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上册课件

发布时间:2017-02-14 来源: 历史回眸 点击:

八年级历史上册课件篇一: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教案文 章

来源莲山

课件 w ww.5 y kj.Co m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教案

一、单元综述:

本单元主要讲述了从19世纪中期开始,英、法等西方列强接连发动的侵华战争,中国的

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不断遭到破坏,中国的民族危机日益深重,西方列强与中华民族的矛盾

日趋激化,中国人民在国势日益沉沦中开始了顽强的抗争??中国历史从此开始步入了近

代。中国近代史从1840年鸦片战争——1949南京国民政府覆灭,本段历史历经清朝晚期、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时期、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和国民政府统治时期四个阶段。其中从1840年

鸦片战争——1919年五四运动为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从1919年五四运动——1949年南京

国民政府覆灭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而新旧革命分期的根本区别在于领导阶级的不同。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中华民族的屈辱史,在近代西方列强曾先后发动了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

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等,强迫中国政府签订一系列

不平等条约,严重破坏中国领土和主权的完整,使中国一步一步地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因此近代中国的历史,是一部屈辱挨打的历史;同时中国近代史也是一部中国人民的抗争史,

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先后出现了林则徐虎门销烟、左宗棠收复新疆、邓

世昌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等光辉事迹;中国近代史还是中国各界仁人志士的探索史,面对西

方列强的侵略不甘屈服于外来侵略和本国封建主义压迫的中国人民,为挽救民族危亡、争取

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进行了前仆后继、艰苦卓绝的斗争和探索。如农民阶级掀起太平天国运

动和义和团运动;地主阶级兴起了洋务运动;资产阶级兴起了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

运动,但都因其阶级的局限性以失败而告终;无产阶级从领导五四运动到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并最终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

主义的压迫,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因此中国近代史也是中国人民不断探索的历史。而这

一单元重点讲述中华民族的屈辱史和抗争史,因此本单元在教材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本单元涉及的重要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理顺各事件之间的关系;能

够结合地图,讲述《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并能够对三个条约的

异同进行简单的对比分析,以此了解近代史上影响中国民族危机逐步加深的标志性的历史事

件及其历史发展的进程;理解自鸦片战争后中国人民所面临的历史任务之一是争取民族独立

和人民解放,中国人民不屈的斗争精神成为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和崛起的推动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比较《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不平等条约的内容,

来分析它们对中国主权的破坏;分析中国近代社会屡遭侵略和战败的原因并总结从中吸取的

教训和启发;通过教师创设情景及学生分组调查、搜集资料、参与互动,培养学生的探究性

和创造性,锻炼其合作及自主学习精神,并提高口头表达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列强对中国发动的5次侵华战争认识外国列强的侵略、没

落的封建专制制度和综合国力的衰弱是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根本原因,培

养学生的忧患意识;通过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抗争来认识抗击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和民

族尊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进一步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坚定

为中华民族复兴而奋斗的信心。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对《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的掌握;对列强的侵略所造

成中华民族生存危机的理解。

教学难点: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一概念的理解。

四、教法、学法指导:

教学方法:创设情境,再现历史,引导活动,现实参与

学法指导:情感体验,自我教育,分组合作,探究实践

五、单元感悟:

外国列强的侵略、没落的封建专制制度和综合国力的衰弱是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

社会的根本原因;落后就要挨打,中华民族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努力增强综合国力才能立

于民族之林。

第1课《鸦片战争》教学设计

【创设情境、激趣历史】

(多媒体展示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浮雕、鸦片战争博物馆等图片资料):人民英雄纪念碑

上的浮雕是由近代中国人民前仆后继、不屈不挠进行革命斗争的若干历史画面组成的,其中

第一组浮雕就是虎门销烟。那为什么把虎门销烟放在了最前面呢?虎门销烟究竟是怎么回

事?今天就让我们走进鸦片战争博物馆,透过虎门销烟的历史浓雾,去感受百年沧桑的近代

中国。

【感知历史,感悟历史】

创设情境:师生虚拟参观鸦片战争博物馆展厅

设计意图:通过参观虚拟博物馆设计,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学生在自主探究、交流中感知

历史,感受历史,享受探究的乐趣

展厅一:虎门销烟——民族之魂

展示林则徐图片和文字资料。

学生活动:“我看到??我感到??”

