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新省博面纱|刘礴四川揭开神秘的大佛新面纱

发布时间:2020-03-11 来源: 历史回眸 点击:

  宽阔的经十东路上,一座沉稳大气的方圆相间的建筑物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眼球。这就是山东省博物馆的新馆。随着各博物馆的免费开放,博物馆热再次来潮,众多的市民热切盼望早日走进省博新馆,一睹她的芳容。近日,记者走进省博新馆,为大家掀开新馆的面纱一角。
  山东博物馆新馆位于济南燕山立交桥以东,经十东路以北,北面有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蜿蜒而过,南面有泰山余脉丘陵绵延起伏,可谓依山傍水,人脉旺盛。正是在这样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上,山东博物馆新馆彰显了一座文化建筑的磅礴之美。
  新馆占地210亩,建筑面积8.29万平方米。建筑主体外形“天圆地方”。圆与方是最基本的几何图形,圆有柔和圆满之美,方有工整方正之美,圆方交叠,刚柔并济。圆与方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基本范畴:圆是道家通变趋时的学问,方是儒家人格修养的境界。“智欲其圆道,行欲其方正”,圆方互融,儒道互补,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精神。圆与方的运用,是这座拥有百年历史的博物馆用最直观的方式展现出来的对民族文化的尊崇和敬仰。
  建筑穹顶上堆雕着一层层银色的花纹,象征着喷涌的泉水。泉是济南的代表,是这座城市的名片,是这片土地上代代相传的神魂灵魄。穹顶比拟趵突喷涌的胜景,正是对泉城独特地域文化的一种表征。高大的墙体由山东泰沂山脉独有的超大尺幅的雪花青石干挂而成,呈现着山脊一般的青褐色,为建筑物增添了厚重沧桑的历史感和神秘感,也象征着山东大地上生生不息的人民坚忍不拔、厚重朴实的精神品质。建筑物侧面是柱廊阵列,分别矗立着18根高大的石柱,在穹顶处相连,间隔成17个空间。
  新馆内部布局因各单元位置功能不同而富有变化,在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同时,现代科技成果和先进材料的运用,更为博物馆建筑增添了环保节能的科技之美。
  山东博物馆以独具特色的文化品味现代化的建筑风格,浑然一体的艺术格调铸就成济南东部新城一道新的亮丽风景。
  山东博物馆前身是清朝末年设立于山东省图书馆内的“山东金石保管所”。1909年(清宣统元年)山东巡抚袁树勋上奏清政府后获准创办,其任务是“凡本省新出土之品与旧拓精本,博访兼收”,这是国内省级地方政府创办的第一所博物馆性质的机构,坐落在济南风光秀丽的大明湖西南角的遐园。
  1991年8月,位于千佛山北麓的新馆动工兴建。建筑采用现代建筑结构与古典传统庑殿项建筑形式相结合的独特风格。1992年10月新馆落成开放。山东省博物馆发展成为富有地方特色的、包括历史
  自然,艺术等多门类的新型省级博物馆,成为全省文物的收藏中心和展览中心。
  2006年5月11日,山东省人民政府第67次常务会议确定建设山东省博物馆新馆,2007年12月29日山东新博物馆奠基,2008年4月全面开工建设,2009年1月主体结构封顶,2010年6月底完成施工。目前,工作人员正在做各项准备工作,以迎接各地的参观者。
  为了给参观者提供安全方便,舒适的参观环境,省博新馆完善了各项设施。自动楼梯可以让参观者在偌大的馆内顺利通行,书画展厅及遍布四周的各式座椅可以让参观者静下心来慢慢品赏或小憩,一些展馆互动的模式将增加参观者的兴趣,咖啡馆则可以使参观者暂时离开古老,在现代的氛围里慢慢回味历史,静思宇宙与人牛--…
  红陶兽形壶
  新石器时代 大汶口文化中期
  高21.6厘米
  1959年泰安大汶口遗址出土。 盛酒、水器,是一件情趣盎然而又 不失使用价值的艺术品。这件采用 雕塑手法制作的陶器艺术品,表现 的动物形象细腻传神,逗人喜爱。
  蛋壳黑陶高柄杯
  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早期
  高22厘米,口径8.8厘米,底径 4.8厘米柄长8.5厘米
  1972年临沂大范庄出土,造型体 态轻盈,挺拔秀丽,制作技艺美妙绝 伦,是一件绝无仅有的古代艺术珍 品,充分显示了古代山东人民的聪明 才智。
  蛋壳黑陶的陶质极纯,皆为精加 淘洗的细泥质黑陶,不含任何杂质,也 无任何掺料。蛋壳黑陶陶胎之薄,无与 伦比。最薄部位多在盘口部位,一般厚 度在0.2~0.3毫米,其余最厚的地方 也不足0.5毫米,重则不超过70克。举 世闻名的蛋壳黑陶,“黑如漆,亮如 镜,薄如纸,硬如瓷,掂之飘忽若 无,敲击铮铮有声。”被世界考古 界誉为“四千年前地球文明最精致 之制作”。 
   
