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堂历史

发布时间:2017-02-16 来源: 历史回眸 点击:

教堂历史篇一:试论北京历史上的教堂文化

试论北京历史上的教堂文化

佟洵

2012-7-25 18:08:27 来源:《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0年03期

内容摘要:从人类社会发展历史来看,每一社会都有与之相适应的文化。宗教文化是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表现在哲学、伦理、建筑、艺术、音乐、绘画等有关的方方面面。中外宗教不仅丰富了中国的文化内容,成为中国历史文化的一部分,而且已经与中华民族文化交融为一体。从历史上看,基督教自唐朝贞观年间传入中国后,就揭开了在北京地区建堂传教的历史。基督教文化与北京传统文化经过长期的冲撞、吸纳与融合,逐渐形成独具特色的北京教堂文化。北京教堂文化构成了北京地区丰富多采的教堂文化人文景观。 关 键 词:文化 基督教 教堂 北京

作者简介:佟洵(1946—),女,北京市人,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副教授,从事中国近代史、北京史、北京地域文化教学与研究。

从一定意义上讲,迄今为止的人类文化可以分为宗教文化和世俗文化两大类。宗教文化大体上可以分为器物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部分。本文所论述的基督教教堂文化是宗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宗教意识的物化形成。从整个人类社会发展来看,每一社会都有与之相适应的文化,而且这一文化是随着社会物质文明的发展而发展的。北京大学著名历史学教授周一良先生说:“文化应当包含一个民族通过长期体力和脑力劳动所取得的物质的、精神的全部成就。??一般说起文化,就是想到哲学、文化美术、音乐以至宗教等主要与精神文明有关的东西。”由此可见宗教是人类文化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宗教的生活习俗、教理教义、宗教教仪、宗教音乐、绘画、以及寺庙观堂建筑等等都是宗教文化的具体体现。

基督教(基督教、天主教、东正教的总称)是世界许多民族信仰的中心,是欧美传统文化的重要源头。基督教在许多国家与地区,对人们的思想信仰、伦理道德、科学技术乃至风俗习惯都有着重大的影响。据1995年统计,世界基督教信徒总人数已达16亿,比信仰佛教和伊斯兰教的人数要多得多。基督教的圣诞节如今已经成为欧洲、美洲和大洋洲最主要的公众节日。圣诞节是西方国家家人

团聚、各种庆祝活动异常热闹的全民佳节,宛如中国的春节。这一事实说明基督教是人类文化活动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基督教自公元7世纪起几度传入中国、传入北京,19世纪40年代后终于在中国、在北京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据国务院1997年统计:“中国现有天主教徒约400万人,教职人员约4000人,教堂、会所4600余座。——中国现有基督徒(新教)约1000万人,教牧传道人员1.8万余人,教堂1.2万余座,简易活动场所(聚会点)2.5万余处。”(1)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基督教教堂文化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一部分。

北京是中国的首都、又是人类的发祥地,其文化遗存十分丰富。自辽、金、元、明、清朝相继在北京定都建城后,北京逐渐成为全国的政治中心、经济中心和文化中心,北京的文化作用日益全国化。北京的文化汇聚了全国的文化,它代表着丰富多彩的中华民族文化的整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缩影。北京文化博大精深、包罗万象,某一方面都可以自成体系。北京教堂文化,从唐朝景教的传入、建寺立碑开始,到明朝时期天主教再度传入建堂传教算起,已经有长达一千多年的历史。北京教堂文化在与北京历史文化的长期碰撞、融合过程中,逐渐成为北京历史文化中的一个体系,成为中国历史文化的组成部分。因此研究北京教堂文化,也就是研究北京历史文化和中国历史文化。本文试图从独特的北京教堂文化形成与发展的角度切入,来探讨其构成中国历史文化一部分的特性,并提出一些看法,敬请诸位专家、学者赐正。

