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书展阅读香港_香港湾仔区房价高吗?

发布时间:2020-03-16 来源: 历史回眸 点击:

  两岸三地的作家和读者在香港书展共聚一堂,畅所欲言,为华文社会建了一个开放的平台,拉近了两岸三地的文化距离。      早期南来文人相当瞧不起香港,认为是一处无文化之地。于1927年访港的鲁迅,他对香港的观察是“香港只一岛……中央几位洋主子,手下是若干颂德的‘高等华人’和一伙作伥的奴气同胞。此外即全是默默吃苦的 ‘土人’,能耐的死在洋场上,耐不住的逃入深山中”。
  胡适1935年因接受香港大学的名誉博士学位,来港住了5天,他于《南游杂忆》提及对香港的印象:“这里的文科比较最弱,文科的教育可以说是完全和中国大陆的学术思想不发生关系,这是因为此地英国人向来对中国文史太隔膜了”
  重温早期南来的重量级文人对香港的印象,不禁令人质疑,香港是否有文化?我可以坚定地回答:有!而且非常独特。香港的文化与罗马、北京,或者开罗等文明古都不同;因为香港的都会文化,建基于自由经济体制,让文化得以在良性竞争中发展、繁盛。
  历史上的经济中心,不一定是文化中心;文化中心,亦不一定是经济中心;可以说经济实力不等同文化实力,香港的经济实力远超文化实力,亦可能因此令人忽略香港的文化力量及文化潜力。
  应7月份举办的2007年香港书展邀请访港的新加坡作家英培安称“香港是我的巴黎!”,他对上世纪80年代的香港尤其推崇:“80年代的香港文化多元,文化水平又较新加坡高,每一张报纸有文艺版,电影又有新浪潮。”那时,他在新加坡被禁的文章都在香港报章刊登。
  台湾国立中正大学历史系教授孙隆基是书展的另一位演讲嘉宾,他于1983年在港发表《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他表示,每次来香港,都觉得香港很现代化,例如交通系统很超前。
  孙隆基讲的现代化交通系统,其实是理性的交通流量规划,加上公民社会的互相尊重、互留空间及共同遵守交通游戏规则。这点其实与英培安讲的香港自由空间,在自由思维下,鼓励互相尊重,互留各自空间之说是一脉相承的。
  香港的独特文化反映在颇具人文关怀的自由市场经济,在良性竞争及追求高效率的情况下,仍有免费医疗、免费教育及低廉的住房选择。古典自由主义大师哈耶克说过:“没有经济的自由,就没有其它的自由。”
  在香港人普遍认同的自由与人文价值基础上,香港逐渐拓展自己的生活、娱乐、贸易、营商。随着经贸版图的扩展,国际视野和中西文化兼容并聚,亦成为香港文化的一部分。香港学的著名学者洪清田先生就说过香港是把“中体西用”这个概念做得最成功和彻底的一个中国城市。
  香港的地理、历史、经济、文化结构都有独特个性,她是少数华人社会在完全放任与高压之间,找到符合本身经济制度的平衡模式;政府积极不干预;香港市民自觉有中国文化的根。社会发展稳定,包容性很强,没有太大的政治包袱;无受过文化崩溃的冲击,相反是东西文化的美丽邂逅,现代的融合,很少因文化或意见不同而产生的暴力冲突。大家都尊重制度,服膺程序理性,愿意接受集体决定。
  当然,人与人交往,不能都是靠游戏规则。人类社会的互动需要文化作润滑剂,需要文化作为经济运行的机油。香港文化的特点是多元、包容、不求高深、重实用性和娱乐性。而香港的这种普及文化,正好体现在香港书展这个独特的文化活动。
  书展每年都吸引了几十万人次入场,今年更首次突破76万人次,升幅11.2%。无论在票价的厘订、开放时间、宣传及推广以至书本的品种及价格,都可以说是完全符合市场规律计算!人流虽然拥挤,人龙在场内兜兜转转,但秩序井然,充分显示这社会的成熟公民气度。
  不过书展也不只是一门生意。如果产业是书展的生命,那么文化就是书展的灵魂。也正因为有足够的读者支撑,香港书展才有条件能够发展文化元素,形成文化与产业并重。今年香港书展在文化方面,有两大特色。在主题策划方面,以“阅读香港”作为整个书展的纲领,有百多人参加了相关的地标之旅及书店之旅等外展活动,逾1.5万香港及内地读者出席了180场的文化讲座。参展商亦各自在摊位内设立“阅读香港”书架,推介一系列关于香港的书刊。
  这两年很多海峡两岸著名的作家都应邀作书展的演讲嘉宾,今年更有来自新、马的作家。读者也有来自内地,不仅有广东,甚至有来自北京及天津的读者。两岸三地的作家和读者在书展共聚一堂,交流讨论,畅所欲言,为华文社会搭建了一个开放的平台,拉近两岸三地的文化距离。这是香港独有的优势,这个优势是世界其它华人城市在短期内无法取代的。
  
  (作者为香港贸易发展局总裁)

相关热词搜索:书展 香港 阅读 从书展阅读香港 香港书展 香港书展官网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