究都支持不同的脑区在时间贴现行为中具有不同的分工:不同的延迟时间激活大脑皮质的不同区域。但同时也提出了一个新的问题:在大脑中,至少在某些脑区,时间(事件延迟发生的时间)与发生在时间维度上的事件的客观价值是否是各自独立加工的?或者说在大脑中时间是否是从其依附的客体中抽取出来、单独加工的?另外,这些脑机制研究的研究重点放在相关脑区的定位上,对神经活动的强度和潜伏期的研究还很欠缺,而且确定的脑区范围很广,缺乏精确定位,即使是在具体的脑区分工问题上,也还没有达成统一意见。
  为了探讨时间贴现现象的心理机制问题,研究人员综合已有的行为认知、神经机制研究成果,从行为抉择和时间知觉方面提出理论假设。认为人类行为抉择系统由多系统构成,比较认可的是双系统假说。Bems,Laibson~Loewnstein(2007)等认为行为抉择系统由处理未来事件、理智的子系统和处理及时事件、情绪化的子系统组成。Sanfey,Loeweustein,McClure和Cohen(2006)等认为功能特异性的自动加工子系统和使用范围更灵活的,具有更强认知能力的控制加工子系统共同组成了行为抉择系统。子系统间的交互作用导致了时间贴现现象。然而,至少有两个问题有待解决。1,这些不同的理论假设提出的行为抉择系统是否是同一个系统,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2,两个子系统在行为抉择时,各自以怎样的方式工作,它们之间以怎样的方式交互作用?这些问题现在都还不明确。Wittmann和Paulus(2008)从时间知觉的角度出发,认为时间作为个体决定行动的一个重要维度,对时间的知觉在时间贴现现象中起着重要作用。他认为比起自我控制的个体,冲动的个体往往会高估时距从而导致主观价值随时间延迟更强烈的下降。同时,那些能够引起个体冲动行为的因素,比如:药物、情绪,也能够导致个体对时距估计的偏差,引起强烈的时间贴现行为。不过,Critehfleld和Madden(2006)等认为冲动与时间贴现之间的因果关系还不明确,现在下结论说是冲动导致了个体时间贴现行为还是时间贴现行为使得个体更加冲动,还未时尚早。
  
  4 展望
  
  虽然对时间贴现现象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仍有不少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例如,时间贴现现象的心理机制问题。众多数 学模型拟合实验数据的能力越来越强,越来越精确地展现了主观价值随时间降低的过程,在预测主观价值的走向上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数学模型不能解释引起时间贴现现象的原因。目前尚需进一步弄清楚哪些主要的心理因素决定了时间贴现函数中参数的量值和时间贴现率。大量行为与认知研究表明面对事件延迟发生和事件发生概率不确定时,个体的行为既相似又有差异,虽然已有脑机制研究显示这两种贴现现象的心理加工机制可能不同,但是仍然缺乏理论解释。对延迟兑现与提前兑现时间贴现不对称现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记忆机制和决策者动机的研究上,虽然有脑机制研究支持相关的理论解释,但是忽视了延迟时间和提前时间起到的重要作用,存在重描述轻解释的现象。在行为认知和神经机制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研究人员提出了行为抉择双系统假说来解释时间贴现行为,但是该理论本身还有很多基础问题没有解决。
  又如,时间贴现脑机制的研究也有待进一步澄清。时间贴现脑机制研究主要集中在确定相关的脑区上,对神经冲动的潜伏期和活动强度的研究很欠缺,而且已探明的与时间贴现现象有关的大脑脑区范围广泛,各个研究之间也有矛盾。这些问题都表明尚需做更多的研究加以澄清。
  未来的研究应该集中在对时间贴现心理机制的研究上。时间贴现的研究主要涉及时间的加工机制和动机两个方面。目前,大量的研究集中在动机对时间贴现的影响上,比如:价值的类别,价值的数量,不同个体对价值的需要上。时间的加工机制对时间贴现的影响的研究较少,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深入研究。
  (1)在不同的时间段内讨论时间贴现现象。以往研究时间贴现现象时涉及的时间范围很广,通常从几秒,几天到几十年,还没有针对特定的时间段研究过时间贴现现象。黄希庭研究发现未来时间和过去时间在心理结构上是对称的,分为3个心理时间段,即以秒和分为计时单位的“较近的未来”和“较近的过去”,以小时、日和月为计时单位的“近的未来”和“近的过去”,和以年为计时单位的“远的未来”和“远的过去”(黄希庭,1994;黄希庭,孙承惠,胡维芳,1998)。在这样的三个时间段内,个体的时间贴现行为具有怎样的差异,这些差异中体现了时间贴现现象的哪些本质特点,都需要深入研究。
  (2)采用不同的时间单位来描述时间对时间贴现行为的影响。大量研究发现个体采用了不同的时间单位(秒、分、小时、日、月、年)来描述不同的时间段(黄希庭,1994;黄希庭,孙承惠,胡维芳,1998;Huttenlocner,Hedges,&Bradbun,1990)采用不同的时间单位描述时间是否也会对时间贴现行为产生影响,反映了时间贴现现象的哪些本质,这些也需要深入探讨。

相关热词搜索:贴现 性质 机制 时间贴现的性质与脑机制 时间贴现 时间贴现的分段性研究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