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站到核扩散,咫尺之间]核电站

发布时间:2020-03-14 来源: 历史回眸 点击:

  a如果在建的和拟建的核电站的核反应堆全部投入使用,   未来十年,世界将会涌现出至少七个新兴核国家。      1954年6月27日,世界上首座核电站――苏联奥布宁斯克核电站建成并投入运营,标志着人类进入了核电时代,也意味着核能的和平利用成为现实。50多年来,世界核电领域曾经发生过诸如美国三里岛核电站和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等核泄漏事故,但核电作为一种清洁廉价的能源,仍然得到各国政府的追捧。核电站的大量建成并营运带来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但同时国际社会对其可能被用作军事目的从而导致核扩散也一直忧心忡忡。
  
  美国曾是核扩散源头
  
  一般说来,核能的和平利用包括动力应用和非动力应用两方面,前者主要指核电站的建设,后者包括核能在生物医药、农业等方面的应用。自核武器出现以来,核能的和平利用议题也被提上了日程。起初,美国杜鲁门政府曾经绞尽脑汁想要垄断核技术。但随着冷战的爆发和苏联原子弹的研制成功,艾森豪威尔政府调整了美国的核政策,提出和平利用核能的主张。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美国向其友好国家公开了数以千计的核技术文件,并以实验室为基础建立起核技术学校,对来自友好国家的科学家进行培训。此外,美国还与印度、南非、以色列、伊朗等20多个国家签署了原子能合作协议。协议内容多为美国向这些国家提供核技术、建设核反应堆以及出售核燃料等。一时间,“和平利用核能”遍地开花,全球有数十个国家启动了核反应堆、铀浓缩以及钚提取等工程。
  美国与其友好国家签订的协议中虽然也规定双方合作的核项目仅限于民用和科研目的,但是由于当时国际原子能机构尚未发挥作用,一些项目后来被证明用于了军事目的从而带来核扩散,其中典型的是美国与印度的合作。
  1955年,在美国和加拿大的帮助下,印度建起了第一座反应堆――“加印美反应堆”。1956年3月,美国与印度签署了出口重水21吨的合同,印度向美国保证重水由政府保管,绝不出卖或转交给第三者,并且只用作和平目的。刚开始,印度也确实给国际社会留下只是追求核能和平利用的印象。60年代初期,印度对外宣布其正在特朗贝建设两座能量各为150MW的核电站,但印度在建设核电站的同时,还在特朗贝建起了年处理30吨核废料的后处理厂,并成为当时世界上能够从用过的核废料中提出钚的国家之一。1974年,印度“突然”引爆了所谓“用于和平目的”的核装置,举世震惊。应该说,“加印美反应堆”的建设为印度提供了物质基础。1998年,印度进行了系列核试验,终于跨过核门槛。很多核专家认为,如果没有美国政府提出的“和平利用核能”计划,印度等国获取原子弹制造技术和材
  料恐怕要困难得多。
  除印度外,与美国关系密切的南非也曾在1982年爆炸了一枚核装置并储存了至少六枚核武器。其实,和平利用核能与制造核武器间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因为,在当时国际监督保障制度还很薄弱的条件下,核反应堆的使用、核燃料的储存等具体问题与和平利用与军用并没做具体区分。这一时期,对有些国家来说,以和平利用为名、行发展核武器之实成了跨越核门槛的捷径。
  
