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

发布时间:2017-02-16 来源: 历史回眸 点击:

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篇一: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

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

第一章 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结构

第二章 社会规律的客观性与历史主体的能动性

第三章 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

第一章 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结构

第一节 两种社会历史观

第二节 人类社会的实践本质

第三节 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第四节 社会的经济结构

第五节 社会的政治结构

第六节 社会的意识结构

第一节 两种社会历史观

一、 社会历史观

二、 马克思主义以前的社会历史观

三、 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历史观

一、 社会历史观

(一)定义:

(二)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一)定义:

社会历史观:

1、 是人们对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看

法和观点。它是整个哲学世界观的重要内容。

2、 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和

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3、 唯物史观是唯一科学的历史观。

(二)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1、 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其中,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起着主要的决定作用。

2、 社会意识:则是社会精神生活的过程和一切因素的总和。

3、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

(1)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的根源,对社会意识起着归根到底的作用。

(2)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对社会存在有积极的反作用。

辨析题:存在就是社会存在。 存在:

1、从哲学的范畴的逻辑序列来看,存在才是具有最高普遍性的范畴。

2、存在是概括世界的最大普遍性的最抽象的范畴,又是潜在地包含着一切的具体的范畴,只是其具体性尚未确定地显露出来,因而又常被看作是一个悬而未决的范畴。

历年试题

1. 下列事物中,属于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存在”范畴的有 (2001 年文科多选题第 17 题 )

A. 人们的物质生产实践活动

B. 人们实践活动中所利用的自然资源

C. 人们在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

D. 人们实践活动所创造的生产力 E. 规范人们实践活动的法律制度

二、 马克思主义以前的社会历史观

(一) 旧唯物主义历史观

(二) 唯心主义历史观

(一)旧唯物主义历史观

在自然观上,是唯物主义。

在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

18世纪的法国唯物主义者提出了:“人是环境的产物。”

1、包含了唯物史观思想萌芽的个别见解。

2、 环境主要是指教育和法律,这些东西又是由统治者,立法者的品质和意见来决定的。

(二)唯心主义历史观

1、定义:

2、唯心史观的主要缺陷

3、唯心史观的两种基本形式

4、唯心史观在历史上占统治地位的原因

1、定义:

唯心史观:

(1) 是与唯物史观根本对立的,用唯心

主义观点看待社会历史的理论体系,是非科学的历史观。

(2) 它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观

点出发,否认人们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原因;否认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2、唯心史观的主要缺陷

(1) 它们仅仅考察了人们的思想动

机,把人们的思想、动机、英

雄豪杰的意志或某种神秘的超社会的力量看作是历史发展的终极原因,否认这些动机背后的物质原因;否认物质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2) 它们只看到了少数人的活动,否

认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3、唯心史观的两种基本形式

(1)唯意志论:是历史观上的主观唯心主义。这种理论把人们的思想动机,主观意志当作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认为社会历史是按照英雄人物的意志、思想和愿望来构造的。

(2)宿命论:是历史观上的客观唯心主义。这种理论认为决定历史发展的是居于人类社会之外的某种神秘的精神力量,人的命运和社会变化受某种神秘力量的支配。

4、唯心史观在历史上占统治地位的原因

(1)社会历史根源:

任何思想体系都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都受着这些条件的影响和制约。尤其是近代以前的生产规模的狭小限制了人们的眼界。

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篇二:几种史观和辩证唯物主义理论

一.现代化范式

★主要观点

(1)现代化史观认为,人类社会近现代的历史是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演进的历史,即现代化的历史。现代化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现代化。经济现代代主要是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政治现代化的主要内容是民主化和法治化。现代化进程一般指在生产力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推动下,人类社会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历史过程,主要包括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和转变。

(2)其主要内容包括:①政治现代化主要指民主化和法制化进程,即从人治到法制化、从专制政治到民主政治等内容。②经济现代化主要指工业化和市场化进程,即从传统农业到工业化、自然经济到市场化等内容。③文化现代化主是要指科学化和大众化进程。④社会生活现代化除物质生活的改善和提高外,主要是指城市化和社会组织整合化等。

