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历史教科书

发布时间:2017-02-14 来源: 历史回眸 点击:

日本历史教科书篇一:日本史必读书目

1. 安德鲁?戈登《日本的起起落落》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2. 詹姆斯?L.麦克莱恩《日本史(1600-2000)》海南出版社,2009年

3. 康拉德?托特曼《日本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转 载 于:wWW.ZHaoqT.nEt 蒲 公英文 摘:日本历史教科书)

4. 约翰?惠特尼?霍尔《日本史》商务印书馆,2013年

5. 内藤湖南《日本历史与日本文化》商务印书馆,2012年

6. 茂吕美耶 《战国日本》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

7. 本尼迪克特《菊与刀》

8. 浜野洁《日本经济史(1600-2000)》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

9. 实藤惠秀《中国人留学日本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

10. 戴季陶《日本论》光明日报出版社,2011年

11. 尾藤正英《日本文化的历史》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

12. 诺曼?赫伯特《日本维新史》吉林出版集团,2008年

13. 加藤周一《日本文化中的时间与空间》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

14. 士居健郎《日本人的心理结构》商务印书馆,2006年

15. 津田左右吉《日本的神道》商务印书馆,2008年

16. 京极纯一《日本政治》商务印书馆,2013年

17. 礒崎初仁《日本地方自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

18. 稻继裕昭《日本公务员人事制度》三联书店,2012年

19. 田中仙翁《茶道的美学:茶的精神与形式》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

20. 桑田忠亲《茶道的历史》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

21. 吉田泰巳《花道的美学》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

22. 三谷博《黑船来航:对长期危机的预测摸索与美国使节的到来》社科文献,2013年

23. 网野善彦《日本社会的历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

24. 越泽明《伪满洲国首都规划》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

25. 桥本健二《战后日本社会阶层构造的变迁》南京大学出版,2012年

26. 日本NHK放送文化研究所《现代日本人的意识解读》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

27. 园部逸夫《思考皇室制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

28. 小岛美子《从音乐看日本人》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

29. 原田信男《日本料理的社会史:和食与日本文化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

30. 四方田犬彦《日本电影与战后的神话》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

31. 竹内长武《战后漫画50年史》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

32. 西尾胜《日本地方分权改革》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

33. 鹈饲正树《战后日本大众文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

34. 桥元良明《媒体与日本人:日常生活的演变》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

35. 天野郁夫《大学的诞生》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

36. 长山靖生《日本科幻小说史话:从幕府末期到战后》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

37. 五百旗头真《日美关系史》世界知识出版社,2012年

38. 大嶽秀夫《经济高速增长期的日本政治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

39. 青弓社编辑部《富士山与日本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

40. 五百旗头真《战后日本外交史》世界知识出版社,2013年9月8日星期日

41. 结城康博《日本老年人的生存困境:来自一线的报告》世界知识出版社,2011年

42. 保阪正康《田中角荣的昭和时代》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

43. 中西进《:日本文化的构造》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

44. 武藤博己《招标改革:改革幕后操作的日本社会》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

45. 廉德瑰《日本的海洋国家意识》时事出版社,2012年

46. 翟新《松村谦三集团和中国》社会科学文献,2007年

47. 翟新《战后日本的对外观》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年

48. 翟新《近代以来日本民间涉外活动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49. 武田康裕《日本安全保障学概论》世界知识出版社,2012年

50. 神野直彦《体制改革的政治经济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

51. 约翰?W.道尔《拥抱战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日本》三联书店,2008年

52. 吉田伸之《成熟的江户》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

53. 川田稔《柳田国男描绘的日本:民俗学与社会构想》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年

54. 苅部直《日本思想史入门》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3年

55. 源了圆《德川思想小史》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年

56. 梅原猛《世界中的日本宗教》四川人民出版社,2006年

57. 丸山真男《日本的思想》三联书店 ,2009年

58. 池田信夫《失去的二十年:日本经济长期停滞的真正原因》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年

59. 本居宣长《日本物哀》吉林出版集团,2010年

60. 新渡户稻造《武士道》商务印书馆,2009年

61. 清少纳言《枕草子》(林文月译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译林出版社,2011年

62. 紫式部《源氏物语(林文月译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译林出版社,2011年