  兽面纹玉圭
  新石器时代
  龙山文化早中期
  长17.8厘米,宽5厘米
  厚0.5厘米
  1963年在日照两城镇采集,用 于祭祀的礼器。玉质坚硬,呈墨绿 色,长方形,下端平齐,上端两面 斜削成坡面刃,一面宽一面窄,四 面平整规范。兽面纹玉圭以其成熟 的刻面纹样广为学者关注,这种狞 厉的兽面纹饰为后来的青铜文化所 继承,于是它成为人们探求青铜文 明的线索之一。
  
  亚魄钺
  商代
  长32.5厘米 宽34.5厘米
  1965年出土于迄今为止除商都安 阳以外规模最大,人殉和人祭数量最 多的商代大墓――青州苏埠屯1号 墓。因钺的正反两面有铭文“亚 酶”二字,故得名,“亚?”很肯 能是一个族徽。青铜钺在当时有着广泛的 用途,首先,是一种实用的作战武器而且还是具有 一定身份的王胄贵族使用的武器,由此延伸出钺的 另一个用途,及权力的象征。此外,钺还是一种刑 具。在目前发现的属于商代的四十余件钺中,制作 最精美,最为壮观的就是这件亚?钺,如此巨大之 钺,乃权利的象征,堪称山东博物馆镇馆之宝。
  
  举方鼎
  商晚期
  高23厘米口长16厘米
  宽14.2厘米
  1957年出土于长清小屯。器内 铸有清晰的铭文,经古文字专家、 考古学家于省吾先生释读为“举” 字。他认为宇上部分像竖着放的一 床形,下面是大人举着孩子,这应 该是举这个家族的标志。这是迄今 为止山东境内发现的最精美的晚商 时期铜鼎。
  
  东平彩绘壁画
  西汉末年到东汉早期
  2007年10月,山东省东平县发 现汉代壁画墓。墓地为家族墓地, 时代约从西汉末年到东汉早期。1 号墓的壁画内容丰富,布局均匀合 理,保存完好。壁画绘制在白色地 之上,墓顶绘制云气纹和金乌,象 征天空和太阳。门楣绘武士,须发 皆张,肌肉发达,表现出武士张扬 的个性和辟除邪恶的才能。墓壁以人物画像为主,巨 大的门卒像表现出墓主人避免外人进入墓室扰乱的美 好心愿。可惜这种愿望落空,经过发掘,发现1号墓 多次被盗,随葬品几乎没有遗留下来,反而是壁画保 留了下来,成为汉代人们生活形象而直接的描述。
  
  镶宝石金带饰
  明洪武
  通长20.6厘米
  宽10厘米
  1971年于邹县(今邹城)明鲁王朱檀墓中出土。表 面共计镶嵌各种宝石33颗,正中嵌大蓝宝石1颗,四周 分嵌大小珍珠各4颗,红宝石12颗,猫眼石2颗,祖母绿1 颗,绿松石6颗,小蓝宝石2颗,宝石1颗。镶宝石金带饰 呈如意云形,金质托体,镂空串枝花卉,33颗宝石如同锭 放的花朵,绚丽多彩,雍容华贵,在―枚带饰E镶嵌如此多 的珍贵宝石,是极其罕见的。
  
  戗金云龙纹朱漆木箱
  明洪武
  高61.5厘米,宽58.5厘米
  出土于邹县(今邹城)明鲁王朱檀墓。戗金 云龙纹朱漆木箱为近方体,木箱分三层,上层为套 盒,中空,扣盈顶箱盖。下层隔板下为可从左侧拉 出的抽屉。木箱内外均髹朱漆,箱体四面和盖顶中 部饰戗金团形云龙纹。在中 国古代戗金技术经常使用 在皇家器物上,象征着皇 家的威严与地位。元末明 初漆器戗金工艺走向了高 潮,鲁王朱檀的戗金云龙 纹朱漆木箱,就代表了元 末明初之际戗金漆器的高超 水平,被定为国宝级文物。
  
  松竹梅玛瑙洗
  清代
  高10.3厘米
  这件玛瑙洗作二连体形,形同虬枝苍劲的松树,其 上及周围巧色雕出松、竹,梅,灵芝和蝙蝠,象征“福寿 双全”。此器布局清新,造型生动活泼,雕刻精细华美。 在莹润的质地上,配以绿色的松灵竹蝠,又点缀以白色的 梅花,使洗子显得格外素雅,是清代玉雕中的佳作,充分 显示了玉器大师独到的构思和绝妙的技巧,是一件罕见的 艺术瑰宝。
  
  鲁绣座屏《六亿神州尽舜尧》
  绣制时间:1965年
  纵166厘米,横370厘米
  鲁绣即“山东绣”,又称“一线绣”,亦称“墨 绣”。系文献中记载最早的绣种之一,是中国北方民间 刺绣的代表。《六亿神州尽舜尧》由32名优秀的鲁绣艺 人共同绣制,用16000多个,采用了70多种针法。作品 中把毛主席和56个民族的形象生动的表现出来,画面中 神情,服饰各异的人物造型栩栩如生。在绣制过程中第 一次利用了人发和生丝结合,创造性的将手绣和机绣融 为一体,是鲁绣手绣和机绣的针法集萃,可谓技艺精 湛,巧夺天工,开创了鲁绣发丝绣制作大型作品的先 河,使之成为参与人员最多使用针法最多、内容最复 杂的鲁绣杰作。

相关热词搜索:面纱 揭开 新省博 揭开新省博面纱 新鲁能揭开神秘面纱 省博新馆揭开神秘面纱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