此外,还包括:均富化、福利化、社会阶层流动化、教育普及化、信息传播化、人口控制化等。其中,政治民主化进程和经济工业进程是的两个主要内容,重要是把握人类历史纵向发展的历程。

(3)对现代化模式问题的认识:现代化模式是指各国现代化的发展道路或发展类型,具有多样性的特点,按照不同标准,可划分为不同的类型。

①从现代化的动因和起步时间看,可分为内源型现代化模式,即现代化起步的原因主要是该国或该地区社会内部经济、政治和文化自然发展的结果。如:英、法等国的现代化。外源型现代化模式,即指现代化起步是在外部因素的刺激开始的。如:美国、日本和亚、非、拉第三世界国家的现代化进程。

②从经济体制的特点看,可分为市场经济模式,如英、法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现代化;计划经济模式,如苏联的现代化;混合经济模式,其特点是国家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在现代化过程中都起重要作用,如印度等国的现代化。

③从社会经济的性质可分为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又可分为苏联模式(即斯大林模式)和中国模式(即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

④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或地区,实现民族独立是实现现代化的前提,实现民族独立后应尽快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实现民族独立和现代化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或地区面临的双重任务。

(一)、近代化的含义及其内容

通常情况下,现代化和近代化意思相同,是指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变迁的过程(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变迁过程),其动力是工业化,涉及整个社会的各个领域(如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文化教育、军事、生活方式乃至思维方式),是一场全方位的社会变革。其核心是经济的工业化和政治的民主化。

近代化(现代化)以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的演进为纵向发展主线,包括政治上的法制化、民主化进程,即从人治到法制化、从专制政治到民主政治等内容;经济上的工业化进程,即从传统农业到工业化、自然经济到市场化等内容;思想文化上的科学化(或合理化)、大众化(或世俗化)进程;社会生活和风俗的演进,即城市化。

现代化的基本进程:现代化主要有两种途径:一种是原发型,指的是西欧和北美(德国例外),主要是内部因素积累,自发转变;一种是传导型,大多数国家都是,主要不是内部因素,是外部刺激,是回应和学习。

从社会制度来说,有多种模式,主要有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发展中国家现代化模式。

按中国多数学者的观点,把近代以来的现代化进程划分为第一次现代化和第二次现代化两个阶段:第一次现代化是指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第二次现代化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信息化和知识经济崛起而开始起动的新型现代化。

(二)、在认识近代化(现代化)史观时要防止几种偏差

1.把现代化看成人类理想目标的实现。

因为现代化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需要人类的探索中纠正失误。如工业革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工人生活恶化,女工、童工问题等,后来西方国家在第二次工业革命进行了纠正,现在的资本主义国家福利已成为人的权利。还有如环境问题、资源问题等等。

2.现代化与西化的关系。

现代化有西化内容,但不是完全西化。正确的心态是既保持民族独立、特色,又要向西方学习。

3.现代化与近代化的关系。

一般来说,近代化就是现代化,二者只是在时间上的差别而已。

(三)、中国近代化(现代化)的发展历程

中国的近代化一直贯穿着两大主题:一是争取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二是争取繁荣富强和持续发展。

第一阶段 中国近代化的开端(1840—1870年)

A、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的西方世界

(A)政治方面:资本主义制度,在欧美少数先进国家已经确立。资产阶级队伍壮大,特别是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发展壮大起来,与此同时,工人运动蓬勃发展。

(B)经济方面: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已经完成或正在进行工业革命,由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生产的时期过渡,资本主义进入自由资本主义阶段。

(C)思想方面:西方经历了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等思想解放运动。自由主义产生,取代重商主义。马克思主义诞生。

(D)世界一体化进程: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世界一体化进程加速,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制度基本确立;与此同时,随着资本主义国家以商品输出为主要特征的侵略的加剧,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

B、西方的冲击

鸦片战争,西方列强打开了中国的大门。西方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领域进行渗透侵略。