63. 王新禧《日本妖怪奇谭》陕西人民出版社,2013年

64. 猪野健治《日本的右翼》东方出版社,2013年

65. 归泳涛《赖肖尔与美国对日政策》

66. 加文?麦考马克《附庸国:美国怀抱中的日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

67. 加文?麦考马克《虚幻的乐园——战后日本综合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68 查莫斯?约翰逊《通产省与日本奇迹》吉林出版集团,2010年

68. 高柏《经济意识形态与日本产业政策:1931-1965年的发展主义》上海人民,2008年

69. 高柏《日本经济的悖论》商务印书馆,2004年

70. 南亮进《经济发展的转折点:日本经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

71. 彭佩尔《体制转型:日本政治经济学的比较动态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

72. 张历历《新中国与日本关系史(1949-2010)》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

73. 刘建平《战后中日关系:"不正常"历史的过程与结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

74. 泷田洋一《日美货币谈判:内幕20年》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

75. 宫崎勇《日本经济政策亲历者实录》中信出版社,2009年

76. 野口悠纪雄《日本的反省:依赖美国的罪与罚》东方出版社,2013年

77. 柳原修《日本的国会与政治》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年

78. 安世舟《漂流的日本政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

79. 刘江永、王新生《战后日本政治思潮与中日关系》人民出版社,2013年

80. 邱静《战后日本的知识分子护宪运动与护宪思想》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

81. 张伯玉《日本选举制度与政党政治》中国经济出版社,2013年

82. 黄大慧《日本对华政策与国内政治:中日复交政治过程分析》当代世界出版社,2006年

83. 纐缬厚、黄大慧《我们的战争责任:历史检讨与现实省思》人民日报出版社,2010年

84. 堀幸雄《战前日本国家主义运动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0年

85. 纐缬厚《近代日本政军关系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2年

86. 小森阳一《天皇的语音放送》三联书店,2004年

87. 安丸良夫《近代天皇观的形成》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

88. 泰萨?莫里斯-铃木《日本经济思想史》商务印书馆,2000年出版

89. 升味准之辅《日本政治史(四册)》商务印书馆,1997年

90. 殷燕军《近代日本政治体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91. 《日本经济史1-8册》三联书店,1997年

92. 丸山真男《日本政治思想史研究》三联书店,2000年

93. 塞缪尔斯《日本大战略与东亚的未来》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

94. 榊原英资《日本的反省-走向没落的经济大国》东方出版社, 2013年

95. 野口悠纪雄《日本的复兴逻辑 : 大地震后的日本经济》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年

96. 会田雄次《日本人的意识构造:风土?历史?社会》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97. 筑岛谦三《日本人论中的日本人》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98. 孟晓旭《漂流事件与清代中日关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

99. 纐纈厚《何谓中日战争?》商务印书馆,2012年

100. 刘杰、川岛《1945年的历史认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

日本历史教科书篇二:日本史入门书

日本史入門書

(1)分类研究介绍

「日本史研究入門」東大協同組合出版部

古代史 藤谷俊雄,中世史 石母田正 永原慶二,近世史 山口启二,明治時代 远山茂树,現代史 井上清

1949初版,1950再版,1951三版

1954年改訂―54 遠山茂树 佐藤進一 東大 Ⅰ

1962「日本史研究入門」Ⅱ 55―66遠山茂树 佐藤進一 東大 1969Ⅲ 61-66 井上光貞 永原慶二

1975 Ⅳ 67-72井上光貞 永原慶二

以前三冊付録有参考書目

新編日本史研究入門 佐々木潤之介 石井進 東大 1982 研究史(史学史)

永原庆二《二十世紀日本の歴史学》

(2)史料介绍

日本史料集成 平凡社 昭和31

(3)概説書(通史)

概说书最重要的是“岩波讲座”系列和“东京大学讲座系列”。都是各领域专家撰稿,学术价值很高。

概说书的别卷其实起到了研究史介绍、分类研究成果整理、史料介绍的作用,对入门非常有用。

『岩波講座 日本歴史』1933年 全10卷 別巻 制度 古文書 書道 『岩波講座 日本歴史』 全23巻、岩波書店、1962年 - 1964年昭和38

22別巻1;日本における歴史意識の発展、日本近代史学の形成、発展、時代区分論、歴史教育、戦後の歴史教育

23別巻2;日本人の起源、文字と言語、民衆生活様式の変遷、民間信仰論、日本神話論

『岩波講座 日本歴史』 全26巻、岩波書店、1975年 - 1977年昭和55

24別巻1;戦後日本史学の展開

25別巻2;日本史研究の方法(史料学)

