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学理论述评_知识创新空间理论述评

发布时间:2020-03-10 来源: 历史回眸 点击:

  [摘要]介绍由日本学者和波兰学者近年来共同提出的知识创新空间理论模型,包括这一模型的产生背景、主要内容与特点及理论与实践意义。对如何运用该理论模型指导科技信息服务机构做好科技创新支持工作提出初步看法,以期引起国内相关部门和人员的关注。
  [关键词]知识管理 知识创新 直觉 SECI模型 创新空间
  [分类号]G251 B026
  
  1 引言
  
  知识创新空间理论,简称创新空间(CreativeSpace,cs),是日本学者Nakamori和波兰学者Wierzbicki最近共同提出的一个有关知识和科技创新活动的综合性全新理论模型。Wierzbicki和Nakamofi等从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知识经济迅速发展这一现状出发,融合东、西方文化精髓,着重吸收20世纪尤其是后半期的人本主义的哲学知识论思想,并系统汇聚近20年来在管理科学、系统科学领域产生的有关组织知识创新及管理的实践性理论,据此提出了有关知识、技术创新活动的创新空间理论。创新空间既是一个理论性、综合性的模型,也是一个框架性和发展中的模型。理论性和综合性是说这一模型吸收了广泛的研究成果,尤其是一些基础性的理论研究成果;框架性表明这是一个建构中、发展中的理论系统,还需要不断补充、细化和完善。建构者自己称这一理论为元模型,同样是说这一模型的理论性和抽象性。
  当前,我国社会经济、科技等各个方面都正处在继续改革、创新发展的关键时刻,正在建立创新型国家,因此有必要在创新理论方面进行深入研究。无论是科技创新、体制创新、管理创新,归根结底都是知识的创新,都需要创建新的知识、更新既有知识。
  
  2 创新空间理论的产生背景分析
  
  哲学中的经典知识论虽然以知识的各种问题为研究对象,但一般总是以知识的确证、知识(尤其是科学知识)的历史发展变革等为主要研究内容,对知识的创新过程则很少关注。近20年来,围绕知识管理、知识型企业的研究,在管理科学和系统科学领域产生了一系列有关组织知识创新的理论,其中以日本学者Nonaka等提出的SECI螺旋理论为代表。但是,SE-CI有关隐性知识的概念过于宽泛和模糊,而且知识创新的螺旋过程还具有多样化的特点,与SECI同一时期产生的其他许多知识创新理论发现了更多的知识转化关系,所以,SECI理论非常需要泛化,需要与其他相类似的多种理论进行整合。
  此外,20世纪下半期,现代西方哲学、人文学术以至科学都对人类的直觉认知(包括情感认知)有了十分深刻的认识,概括起来就是,人类的认知中直觉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传统的主观与客观、理性与非理性的划分过于笼统,不能够很好阐释信息时代知识发展的问题。直觉同理性有区别,但不是非理性,而是一种准理性(a-rational),因此在理性与非理性之间需要有一个中间的第三层次,即直觉。
  总之,创新空间理论是在知识时代的发展需要、有关知识创新活动的知识理论强劲发展并急需全面整合的背景下产生的。
  
  3 创新空间理论主要内容与特点
  
  3.1 创新空间理论主要内容
  创新空间理论的表达模型是一个3×3的矩阵,分为“认知”和“社会”两个基本维度。认知维度分为情感、直觉和理性三个层次;社会维度分为个体、群组和人类三个层次。两个维度相互组合,形成了模型中的9个节点及16种节点关系(见图1)。节点代表知识类型或认知状态,节点关系代表不同类型知识间的转换或特定的认知过程。
  