一、源远流长的北京教堂文化

教堂,是天主教与东正教的神甫、修士、修女;基督教的牧师、长老等神职人员修道、传教、举行弥撒、礼拜、祈祷等宗教活动的场所。教堂与每一位基督教信徒的生活息息相关,大凡基督教信徒的婚丧嫁娶都要到教堂举行宗教仪式。随着基督教的传入,西方传教士在北京建堂传教的同时,也把西方国家雄传辉煌、精美绝伦的教堂建筑艺术传入了中国、传入了北京。一座座罗马式的教堂在北京这座东方文明古城中安家落户,形成了独据特色的教堂文化。

北京地区最早的教堂,是位于北京房山区三盆山周口店车厂村的景数十字寺。北京房山区的景教十字寺始建于唐朝,是北京地区有据可考的最早的教堂。 基督教究竟是何时传入中国的?虽然中外有关人士说法不一,但是从历史遗存的确凿的文字记载来看,基督教传入中国的时间是从唐朝开始的。唐贞观九年(635年),大秦国(即古罗马)主教阿罗本携带经卷来到中国长安,并受到中国皇帝的礼遇。当时唐太宗派宰相房玄龄前去迎请阿罗本进宫到内室垂询问道。《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云:“太宗文皇帝光华启运,明圣临人。大秦国有上德阿罗本,占青云而载真经,望风律以驰艰险。贞观九祀,至于长安。帝使宰相房

[1]43玄龄总仗西郊,宾迎入内。翻经书殿,问道禁闱。深知正真,特令传授。”1625

年(明天启五年),在陕西盩厔(今周至县)出土的《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记载了古代基督教聂斯脱利派传入中国的史实。碑文云:“真常之道,妙而难名,功用昭彰,强称景教。”[1]43所以唐朝时称基督教为景教,教堂为景寺,教众为景众,教会为景门。明朝天主教信徒李之藻对景教之含义曾作过解释,他说:“景者,大也,召者,光明也。”明朝耶酥会士阳玛诺也说:“景者,光明广大之义;教者,教会也,言信仰景道之人缔结之团体。”[2]阿罗本来到中国后,唐太宗不仅允许他在中国传教,而且还恩准他在长安建寺度僧。当时唐朝政府拨款,今所司(主管建筑事宜的官员)主持,在长安义宁坊修建的大秦寺(初名波斯寺),这是基督教在中国建堂之始。由于唐太宗对各种宗教都采取宽容的宗教政策,所以基督教能在唐朝广泛的传播。基督教主教阿罗本还被唐太宗推崇为镇国大法主。唐高宗继承大统之后,继续推行唐太宗宽容的宗教政策。致使全国出现了“法流十道”、“寺满百城”的局面。[1]43唐朝全国划分为十道,“法流十道”说明在唐朝时期景教已经传入北京地区。至会昌五年(845年),唐武宗下令禁佛,景教亦遭到毁灭性的打击。中唐以后,内地的景教虽然趋于灭绝,但是在中国西北边陲的少数民族地区,仍然有景教流行。今天北京房山区三盆山周口店车厂村景教十字寺遗址,就是唐朝景教在北京地区流行的历史见证。

随着蒙元帝国入主中原,基督教在中国再度兴起。元朝统治者称基督教信徒为也里可温教。也里可温是由阿拉伯文的“阿罗诃”转音而来,意思是“上帝教”或“信奉上帝的人”。也里可温是元朝统治者对基督教的一种称呼,它表明元朝建立以后,基督教再次传入中国内地。

