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英九将国民党引向何方】 2018台湾九合一选举

发布时间:2020-03-14 来源: 历史回眸 点击:

  马英九上台一年多来,国民党这一百年老店并未因其重返执政而焕然一新,反而许多沉疴已久的问题不断凸显,政党满意度始终难以有效提升。马英九兼任党主席实现“党政一体”后,大动作启动党务革新步伐,提出一系列改革措施与愿景。
  
  中常委补选亮出刀锋
  
  熟悉台湾政治的人都知晓,马英九从政一向以清廉自居,对贿选深恶痛绝,早在“法务部长”任内就因大规模查贿而家喻户晓。2005年初任党主席后,马英九严厉要求党员保持清廉作风,着力扭转长期存在于党内的腐化歪风,不料后因市长特别费案被迫辞职而未能如愿。如今马英九执掌党政大权,10月17日,他在就任党主席的演说中系统地提出了国民党改革的系列举措,包括端正选风、强化基层组织、推动年轻化、尽速处理党产、加强与在野党对话沟通以及推动国共两党交流等。当天通过的。中国国民党政策纲领”还正式将党务改革列为未来发展方向,并明确提出落实党务革新的主轴为“民主、清廉、效率”,突出强调“以党辅政”,提升施政效能。马英九在党政权力一手抓后,为实现其所标榜的“党优政强”目标,大动作启动国民党“形象再造工程”,第一炮就对准广受诟病的党内职务贿选。
  10月11日,国民党新一届中常委刚刚“出炉”,便曝出送礼买票丑闻。刚接任党主席的马英九决心以此事“开刀”,强力宣示,该案查处“不能拖泥带水,一定要办到底”。经调查核实后,国民党中央果断采取行动,取消有贿选行为的杨吉雄、江达隆当选资格,创下国民党首次对党职选举祭出党纪、取消中常委资格的记录。事件爆发后,邱毅、张显耀等绝大多数当选人主动或在接受劝退后陆续请辞,国民党出现建党以来十分罕见的中常委请辞潮,有评论称这是“攸关国民党权力中心大洗牌的政治运作”。在马英九的主导下,国民党中央顺应形势,评估后决定11月14日举办中常委补选,并将其视为党务革新的第一步,声称要使之“成为一场干干净净、清清白白的选举”。为保证达到预设的目标,国民党专门拟定杜绝贿选的五项选风要求,鼓励政务官和形象清新人士参选,并对12名涉及贿选的当选或候补中常委处以停止党权的处罚。
  