  核电站的双重功能
  
  制造核武器最为关键的是核材料的获取。以裂变材料铀235为例,核电站所用的燃料一般为3%~5%的低浓缩铀,而制造核武器必须为90%以上的高浓缩铀。对以核电站为掩护发展核武器的国家来说,如何以离心法、气体扩散等方法将低浓缩铀转换为高浓缩铀是发展核武器的重中之重。
  1970年生效的《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是有核国与无核国妥协的产物,条约将防止核武器扩散、推动核裁军以及核能和平利用三个目标结合起来。对无核国而言,条约第一次将其履行不发展核武器的义务以及享有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利统一起来。条约规定,加入条约的无核国家必须与国际原子能机构签订保障监督协定,主动申报核材料并接受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核查,从而确保民用核材料和设施不被用于军事目的。
  从表面上看,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核查机制可以保证核能的和平利用,但实际上,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核查受到诸如被核查国的配合程度、大国态度以及核查制度的完善与否等多种因素影响,仍有不少空子可钻。
  对不少国家而言,建设核电站往往有双重目的:一方面确实是为了应对可能出现的能源紧缺,拓宽能源来源渠道。另一方面,以核电站为掩护,发展核武器。发展核武的动机很多,包括对自身安全环境的担心、缺乏核保护伞、谋求增强区域影响力等。伊朗的核电站发展就属于这种情况。
  伊朗身上背负着很多的“包袱”,如它被冠名以“无赖国家”,“支持恐怖主义国家”等。长期以来,人们对于伊朗发展核武器的警觉多了些。其实,伊朗也面临着日益增长的人口规模对能源需求的巨大压力。伊朗官方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伊朗的人口已经超过了6500万,每天生产大约400万桶石油,其中150万桶用作国内供给,而国内对石油的需求正以每年8%的速度递增。据估计,在今后五年的时间里,伊朗大部分的石油产量将用于国内消耗。美国权威机构发表的报告也认为伊朗的石油出口收入正以每年10%至12%的速度减少,如果这种趋势持续下去,到2015年时其石油收入可能趋于零。另外,在未来15年伊朗的发电量需要增加三倍,才能满足国内的需求,而目前伊朗生产电力的能力严重不足。早在上世纪60~70年代,伊朗就与外国签署了六个核电站的合作协议。1979年伊斯兰革命胜利时,伊朗与联邦德国合作建设的布什尔核电站主体工程已经基本完工。当前,伊朗与俄罗斯合作继续建设其位于布什尔的核电站项目。
  
  扩散危险越来越大
  
  从上世纪60年代初到70年代中期,世界核电发展突飞猛进。50年代时世界上只有苏、美、英三国建有核电站,装机容量不到100万千瓦,到了1976年世界核电装机容量已经突破1亿千瓦,拥有核电站国家已经超过10个。而如今,共有大大小小400多座核电站分布在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核发电量占全世界发电总量的16%左右。此外,各国在建设中和拟建的核电站尚有60余座。据国际原子能机构预测,2030年全球核电所占电力市场的比例将增加到27%。
  目前世界上运行的核电站主要在发达国家,美国拥有104座,日本有55座,欧盟内有16国拥有核电站总数为158座。此外,俄罗斯与中国加起来有40余座。当前,越来越多的国家表现出对核电站的浓厚兴趣,在电力资源相对缺乏的中东地区尤甚,叙利亚、沙特、约旦、摩洛哥和突尼斯等国已经着手向国际原子能机构提交申请,要求在本国建设核电站。与伊朗有良好合作的俄罗斯已多次公开表示愿意与这些中东国家开展合作。另外,在拉美、东南亚等地,也有不少国家酝酿发展核电站。越南就曾表示将投资40亿美元在2010年着手建设其首座核电站。
  对于发展核电站的“兴趣”与“热情”,不少专家学者非常担忧。目前国际防扩散形势异常严峻,核电站的大量建成并运行势必会加快核扩散的进程。不少专家认为,如果在建的和拟建的核电站的核反应堆全部投入使用,未来十年中世界将会涌现出至少七个新兴核国家。而国际原子能机构的研究也表明,三四十年内至少有30个国家将会从民用核能项目中获得可用于生产核武器的可裂变材料,另外他们还会培育出一批有能力设计和制造核武器的核科学家。
  而半个世纪前鼓吹核能和平利用的美国现在已经很少提和平利用了,取而代之的是美国将防扩散提高到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提出为防止核扩散可进行“先发制人”的打击。在2005年5月举行的第七届《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审议大会上,美国甚至扬言要取消那些“表现不好”的国家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利。而在历次与核有关的安全会议上,和平利用总是各方激辩的话题。

相关热词搜索:核扩散 核电 咫尺 核电站到核扩散,咫尺之间 核电站到核扩散咫尺之间 核电站到核扩散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