元朝政府对各种宗教都采取“一视同仁,皆为我用”的宽容政策,以期得到各路神灵的护佑。元世祖忽必烈曾对马可·波罗说:“有人敬耶酥,有人拜佛,其他的人敬穆罕默德,我不晓得那位最大,我便都敬他们,求他们庇佑我”。[3]44所以元朝时期,大都(北京)城内景教徒人数众多。“元朝景教教会在元大都(西人称其为汗八里)也有很大的势力,拥有三万名信徒,且很富有。他们在仪式和风俗上追随希腊教会,不服从罗马教廷,有漂亮而且虔诚地安排的教堂,有十字架和圣像以尊奉上帝和圣灵”[4]11元朝景教再次传入中国内地,并在一定范围内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与马薛里吉思有很大的关系。马薛里吉思来自中亚撒马尔干(今乌兹别克斯坦的撒马尔干),他是一名聂斯脱利派基督教信徒,一生当中修建了不少景教教堂。元朝称景教寺为“忽木刺”。元朝的也里可温,不仅是对景教信徒的称呼,而且也是对天主教信徒的称谓。至元三十一年(1294年),罗马教皇尼古拉四世派遣的方济各会修士约翰·蒙特·科维诺抵达汗八里(北京),元朝政府给予友好的接待,并允许他在中国建堂传教。大德二年(1294年)约翰·蒙特·科维诺在北京建立了第一所天主教教堂,后被罗马教皇封为大都总主教,掌管中国教务。从全国来看,当时中国南北各地都建有不少教堂,并立了很多十字碑。北京房山区三盆山周口店车厂村景教十字寺在元代就曾经重新修建过,至今遗存的两通石碑碑文记载了当年元代重修景教十字寺的历史。石碑上刻有十字架,碑上还刻有叙利亚文:“仰望之,将以之而获所愿”。十字寺虽然历尽沧桑,但是“古刹十字禅林”的名称仍然沿袭下来。元朝政府为了管理基督教,还专门设立了管理机构——崇福司。不过从当时基督教在元朝建堂传教的历史来看,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基督教的传播紧紧地依附于元朝统治者,教堂也多依靠元朝政府出资修建。元朝信仰基督教的人多为蒙古人、色目人,有些信徒还是朝廷中有威望、有影响的人物。这种“奉敕传教”的特点,很容易受政治风云突变的冲击。1368年元朝灭亡,基督教在北京地区的活动再次受到冲击而绝迹。当年基督教在元大都修建的教堂,亦遭到灭顶之灾。除了北京房山区景教十字寺因地处郊区而幸免外,其它的教堂都随着改朝换代政治风云的变化而荡然无存。 基督教再次传入中国内地并得到发展是在明清时期。特别是鸦片战争前后,基督教各派纷纷传入中国,其规模和范围都超过了以往。明末清初是天主教在中国、在北京发展的时期。在基督教来华的传教士中,利玛窦是最杰出的人士。利

玛窦在传教的过程中,极力把基督教的思想与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他还从很多方面论证天主教教义和中国的儒学是一致的。他认为:“儒家这一教派的最终目的和总的意图,是国内的太平和秩序,他们也期待家庭的经济安全和个人的道德修养。他们所阐述的箴言确实都是指导人们达到这些目的,完全符合良心的光明和基督教的真理。”(2)由于利玛窦的努力,使基督教在元朝灭亡以后重新出现在北京地区,并在北京重新建起了基督教教堂。

北京地区现存的教堂多为明清时期所建,教堂虽然很多,但是大多已经拆除不存了。北京地区现存最古老、最有名的教堂当数天主教的南堂、北堂、东堂、西堂和北京基督教会的崇文门教堂、缸瓦市教堂以及东正教的“南馆”和“北馆”。北京地区天主教至今仍然进行宗教活动的教堂共有17所,其中6所在北京内城,其余11所分布在北京郊区。在郊区的教堂数门头沟区后桑峪教堂最有名,其历史也比较悠久。

东正教传教士在清康熙年间再次出现于北京。这些东正教的传教士取得了在北京建堂传教的权利后,却不积极传教和发展信徒,反而把主要精力用于收集中国各方面的情报上。由于东正教传教士团在北京的活动过多地参与政治,充当了沙俄侵略中国的急先锋,因此东正教在北京建立的“圣尼古拉教堂”和“奉献节教堂”实际上成为沙俄侵略中国安插在中国心脏的侵略据点。因为圣尼古拉教堂座落于东直门北大街,奉献节教堂位于东交民巷使馆区内,所以两座教堂又有“北馆”和“南馆”之称。也许是由于这一历史原因,“中国很少有人信奉东正教。后来,苏联在北京东正教教会会址盖了苏联大使馆东正教北馆被拆除。”(3)如今北京已经没有东正教信徒了,东正教在北京地区已经绝迹。

1840年以前,来华的基督教新派传教士因为中国法律所禁,他们不能在中国公开传教。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被迫与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基督教新教的传教活动也被列入条约之中。自此,基督教各派传教士在这些不平等条约的保护下纷纷进入中国、进入北京建堂传教。传教士的足迹遍及北京城乡各地。