  为了更好地理解创新空间的3×3矩阵,可以对比SECI的2×2矩阵(见图2)来加以理解。SECI理论的两个维度将组织知识分为四个类别,即个体隐性知识、群组隐性知识、群组显性知识和个体显性知识,四种知识状态依次经过社会化、外化、组合化和内化四个转换过程形成一个整体的螺旋过程。多次这样的螺旋循环上升,正是组织知识创新和累积的过程。
  创新空间模型中的理性知识大体相当于SECI模型中的显性知识,直觉和情感知识总体相当于SECI模型中的隐性知识。但情感中的显性层面,如艺术、文学以及数字化时代以来迅猛发展的影视,属于显性知识,而情感中的本能部分则属于隐性知识。
  创新空间模型蕴含多个既有的知识创新模型,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创新空间右下角由个体直觉、个体理性、群组理性、群组直觉四要素组成的SECI模型及代表了同一个模型西方版本的OPEC模型(见图3)。OPEC同样包含了相当于创新空间中右下角的四个要素,但所使用的名称不同,特别是它的转换方向与SECI中的转换方向相反。
  另一个被包含在3×3矩阵中的模型是左上角由群组直觉、直觉遗产、情感遗产、群组情感四个要素构成的Motycka的ARME螺旋模型(见图4),这一模型解释的是革命性的知识创新过程。以玻尔的量子删论发明过程为例,科学上的重大发现常常源于重大的科学危机,科学家在直觉遗产中找不到合理的解释时,会运用荣格所阐述的集体无意识,“回归”到人类情感遗产中去找寻答案。其找寻结果影响到群组的情感,这种影响过程或称转换过程,被称为“神话化”。人类的神话及其中所蕴含的直觉以十分模糊的形式影响着群组的情感状态,其后,“移情作用”将这些情感知识转换为群组直觉,群组通过类比及隐喻,即“抽象”的过程,将群组直觉转换为人类直觉遗产。
  其他知识创新过程还包括创作和出版。创作即个体生产的艺术作品,如歌曲、音乐、绘画、电影、小说等,成为人类的情感遗产;出版是一个完全相反的过程,即人类理性遗产转换为个体的理性知识。
  Wierzbicki在创新空间理论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EDIS模型(见图5),表达学术机构的常规创新过程。同样使用了创新空间右下角的四个要素,所用名称也相同,但采用了不同的转换名称,而转换方向与OPEC的转换方向相同。常规学术创新以个人的顿悟(enlightenment)为起点,顿悟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个体要将由深层直觉或情感驱动产生的模糊的概念或想法表达出来,这正是新知识产生的过程。经过与群组的辩论,进一步得到确证或补充。在辩论的过程中,群组成员对新的概念或想法达成了共识,更重要的是,在这一辩论及不断反思的过程中,群组中的个体成员均获得了潜意识的、直觉的结论(这一观点符合认知心理学对人类“双重加工系统”的研究结论),这个过程称为沉浸(immersion)。当然个体成员最终会有所选择地接受这些隐性知识,将其纳入自身的知识结构中。
  
  3.2 创新空间理论主要特点
  创新空间理论最大的创新点在于将直觉概念引入进来。对于直觉在知识创新中的认识,可以追溯到西方许多伟大的科学家和思想家,如爱因斯坦、海因伯格、玻尔、波普、波兰尼等,这些学者均认为创造能力是非理性的、直觉的、本能的、潜意识的。然而西方哲学中的主流观点不承认创新行为是非理性的结果,认为 科学是由经验、归纳和逻辑发展出来的。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科学哲学的泛自然科学化和泛社会化,对非理性特别是直觉问题的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这些研究认为,人类的思维和记忆是一个双重加工系统,即显意识和潜意识两个加工系统,直觉思维在潜意识中的作用至关重要。人类理性知识是以语言形式表达和承载的,而人类语言是一种近似的编码方式,包含着多义和歧义,因而只能够近似描述客观实在。人类毕竟是进化而成的高级的生物品种,仍然保留着与动物特别是高级动物共有的基于本能和感知的直观的(主要是视觉的)、整体的认识和思维,这就是直觉的思维。因此直觉是人类下意识的(包括无意识以及泛意识)、整体的、前言语的想象能力,是处理感觉信号和记忆中直观内容的过程,是人类进化中保留下来的人类言语产生前的思维能力。
  