材料一 鸦片战争前中英贸易情况表

年份 英国输华值 中国输

英总值 入超

正当

贸易值 鸦片

贸易值 总计值

1837-1838 220万 340万 560万 310万 250万

材料二

材料三:《炮子谣》: 请君莫畏大炮子,百炮才闻几个死?请君莫畏火箭烧,彻夜才烧二三

里。我所畏者鸦片烟,杀人不计亿万千。君知炮打肢体裂,不知吃烟肠胃皆熬煎,君知火箭

破产业,不知买烟费尽囊中钱。

材料四: 当鸦片未盛行之时,吸食者不过害及其身,故杖徒已足蔽辜;迨流毒于天下,则

为害甚巨,法当从严。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

饷之银。兴思及此,能不股栗!——《林则徐集?奏稿中》

材料五: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林则徐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

材料六:多媒体播放视频《鸦片战争》中虎门销烟片段

教师导学:

1、从材料一、二中分析英国为什么要向中国走私鸦片?材料三、四涉及到鸦片输入主要危害有哪些?目的是使学生了解 19 世纪初中国和英国的情况及鸦片输入的危害,明确虎门销烟的背景。

2、学生活动:模拟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

林则徐能否当选为鸦片战争期间感动中国人物之一,请陈述你的理由。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视频、图片和名言,让学生体验林则徐深厚的爱国情感,树立维护中华民族利益和尊严的爱国主义精神。

3、学生讨论:假如没有林则徐的虎门销烟鸦片战争还会不会爆发?从而总结出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

展厅二:鸦片战争——民族之恨

1、多媒体播放动态《鸦片战争形势示意图》

教师导学:如果你是一个忠臣良将,皇帝让你上奏英军的侵略路线图,你该如何描述? 设计意图:通过问题使学生了解鸦片战争的大体进程

2、创设情境:角色模拟表演

设计意图:通过角色扮演,学生穿越时空隧道去探索历史的足迹,其主体地位和主体意识得到强化,学习的兴趣、探究的欲望、创造的快乐油然而生。

第一组

学生:1816年(嘉庆21年),嘉庆皇帝和大臣孙玉庭的一段对白。

学生(嘉庆):英国是否富强?

学生(孙玉庭):彼国大于西洋诸国,因此是强国;至于富吗,是由于中国富彼才富,富不如中国。

学生(嘉庆):何以见得?

学生(孙玉庭):英国从中国买进茶叶,然后转卖给其他小国,如果我禁止茶叶出洋,则英国会穷得没法活命。

学生(嘉庆):哈哈哈??

学生(孙玉庭):嘿嘿嘿??

第二组

学生:1841年的一天,英国舰队炮轰广州。一位清军统领急匆匆奔向巡抚衙门。 学生(统领):报??报??告,大??大??人。

学生(巡抚):慌什么?

学生(统领):洋??毛子开始攻??城啦,有一个怪物(军舰)架着一个长长的管子(大炮)不断朝城上施放妖术(发射炮弹),弟兄们都招架不住了,请大人定夺。

学生(巡抚):笨蛋!赶快给我投长矛扎,放火箭烧,实在不行,给我往下抛马桶,倒粪便。

学生(统领):喳。

教师导学:在鸦片战争中中国为什么会失败?按组讨论、分析中国失败的原因,然后由小组代表发言。

展厅三:《南京条约》——民族之耻

多媒体展示《南京条约》内容简表

教师导学:分组讨论割地、赔款、开埠、协定关税带给中国的危害。

《南京条约》 项 目 内 容 危 害

割地 香港岛

赔款 2100 万银元

开埠 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

协定关税 英货进出口税,中国须同英国协定

教师总结《南京条约》的危害:政治上,严重破坏了中国领土和主权的完整;经济上,逐渐沦为外国资本主义的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封建经济开始解体。中国的社会性质也由此发生重大变化: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畅谈感受,借鉴历史】

