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情报学教育使命的意义构建与认知差异|优秀公司的使命和愿景

发布时间:2020-03-07 来源: 历史回眸 点击:

  [摘要]通过话语分析发现,中美两国图情教育在教育使命认知的程度、范畴和个体性上存在差异。中国图情教育缺乏对教育使命、价值、目标的关注与阐述;美国图情教育机构则在社会、组织和个人多个层面阐述自身教育使命。通过长期使命与短期使命结合、整体使命与个体使命结合的路径,可以促使中国图情教育使命的意义重构。
  [关键词]图书情报学教育 话语分析 教育使命 比较研究
  [分类号]G250
  
  1 引言
  
  中国对图书情报学教育的关注主要分为两方面:一是对国外图书情报教育的模式、课程内容进行评介和引进;二是对国内图书情报学教育提出建议和意见。同时,也开始关注国内图书情报学教育的职业需求、实践基础、职业理念等相关问题。新的学科发展环境下的图书情报学教育定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等问题也逐渐清晰,但对教育使命和教育定位的研究却很少见到。学科的教育体系和内容不能脱离教育使命,与环境密切相关的教育认知也必定存在差异。本文试图分析中美图书情报学教育机构对其教育使命的意义构建,找出认知差异,并对国内图情教育使命意义的重构提出若干建议。
  话语分析法(discourse analysis)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的语言学领域,主要研究话语与现实之间的关系,研究话语如何建构现象,是一种借助语言了解人类认识社会的途径,目的是找出话语对社会世界的构建途径,并分析语言使用会对相对应的社会实践产生怎样的折射、建构和维护。话语分析能揭示认知差异及其原因,并能动地建构社会实践。对图书情报教育而言,对教育机构自身战略、使命和价值的话语描述将会引导教育机构设计相应的教育模式和课程资源,并引导社会公众对图书情报教育的期待。
  
  2 教育使命意义构建的语境
  
  全球环境下的新语境:①信息技术的发展。大多数美国图书情报学院已转向培养更能满足商业、政府等公共机构信息需求的人才。②图书情报学院的生存和社会认识危机。学科与知识地图中心的距离及其所处的位置决定了该学科师生在学术社会里可以获得的资源数量和质量。图书馆学诞生之初便被视为“技艺”,而非“科学”。
  美国图书情报学教育发展的语境:①面向社会需求,努力顺应社会信息环境变化;②如何在众多教育竞争者(包括本学科和相关学科)中获得生存和发展成为各个机构的重任。
  中国图情教育使命意义构建面临的独特语境:①对图书馆职业理念的关注增加,研究者开始关注国内图情教育机构毕业生就业去向、职业需求、职业环境,在理论研究领域提出“图书馆职业哲学”;②图书情报学教育自身的求变、求强。
  
  3 美国图情教育使命的意义构建
  
  美国2009年大学图书情报专业排名的前10位学院中,只有罗格斯大学新伯朗士威校区(Rutgers U-niversity New Brunswick)的传播与信息学院(sC&I)、印地安那大学伯明顿分校的(Indiana University,Bloom-ington)图书情报学院(SLIS)和匹兹堡大学(Universityof Pittsburgh)的信息学院(IS)的图书情报专业没有明显的关于学院教育使命的阐述,但也以系主任致辞或专业介绍的形式突出了其教育特点及目标。其他8个图书情报学院详细,或简略地对其教育使命、愿景、价值、目标和特色课程进行介绍。如表1所示:
  
  对美国主流图书情报学院教育使命等相关内容的话语描述成就了以下意义:
  图书情报学教育使命=培养图情领域的领导者+为社会公众成功利用信息提供帮助+发现图情领域的新知识和新问题+通过自身的服务和教育为社会创造价值+为人与信息之间的和谐提供技术、原则、方法和教育;图书情报学教育愿景=通过知识、信息扩展人的能力+为社会提供保存过去、管理现在和设计未来的资源和教育+创造人、信息系统与组织的和谐。
  同时,这些话语排除了以下意义:图书情报教育的使命是单为图书馆、情报机构和档案馆培养工作人员;图书情报学教育的职业适用范围是图书馆、情报机构和档案馆;图书情报学教育的使命不包括本领域的知识发现和问题解决;图书情报学教育的使命的阐释范畴是文献、文献信息;图书情报学教育不能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只面向受教育者。
  美国图书情报机构通过其自身教育使命的话语阐述在建构意义的同时,也向我们传达了如下信息:①美国图情教育机构对其自身使命、价值定位的重视;②美国图情教育机构已经冲破图书情报学原有的机构限制,将其培养目标和存在价值空间扩大到了人类社会的一切信息知识获取利用领域;③美国图情教育机构强调对个人和组织发展的意义,以及对社会价值增加的贡献。需强调的是,“被排除的意义”并没有完全走出视线,而是在被扩大了的范围中不再占据中心地位。
  