  能否从“夹缝中”杀出
  
  马英九所倡导的党务革新带有明显的理想主义色彩,与台湾岛内的政治现实以及国民党的内部生态有着相当大的鸿沟,他最终能否按照其意志打造一个全新优质的国民党,面临严峻挑战。
  一是如何真正铲除贿选顽疾。台湾政治场上向来充斥五花八门的贿选文化,选举买票绑桩泛滥,屡禁不止。马英九四年前初任党主席时就提出过“选举不买票、执政不贪污、问政不腐化”的理念,但实施效果微乎其微,这从国民党多名“立委”因贿选被判当选无效便可见一斑。马英九此番决心很大,并提出多项因应举措,但要真正杜绝贿选行为十分困难。台湾媒体10月公布的最新民调中,51.7%的岛内民众并不看好马英九的举措,认为“马式改革”无法排除黑金、建立国民党的清廉形象。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在台湾选举政治中坚守清廉正派的艰困局面。
  二是如何摆平党内派系山头的抵制。由于历史原因,国民党内各种地方派系盘根错节,其中不少与黑金势力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严重影响到国民党的形象。但地方派系把持了相当数量的基层票源,国民党中央囿于胜选考虑,对此往往无可奈何,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马英九虽肯定地方派系的正面功能,但特别强调“地方派系发展不可以凌驾公共利益,更不可能垄断地方资源”。马英九在现实政治中对地方派系这种一分为二的处理利弊参半。一方面,马强力排除地方派系干扰,坚持提名正派清廉人士参选年底县市长选举,有助于向外展现国民党改革的坚定意志,争取中间选民的认同。但马英九及其团队处理派系问题操之过急,手法相对粗糙,已激起不少地方派系反弹,甚至干扰到马英九和国民党在部分县市的选战布局。如何有效运用掌握的各种资源削弱派系的牵制,在理想与现实之间求取平衡,是马英九今后推动党务革新面临的重大挑战。
  三是如何妥善应对民进党的政治攻击。与国民党打出“改革牌”相比,民进党下台一年多来空有改革之名却无改革之实。民进党至今仍不敢与贪腐的陈水扁彻底切割,继续罔顾两岸关系新形势抱持“反中”的“台独”老路不改,缺乏政治理性而完全以意识形态作为在野制衡的出发点。使其曾欲借党内权力重组摆脱困境的企图失败,蔡英文所谓的“中道路线”难以带领民进党真正走出逆境,如今面对马英九大幅推动国民党改革,显得更加被动。目前民进党虽然体质虚弱,但基本盘并未绩散,制衡国民党的能量也未消失。在岛内蓝绿政争加剧的情势下,马英九改革的任何疏忽都很可能成为民进党攻击的靶子。如何妥善处理改革中各种复杂棘手的事宜,防止民进党见缝插针,已成为马英九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
  四是如何进一步巩固执政地位和党内权威。马英九的执政地位和党内权威与其推动党务革新的能力密切相关,声望越高就越容易整合党内力量,压制反弹势力,反之亦然。事实上,马英九上任以来因政绩不佳光环尽失,“八八水灾”事件中还被贴上“马无能”标签,执政压力大幅增加。如今马身兼政务和党务重责,在“拼经济”和进行灾后重建的同时还要主管党务,力争打赢年底县市长选举。但目前岛内经济形势并不乐观,国民党的县市长选情也因内耗或执政改绩不佳频现变数,二者的发展走势将直接影响到马英九的政治声望和权力基础,进而作用于其改革国民党的现实成效。
  
  将如何推动两岸关系
  
   一年来两岸关系的缓和与发展是马英九当局执政的重大亮点,也是岛内民意对马英九正面评价的重要方面。出于政治需要,马当局将延续推动两岸开放政策的大方向,但马英九一身二任势将对两岸关系特别是国共关系带来重要影响。
  首先,马英九全面主导国民党的两岸政策。马英九“完全执政”后,荣誉主席连战、吴伯雄在国民党两岸政策上的影响力下降,台当局大陆政策将全面贯彻“马英九路线”。马英九强调将继续落实“两岸和平发展五项愿景”,继续推动两岸经贸关系正常化,建立两岸经贸合作机制,并在两岸文化、司法互助、环保等领域加强合作,马兼任党主席也为理论上的“胡马会”创造了可能。不过,马英九全面掌控党务后,国民党的两岸政策将更紧密地服从、服务于马巩固执政地位和谋求竞选连任的大目标,在局面做法上恐将与连、吴任党主席时有所区别。
  其次,国共平台的作用恐将有所弱化。2005年以来,国共论坛在两岸关系发展中发挥了独特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在一年多来两岸制度化商谈中扮演了沟通协调的关键角色,国共两党领导人也借助该平台增进了相互间的了解与信任。马英九任党主席后,一方面受客观条件限制,国共两党领导人在一段时期内将无法直接会面,两党交流对话的层级在形式上势必有所下降。另一方面,马英九虽肯定国共平台的重要作用,但一直将其定位于低于两会平台的第二轨管道,在民进党不断猛攻马当局“以党领政”的情况下,马英九将在“以党辅政”的权力结构下更加注重运用两会协商渠道。
  最后,马英九的两岸政策仍受制于岛内外诸多复杂因素。马英九的两岸政策既有积极务实的内容,也有消极保守的方面,根本上难以摆脱两岸关系发展的现实需要、岛内根深蒂固的“台湾主体意识”、民进党等“台独”势力的牵制、美国干预等因素的影响,实际上是这些矛盾因素相互平衡和折冲的结果。就当前而言,年底县市长选举对马英九的两岸政策将产生微妙影响。若选举失利导致马执政压力升高,尤其是民进党趁势在“主权”议题上加大“打马”力度,马当局大陆政策的消极面恐将进一步突出,反之,马若能稳住选举局面,巩固执政基础,将增强其推动两岸开放政策的信心和意愿。

相关热词搜索:引向 国民党 马英九 马英九将国民党引向何方 丁守中 台湾领导人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