鸦片战争,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同时也是中国近代化历程的开端。

C、中国近代化历程的第一个阶段:中国在经济、思想、政治等方面的变化与回应

(A)经济: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①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

②地主阶级发起的自救运动──洋务运动

③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产生

(B)思想:固步自封→①鸦片战争之前:传统的儒家学说主导着人们的思想

②鸦片战争之后:开眼看世界与新思潮的萌芽

③洋务派的观点: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师夷长技以制夷

④中国近代第一个主张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洪仁玕《资政新篇》

⑤早期维新思想:具有资本主义要求的政治、经济、文化主张

(C)社会:封建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①社会性质:鸦片战争前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

半封建──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

半殖民地──中国主权的逐步丧失。

②社会矛盾:鸦片战争前后,中国的社会矛盾发生了变化。民族矛盾、阶级矛盾并存,民族矛盾上升为国家的主要矛盾,因此,革命任务随之发生了转变。

③阶级关系变化:产生了新的阶级,即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

(D)政治:近代化过程中各阶级的回应

①地主阶级权力的变动:辛酉政变

②地主阶级的回应:洋务运动

③农民阶级的回应:太平天国

④资产阶级的回应:资产阶级的产生,早期资产阶级代表人物的主张。

⑤无产阶级的产生:为以后的民主革命准备了新的领导阶级。

第二阶段整体发展阶段(1895~1927年):

担负近代化任务的主角是资产阶级,近代化在经济、政治、文化领域的全面展开。 A.政治上:政治体制的近代化有了重大突破。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维新变法运动,想在中国建立君主立宪制。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了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

B.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一是甲午战争以后民族工业初步发展,二是辛亥革命后和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

C.思想文化上:维新思想与顽固派的论战、革命派与保皇派的论战、新文化运动的产生等,民主主义思想广泛传播,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初步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

第三阶段曲折前进阶段(1927~1949年):

在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极为尖锐复杂的历史环境下,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几乎陷入绝境。但中国无产阶级开始担负起中国近代化的任务,中国近代化进入全新发展阶段。

A.经济上,国民政府统治前期,实行了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推动了经济领域近代化进程,但官僚资本的形成和垄断,又使民族工业的发展日益萎缩。抗战期间,原有的工业在日本侵略下遭到严重摧残。抗战胜利后,美国垄断资本与四大家族官僚资本相结合,又把中国近代化事业推人绝境。

B.政治上,国民政府对日本侵略的妥协退让,对共产党、工农群众的屠杀影响了民主制度的正常发展;实行保甲制度和特务统治;制定"伪宪法"确认以蒋介石独裁统治为核心的国家制度。

C.现代化的新发展:首先,体现在无产阶级成为近代化重要角色。其次,近代化的政治内容由实现资产阶级民主共和转变为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再次,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开始成为新思潮的主流,为政治民主化的新发展提供科学理论。

第四阶段腾飞阶段(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

担任现代化任务的主角是无产阶级

A.政治上: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完成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制定和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规定了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后来不断对宪法进行修订和完善;不断完善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民主协商的政治制度;实行少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拨乱反正,纠正冤假错案等。

B.经济上:建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一五计划取得经济建设巨大成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集中力量进行经济建设,实行改革开放,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C.思想上:1957年整风运动提出反官僚主义、反宗派主义、反主观主义;文革后开展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肯定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邓小平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新时期提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等。

D.外交上;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等。

▲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的现代化

1、求生存,为独立:中国人民历经国民革命运动、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的长期努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实现了民族的独立,为真正意义的现代化创造了条件。

2、谋发展,图富强: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拉开了全面现代化建设的序幕。

第一阶段:1949-1965年,重点发展工业化;

第二阶段:1966-1976年,特点是文化大革命及其破坏;