  4 中国图情教育使命的意义构建
  
  中国图情教育机构对教育使命的关注并不突出,主要图书情报专业教育机构的网站上没有对教育使命、价值、愿景等主题的直接阐述。表2是中国部分图情教育机构及相关单位对教育使命的话语阐述。
  资料分析发现,中国图情教育机构涉及较多的是历史沿革、师资力量、科研成果和其他成就的列举;而培养目标和教育使命、战略目标等内容则较为笼统和模糊,缺乏清晰度和重点;同时,也缺乏对自身存在价值的阐述。以上话语描述进行了如下意义建构:
  教育使命=培养图情档专业人员+培养信息(资源)管理人才+职业精神塑造+为学生提供信息管理知识;教育定位=信息资源管理(定向于传统图情专业领域)。
  但信息(资源)管理人才的范畴是什么?教育的价值仅仅是为了成为“一流”或“领先”?由于话语对社会存在的意义建构将会对社会实践产生导向影响,因此中国图情教育实践必然存在教育目标模糊、教育模式与社会需求脱节等问题。中国图情教育的弱势地位、较低的职业社会认知度一定程度上受教育使命模糊界定的影响。
  
  5 中美图情教育使命认知的差异
  
  中美图情教育机构在“教育使命”及相关问题上的认知差异表现在:①认知程度的差异。美国图情教育机构绝大多数会以清晰的形式阐述其教育使命、价值等,中国仅有少数教育机构阐述教育使命、目标、领域等问题,且多是被动的、模糊的语言,体现出对“教育使命”等问题的认知有主观能动与非主观意识、强认知与弱认知之分。②认知范畴的差异。美国图情教育机构将社会、组织及个人的所有信息知识获取和利用活动都视为图情教育机构能够发挥作用的领域,包括教育活动、科研活动;中国图情教育机构则将重点放在传统图情领域,且专注教育活动。③认知个体性的差异。美国图情教育机构在“教育使命”等相关问题的阐述中突出个体性、独特性,并没有强调统一性;中国则大多采用相同的话语,并试图采用统一的语言。
  在这些由话语表现出的认知差异的背后,又有实践的原因和表现:①中国图情领域的历史发展传统以及在社会活动中扮演的角色使得中国图情教育一直把图情领域“机构化”,即为特定机构(图书馆、情报所和档案馆)服务;同时中国图情领域的实践现状使其长期处于非职业化的发展状态。因此,中国图情教育就以为特定机构服务和提升职业化为己任,并没有思考这样的使命是否代表社会需求和自身的实际。②美国图情教育受杜威图书馆学理念影响,始终秉承来源于社会、服务于社会的理念,并努力强调图书情报领域也能为社会创造价值。正是这样的传统及指导思想使得美国图情教育机构一直以社会需求为发展导向,但同时也存在弱化学科理论研究和教育的危险。
  
  6 中国图情教育使命的意义重构
  
  中国图情教育机构仍试图用旧的话语体系构建不断变化的教育活动,但话语阐述的意义构建需最大程度上反映“图情教育的真实”。因此需要借鉴美国图情教育机构的经验,探索对国内图情教育使命的意义进行重构。
  意义重构需要借助话语的力量。新的话语的产生和运用需要排除我们固有的管状视野和盲点①,即对图情教育及实践存在的狭隘观点。由于话语对意义的建构具有隐蔽性,人们往往会把话语建构的“真实”当做客观“存在”来接受。而话语建构的“真实”一旦获得认可,就成为判断其他意义合法性的标准和实践的指南。在我们现有的对图情教育使命的意义建构中,信息资源管理成为教育定位,为图情档机构提供人才、为社会提供复合型信息管理人才成为图情教育的使命。通过与美国图情教育使命的意义建构相比,这些即将被我们接受认可的意义并不能完整体现图情教育使命的真实。
  
  重构的路径有二:一是分清长远使命和短期使命,用不同的话语对不同时间段内的使命进行意义建构;二是分清整体使命和个体使命,即允许各教育机构采用自己的话语进行不同环境下教育使命的意义建构。在这种重构指导路径下,中国图情教育可以允许不同的学校在具体环境下实现其不同的使命,而这些使命共同构成了中国图情教育的长远使命与短期使命相结合、整体使命与短期使命相结合的特点,这一话语特点也符合中国图情教育的发展语境。

相关热词搜索:情报学 认知 使命 图书情报学教育使命的意义构建与认知差异 图书情报硕士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