26別巻3;日本史研究の現状

『岩波講座 日本通史』 全21巻?別巻4巻、岩波書店、1993年 - 1996年

別巻1歴史意識の現在

別巻2地域史研究の現状と課題

別巻3岩波講座 日本通史 史料論

別巻4総目次?索引

『講座日本史』全 10 巻(東京大学出版会、一九七〇~七一年) 『講座日本歴史』全 13 巻(東京大学出版会、一九八四~八五年) 『日本史講座』全10巻(東京大学出版会、二〇〇五年) 『日本歴史大系』全6巻(山川出版社、一九八四~九〇年)

(4)辞典工具书

古文書解読的字典(手写体字字典)

『くずし字解読辞典』(近藤出版社、一九八三年)

国史大辞典編集委員会『国史大辞典』吉川弘文館,全 15 巻 《新编日本史辞典》京大国史 创元社1954 1960

年表

人名事典(人物关系文献索引)

『角川日本姓氏歴史人物大辞典』全47 巻(角川書店、一九九一年~刊行中)

地名词典

『角川日本地名大辞典』全 50 巻(角川書店、一九七八~九〇年)など

图书史料目录

『国書総目録』全9巻(岩波書店、一九六三~七六年) 研究文献目录

『読史備要』(講談社、一九三三年)

《日本史必携》

史料集

『群書類従』文政2年(1819年)塙保己一編纂的日本丛书,后又编『続群書類従』

『古事類苑』明治時代編纂的類書,引用了明治時代以前的很多文献。吉川弘文館復刻

東京大学史料編纂所

这个机构是日本近代史学的老祖宗。它与帝国大学史学科设立,史学会成立共同标志着日本近代史学的开端。其前身是1869 年(明治2 年)设立的修史局,1888 年(明治21 年)帝国大学设立国史科,随之修史事業移归帝国大学主持。由此可知,东京大学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实际掌握了日本历史学研究几乎全部资料、人员、信息。

『大日本史料』『大日本近世史料』(江户时代史料)『大日本維新史料』(明治维新史料)『日本関係海外史料』

『大日本古文書』(編年文書、家わけ文書、幕末外国関係文書) 古文书指从甲到乙(可以是机构,也可以是人)这样一种关系形成的史料,日本学界认为这样的史料可信性比私人史料高。

『大日本古記録』

指日记等私人性史料。

其他

田口卯吉『国史大系』(1897-1904)黑板胜美『新訂増補国史大系』シリーズ(1929-1964)(吉川弘文館)

家永三郎、石母田正、井上光贞、丸山真南、吉川幸次郎等编『日本思想大系』全 67 巻(岩波書店)。

竹内理三《平安遗文》《镰仓遗文》

『現代史資料』全 46 巻?続既刊 12 巻(みすず書房) 主要依据旧官厅资料编成。

岩波書店将日本史最基本的史料编辑刊行为『日本史史料』全5巻,

主要供学生学习用。

日本历史教科书篇三:日本历史教科书问题社会心理探源

前不久,日本政府置亚洲及世界人民的强烈反对于不顾,竟然审定通过了由一部分右翼学者炮制的以否定日本侵略中、韩等亚洲国家史实为目的的历史教科书。自80年代以来,日本每对中学历史教科书做一次修订,都要引起一场国际范围的争论。人们不禁要问,日本为什么不顾损害自身的国际形象,总是强词狡辩,利用各种机会来否定过去侵略中、韩等国家的史实,翻历史的定案。在这历史教科书的背后,除了路人皆知的政治企图之外,是否还有