展厅四:收获厅——民族之悟

创设情境:留言板

说一说通过今天的参观,你体会到了一种怎样的民族之魂,又感受到了怎样的历史之恨?还有哪些其他的心得感悟与疑问?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借鉴历史,关注现实,注意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学生自由发言总结如下: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汲取历史教训,避免历史悲剧重演;林则徐等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脊梁;现在有很多人在贩卖和吸食毒品,我感到很痛心,我要从自身做起,远离毒品。

【小试牛刀,实践历史】

学生自主完成《同步学习与探究》中的开放性作业。

教师寄语:鸦片战争虽已过去了170多年,但我们不能忘记历史。因为我们的国家正在改革开放中逐渐强大起来,当一个民族真正站起来的时候,更应该正视和反思她曾经屈辱的历史。在今天我们更要牢记以史为鉴,匆忘国耻。

莲山课件 原文地址:/Health/ba/90098.htm

八年级历史上册课件篇二:八年级历史上册教案

1、《鸦片战争》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给中国社会带来严重危害,并由此发动了侵略中国的

“鸦片战争”。

林则徐维护中华民族利益,进行虎门销烟的壮举。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

内容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训练学生从鸦片战争的原因、经过、结果、影响的时空坐标中,掌握系统有

序的历史知识网络,形成良好的逻辑思维习惯。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史实,认识资本主义发家史的肮脏和血腥,揭露

资产阶级道德的虚伪和惟利是图的本质。

学习林则徐虎门销烟、维护中华民族利益和尊严的爱国主义精神;记取鸦片

战争“落后挨打”的历史教训,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和振兴中华的历史使责

任感。

【教学重点】

中国从主权独立、领土完整、自给自足的封建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

社会的过程(虎门销烟和南京条约)

【教学难点】分析鸦片战争前后中国社会政治和经济的重大变化,理解中国

近代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

【课 时】1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指导学生阅读第1页“导入框”

学习新课

一、林则徐虎门销烟

指导学生阅读本目以及第5页“自由阅读卡·从罂粟到毒品”,

1、英国为什么要向中国走私鸦片?

(为开辟国外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原料而侵华,为牟取暴利而走私

鸦片。)

2.英国走私鸦片对中国造成哪些危害?

(a.白银外流,造成清政府财政危机;b.银价上涨,造成“银贵钱贱”,加重

农民负担;c.腐蚀统治机构,清政府更加腐败;d.毒害中国人民身心健康,削

弱军队战斗力。)

3.面对着鸦片的危害,林则徐采取了怎样的措施?(严厉禁烟)收到什么效

果?(将缴获的230多万斤鸦片销毁在虎门,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利益,表现

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4、林则徐处理鸦片是烧毁它们吗?(不是)为什么?(因为烧鸦片会产生大

量毒烟,造成人们“被动吸毒”,所以才利用生石灰与海水化合反应产生的高

温来熔化鸦片,避免污染。)

小结:林则徐虎门销烟打击了鸦片贩子的嚣张气焰,挫败了英国用鸦片打开 任教班级:八年级任教老师: 初备时间:年 月日

中国大门的美梦。他们就悍然发动侵略战争,用大炮轰开中国的大门。

二、中英《南京条约》

学生阅读本目,思考回答:

1、这场战争是否因林则徐禁烟而引起?

(不是。因为打开中国市场是英国政府的既定政策,他们要保护肮脏的烟片

贸易,推行殖民扩张政策,什么手段都耍得出来。即使没有林则徐的禁烟,

他们也要用大炮说话的。德国著名军事学家克劳塞维茨说过:“战争是政治通

八年级历史上册课件

另一种手段的继续。”马克思也说过:“英国用大炮强迫中国接受一种名叫

鸦片的麻醉剂”,因此,这场战争被称作“鸦片战争”。)

2、这场战争的结局如何?(中国战败,清政府被迫签定《南京条约》。)

3、根据课本第5页“练一练”:结合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请你分析一

下,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什么危害?

