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闻作品的“真实性”和“文学性”|儿童作品的文学性

发布时间:2020-03-18 来源: 历史回眸 点击:

  [摘要]新闻写作是对客观事实的报道,必须具备真实性;同时,新闻写作又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体现,它又应该具备一定的文学性,这两方面是一个好的新闻作品应该兼具的要素。   [关键词]新闻作品;真实性;文学性
  
  新闻作品的“真实性”,指的是其内容必须真实。真实性是新闻作品写作的生命。坚持新闻作品真实性原则,是每一个新闻从业者在从事新闻作品写作时应具备的最起码的品格。文豪巴尔扎克说过:“获得全世界闻名的不朽的成功的秘密于真实。”这对于各类新闻作品写作,都是应牢记的至理名言。
  我们从事新闻工作越来越发现一个事实,那就是如果我们简单地告诉人们一个事情发生了,受众对单一说事的文章往往不屑一顾,他们更喜欢那些具有新闻性、纪实性同时又具有生动的形象性和较鲜明的文学性的报道形式,有人情味的东西将更能打动读者(观众)的心。这就告诉我们,要创造出一个好的新闻作品,就要求作品具有文学性,要有艺术感染力,
  一、新闻写作具有真实性,真实性是新闻的本质特征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真实性是新闻的本质,是新闻众多属性中最重要的属性,这是不容质疑的。离开真实,新闻失去了其存在的价值。在新闻写作中,个别记者近求轰动效应,虚构新闻、编造新闻,仅仅凭借想当然就去写作,常常把自己的主观想法强加给新闻当事人。这种写作方式不能看作是作者主观能动性的体现,这种作品因为不具有真实性,因而,其文学性也就无从谈起。例如在一些成就性报道中,个别记者夸大事实、虚构数字,本来是人均增收一千元,他却“吹”成了一万元,这样的新闻报道即使写得天花乱坠,仍然没有任何新闻价值。
  这里有一个“度”很难把握,新闻报道离不开与事件相关的事实,记者在报道中抒情只是缘事而发,要受所报道事实约束,要客观地就事实本身发议论,所以要求记者要掌握好抒情的度。新闻写作既要不违背真实性原则,又要有作者自己的鲜明立场和倾向性,即支持什么,反对什么,宣传什么,批判什么。这点是作为舆论喉舍的新闻媒体最重要的功能之一。在新闻写作中,作者只有将这两方面统一起来了,新闻作品才能既不失真实,又不违背新闻报道的基本规律;被读者所接收,传达一定的文化信息,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从而使新闻报道作品读后看后能够令人有所回味,从中品味出人生的哲理。
  二、新闻写作具有文学性,文学性是基于真实性之上的深加工
  早在60年代,穆青先生就提倡“用散文的笔法写新闻”,要新闻写作实践中将那种自由、活泼、生动、优美、精练的表现手法运用到新闻通讯中。新闻作品具有文学性对作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需要作者具备一定的文化素质和深厚的文学功底,尤其需要能将所学活用的本事。笔者举一简单的例子:每年的新闻报道中,都有一定量的有关天气方面的报道。如春天的第一场小雨、冬天的第一场雪、秋风肆虐吹倒蔬菜大棚的消息。这样的稿子每年都有,一些记者为图方便,常常拎着摄象机,随便拍几个行人和建筑物的画面,然后找出去年的稿件,几乎原封不动地照搬下来,重新播出。这样的新闻的稿虽然具备一定的真实性,却毫无艺术性可言。
  新闻作品中文学叙事不仅仅局限于文字的表述,对于电视新闻来说,则赋予了更广的内涵和意义。镜头、图片、文字、背景说明、现场的同期声等等都是能挑动受众心弦的文学叙事手法,更能够在传播者和受众间的情感互动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新闻写作的艺术性也体现在对于新闻事实的创新表达上。见人之所未见,发人之所未发,表达自己对事物独到的见解、感受和认识。这是我们在新闻写作中感到较难的。正如歌德所说:“凡是值得思考的事情,没有不是被人思考过的,我们必须做的只是试图重新加以思考而已。”只有对种种社会现象或事物重新思考,从“心”的角度,用“新”的角度,才能写出“人人心中有,个个笔下无”的好新闻作品。
  好新闻作品不仅能告知人们一个事实,还能使人们在观看新闻的时候充分体味作品的艺术魅力。为什么人们喜欢欣赏那些配以优美音乐的风光片?就因为这能给我们带来美的享受。好新闻作品也应具备这个特点。即使是批评类稿件,也不应满纸污言秽语。对于此类稿件,应尽量使用中性语言。
  新闻写作应通过增强文学性来加大其渗透力,以达到吸引更多眼球和引起更多共鸣的效果。如中央电视台的《实话实说》,通过运用镜头语言和解说词,借鉴文学的叙事手法,增加情感因素(有些是记者本人的,有些则是主持人的即兴发挥),在坚持事实真实的前提下,适当地增加了一些感情色彩,将许多原本极为枯燥的新闻变得有血有肉,激发受众的情感共鸣。各报的新闻记者们使尽浑身解数,想方设法让各报的新闻借助文学的手法去“实话巧说”,使之更为深刻、精致、感人并富于文采,达到思想性和艺术性的统一。
  三、新闻写作语言要创新,要运用充满时代气息的群众语言
  记者在从事新闻写作时,除了要注意新闻语言的准确、简明、通俗外,还应注意新闻语言的锤炼,进行语言创新,追求“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效果。新闻语言创新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运用充满时代气息的群众语言。群众语言来源于广泛的社会生活,通俗易懂,形象贴切,琅琅上口,招人喜爱。鲁迅就曾主张:“从活人嘴上,采取有生命的词儿,搬到纸上来。”我们要在写新闻报道时,多采用那些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语言,选择“有生命的词儿”,使语言表达形象化、生动化,这样,读者读后才会印象清晰、深刻。
  新闻报道要打动人心,新闻语言一定要形象生动,富有特色。在这方面,语言创新大有文章可做。生活之树是常青的,群众生活中,每天每时都会产生新鲜活泼的话语。“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群众的语言,就是新闻语言创新的源头活水。因此,记者应深入生活、熟悉群众,虚心向群众、向生活学习语言。如果我们仍旧采用以前那种说教的语调来写新闻,必然会遭到受众的排斥。

相关热词搜索:真实性 作品 文学性 论新闻作品的“真实性”和“文学性” 热点新闻事件及评论 2018年新闻热点事件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