基督教新教教堂一般称为礼拜堂,基督教新教的礼拜堂多为1863年以后所建。北京基督教教会是由欧美不同国家的不同宗派差遣的传教士组织起来的,所以基督教新教所建教堂最多。据粗略统计:北京现有各差会所建礼拜堂近百所,

教堂历史篇二:汕头基督教堂历史源流

汕头市礐石堂和乌桥堂的历史

解放初期,广东省汕头市共有169个基督教堂。但遗憾的是,这些教堂大多已经湮没在历史的洪流里了。为了解汕头基督教堂的历史发展,我特意查找了礐石堂和乌桥堂的资料,并整理如下。

一、汕头市礐石堂

咸丰八年(1858年),耶士摩自暹罗去香港传教,曾到汕头,了解到德国巴色会及英格兰长老会都已来汕传教。美国浸信会便委派耶士摩为专使,转移到汕头主持宣教事宜。咸丰十年(1860年),耶士摩与约翰逊先到妈屿传教,有潮人8人受洗入教。同治二年(1863年),耶士摩在汕头埠建汕头基督教普益社。同年于礐石创建教堂,初为一平房。同治十一年(1872年),方建成教士楼,楼下办女校并做礼拜(即旧礼拜堂及明道女校),堂旁有房屋,可供内地信徒从达濠、樟林、巷埠、海阳、潮阳、东里等地来礐石礼拜住宿。同治十一年(1872年),礼拜堂落成。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教堂维修扩建,成为岭东基督教浸信会的中心。

这座教堂是汕头地区原始风貌保存得最好的教堂之一,虽然是美国浸信会这样的北美教团建立的,可风格却十分中国化。三层天级和六根廊柱暗合中国古代三三(生生)不绝、六六无穷之数。其实这 个教堂的建筑群还应包括先贤园(百年宣教士碑石)、天恩老人院(原址为耶士摩天道学堂神学院)。

二、汕头市乌桥堂

旧乌桥堂在现乌桥岛三马路的石板路上,已残破不堪,出入口全被封死。建筑风格与礐石堂很相似,但资料上没有显示浸信会曾在乌桥岛建立过教堂或者聚会场所,极可能是长老会的教产,还有待考证。

现在的乌桥堂搬迁到民族路金光苑11幢E西梯307,只能算是个聚会所,但这小地方可是大有来历的。

原汕头锡安堂信徒李志祥等鉴于中华基督教会虽有中华之名,而仍未摆脱西差会的控制,遂唤起创办全华人自立教会。于民国17年(1928年)11月发表《自立宣言》,并崐筹建堂会于汕头民权路的牛屠地(现新中华巷)。民国18年(1929年)4月落成,定名新中华基督教会。该会的特点是:管理自立,经济自立,上无总会,下无分堂。组织执事会管理堂会事务,入会行洗礼仪式,教牧人员由执事会聘请,不拘宗派背景,凡愿遵其宗旨而受聘者,均受欢迎。

现在乌桥堂所在地点就是原“新中华基督教会”的产业,据说乌桥堂正在寻找建立新堂所的地方。

从小受到基督教文化熏陶的我,希望汕头地区的基督教堂发展日臻完善,为信徒传播更好的教义,给信徒更多的力量去面对一切。

教堂历史篇三:欧洲教堂简介

姓名:郭建华

学号:10201050233

班级:土木10测绘(2)

欧洲教堂

其实只要置身欧洲,尤其是天主教国家,你随时有可能与教堂迎面撞上。说有人家处即有教堂,算不得夸张,汽车在旷野行驶,待一片房舍进入视野,首先映入眼帘的,必是教堂的尖顶。城市最大的教堂必在市中心。欧洲旧城的格局大体相仿,市中心两处最抢眼的建筑,一为教堂,一为市政厅,市政厅前必有广场,不远处即是大教堂。两者比肩而立,倒也将基督教文化教权与政权的对峙,直观地呈现。

有人说,游欧洲,最值得看的是建筑。最宏大复杂的建筑,则非教堂莫属。教堂大多是单体的建筑,块然独存,孤峰耸立。哥特式教堂尤给人奇景之感,走近了立在正门前仰视钟楼,更觉一种慑人的威势。

