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手机上瘾了吗?]

发布时间:2020-03-12 来源: 历史回眸 点击:

  今天出门忘记带手机,你是否会感觉少了什么重要的东西,今天一天手机都没有动静,你是否怀凝自己的手机出了问题:无聊时,没有手机的陪伴,你是否会感到更加烦闷。现在人和手机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很多人出门即使不带钱包也要带上手机,它如我们身体的一部分,扮演着生活中的重要角色,但这并非是什么好事情美国马里兰大学最近―项有关手机的调查显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依赖手机。
  在这项名为“无设备世界”的研究项目中,马里兰大学的研究对世界上10个国家的1000名学生进行了24小时的“无媒体”体验,让他们在一天之内不使用包括手机在内的任何多媒体设备。经历了这个项目的大部分学生都表示,失去了手机让他们“坐卧难安”,很多人甚至都没能完成整个项目。撇开他们的国籍、文化、生活环境等各方面的因素,所有的学生都在失去常用媒体后表现出烦躁、困惑、焦躁、不安等各种不好的情绪。在平常看似普通的使用手机作为通讯、娱乐的工具同时,手机上瘾已经成为普遍存在的事实。更严重来讲,手机上瘾也是一种病。
  网上曾有一位网友表示:“现在这样高科技的年代,如果没有电脑、电视、手机、游戏机等设备,我可能会考虑看看书或者报纸。”这就能明显地看出,3C产品(即计算机Computer、通信Communlcatlon和消费类电子产品ConsumerElectronics)的应用占据了人们大部分的工作休闲时间,而手机作为最为普遍的通信系统成为了人们最好的工具。
  离不开“你”的人是“我”
  人们常说,失去之后才懂得珍惜,手机便是这样存在的。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手机对他们那么重要。当真有一天忘记带手机,一整天的工作生活都感觉丢了魂―样,这样的说法并不夸张。
  2006年,―项发表在《成瘾研究和理论》上,由西班牙萨拉曼卡大学的心理学家克里斯蒂娜?杰纳罗领导的研究也有类似的发现。他们匿名调查了337名大学生,其中10%属于重度手机使用者。其中,女性的比例还高于男性。
  很多学生在进行这项研究之前并没有意识到手机等多媒体设备对他们的意义有多么重大。大部分年轻人只是认为多媒体是让生活更便利的一种方式而已。但大部分人在离开媒体设备之后的一天之内就表现出很多情绪和生理上的不适。有些人在描述这段经历时使用了一些“沉溺”、“依赖”、“抑郁“的表述修辞。领导这―项目的苏珊?默勒教授认为,这多多少少像是一种心理上的“成瘾”,和药物成瘾、烟酒成瘾类似,失去了手机也让人产生了难受的“戒断反应”。一名参与项目的英国学生这样描述那24小时的感受“5个小时之后我那安逸的周末变成了另外一个模样。我的心跳开始提速,焦虑感业上升了。我开始发现自己对除了自己那个小小世界之外的事情一无所知。”
  很多人把手机描述成一个安全的避风港,一名来自美国的学生就说:“过了一阵我就开始强烈想念我的手机。我会把它放在口袋里,手握住它。仅仅是这样就能让我感到莫大的安慰。”跨国市场调查公司思纬公司对11个国家8000多名受访者的调查显示,3/4的人都会随身携带手机,其中俄罗斯和新加坡的受访者对手机尤为依赖。超过1/3的人说他们离开手饥无法生活,其中中国台湾和新加坡人的手机依赖症状最为显著。还有1/4的人认为,手机比钱包更为重要。2/3的受访者在睡觉的时候并不会关机,而是将手机以待机状态放在自己身边。即便他们想要关机,他们还是害十白会因此错过电话或者信息。
  职业白领们因为平时的工作应酬较多,手机的电话信息量较大,因此怕错过重要的电话内容,而青少年手机上瘾的原因是多样的。这便不能不提到智能手机的推广助推了手机上瘾症的发展。一方面,人们极度依赖手机中存在的社交网络,要不断利用手机发短信、上微博、人人网、开心网等方式巩固他们的社交圈子,另―方面,手机游戏,网上搜索等更成为他们获取信息、寻求快乐的重要源头。在青少年当中,手机是必不可少的“炫耀品”,你用什么牌子,我玩什么游戏,者陂为青少年们的热门话题,长此以往,他们越来越难以离开手机,如果一个人对手机产生了过分的情感依赖,影响了日常生活的正常秩序,并成了不断追逐新款手机的“物质主义者”,就需要引起人们的注意了。