第三阶段:1978-现在,特点是改革开放和科教兴国。

历史充分说明,中国共产党80年的奋斗历程主要是围绕推进中国现代化而进行的。在革命战争时代搞武装斗争乃是为了破除阻碍生产力发展的障碍,为推进现代化建设开辟道路,建国后的建设则是利用人民自己当家作主的有利条件发展生产力,向现代化目标迅速前进,而改革则是为了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

▲ 中国近代化的启示

①国家独立、政权巩固、秩序稳定是实现近代化的必要前提。

②必须解决农业问题,才能加快近代化进程,为近代化提供支撑。

③对外开放、兼收并蓄,国家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④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⑤科教兴国是现代化的关健。

⑥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根据我国具体情况做出科学决策。

⑦人的现代化是现代化事业成功的重要条件。

⑧邓小平理论正确解决了新时期中国现代化道路问题。 ⑨中国共产党承担着领导中国实现现代化的伟大历史任务。

▲中国近代化与现代化必须解决的两个前提条件

①国家的独立与民族的解放,要求从外国侵略压迫下解放出来;

②经济的繁荣与富强,这就必须摆脱社会生产落后,受制于外国列强的局面,要求生产力的工业化。国家的独立与民族的解放,是生产关系问题;经济的繁荣富强与工业化,则是生产力问题。在民族不独立的情况下,要想实现工业化是不可能的。因此,必须首先解决生产关系的问题,以解放生产力。

由此来认识(转载于:wwW.zHaoQt.NEt 蒲 公 英 文 摘: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近代中国的反帝反封建的主要任务,以及解释洋务运动、实业救国、科学救国、辛亥革命等在近代走不通等问题,都可以得到比较清晰明白的答案。

(四)、世界近现代史按现代化进程可划分以下几个阶段:

14、15世纪至18世纪中期,是现代化的酝酿、启动时期;

18世纪工业革命到19世纪60年代,是现代化的发展时期;

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末,是现代化在全世界扩展时期;

20世纪上半期,是现代化的调整和震荡时期;

二战后至20世纪70年代,是现代化稳定发展时期;

20世纪70年代至今,现代化进入新的高潮阶段

二.整体史范式(整体史观或全球史观)

★主要观点 整体史观(全球史观)认为,人类社会的历史是从分散发展到整体发展演进的历史。新航路开辟以后,世界进入整体发展阶段。19世纪中后期,世界初步成为一个整体。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世界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当代世界整体化全球化趋势加强。人类的交往加强了世界的横向联系,促进了整体化的发展。

(1)人类历史发展过程是从分散向整体发展转变的过程。这一转变开始于15世纪末16世纪初的新航路的开辟,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标志其基本完成。

(2)生产力的发展和世界各地区交往的发展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两条主线,建立在生产力发展基础上的世界各地区交往的发展是推动人类社会从分散走向整体发展的决定因素。

简单地讲,整体史观就是要把握人类社会横向发展的历史进程,在这一进程中重视交往、强调交往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

一、专题解读:

“全球史观”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又称为整体史观,它从世界历史的整体发展和统一性考察历史,认为人类历史由各地区间的相互闭塞到逐步开放,由彼此分散到逐步联系密切,终于发展成为整体的世界历史的客观过程。人类文明的发展经历了由点到面、由面到片、由片到圈、最终组合成世界文明的过程。自文明形成到资本主义出现,人类经历了“点”、“面”、“片”、“圈”的文明发展;资本主义的作用则是把“圈”进一步扩大,引导出一个“世界文明”。马克思、恩格斯在文章中也多次表达过同样的思想,即资本主义构造了“世界文明”。因此,从“整体史观”的角度看问题,“圈”的限制被资本主义突破了,历史继续其“从分散到整体”的发展。这一转变开始于15世纪末16世纪初的新航路的开辟,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标志其基本完成。这个过程至今仍在延续,这就是所谓的“全球化” 和“区域化”。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在“世界文明”的构建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二、考点揭示:

⑴世界上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相互隔绝的状态逐渐被打破,各地区、各民族间的交往日益频繁。

⑵在经济上,主要表现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向外扩展。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不断开展殖民扩张活动,在世界范围内抢占原料产地、商品市场和投资场所。