一、教堂的主要风格

欧洲是天主教、基督教的发源地,宗教是欧洲人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的部分。故西方的宗教建筑以教堂为主,随着宗教的传播,教堂这种宗教建筑形式也遍布世界各地,成为城市的一个组成部分。尤其欧洲的教堂,其久远的历史高超的建筑艺术值得赞叹。

教堂建筑的主要功能是作为天国耶路撒冷的模型。西方教堂建筑细节预示着天国与人间两个世界的对立。根据心理学移情原理,以高、直、尖和具有强烈向上动势为特征的造型风格使人也有飘然欲升的意向。建筑学家指出,教堂高大拱形穹顶、繁复的尖塔及彩绘玻璃窗无不体现着宗教寓意。四面皆壁的封闭空间、弯曲的围闭形成的穹顶及尖塔的笔直通道暗示着上一层空间的存在,这就是天堂。教堂巨大的形象震撼人心,精神在物质的重量下感到压抑、彷徨,而压抑、彷徨之感正是崇拜的动因。西方教堂建筑的每处细节无不用心良苦地表达出天国与人间两个世界的对立,人的活动内容与建筑的空间内涵是完全一致的。 教堂主要分为三种建筑风格:罗马式风格、哥特风格和巴洛克风格。此外还有拜占庭风格等。

1.罗曼(Romanik)风格

罗曼建筑是10~12世纪,欧洲基督教流行地区的一种建筑风格。罗曼建筑原意为罗马建筑风格的建筑,又译作罗马风建筑、罗马式建筑、似罗马建筑等,因采用古罗马风格的券、拱等建筑式样而得名。11世纪前后建造的教堂受意大利影响,几乎全为罗马式风格。其特

征为墙体巨大而厚实,墙面用连列小券,门宙洞口用同心多层小圆券。西面有一、二座钟楼,有时拉丁十字交点和横厅上也有钟楼。中厅是圆形拱顶,表现了当时人们对宇宙的认识:宇宙是圆形的。

这时的教堂布局大多是厅堂式和十字式的一种结合。

罗马风教堂的另一个创新之处是在教堂正面的两旁加上了钟塔。柱有韵律地交替布置。窗口窄小,在较大的内部空间造成阴暗神秘气氛。朴素的中厅与华丽的圣坛形成对比,中厅与侧廊较大的空间变化打破了古典建筑的均衡感。

随着罗曼建筑的发展,中厅愈来愈高。为减少和平衡高耸的中厅上拱脚的横椎力,并使拱顶适应于不同尺寸和形式的平面,后来创造出了哥特式建筑。罗曼建筑作为一种过渡形式,它的贡献不仅在于把沉重的结构与垂直上升的动势结合起来,而且在于它在建筑史上第一次成功地把高塔组织到建筑的完整构图之中。