  手机上瘾也是病
  前段时间,朋友―直说手疼,去医院一查得知得的是腱鞘炎,病发的地方在拇指与食指中间的虎口位置。后来才知道,因为她经常发短信、手机上网才引发这样的病症。如今在世界各地,手机上瘾已成为一大社会现象。在西班牙,有一名12岁的儿童染上了手机瘾,平均每天要花费6小时使用手机交谈、写短信和玩游戏。由于他没有手机就过不了正常生活,父母不得不将他送到医院接受治疗;在日本爱知县,―位20岁的大学二年级女生由于打电话太多,手机欠费停机。在随后的―个星期里,她感到度日如年,虽然停机,还是整天把手初拿在手呈……这一件件的案例都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
  美国心理学家肯纳斯?乔恩把酷爱使用手机的青少年称为“活在气泡里的时代”。他认为,手机和其他多媒体工具像―个气泡把我们包裹起来,让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小小的手机屏幕上。经常使用手机的青少年不但缺乏和周围人的沟通,对父母的要求也更为叛逆。这一层气泡隔绝了一个“自我”和外界的关联,让人变得更加孤独。
  这个担心不无道理。英格兰大学的心理学家大卫?谢菲尔德的研究结果就显示,7%的青年说自己曾因为手机丢了工作或是影响了他们的人际关系。此外,日本研究者也发现,使用手机的儿童比不使用手机的儿童朋友更少。不仅如此,手棚也越来越多地影响着成人的人际生活。很多人利用手机设情说爱,1/5的人通过发短信来安排初次约会,而同时,仍然是1/5的人用同样的方法来结束他们的恋情。除了会让人因为过度注意手机而忽视关系,手机也会因为阻碍信息的流畅交流而影响人际关系的融洽。手机短信或者网页文字表达意思时并没有表情、语气等感情色彩,和面对面的沟通相比,电话沟通也缺少了手势、面部表情和姿势带来的社交线索。人与人沟通采用这样的方式,很多时候是不妥当的,还会产生一些不必要的误会。
  不仅如此,人们对手机的“依赖”,时间久了可能会影响个人注意力的集中,甚至会让人们患上类似“注意力障碍”等心理问题。手机的各种多媒体功能会让人经常处在多任务状态,在处理工作时的注意力有显著下降,甚至在没有多媒体的环境下也是如此,致使人们更难从复杂的信息中提取重要内容,所有的东西都可能让他们分神。与此同时,手机对注意力的影响可不仅仅是对使用手机的人,甚至对于周围的人也会有不利的影响。试想一下,当你在机场坐下,想要专心读一会书的时候,突然旁边有个人拿出电话开始喋喋不休,你就会发现,自己很难再专心于手上的书本。
  诸多不利因素的存在充分表现了手机上瘾症对于人们的危害是无形却巨大的。不要小看了小小的“瘾”,它将慢慢改变你的性格,让你变得不安与易怒,给你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不小的麻烦。
  针对数码产品的依赖,美国许多酒店推出了“不插电”和”数码解毒”的服务,承诺客户如果愿将自己的数码产品统统留在家中或在登记入住时寄放在前台,就给予15%的房费优惠。同时,前台会提供旧式消遣,如棋牌游戏、经典文学读物。对于手机上瘾症,部分专家指出,建立清醒的自我认识,意识到手机依赖的问题,并且有决心去纠正不良的使用习惯是首先要做到的,其次要做到慢慢脱离手机上瘾的状况要减少对于手机的使用,尽量在非常必要时再再拿起手机,少发短信或者删掉过分浪费时间的手机应用程序,尽可能的给自己设定一个限制,进行严格的自我监督。与此同时,闲暇之余将注意力集中于自己其他的兴趣爱好,经常参加户外运动等,转换思维也能达到不错的效果。
  手机上瘾症的情况日趋严重,让人们引起重视,积极防范已刻不容缓,健康的生活习惯才是保证良好生活品质的根本。

相关热词搜索:上瘾 手机 你手机上瘾了吗? 玩手机上瘾 手机上瘾症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