⑶在政治上,主要表现为资本主义制度逐步在世界范围内确立和扩展。先是欧、美、亚的一些国家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随后亚、非、拉被侵略、被奴役的国家很多也确立了资本主义政治制度。

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篇三:3、辩证唯物主义的历史观

辩证唯物主义的历史观(历史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其基本原理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

(一)社会存、意识辩证关系

1. 社会存在的含义与作用

(1)含义: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和环境、人口因素等);

(2)(重点)作用

1)地理环境及人口因素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永恒必要条件,对社会发展有重要影响(不起决定作用);

2)对社会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是生产方式;

原因:物质生产活动与生产方式是:

(1)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人类一切其他活动首要前提;

(2)决定社会结构,性质和面貌,制约人民经济、政治、精神生活等全部社会生活;

(3)其变化发展决定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形态由低级到高级更替和发展;

2. 社会意识的含义及相对独立性

(1)含义: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2)相对独立性:反映社会存在同时又有自己独特发展形式和规律;主要表现: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

社会意识的历史继承性;

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相互作用性;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性;

3. 社会存在、意识辩证统一:(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2)社会意识为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

1. 含义

(1)生产力:人改造和影响自然界的能力;具有客观实在性和历史性;构成: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者三要素;

(2)生产关系:人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为人类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支配着其他关系;

2. 生产关系:狭义: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最基本的)、生产过程中人与人的关系、产品分配关系;广义: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中的关系;

3. 辩证关系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

(2)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适合是促进,不适合时阻碍;

(3)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规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规律

1. 含义:经济基础: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上层建筑:一定经济基础上的意识形态及相应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包括: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

2. (重点)辩证关系

(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性质和变化发展;

(2)上层建筑反作用经济基础:集中表现在为我自己经济基础形成和巩固服务;反作用结果:1)当它为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经济基础服务时,促进生产力和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2)阻碍生产力和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3)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的矛盾运动形成了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四)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特殊形式

1. 社会形态含义:同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

一体;包括:社会的经济、政治、意识形态;

2. 社更替统一性与多样性的统一;社更替必然性与历史选择性的统一;社更替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五)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1.(重点)社会基本矛盾:

(1)基本矛盾内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2)作用:1)基矛贯穿社会发展始终,规定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基本性质和趋势,并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根本推动作用;

2)基矛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生产力是社会基矛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基矛中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一切历史冲突的根源,决定社会中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基矛具有不同表现形式和决定方式,并从根本上影响和促进社会形态变化发展;

2.阶级斗争:(1)根源在于社会经济关系的冲突;(2)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3.社会革命:(1)根源在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

(2)作用:1)实现社会形态更替的重要手段和决定环节;2)是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3)能改造和教育群众和革命阶级本身;4)解放生产力,促进生产力发展;

4.改革:(1)作用:一定程度上解决社会基矛,促生产力发展,推动社会进步;

(2)改革与革命关系

1)社会改革是走向社会革命的一个步骤,是革命的前提和准备;

2)革命后,改革可巩固革命成果,完善社会制度,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社会发展离不开改革,社主社会的发展也离不开);

5.科学技术:(1)科学技术革命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科学技术,特别是科学技术革命是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力量;

主要表现:1)对生产方式的深刻影响;2)对生活方式的巨大影响;3)促进思维方式的变革;

(2)科学技术作用的二重性:既能通过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而造福人类;又能在一定条件下对人类的生存发展带来消极后果;(当代科学技术发展造福的同时,全球问题也日益引起人类的关注);

(六)人民群众和个人在社会历史上作用

1.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中的决定性作用

(1)人民群众含义:人民群众是历史范畴,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不同历史时期,人民群众有不同作用,主体部分始终是劳动群众和知识分子;

(2)人民群众作用:社会历史发展中,人民群众起决定性作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和创造者;(主要表现: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资财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相关热词搜索:辩证唯物主义 历史观 唯物主义的社会历史观 唯物主义历史观ppt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