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响上市钟声那些纤细的手:一声上市钟声敲响

发布时间:2020-03-19 来源: 历史回眸 点击:

  IPO是天堂,也是炼狱。是水到渠成,也是风云际会。这一时刻,有鱼跃龙门的得意,也有高处不胜寒的压力。   这似乎是个更适合男人的游戏,如同秋猎之后,男人们围着熊熊篝火,饮着烈酒,猎物正在火焰上灼烤,明天还要走向森林更深处,难言的心绪都化成粗犷的歌声。
  然而,女性创业家如何感受这一时刻?在路演过程中,面对投资者的苛刻问题,她们能否以柔克刚?上市后公司与生活变得更透明,业绩压力更沉重,她们如何面对改变?
  上市之后,她们依然努力保持内心的平静,也不掩饰小小的惶恐。虽然男性创业者也时常强调IPO对自己的心态毫无影响,但她们的答案似乎更加真诚。
  
  王利芬:男性细心起来更厉害
  
  作为《赢在中国》的制片人,王利芬曾经是一位创业观察家,如今,作为优米网创始人,她成了创业者。她说自己对男性群体比对女性更了解,但又参与创办了由精英女性组成的女性俱乐部。
  IPO是企业发展的一个手段,谁会拒绝一个手段呢?可有人把上市当做冲刺的目标。上市后就没有平常心了,觉得完成了一个很了不起的事,有些把持不住的男企业家要么去赌博,要么去包二奶三奶,把持不住的女性企业家还好一点,最多每天练瑜伽、美容。当然,大多数人进取心依然很强,但上市搞得自己很焦虑,手足无措,得不偿失。
  我个人认为,IPO是绝大数女性不擅长的事情。俞渝和张欣都在华尔街呆过,她们对上市的驾驭感比较强,可普遍来看上市与女人的天性是相冲突的。
  女性同男性比有天然弱点,例如情绪化。这是女性创业的大敌,带着情绪做的事情通常都是错误的。我们中国女性俱乐部的成员都有一定成就,但有些朋友还是比较情绪化。IPO要条分缕析,要把监管到达任何一个角落,进行冷冰冰的分析,这和女性解决问题、思考问题的方式完全冲突。资本市场是血淋淋、赤裸裸、极其现实的,男人很擅长玩这个,他们天生就和这种气场相融,而女性就会相排斥。
  关于女性在管理中的优点,还有两大误解,一个是女性细心。我身边很多女性大大咧咧,恨不得把自己的脑袋丢了,反而是有些男性细心起来那才叫厉害呢,在关键的细节上,滴水不漏。还有一个误解是女性情商高,我见到的情商最高的都是男性。情商高的含义是知道什么场合需要营造什么氛围,上得谈判桌,下得桑拿房,这才叫情商高,女性做到这点很难。
  
  何巧女:没有焦虑的登顶
  2011年春节过后,遵循惯例,何巧女带着高管出国考察一周。他们来到澳大利亚黄金海岸,在太平洋暖流冲击而成的白色沙滩上,这位本土“园林景观”第一股掌门人赤脚奔跑。
  不过,这位“工作狂”绷了一年的弦终归没有放松。在她视线之内,黄金海岸无论海滩设施还是宴游场所设计皆是可鉴之处――关键一点,景观均位于城市中心,这已不是单纯的景观设计,而是融入了人文生活。与之相较,本土的园林景观尚处起步阶段,她视之为“中国快速城市化的困惑”,解决之道则须探求“一条商业之途与之结合”。
  “商业之途”的入口,何巧女认为是IPO。她看重资本的力量。2009年11月27日,东方园林登陆中小板,开盘不久迅速跻身百元股行列,她的身价也随之攀至105亿元。外界看来,她可谓一帆风顺:计划募集2.86亿元,结果超募3亿元;本意甘当园林景观题材上市的“吃螃蟹者”,结果搭乘城市化快车业绩井喷。
  “就像爬山,当初大家在同一起点观望,我突然间登顶了,在山顶眺望的感觉真好。”IPO一年来,她自感做什么都顺畅了许多,昔日短发示人的她也留起了长发。“IPO是我创业以来最重要的决策之一。”
  她喜读书,东方园林发展到不同阶段,她的阅读侧重点有所不同。最近,她在读马可?奥勒留的《沉思录》。
  
  汪静波:
  IPO难以拉高我的荷尔蒙
  
  春节前夕,诺亚财富控股有限公司创始人汪静波仍不得闲,好不容易坐定,总有人从门外探头进来找她,外面还有几个人排队等候面试。摄影师给她拍照时,她抽空和员工的孩子打招呼,孩子们正在彩排公司在年会上的节目。
  她刚想好年会的主题词,用了8个字:机遇、跨越、创新、引领。其中的机遇,主要指约3个月前的上市。2010年11月10日,诺亚在美国纽交所挂牌。这是中国第一家财富管理类公司登陆美国资本市场。
  回想IPO时的心情,汪静波用“很开心,不极端”来形容。“IPO对我不是一个能拉高荷尔蒙的事儿。”
  汪静波的偶像之一是日本经营之圣――稻盛和夫。“他已经79岁了,回顾京瓷公司上市,发现IPO只是公司刚刚起步,”汪静波称,“我也是这么看诺亚的,我们只是获得了出生的权力,开始走新的路。”她之所以选择在11月10日上市,意为“一个企业团结一群人,为了一个新的目标从零开始。”
  汪出身音乐世家,她有个很优秀的姐姐,搞得她小时候有点自卑,都不敢在家里开口唱歌。如今,新事业给了她极大自信。汪静波的先生,曾经鼓励她要有一些爱好,比如打球。后来发现她在事业上找到了乐趣,就转而很支持她做公司。
  “中国对女性的尊重是全世界最高的。”汪静波自述没有感受到歧视。“相比男人创业,你好像没有一定要做成的那种压力。我觉得创业蛮幸福的。”她望着窗外,“我一直抱有一个幸福的心态。”
  
  李红:我有我节奏
  
  靠做餐饮让乡村基成为美国上市公司的李红,学会做饭时是几岁?坊间流传是8岁,但李红予以否认,说8岁那年自己应该只会拢火,“而且是被迫的。”
  无论如何,从一个李红自己也说不清的年份起,她就爱上了做饭这件事。一直到现在,当很多人把兴趣变成职业后就开始懈怠乃至厌烦时,李红却热情如初。她说,一开始的快乐在于做好吃的东西本身,后来的快乐,则在于看着自己的团队,看着公司成长这些事。
  公司上市之后,她成了“名女人”,对于外界的关注,她说自己“也在慢慢的适应,当然我不会让这个变成压力,但也不会变成动力,反正只要不打扰我的正常工作就行”。不过,她似乎还是习惯往闪光灯背后躲,最好能躲到厨房去。有朋友在机场看见她的照片上了杂志,会兴奋地打电话给她,她不喜悦,也不激动,只是问朋友照片像不像她。“不像最好,如果像,你看有几本都买下来”――不是为了收藏,而是为了隐藏。
  (来源:《中国企业家》)
  
  女企业家包里的秘密
  《中国企业家》在2011年度商界木兰专题推出时,策划了一个活动,打开女性企业家的手提包,发掘商界木兰的秘密,有三位“木兰”答应了我们的邀请。

相关热词搜索:敲响 纤细 钟声 敲响上市钟声那些纤细的手 上市的钟声敲响 德邦敲响了上市的钟声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