2哥特(Gotik)风格

罗马式教堂是以乡村修道院为中心而发展起来,哥特式教堂则是以城市“主教座堂”为核心而发展起来。欧洲的城市化是在哥特式时代开始的,是由朝圣运动而形成的。

12世纪后哥特风格逐渐流传于欧洲并风靡一时,15世纪随文艺复兴的兴起而衰落。哥特式教堂建筑风格诞生于法(来自:www.zhaoQt.NeT 蒲公英文摘:教堂历史)国巴黎北郊圣丹尼斯隐修院教堂。1140-1144年,隐修院院长苏哲(Suger,1081-1151)在其主持重建的教堂歌坛部位,为体现新柏拉图主义的光、高、数三个理想,系统运用了尖肋拱技术,并以明亮的彩色玻璃取代了罗马式的持重墙。此后,这一建筑体系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实践,在13世纪中叶达到成熟,并推向西、中欧各地。 哥特式教堂建筑是从罗马式教堂基础上发展起来,它摆脱了罗马式教堂的沉重感而朝向轻巧、雅致甚至矫饰的方向发展。它遵循中世纪经院哲学高度理性化的规范,旨在制造出一种灵魂腾越的升华感应而引发出一系列技术革新。哥特式教堂建筑代表着中世纪鼎盛时期教会权力的至高无上,反映出西欧社会发展中上基督教影响曾经达到的登峰造极的地步。 哥特式教堂型制基本采用拉丁十字巴西利卡平面。通常东端半圆形后堂部位小礼拜堂较多,布局复杂。西立面有一对很高的钟塔。西立面典型形式是:一对塔夹着中厅的山墙,中央大门和上方栏之间是圆形的玫瑰窗。三座门洞都有周围的几层线脚,并刻着成串的圣像。 哥特式教堂外部有许多造型挺秀、高耸入云的尖塔,堂身墙壁较薄,并以轻盈通秀的飞扶壁、修长灵捷的立柱或簇柱来增强建筑物的高度感,产生出一种令人惊异的框架效果,使人可从外观上来领悟、体会其玄奥、空灵之妙景。教堂的墙体配有高大明朗、用彩色玻璃镶嵌的花窗,往往能给人造成一种向上升华飞腾、触及天国神秘的幻觉。在教堂内部,还有许多布局和谐的圆柱,壁上、柱身都装饰有形象生动的浮雕和石刻,并能辅以从玻璃花窗射入的五彩光线之点缀和烘托,使人置身于内更感宗教的庄严、肃穆和神圣。因此,有人把耸入云霄的哥特式建筑称为一首屹立在空间的圣诗、一曲回荡在天际的音乐。 .1)法国的哥特式教堂

法国哥特式教堂平面虽然是拉丁十字形,但横翼突出很少。西面是正门入口,东头环殿内有环廊,许多小礼拜室成放射状排列。教堂内部特别是中厅高耸,有大片彩色玻璃宙。其外观上的显著特点是有许多大大小小的尖塔和尖顶,西边高大的钟楼上有的也砌尖顶。平面十字交叉处的屋顶上有一座很高的尖塔,扶壁和墙垛上也都有玲珑的尖顶,窗户细高,整个教堂向上的动势很强,雕刻极其丰富。西立面是建筑的重点,典型构图是:两边一对高高的钟楼,下面由横向券廊水平联系,三座大门由层层后退的尖券组成透视门,券面满布雕像。正门上面有一个大圆宙,称为玫瑰窗,雕刻精巧华丽。

法国早期哥特式教堂的代表巴黎圣母院

.2)英国的哥特式教堂

英国的哥特式建筑出现的比法国稍晚,流行于12~16世纪。英国教堂不象法国教堂那样矗立于拥挤的城市中心,力求高大,控制城市,而是往往位于开阔的乡村环境中,作为复杂的修道院建筑群的一部分,比较低矮,与修道院一起沿水千方向伸展。它们不象法国教堂那样重视结构技术,但装饰更自由多样。英国教堂的工期一般都很长,其间不断改建、加建,很难找到整体风格统一的。

英国教堂在平面十字交叉处的尖塔往往很高,成为构图中心,西面的钟塔退居次要地位。

约克大教堂

索尔兹伯里主教堂

.3)德国的哥特式教堂

德国教堂很早就形成自己的形制和特点,它的中厅和侧厅高度相同,既无高侧窗,也无飞扶壁,完全靠侧厅外墙瘦高的窗户采光。拱顶上面再加一层整体的陡坡屋面,内部是一个多柱大厅。马尔堡的圣伊丽莎白教堂西边有两座高塔,外观比较素雅,是这种教堂的代表。

德国还有一种只在教堂正面建一座很高钟塔的哥特式教堂。

圣伊丽莎白大教堂

科隆主教堂

.4)意大利的哥特式建筑

意大利的哥特式建筑于12世纪由国外传入,主要影响于北部地区。意大利没有真正接受哥特式建筑的结构体系和造型原则,只是把它作为一种装饰风格,因此这里极难找到“纯粹”的哥特式教堂。

意大利教堂并不强调高度和垂直感,正面也没有高钟塔,而是采用屏幕式的山墙构图。屋顶较平缓,窗户不大,往往尖券和半圆券并用,飞扶壁极为少见,雕刻和装饰则有明显的罗马古典风格。

相关热词搜索:教堂 历史 圣索菲亚教堂历史 西直门教堂历史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