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国话电影怦然心动 [印度:第一电影大国]

发布时间:2020-03-14 来源: 历史回眸 点击:

  倪 骏   中央戏剧学院电影电视系副教授 博士      印度是世界第一电影大国,每年生产近九百部电影,是好莱坞的四倍。印度每年看电影的人次也是最多的。一位印度电影导演曾说过:“印度电影既是夜总会又是神庙,既是马戏场又是音乐厅、比萨饼店和诗歌研讨会。”
  印度电影业始于1896年前后,当年孟买第一次放映了卢米埃尔兄弟的影片。后来杰姆拉吉?弗拉姆吉?马登创建了艾尔芬斯坦影业公司,并逐渐垄断了印度的短片生产,一批讲述神话故事、富有印度歌舞特色的默片被搬上了银幕。有趣的是,即使在默片时代,印度电影也并不真是无声的,而是有风琴、手鼓、小提琴伴奏。印度第一部故事片诞生于1913年,是由D.G.巴吉尔拍摄的《哈里什昌德拉国王》,巴吉尔则被誉为“印度电影之父”。
  1918年印度制定了《印度电影法》,规定了有关电影的法规和电影审查制度。1920年,电影中心城市孟买、马拉加斯和加尔各答建立了影片审查委员会。到1919年,被称为印度电影第二位开拓者、巴吉尔的学生巴布罗?潘特创立了马哈拉施特拉影片公司。另外,《亚洲之光》在欧洲获得成功,作者H.雷伊因此蜚声国际影坛。1926年蒂伦?甘古利自导、自演了讽刺喜剧片《从英国归来》,尖刻嘲讽了崇洋媚外、鄙视本民族文化的洋奴思想,成为当时最成功的影片。1935年印度无声电影完全停产,宣告这一时期悄然结束。
  1930年,导演阿德希尔?伊兰尼制作了印度第一部有声影片《阿拉姆?阿拉》,从此给印度电影带来了歌声。1946年,进步导演K.A.阿巴斯等导演的《大地之子》和V.森达拉姆导演的《柯棣华医生的不朽事迹》,成为当时的两部力作。1947年印度独立后,电影出现了新面貌。从50年代中期起,印度影坛上的青年一代导演崛起,他们倡导新电影运动,强调电影的严肃性并选择与人民密切相关的题材。代表作是S.雷伊和M.雷伊的《道路之歌》(1955年),此片获第九届戛纳国际电影节的人权证书奖和其他六项国际电影奖,成为印度电影的一大骄傲。中国观众熟悉的拉吉?卡布尔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活跃于电影舞台,他主演的《流浪者》曾轰动中国、中东和中亚,也正是他开创了每部电影至少五首歌的潮流。从60年代起,印度电影产量又上升了一个台阶。在各种地区语言的影片中,孟加拉语的影片艺术水平最高。进入70年代,印度还拍摄了一些武打片或具有豪华场景的明星巨片。
  印度电影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产量一直居世界的首位。1952年,印度举办了第一届国际电影节,是亚洲最早举办国际电影节的国家。另外,印度还有孟买国际电影节。今天的印度电影业非常庞大,据有关统计,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印度拥有66家电影制片厂,26个电影实验所,400多种电影杂志,1.2万家电影院,25万电影从业人员,年耗资约20亿美元,每天观众多达1250万~2000万人次。印度的确不愧为世界上首屈一指的“电影王国”和“东方好莱坞”。
  孟买是印地语电影的制作中心,印度人称之为宝莱坞(Bollywood)。印地语电影大约占印度电影总产量的1/4。人们对电影也许有不同的欣赏口味,但有些因素是不可缺少的:如每部电影不能少于五首歌;即使严肃电影也不可没有喜剧场面;悬念、感情纠葛、打斗、美丽的女演员和湿漉漉的纱丽更是不可少。
  据印度电影协会(FFI)统计,印地语电影的出口自1996年开始大幅增长,英国是除印度本土外最大的市场。此外,印度电影在中东、非洲和东南亚等地也很流行。1998年在阿联酋举办的电影节上,好莱坞影星史泰龙和印度影星阿米塔布同时到场,后者受到大批影迷的追捧,而史泰龙却被冷落。BBC的一项全球民意调查显示,阿米塔布是全球最大的千年明星,名声超过了劳伦斯?奥利弗和玛丽莲?梦露。
  除了惯常的歌舞片外,印度每年也生产少量严肃的、贴近现实生活的“艺术电影”。这些电影在印度的市场很小,但在西方倒是能获奖。比如1999年曾获奥斯卡最佳外语电影提名的《1947 Earth》和2000年推出的《Hey Ram》。但这些电影的票房和受欢迎的程度都远不能和某些爱情故事片相比。一般印度观众会说:现实生活中的一切我平时都见惯了,为什么还要花三个小时在电影院里看呢?
  近百年来,印度共生产了约三万部电影。从近年宝莱坞的发展来看,印度电影成功地扮演了输出印度文化的角色。全球化并不一定意味着西方化,至少从电影这个角度讲是这样的。这对我国的电影业有什么启发吗?难道我们还只满足于这个或那个金奖,或仅仅靠渲染中华文化的不可取之处以换取某些浅薄的西方人的惊叹吗?

相关热词搜索:印度 大国 电影 印度:第一电影大国 印度面积是第几大国家 印度是第人口几大国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