别的原因? 本文试就此问题从日本的文化传统和社会心理角度作一探讨。 1996年底,以西尾干二为首的右翼学者在东京赤坂急饭店举行记者招待会,宣布成立“新历史教科书编撰会”,宗旨是为21世纪的日本青少年编撰新的历史教科书,从根本上改变历史教育。他们认为“(日本)战后的历史教育使日本人忘却了应该继承的文化和传统,丧失了日本人的自豪感。特别是近代史部分,日本仿佛成了一个子子孙孙都要不断谢罪的罪人。冷战结束后这种自虐倾向更加严重。现行教科书完全是将以往敌对国家的宣传当作事实加以记述的,世界上没有这样进行历史教育的国家。”“我们编撰的历史教科书将立足于国际视野,通过品格和均衡表现出活生生的日本和日本人形象,(成为一本)既能为先人业绩所激励,也能面对失败,充分体验其苦乐的日本人的历史课本。”[1] 该会成立后,就开始为“编造”新历史教科书奔走活动。1997年1月,西尾等向日本科学文部大臣递交了要求消除(现行历史教科书中)关于慰安妇记述的申请。同年3月,举行了首次题为“超越自虐史观”的研讨会。1998年6月,在大阪中之岛公会堂举行第四次研讨会,题为“新历史教科书的展望”。此后,又先后在上越、名古屋、广岛、松山等地举行了多次以“我们开展的教科书运动”为题的研讨会。在这一系列的活动之后,该会将“编造”的新历史教科书通过扶桑出版社提交给科学文部省进行检定。科学文部省于2001年4月3日予以审定通过。

[!--empirenews.page--] 新版历史教科书的要害是歪曲历史史实、美化侵略。该书认为,亚洲和太平洋战争“不是侵略战争”,“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战争”。“日本政府进行大东亚战争的目的是为了自存自卫和把亚洲从欧美统治下解放出来,而且宣布要建设‘大东亚共荣圈’”。“由于大东亚战争初期日本军队的胜利,在欧美统治下的亚洲民族独立运动才高涨起来。” 在“初期胜利”一节中还有这样的描述,“此事(指偷袭击珍珠港)被报道后,日本国民精神振奋,一扫长期以来因中日战争所造成的沉闷气氛。”在“战时下的国民生活”部分中又写到,“虽然生活物资极端贫乏,然而就是在这种困难的条件下,诸多国民仍勤奋工作,英勇战斗。这是希望取得战争胜利的行动。”关于战争性质,书中写到“战争是悲剧。但是战争难分善恶。不能说哪一方是正义的。哪一方是非正义的。它只是国与国之间的利润发生摩擦的结果,当政治解决不了时,作为最终手段只能发动战争。” 对“南京大屠杀”事件,现行历史教科书(1997年审定)是这样记述的,“占领了首都南京。据说当时也杀害了包括妇女儿童在内的约20万中国人。”在新版教科书中,有的将20万人改写成“大量”,有的将南京大屠杀的表述篡改为“南京事件”,有的故意不提南京大屠杀事件。 新版历史教科书不仅只字不提由于日本侵略给亚洲各国人民造成的巨大损失和伤害,而且还对侵占我国东北和吞并朝鲜的行为加以美化,宣扬侵占有功、合并有理的强盗逻辑。书中写到,日本(建立满洲国)是“想在中国大陆建立第一个现代的法治国家”,满洲国由此“取得了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得到了提高”。“1910年日本将韩国合并,这个稳定亚洲的政策受到了欧美列强的支持。合并韩国对保卫日本的安全和满洲的权益是必要的。但是,在经济上或者政治上未必就有好处。不过,实行这一步骤的当时,是按国际关系的原则进行的。”

[!--empirenews.page--] 原来有5家出版社教科书中提到日军在中国为消灭抗日力量而实行“三光政策”,现在只有一家出版社提及此事。 现行教科书中有“将朝鲜等国的年轻女性作为慰安妇带到战场”等有关慰安妇的记述,但新版教科书中有3家将其内容全部删掉,只有一家还使用“慰安妇”一词。 凡此种种,不一而足。新版历史教科书否定侵略战争性质,美化侵略战争用心,昭然若揭,所宣扬的是一种彻头彻尾的侵略有理、