  那么什么是直觉知识呢?人类的时空观念就属于直觉知识;一个幼童在摆弄积木时就在靠直觉学习空间关系,而这种空间关系的直觉是该幼童未来数学直觉的基础,并因在学校学习数学而得以加强。人类对世界的感知是中观的,对于微观世界和宏观世界的关系一般来说个人是无法亲知的,但是正是这种中观的感知使人类能够对时空有很强的直觉理解能力。人类运用语言的能力或知识、进行逻辑推理的能力或知识,也属于直觉知识范围。这种直觉知识和能力可以在学校教育中通过语言的训练、形式逻辑的学习而得到加强。可以说,包括空间、时间、语言、逻辑在内的直觉认知能力是人类重要的认知能力。
  创新空间理论另一个特点在于将“人类遗产”这一新的范畴作为创新的组成要素。在全球化时代,全人类文化知识遗产对知识创新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这是SECI模型没有考虑的部分。人类理性遗产包括人类的所有经验和理性思维成果,或者说最广义的科学知识,即自然科学和技术、人文学术和各类社会科学,相当于波普的“第三世界”中的理性部分。用数字化技术对这类遗产所进行的数字整合,从本质上改变了人类理解利用这部分遗产的方式,改变了教育的方式,从而进一步影响到知识创新的过程。人类情感遗产,相当于波普“第三世界”中的情感部分,包括人类的各类艺术遗产,如音乐、绘画、文学,尤其是现代影视艺术,为跨代学习、继承人类情感遗产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人类情感遗产部分是显性知识,但同隐性知识紧密联系,促进着人类的无意识的感知能力,影响着人类的信仰、价值观等情感因素,在知识创新活动中有着重要作用。波兰学者Motycka在论述科学危机或科学范式革命时期科学家的创新行为时,强调了人类情感遗产的作用。总之,情感在创新行为中起着重要作用,艺术的熏陶、文化的氛围会影响人类创新的活动。
  创新空间理论的第三个特点在于对多种知识创新模型的综合及衍生。创新空间中3×3个节点所表达的要素代表了不同类型的知识,或者说构成了这一模型的本体,而各要素之间的转换关系则表达了多种多样的创新过程。由于其高度概括性和抽象性,可以将其称为元模型,即由其可以衍生出多个具体情境下的创新模型,如上文提到的EDIS模型。
  综上所述,创新空间确实汇聚了多种创新模型的内容,也表明知识创新过程是十分复杂的过程,而且是多样化的过程。这也说明创新空间一方面为知识创新管理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全面的研究框架,或者说提供了一个创新过程的元模型;另一方面也表明创新空间的潜在应用是广泛的。
  由于篇幅所限,本文难以就全部转换关系给予阐述,但理解了直觉、情感及人类遗产的概念,相信不难对其他转换关系进行理解和分析。
  
  4 创新空间模型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创新空间理论是近年来有关知识创新过程的最全面、最系统的理论论述,对当前创新型社会的建设与发展具有重要的应用或参考价值。下面,仅对这一模型的理论与实践意义进行初步的分析。
  ?创新空间理论在广泛吸收东、西方哲学思想(尤其是20世纪下半期以来西方人本主义哲学知识论思想)的基础上,着重汇聚集成了近20多年来由于知识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众多知识创新理论。因此,该理论模型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同时也具有广泛的经验依据,其集成性和元模型的特点决定了该理论的普遍适用的潜在力量。
  ?创新空间理论在认知维度和社会维度上都以三分法代替二分法,打破了哲学认识论传统上主观与客观、理性与非理性的简单划分,在创新的社会层次上添加了人类整体这个新的层次,着重阐释人类直觉能力和人类遗产影响这两个新的要素对创新过程的巨大作用,这是该理论具有革命性意义的具体所在。
  ?创新空间理论首次区分了企业型组织的知识创新与学术性机构的知识创新。SECI模型适合于企业组织的创新,而创新空间理论提出的EDIS模型则代表了典型的学术创新模式。企业型组织知识创新以群体为主,外化过程――即群体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的过程――产生出新的概念或创意,而学术性知识创新是以个人为主,新知识的产生来源于个人的顿悟,即个体隐性知识向理性知识的转化过程,而群体的作用是确证或扩展。
  ?创新空间理论以及众多知识创新理论的共同之处,就是这些理论都发现了人类创新过程是循环上升的螺旋形过程,而创新空间作为一个集成的理论模型,更是发现知识创新过程具有多样化、复杂性特征,不仅需要多种多样的创新螺旋模型,而且现实中的创新过程往往是多种螺旋过程交互组合,形成更为复杂的螺旋循环过程。
  作为一个初创的理论,创新空间理论难免会有一些不足。例如该模型中的人类知识类型及其相互转化的有关概念和术语,即有关模型节点和节点关系的名称过于抽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该理论的更好的理解和应用。不过,概念和概念关系的不断澄清,正是研究工作尤其是理论研究工作的本质过程。创新空间理论目前也正在经历不断丰富、完善的自我改进过程。
  
  5 结语
  
  作为结束语,本文提出如下两点看法:
  创新空间理论对于科技文献情报行业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科技文献情报机构既是全社会科技创新的信息服务机构,同时也是科技创新的主体,因此运用知识创新理论具有双重的意义:一方面基于知识创新理论构建全社会的科技创新支持系统,服务于国家科技创新活动;另一方面基于知识创新理论构建和发展机构内部知识的集成整合能力和集成整合支持系统。
  此外,从当前世界经济和人类发展的整体来看,人类社会正在进入一个新的时代,这个时代相对于人类所经历的农业文明时代、工业文明时代,可以称为知识文明时代。知识文明时代的核心特点就是,知识日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要素,知识的更新和新知识的产生速度日益加快,任何组织乃至整个社会,都要将知识创新或知识生产作为一种自觉推进的组织过程。因此,构建各种知识创新理论并不断加以验证,是知识文明时代最重要的工作。

相关热词搜索:述评 理论 创新 知识创新空间理论述评 知识空间与创新欲望 知识创新前沿理论述评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