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海湾战争”:是为了石油吗?]第二次海湾战争

发布时间:2020-03-13 来源: 历史回眸 点击:

  美国动武的动机在于石油吗?      美国拟对伊拉克实施军事打击是近来人们关注的焦点。关于美国打击伊拉克的动机,人们尚存不同的看法:有的说是为了石油,有的则认为不是。在读了这些专家的分析后,您是否心中已有了答案?
  ――编者手记 
  
  争夺对中东石油控制权对美国有很大的战略意力
  
  无论谁都难以否认,美国想攻打伊拉克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为了石油。对于整个世界经济来说,中东最重要的价值就在于石油。自70年代石油危机以来,石油一直是笼罩在世界经济头上的阴影。
  从目前的石油市场价格来看,如果扣除通货膨胀因素,现在的石油价格比20世纪70年代初期要低出许多。按今天的美元汇率计算,1972年的石油价格相当于6.6美元/桶,第一次石油危机后的1974年,石油价格就涨到了相当于今天的31.40美元/桶,第二次石油危机后的1981年,石油价格则高达相当于今天的70美元/桶。早在1931年,美国经济学家哈罗德?霍特灵(Harod Hotelling)就提出,石油作为不可再生的资源,在竞争性的市场条件下,其价格每年应按照长期利率的幅度向上调整。如果按照这一理论,目前世界市场上的石油价格被大大低估了。许多经济专家也认为,石油价格本应在每桶40美元以上。但在过去几年里,石油价格多在20美元左右徘徊。不难看出,世界经济实际上享受着低油价。过去一些年来没有出现全球性的高通货膨胀,与石油价格偏低有很大的关系。
  世界油价偏低,从根本上说,是由石油供求关系决定的。首先,由于技术进步,能源的利用效率大大地提高了。据估计,目前西方发达国家单位产值所耗石油只有20世纪70年代时的一半。其次,随着能源市场的多元化,世界石油的供应不再过分依赖中东几个产油国,这些都对降低油价起到了促进作用。从长远看,油价偏低对美国经济以及世界经济有益无害。美国此次攻打伊拉克,其中之一的考虑就是为了进一步压低油价。据估计,伊拉克已查明的石油蕴藏量为1125亿桶,仅次于沙特位居世界第二。此外,伊拉克未查明的石油蕴藏量可能还有2200亿桶。按目前的开采速度,在世界主要产油国中,只有科威特、伊拉克、阿联酋和沙特四国的石油储量能够维持80年。美国国内一些人士希望,一旦推翻萨达姆,在伊拉克建立一个亲美政府,伊拉克的石油资源将被解放出来,从而增加世界市场的石油供应量,那么油价在目前的基础上将会进一步下降。此外,美国还可以借伊拉克来抑制沙特,进一步加强对中东油田乃至整个世界石油市场的控制。□宿景祥
  美国为什么要再度打击伊拉克,应当说,原因是多方面的。打击恐怖主义是借口,转移国内矛盾是政治需要,而推行霸权主义和控制中东石油才是美国利益的根本所在。
  加强和保持对中东地区的控制,历来是美国国际政治、军事、外交政策的重要内容。伊拉克、伊朗不仅石油资源丰富,战略位置特殊,而且长期反美,一直有称霸海湾的野心,这是美国不能容忍的。由于伊朗地处石油外运的重要通道――霍尔木兹海峡,美国始终对此心存顾忌,不愿直接把伊朗逼上关闭霍尔木兹海峡的绝路。两伊战争期间,美国主要支持伊拉克,试图从中渔利。两伊战争结束后,美国没有从中得到什么益处,又转回头来利用海湾危机来轰炸伊拉克,依然没有从根本上达到目的,这才要在十年之后再次打击伊拉克,推翻萨达姆政权,通过建立一个亲美的伊拉克政府,并借此进一步遏制伊朗,全面控制中东,实现更加安全的中东石油供应。
  但是,美国此次打击伊拉克不能说是单纯为了本国的石油供应。自从1973年石油危机之后,美国就十分重视开辟多种新的石油进口渠道,在拉美、俄罗斯、中亚和非洲等地展开广泛的石油合作,以削弱对中东石油的依赖。美国对中东石油的依赖程度已从当初的40%,降低到海湾战争时的25%和目前的20%左右。特别是9.11事件和阿富汗战争后,随着美国在中亚地区的长期军事存在和对里海石油资源国影响力的加大,以及美俄之间石油合作进入新阶段,美国实际上已没有必要为保障本国的石油供应而打击伊拉克。在这种情况下,美国打击伊拉克的醉翁之意就是要进一步增强对中东地区的控制,并借此实现对所有依赖中东石油的国家(包括中国)的控制。目前,世界上的主要石油消费国,如欧洲、中国、日本等,仍有60%~80%的石油进口依靠中东。控制了中东,美国就可以间接对这些国家实施能源控制,美国利益可以最大程度地体现。对于美国的战略意图,欧盟等国心知肚明,上次海湾战争,欧洲出了力,日本出了钱。这次情况不同了,欧盟作为正在崛起的地区政治经济组织,不愿意再受制于人,因此对美国打击伊拉克一直反应冷淡。
  □吕建中
  