(割让香港岛使中国领土主权不完整;巨额赔款,增加了人民负担;开放五

口通商和协定关税,有利于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的商品输出。结果,中国开

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讲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涵义:“半封建”有了一定成分的资本主义经济形式,但仍保持着封建剥削制度。“半殖民地”

指当时形式上独立,但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受帝国主义压迫和控制的

国家。

4、根据课本第5页“活动与探究1”:

中国为什么会在鸦片战争中失败?

5、活动:中英《南京条约》签订仪式上双方代表的对话(可自由发挥)。

课堂小结

林则徐虎门销烟、维护中华民族利益和尊严的爱国主义精神,中英《南

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的影响。【作业布置】

完成课本“练一练”。

【教学反思】

2、《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的罪行,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农民起义军的反

抗斗争等史实。

圆明园被烧毁,主权进一步丧失,领土被大量割占的耻辱。

学生自主学习,通过听、看、议,透过现象认识本质,理解列强肆无忌惮侵

略我国的根源以及太平天国运动将清政府作为自己斗争首要目标的原因。

情感 态度 价值观

民族的强弱同国家的先进或落后是息息相关的,要为民族的复兴和国家的强

大而发愤学习,努力奋斗。

要继承并发扬中华民族坚决反抗外来侵略的光荣传统。

【教学重点】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发生以及列强侵华的罪行

【教学难点】

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的关系

【课 时】1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第一次鸦片战争《南京条约》的签定,给中国带来什么后果?

2.列强是否满足已经得到的利益?

《南京条约》使侵略者攫取了许多利益、中国遭受到了沉重的灾难,列强

他们便找借口发动战争,想要迫使清政府就范。由于这场战争是上一次战争

的继续,所以它被叫做第二次鸦片战争。

学习新课

一、火烧圆明园

教师介绍圆明园建筑的宏伟和精美,组织学生看、说、议。

学生阅读6——7页的本目课文、插图、资料和第10

1、看过电影《火烧圆明园》的同学请举手。谁能结合课文内容揭发列强的罪

行?

2、哪那两位同学愿意扮演当年的英国兵和法国兵?

(背景是火烧圆明园后,他们在伦敦重逢的某一天)请他们通过对话,表示

一种忏悔的心情。

二、俄国侵占我国大片领土

学生阅读7——8页的本目课文和表格、地图:

1、学生先根据第8页表格,在4人小组内“动脑筋”:沙俄通过哪些不等条

约割占我国北方哪些领土?(说出大致位置和面积)

2、学生完成[自我测评]第二题“知识联线”

3、学生完成课本第9页“练一练”。

三、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任教班级:八年级任教老师: 初备时间:年 月日

学生阅读第9页本目课文和“插图”以及“说明文字”,思考回答:

太平军的斗争,说明中国人民怎样对待国内的腐败政府和外国的侵略势力? 课堂小结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的罪行,圆明园被烧毁,主权进一步丧失,领土被大量割占的耻辱。太平天国运动将清政府作为自己斗争首要目标的原因。

【作业布置】

完成课本“练一练”。

【教学反思】

3、《收复新疆》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阿古柏侵占新疆的罪行和左宗棠收复新疆的事迹联系两汉设置西域都护、隋 唐有效管辖突厥、乾隆年间在新疆平叛和1884年新疆行省的设置,证明新疆

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不容许分裂或侵略

情感 态度 价值观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要坚决捍卫她

要充分肯定那些抗击外侮、保卫国家的历史人物,自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

的爱国传统

【教学重点】

左宗棠收复新疆

【教学难点】

收复伊犁的重要性以及为此付出代价的必要性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组织学生回顾上节课学过的线索,讨论回答问题: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时间,以及最终的结果和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影响。