侵略有功的强盗逻辑。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日本政府曾明确表示,“不论是什么样的教科书,只要没有与史实有关的错误就予以批准”。[2]现在日本政府已经审定通过了新版教科书,这就表明日本政府对过去侵略亚洲国家史实的认识和教科书的观点是完全一致的。所以,新版教科书遭到中、韩等亚洲及世界人民的强烈反对和批判也是理所当然的。 一些日本人之所以一而再,再而三地要为其过去的侵略史实翻案,这其中除政治企图外,还有着独特的民族文化传统背景和深刻的社会心理渊源。 马克思指出,“不同的公社在各自的自然环境中,找到了不同的生产资料和不同的生活资料。因此,他们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产品也就各不相同。”[3]马克思揭示了这样一个真理,即首先是由于人们生活的自然环境不同决定了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不同,进而又决定了民族文化和心理意识的不同。 日本是亚洲东部的一个岛国,隔海同朝鲜半岛与中国大陆相望,可耕种面积仅占国土的十分之一左右,资源匮乏。地形南北狭长,横跨亚洲热带、北温带、亚寒带,属海洋性气候,秋季常受台风袭扰。日本民族就是在这种自然环境中形成了独特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形成了既不同于西方又有别于东方的文化传统和心理意识。 在前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结构大体上可以分为农业经济、游牧经济和农牧混合经济。这三种不同形态的经济结构在社会发展进化速度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农业经济结构稳定性最强,游牧经济结构稳定性最差,农牧混合经济既具一定的稳定性,又具一定的可变性。正如马列经典大家所指出的,游牧经济社会是“暂时的不巩固的军事行政联合”,[4]分合多变。“欧洲各国不断瓦解,不断重建和经营改朝换代。与此截然相反,亚洲的社会却没有变化。这种社会的基本经济要素的结构,不为政治领域中的风暴所触动。”[5]这是因为自给自足封闭式的传统农业经济不仅顽强地抵抗着外来的新事物,而且也严重地阻碍了社会分工的发展和自我革新。农牧混合经济的联结纽带是商业贸易。在商业相对弱小时产生的是城邦和庄园,当商业强大到“封建割据消灭,民

族市场形成”[6]之时,便产生了近代资本主义国家和近代民族文化。[!--empirenews.page--] 日本的情况较为独特。日本的农业几乎全是以稻米生产为主的种植业,属小农经济结构。但和我国不同的是日本不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在长子继承权制度下形成了类似欧洲庄园的领主制。日本虽无畜牧业,但由于四面环海,海洋养殖业特别是渔业发达。因此,日本是一个既不同于我国又有别于欧洲的农渔混合型经济结构。 民族文化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马克思曾说过,“历史的每一个阶段都遇到有一定的物质结果,一定数量的生产力总和,人和自然以及人和人之间在历史上形成的关系,都遇到有前一代传给后一代的大量生产力,资金和环境,尽管一方面这些生产力,资金和环境为新一代所改变,但另一方面,它们也预先规定了新一代的生活条件,使它得到一定的发展和具有特殊的性质。”[7]因此,无论物质文化还是观念文化,作为人类创造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无一不是受其地理自然环境、社会

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制约,并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独自特征。 日本也不例外。在前资本主义社会,海洋一方面起到了免受外族入侵的天然屏障作用,另一方面又阻隔了日本同其他民族间的交流。这种岛国的自然环境和生产方式形成了日本民族独特的文化传统和社会心理。 首先,在这种封闭的岛国环境中,日本民族形成了一种自尊与自卑共存的矛盾心理和开放与守旧对立的双重性格。长期封闭的孤岛和险恶的自然环境一方面造就了日本人狂妄膘悍、独自尊大、固守传统、迷信权威和俭朴勤勉的性格;另一方面又使日本人在接触到大洋彼岸世界时产生了一种自卑、贪婪、开放和功利的心理。过去,日本人常常习惯在“日本”前面加上一个“大”字,称为“大日本”,明明不大而又偏要称之为大的本身就是这种双重性格和矛盾心理的反映。这种性格和心理使得日本人在直面突如其来的命运变迁时,往往用自傲自尊来掩饰内心深处的自卑,同时对外界保持一种警戒或充满敌意,不信任任何人。[!--empirenews.page--] 其次,漫长的封建社会的农村共同体和武士家臣团的生产与生活方式,使日本人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归属意识,同时也缺失了自我定位意识。日本学者南博在分析日本人精神结构时将缺失自我定位意识称之为自我不确定