  对伊动武主要是为了石油
  
  认为美国对伊拉克动武的主要动机是争夺对中东石油的控制权,这个观点值得商榷。因为它高估了中东石油在美国全球战略中的分量,夸大了沙特与美国的矛盾。
  首先,由于世界能源格局发生变化,中东地区在美国能源战略中的地位相对下降。上世纪90年代以来,里海逐渐成为世界上第二大能源库,同时俄罗斯石油出口不断增长,在世界石油供应市场上的份额上升,美国的石油来源由此趋于多样化。美国不必单单为了中东石油控制权而大动干戈。
  其次,沙特在欧佩克组织内部会继续执行对美国有利的政策,使得美国的石油利益得到保证。最大产油国沙特不赞成对伊动武,是为免遭国内激进势力批评及保持政局稳定,并非要与美国分道扬镳。相反,沙特对伊拉克当年入侵科威特仍记忆犹新,在安全上还需要美国支持,因而在石油输出国组织内会继续执行对美国有利的政策,美国不必担心占世界石油储量约11%左右的伊拉克,会危及美国的能源供应。况且海湾战争后,伊拉克受到制裁,石油生产下降,出口锐减,只有战前的1/3,对全球石油市场的影响已今非昔比。
  第三,美国实际上已控制着中东石油。阿以冲突双方均视美国为主要调停者,美国在中东地区的影响从未像现在这样强劲,被称之为西方生命线的海湾石油输出线路目前畅通无阻。该地区的激进国家虽对美国不满,但在美国已成为一超的情况下,不会像20世纪70年代那样,利用石油武器“要挟”美国。反倒是美国为了制裁两伊,采取了限制伊拉克石油生产和禁止伊朗石油进入美国的政策。这表明美国在中东石油控制权问题上已占据主动。
  如若美国对伊动武是为了石油,在老布什政府时期美国为何不趁海湾战争大获全胜之机进军巴格达?那时中东石油对于美国更加重要,在当时伊拉克军队遭受重创的情况下,美国其实可以轻而易举推翻萨达姆政权,大可不必给伊拉克十年喘息之机。
  看来,美国目前摆出对伊动武架势另有他因。随着9?11事件后美国的安全观念发生了变化,在美国看来,当前对美国威胁最大的是恐怖主义及其支持者,而中东地区是反美极端势力的滋生地,萨达姆政权则是该地区头号的反美政权。在这种推断下,不论伊拉克是否与9?11恐怖袭击事件有关,美国都认定萨达姆政权发展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并与其他恐怖组织勾结,威胁到美国及其盟友的安全。因此,美国要先发制人推翻伊拉克现政权,这样既可防患于未然,又可乘反恐之机除掉宿敌。
  □郭宪纲
  
  重要的是战争所带来的石油利益
  
  美国打击伊拉克,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美国国内出现了问题。美国政府目前的当务之急一是政治上的“反恐怖”,二是经济上的“反衰退”。美国国会之所以通过对伊开战,是因为伊拉克对美国构成了美国宪法上所讲的“即时的潜在的威胁”。向伊拉克开刀,对其他支持恐怖活动的国家来说是“杀鸡儆猴”,这是美国开战的最主要原因。就经济而言,以往的经验表明,每次战争都会给美国带来滚滚财源,战争之后又会出现连续若干年的经济景气。这次对伊开战也不乏有这种考虑。目前军火工业已开始起到增加就业、推动经济复苏的领头作用。
  伊拉克是一个石油大国,生产潜力巨大。对伊开战是否为了石油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战争所带来的石油利益,这是每个人都心知肚明的事情。布什总统今年10月7日关于伊拉克问题的讲话只字未提石油,只是想淡化总统班子与石油工业的“血脉关系”,但无论如何也不能掩饰战争给美国带来的好处。第一,如果美国对伊拉克战争取得胜利,在伊拉克扶植起一个亲美的政府,美国的石油进口将更加安全。第二,美国的石油公司如果想拿到伊拉克的石油项目,必须改变伊拉克政权现状并废止以前的协议,因为现政府已经与俄罗斯、法国等国签订了绝大部分的石油开发协议。第三,战争之后伊拉克可能成为美国钉在欧佩克石油输出国组织中的一个楔子,这会增大美国与欧佩克在油价和产量问题上讨价还价的砝码。
  □单卫国
  
  战争的经济代价有多大?
  