学习新课

阿古柏侵占新疆

学生阅读11页“导入框”和课文内容,根据教师的提问在书上划出或标

注答案。

1、根据13页地图,标明阿古柏入侵新疆的路线。(“浩罕国”→喀什噶尔→

天山以南→[北疆]乌鲁木齐→吐鲁番等地)

2、有人说阿古柏“一仆二主”。请问他的“二主”是哪两个?(英、俄)其

中哪个国家直接出兵占领伊犁?(俄)

如果你是清朝的官员,面临着新疆地区这么严重的危机,你会考虑怎么 办?(先让学生合上课本,在小组里自由表达,然后要他们打开课本看看当

时实际上是怎样处理这场危机的。)

左宗棠收复新疆

学生阅读12——14页课文、“自由阅读卡”等,思考回答:

1、请学生扮演“李鸿章派”和“左宗棠派”,用自己的语言说明主张及其理

由。

2、如果你是左宗棠,你将怎样打败阿古柏?怎样收复新疆?

3、左宗棠打败阿古柏后,怎样处理伊犁问题?(没有直接与俄国交战,而是 主张通过外交途径解决,同时在哈密设立“抗俄司令部”支持曾纪泽的外交

斗争。)

1、他这样处理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

2、联系左宗棠和戚继光等人的所作所为,可以看出封建王朝的爱国大臣、爱任教班级:八年级任教老师: 初备时间:年 月日

八年级历史上册课件篇三:八年级_上册___历史教案

历 史 教 案

八 年 级 上 册

第一单元 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第1课时] 第1课 鸦片战争

[课标内容]

(1)讲述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

(2)简述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指导学生解答鸦片输入对中国的危害,增强学生的概括与归纳能力。

(2)通过学习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和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发展过程,使学生了解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和《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判断问题的能力,以及透过历史现象揭示历史本质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感知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给中国社会带来的严重危害,林则徐为维护中华民族利益进行虎门销烟的壮举,以及英国以此为借口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的经过和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使学生积累有关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2)结合时代背景学习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逐步学会分析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方法;分析鸦片战争的原因、经过、结果和影响,指导学生掌握系统有序的历史知识链,逐步形成良好的逻辑思维习惯和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是一种罪恶的掠夺手段,表明资本主义侵略的贪婪性和侵略性。 (2)学习林则徐维护中华民族利益和尊严的爱国主义精神,认识林则徐是伟大的民族英雄。 (3)鸦片战争中,中国军民的顽强抵抗,表现了中华民族反抗侵略的坚强意志和爱国主义的崇高精神;清政府的动摇不定、妥协求和,暴露了清政府统治者的腐朽本质。 (4)吸取鸦片战争“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和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感。 [重点和难点]

重点:林则徐虎门销烟和中英《南京条约》。

难点: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原因和鸦片战争的影响。

[课时] 1课时

[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 [教学过程]

课前引导: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七年级所学历史知识,然后让学生阅读教材第一目。 导入新课

一、林则徐虎门销烟 1、英国向中国输入鸦片 2、鸦片输入对中国的危害 3、林则徐虎门销烟

二、英国发动鸦片战争

1、鸦片战争的爆发和经过 2、中国军民的英勇斗争 三、中英《南京条约》 1、中英《南京条约》签订

2、《南京条约》及其附件的主要内容 3、鸦片战争的影响 [小结]

回顾鸦片战争的过程,点明本课的重点,要求学生掌握。 [作业]

指导学生独立完成课内习题。

课后反思:

[第2课时]

第2课 火烧圆明园和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课标内容]

(1)知道太平军抗击洋队的事迹。

(2)简述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的侵略史实。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通过将《俄国割占中国领土示意图》变成简表,培养学生制作历史简表与寓史于图的基本技能。

(2)要求学生比较两次鸦片战争中国丧失的主权和领土,以及外国侵略势力到达的地区,初步形成一定的对历史知识的归纳和比较能力。

(3)通过听、看、议,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史实,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即列强之所以肆无忌惮、如此嚣张、放肆的根源是西方侵略者的贪婪和清政府的落后,落后必然要挨打)。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生的思考和回答问题,积累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的历史知识,加深对外国侵略者的暴行和清政府的腐朽本质及清政府不可逆转的衰败趋势的理解。