感。在明治维新以前,日本等级制度森严,农民都分别归属于不同的领主,所以只要遵守约定俗成的礼仪成规和生活规范,就很少有自身受到威胁的情况,并由此逐渐形成了一种强烈的依附或归属意识。明治维新以后,随着等级身份制度的废止,凭借传统行为规范来表现自身与他人间的心理关系变得益发困难起来。现代社会是一个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以竞争为主旋律的社会,强调主体意识,注重自我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这更进一步增强了日本人的自我不确定感。作为缓解这种不确定感的方法之一就是加入到某一群体之中,成为群体的一员,用这种依附心理或归属意识来弥补自我定位意识的不足。这种归属意识的价值取向是社会而不是以个人为中心的,不存在个体的绝对价值,强调群体利益至上。于是,群体在成为其所属成员的保护伞,使个体的自我不确定感借此得到某种解脱或克服的同时,随着归属意识的增强又使得其它价值观更难有立足之地。 第三,日本封建社会农村共同体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在培养归属意识的同时,还使日本民族形成了一种纵向主导型的非亲族协力关系,支撑这种关系的社会伦理同“孝”相比更强调“忠”。山鹿素行在其《山鹿语类》中,将武士职责解释为得主人而尽其忠,交朋友而取其信,独审其身义为先,至于父母兄弟夫妻乃是“本得已而交之”。幕末日本思想界代表人物之一吉田松阴在《讲孟余语》中也指出,日本人“对皇朝,君臣之义乃超万国之上,绝无其一。”日本这种非亲族协力关系起源于镰仓时代末期,形成于战国大名领主制时代。日本战国时期的身份等级制度虽然是按社会职业分工构成的,但是这种职业分工不是指个体从事的职业,而是由纵向承传下来的以群体为单位的职业构成的。[8]由于这些职业群体又分别归属于大名统制下的不同“家臣”或“领主”,所以社会奉仕对象也就转向了“家臣”、“领主”和“大名”。在进入江户时代后,这种社会关系又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因此,以武士道精神为代表,以忠为伦理意识基础,将协力指向新族之外的社会关系也是日本民族传统的一个特色。[!--empirenews.page--] 日本民族的这种心理和性格特征,在历史教科书问题上表现得淋漓尽致。自尊与自卑的双重性格使日本人在表达自己意愿时态度暧昧,习惯用一些模棱两可词汇的语尾,不是直截了当地表明自己的态度,而是在拐弯抹角地表达着自己本意的同时,又在试探着对方的反映。 就一般常识而言,日本在1945年8月15日接受《波茨坦宣言》宣布无条件投降的本身就意味着承认战败。但日本在多数场合用的却不是战败或投降,而是“终战”。终战就是战争的结果,说不出谁胜谁负。所以,在使用“终战”这个词的背后就已经隐藏着一种日本人的“本音”(日语,意为真意),那就是不承认战败的事实,并为以后的翻案留下伏笔。于是到80年代初期,日本在修改历史教科书时就将“侵略”改为“进出”。时至今日,则是开始明目张胆地为侵略战争大唱赞歌。一些日本人就是这样走一步试一步地来实现其从根本上否定侵略史实之目的的。再如,“新历史教科书编撰会”是中文译法,日文的名称是“新ろしぃ历史教科书をつくち会”。“つくち”一词在日文中的汉字为“作”或者“造”,是动词,其含义主要有制造,创造;培训、培养;创办;做等。“つくち”一词同教科书联结使用时虽多被理解成“编撰”或者“编写”,但是在日语中它的原意是出版,在广义上是指出版有独创性的以往没有见过的书籍。由此可见,新历史教科书编撰会置日文中“编纂”等词而不用却单选“つくち”一词的本身,就已经表明了他们要“独创”出过去历史教科书中所没有,美化侵略行为,为侵略战争翻案的真实用心。 自我定位意识的缺失和群体归属意识的强化是紧密相连的。个体投身于某群体之中,既是弥补自我不确定感的一种办法,同时也是保护自身权益的一种途径。日本民族的这种强烈群体归属意识不仅表现在平民当中,也反映在政治家们的身上。例如,虽然自民党本身就是一个群体,但是在自民党之内却又分成不同的派别。一名自民党议员既隶属于该党,同时又隶属于该党内的某一个派别,否则就难以寻觅到出头的机会。这种群体归属意识不仅将个体利益同群团利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一损俱损,一荣俱荣,而且还培养了其所属成员注重维护群团形象的名誉感,以及甘心为群体利益效力意识。