  战争的经济代价是美国国内讨论的一个焦点问题。1991年海湾战争中的直接代价相当于800亿美元,美国仅负担了其中的20%,其余的80%是由科威特、沙特、日本和德国等国家分担的。据专家估计,此次战争的费用会大大超过上一次战争,此外美国也不大容易得到赞助,上次出钱的两个大户德国和沙特都表示不支持对伊战争。尽管如此,美国政府高层人士一般都认为,单纯从技术层面上看,美国无疑还是能够承担打击伊拉克的财政费用。据布什总统的首席经济顾问劳伦斯?林赛预测,美国可能需要耗费国内生产总值的1%~2%。美国一年的国内生产总值约为10万亿美元,也就是说战争的总代价可能在1000亿~2000亿美元之间。如果能够速战速决,推翻萨达姆,战争对美国经济所造成的负面影响不会太大。美国财政部长奥尼尔也表示,尽管今年上半年美国经济增长乏力,下半年经济增长率将达到3%~3.5%。此言暗示打击伊拉克的战争将对美国经济起到刺激作用,因为速战速胜,会增强投资者和消费者对美国经济信心,最终对美国有利而无害。
  可是从另一个方面来看,伊拉克毕竟不是阿富汗。美国能否速战速决并且大获全胜,很是疑问。美国大公司一系列金融丑闻已经极大地打击了投资者对美国经济的信心,商业投资已经大大萎缩,经济复苏靠消费支出独立支撑,异常脆弱。截至10月中旬,油价已经攀升到过去一年半以来的最高水平,每桶达到30美元,比10个月以前上涨了一倍。据国外专家估计,一旦美国攻击伊拉克,油价有可能上涨到每桶35美元以上,短期内甚至可能超过40美元。油价上涨对经济产生的负面影响显而易见,对交通运输部门的冲击尤为强烈。自9?11事件后的一年时间里,美国九家主要航空公司多数亏损,其中一家已经破产。运输部门所增加的成本,很大一部分转移给了消费者和其他经济部门。据美国经济专家们估计,油价每提高一美元,消费者一年就要损失120亿美元。油价每提高五美元,非能源和非金融公司的利润就会减少2%。即使是美国政府内部人士也很担心,虽然军工行业会因为战争得利,但如果战争拖的时间过长,尤其是将战火从伊拉克蔓延到中东其他地方,无论是国际投资者还是美国的消费者,对美国经济的信心就可能崩溃,从而将美国经济带入新的衰退。
  在过去的一些年里,美国成为世界经济惟一的增长引擎。如果美国经济再度“硬着陆”,世界经济复苏的希望将变得非常渺茫。因而,国际经济学界普遍担心,美国对伊拉克的战争风险太大,一旦战事爆发,本来就极度脆弱的世界经济将陷入岌岌可危的境地。
  □宿景祥
  
  战争会不会引发石油危机?
  
  对于美伊一旦开战,会不会造成石油供应中断、油价暴涨和新的石油危机,一直是人们关心的焦点问题。
  最近一个时期,虽然国际油价波动很大,多次出现暴涨的局面,但这主要反映了人们对战争的不同预期,其中也不乏有商家在石油期货市场上投机炒作、兴风作浪的因素。从各方面的情况分析来看,如果美伊战争真的打了起来,预期不会对国际石油市场供应造成太大影响,更不会出现新的石油危机,相反还可能重蹈十年前海湾战争的旧辙,把世界带入一个新的中低油价时期。上一次海湾战争曾使油价在一天之内下降11美元/桶。
  首先,伊拉克由于受到联合国制裁,石油产量已经非常有限,随着石油市场的多元化,“石油武器”已丧失威力,中东地区各国联合起来实施“石油禁运”的可能性又很小,世界石油市场不会因为美国打击伊拉克而停止石油生产和出口。最多,中东其他产油国出于对美国的不满和对伊拉克的同情,拒绝增加石油产量和出口量,造成一定时期的供应缺口,引发油价适度上涨。
  其次,美伊一旦开战,预计持续时间不会太长,也不会向周边国家扩张。如果美国获得胜利,中东主要产油国的生产设施没有遭到大的破坏,石油依然源源不断向外运输时,国际油价就会立即从战前的高位(“战争溢价”或“战争风险贴水”)滑向低位,然后重新调整到正常的水平。当然,也不能排除伊拉克主动把战火引到其他国家,使得石油生产基础设施受到破坏,导致石油产量大幅度下降和市场供应吃紧的局面出现。
  再则,如果像预期的那样美国赢得战争,战后伊拉克的石油产量可能会大幅度提高,由目前的每日250万桶增加至500万桶左右,石油供应量的增加,将使总量本已供过于求的国际石油市场更加走向低迷,可能导致战后进入一个长时间的中低油价时期。
  □吕建中▲

相关热词搜索:海湾战争 是为了 石油 “第二次海湾战争”:是为了石油吗? 第二次海湾战争 第一次海湾战争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