(2)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逐渐学会应用观察法,比较法和制作表格的方法,并逐步感知民族的强与弱、国家的先进与落后和我们的命运息息相关。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了解火烧圆明园不仅是侵略者的暴行,也是中华民族的国耻,激发学生对侵略行为的憎恨情感,并初步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进一步认识中国人民一贯具有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定决心和光荣传统。 [重点和难点]

重点:火烧圆明园。 难点:在于如何认识俄国“蚕食鲸吞”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的过程以及如何认识俄国与英法对中国侵略的方法方式与追求目的的差异性。 [课时] 1课时

[教学方法] 主要由学生读、看、议、说,来了解这一时期的主要史实,然后由教师点评。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关于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教师提问:哪一位同学从电影、电视或者课外书籍中,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是怎么发生的? 引导学生回顾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2)学生读和议为主:读圆明园的宏伟壮观,议“痛诉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3)第二次鸦片战争签订了哪些不平等条约?学生阅读教材后回答。

教师点拨:除了《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使中国丧失了更多的主权和领土外,还有一个趁火打劫的国家得益最多。过渡到第二部分。

(4)关于俄国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主要通过学生看图来说,锻炼口头表达能力,遣责沙俄野蛮割土占地。

(5)太平军抗击洋枪队,通过学生阅读教材和教师讲故事来引导学生认识:中国人民一贯具有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决心。 [小结]

第二 次鸦片战争是英法直接出兵,俄、美积极参与的又一次侵华战争,它使中国丧失了更多的主权和领土,中国的半殖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太平军英勇抗击外国侵略者,充分表现了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英雄气概。 [作业]

指导学生独立完成课内习题。

课后反思:

[第3课时]

第3课 火烧圆明园和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课标内容]

(1)了解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基本史实。

(2)讲述甲午战争中邓世昌的主要事迹,体会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民族气节和斗争精神。

(3)简述《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说明《马关条约》与中国民族危机加剧的关系。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通过评价左宗棠,培养学生辩证唯证地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2)通过对收复新疆与甲午战争与中国战败原因的分析,培养学生多角度综合分析历史事物的能力。

(3)通过比较《马关条约》与《南京条约》的危害,培养学生的比较思维能力。 (4)通过观察《奋勇冲向敌舰的致远舰》图和《时局图》,培养学生的历史想象能力和看图说史能力;通过观察《甲午中日战争形势》和《1898年英国租借新界示意图》,培养学生正确识读历史图表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感知左宗棠收复新疆、邓世昌血战黄海的史实,积累对近代民族英雄的认识,理解中国近代爱国主义以反抗外来侵略、维护国家主权为重要内涵,学会从优秀历史人物身上学习优秀品质以完善人格的方法。

(2)感知新疆危机、甲午战争、瓜分狂潮等史实,积累对19世纪晚期时代特征的认识,理解当时民族危机的加深,学会从宏观高度把握时代特征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新疆危机、甲午战争和瓜分狂潮是19世纪晚期帝国主义对中国的进一步侵略,加剧了中华民族的危机。由此进一步认识外国资本主义、帝国主义的侵略是中国近代贫弱的外部根源。

(2)制度落后、国力衰弱和投降路线是中国近代对外战争失败的内部根源。由此进一步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改革开放和提高综合国力的信念。

(3)认识近代日本是一个富有侵略性的国家,并且十分残忍,增强对日本军国主义复活的警惕性。

(4)通过左宗棠收复和开发新疆、清政府设立新疆行省的史实,认识新疆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5)学习左宗棠、邓世昌等近代民族英雄坚决反击外来侵略,维护中家主权的爱国主义精神。

[重点和难点]

重点:(1)左宗棠收复和开发新疆;(2)邓世昌黄海血战。 难点:(1)中国在甲午战争中失败的原因;(2)《马关条约》。 [课时] 1课时

相关热词搜索:上册 八年级 课件 历史 八年级历史课件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课件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