[!--empirenews.page--] 有位外国学者在《菊和刀》一书中指出,欧洲文化是罪的

文化,日本文化是耻的文化,认为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是由于欧洲将上帝信奉为惟一绝对的存在,而日本则是多种教派并存,而且一个人同时又可信奉多种宗教的缘故。实际上,日本人这种“耻”的观念同日本人的群体归属意识和纵向主导型社会伦理不无关系。在前资本主义的日本,人们生活的圈子很小,特别是在封建锁国时代,不仅禁止日本人同外国人交往,而且国内的相互交往也受到很大的限制。人们都在各自的领主庇护之下生活,形成了一种强烈的群体归属意识和群体利益至上的价值观念。甘于为群体利益效力,甚至犯罪也在所不辞,因为这样做不仅可以得到群体的肯定或庇护,而且也有利于自身在群体中地位的提升。倘若为群体抹黑或带来耻辱,则不仅得不到原谅,还会遭到他人的耻笑甚至被排除于群体之外。这种以职业为纽带的封闭性群体观念和重耻轻罪的社会心理,在江户时代表现得尤为突出。例如,当时大阪商人在合同书中往往这样写到,“万一有违背本合同所定条款之时,即使遭到所有在座之人的嘲笑也不得由此产生怨恨”。[9]可见当时商人最重视的是“面子”,对以信用为本的日本商人来说最大的惩罚不是罚款或赔偿,而是遭到他人的耻笑。 所以,一些日本人之所以总要利用各种机会来推翻侵略战争的历史铁案,除其不可告人的政治企图之外,就其心理意识而言,他们对过去的侵略战争首先考虑到的是“面子”问题,而不是战争性质和由于战争所犯下的罪行问题。大凡战争都有正义和非正义之分,就有侵略和被侵略之别。但是在一些日本人看来,彻底反省就意味着承认侵略,会失去自己的“面子”。于是,在一些不得已的场合就只好用一些令人费解的暧昧词汇加以搪塞。例如,有一些日本人常说由于战争给你们带来了“麻烦”。麻烦一词日语中写作“迷惑”,意为由于自己的行为给对方带来困难或不快。日语中也有“谢罪”一词,不用“谢罪”而用“迷惑”的选词本身正是日本民族这种心态的写照。[!--empirenews.page--] 面对中、韩等亚洲人民对新历史教科书的批判与反对,有的日本人认为这是干涉内政,有的认为日本教科书检定制度与中、韩等国不同,还有的认为国家不同历史观也不可能相同等等,但就是回避或不敢直面客观史实。实际上这些观点不仅是根本站不住脚的,而且还近乎可笑。明明侵略了别人还不允许人家站出来讲话,否则就是干涉内政,这不是明摆着的荒唐逻辑吗?教科书检定制度的不同也成为不了推卸责任的借口,因为日本科学文部省明确表示,“只要没有与史实有关的错误就予以通过”,而新版教科书的要害恰恰是歪曲和否定了侵略的史实,所以日本政府对新版历史教

科书予以审定通过的本身只不过是借“民间”之口来表达自己不便直说的观点而已。 总之,将政治目的和民族心理结合起来,就会对一些日本人在教科书问题上的表演有了更清楚更深刻的认识。否则,就很难将过去那些惨无人道的日本侵略者同今天貌似彬彬有礼的极端军国主义分子联系起来;就很难理解一些日本人为什么或是通过修订教科书,或是参拜靖国神社,总想推翻侵略史实的铁案;就很难理解日本为什么只能成为经济大国难以成为政治大国。一个不敢直面事实,不肯对自己过去犯下的侵略罪行进行彻底反省的国家,无论如何是无法取得国际社会的信任的;一个总是跟在别人后面人云亦云,不敢明确表白自己立场的民族,也是很难在世界民族之林中树立起自身良好形象的。

相关热词搜索:日本 历史教科书 日本中文教科书 日本历史教科书事件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