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国际形势展望:2018两会后国际形势剖析与展望

发布时间:2020-03-19 来源: 历史回眸 点击:

  编者按:新年伊始,本刊特邀请有关国际问题专家,就国际政治、经济形势,我国周边安全形势,中美关系、中俄关系、中日关系等问题,进行分析、预测和展望,以飨读者。   
  缓和与危机并存调整与合作加强
   ――新一年国际形势展望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李景治
  
  2006年将是一个继续缓和、相对“太平”的年份,也是一个挑战与机遇并存、竞争与合作并存的时期。大国关系进一步调整,多边外交、地区合作更加活跃。
  
  国际形势继续缓和危机依然存在
  
  回顾2005年的国际形势,展望其发展趋势,可否得出这样一种看法:2006年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冷战结束以来,少有的“太平”年景。在阿富汗和伊拉克,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已经结束,美军主要任务转向维持社会安全与稳定以及保障重建工作的顺利进行。反美武装斗争和恐怖袭击比较分散,不足以威胁美军和新政权的生存而导致大规模战争。对美国和西方来说,伊拉克战争不可能实现“完胜”,动荡混乱局面将持续多久?结局如何?谁也说不清。因此,美国的盟友将陆续从伊拉克撤军。美军何时跳出“泥潭”,体面抽身,也将提到美国决策层的议事日程。美国甚至可能排出撤军的时间表。朝鲜半岛局势,伊朗“核查”以及阿以关系都具有潜在的危机性,但近期似乎不大可能导致双边或地区战争。
  然而,新的一年危机依然存在。恐怖主义活动将持续蔓延。恐怖袭击的对象继续扩大,不仅针对伊拉克、阿富汗以及欧美等发达国家,而且波及俄罗斯、东欧、中亚和不少亚洲、非洲国家。以驻伊拉克、阿富汗美军和政府军为目标的军事袭击将继续。随着外国驻军的撤离或减少,这种袭击的规模和强度可能会升级,次数也会不断增加。对平民和民用目标的袭击,将转向石油、交通、大型公共设施,其危害更大。此外,恐怖袭击的手段也更加隐蔽、狡猾、残酷,人体炸弹使用的频率会更高。但由于美国军事打击的高压,由于各国都提高了防范意识,加强了防范措施,恐怖主义活动很难形成巨大的规模和声势,总体上呈现下降的趋势。
  伊朗核查、阿以关系和朝鲜半岛等热点问题,依然潜伏危机。伊朗早已被美国视为“无赖”国家,又被怀疑具备生产核武器的能力和设施。本来围绕“核查”问题伊朗同西方的关系就比较紧张,随着伊朗新领导对西方采取更强硬的态度,这种关系更带有危险性。以色列扬言如果“核查”不能取得成效,它有可能对伊朗核设施发动先发制人的军事打击。与此相联系,巴以关系、阿以关系将更加复杂化,难免酿成危机与冲突。与伊朗相比,朝鲜也有“核武”问题,但情况更复杂,从一定意义上说,更具爆炸性。幸好建立起六方会谈机制,从而使局势得以缓和。新的一年六方会谈将继续下去,大的突破比较难,但或多或少会取得一些实质性成果。当然,也不能排除因某些突发性事变使谈判难以为继或长期中断的可能性。因为从根本上说朝鲜和美日之间缺乏互信。所以,增强各方之间的互信最为重要,然而也是最难的。
  
  大国关系进一步调整
  
  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大国”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而大国之间的关系又往往决定世界格局和国际局势的走向。新的一年大国关系将进一步调整,其总趋势是加强协调与合作而非搞对抗,但矛盾、冲突也存在,竞争与合作并存。
  美欧关系对双方来说都是最重要的盟友关系。随着伊拉克战争的结束,双方的关系将得到修复,类似伊战期间的正面意见冲突不大可能出现。但在伊拉克重建、阿以关系、伊朗“核查”、对华军售解禁、对俄战略等问题上,双方仍会有分歧,欧洲对“黑狱”事件的不满和追查也将进入新的一年。
  美俄关系将会比较平稳,双方在“反恐”和一系列全球和地区事务中仍会进行合作。然而,双方战略利益的矛盾和冲突不仅不会减缓反而会有所加剧。问题的主导方面在美国。它对俄依然拥有巨大的核武库以及横跨欧亚、辐射中东的地缘优势很不放心,在北约与欧盟东扩、中亚驻军、伊朗“核查”、强化美印关系等方面不断挤压俄的战略空间。俄当然不愿坐以待毙,竭力进行反击,只不过力不从心,不愿同美国正面对抗。而美在“反恐”、防止核扩散等方面又需要俄的支持与合作。因此,双方都会比较克制,尽量不使这种战略矛盾与竞争激化。
  俄欧关系,特别是俄与法、德的关系仍会保持良好的势头。它们都希望国际关系的民主化,在一系列全球和地区问题上,在联合国及其他国际组织中,能有更多的发言权、参与决策权,不希望由美国一家主宰国际事务。普京政府把同欧洲,特别是法、德的合作放在对外战略的首位,而后者也愿意通过俄欧合作在一些问题上牵制美国。在经济领域,双方合作会进一步加强。德国新政府或许会适当调整其外交政策,但由于上述因素的制约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美日战略同盟关系在新的一年里会更加强化。美国需要日本的合作与支持维持其在亚太特别是东亚的战略,以便应对中国的崛起、台海危机、朝鲜半岛局势。而日本则妄图通过美日军事、政治同盟,实现政治大国、军事大国乃至主导东亚的梦想。但由于小泉及其政府要员继续参拜靖国神社、否定日本的侵略罪行、一再挑起与中韩的领海争端,美日强化战略同盟必然对中美、韩美关系产生消极影响,也有损美国在亚洲各国中的形象。况且如果日本政府倒行逆施得不到有效遏制,会反过来影响美国的战略利益。因此,美国主流报刊开始反思和批评美国政府的对日政策。预计在新的一年里,这种反思和批评还会继续。
  中俄、中欧的战略伙伴关系将平稳发展、全面加强,成为当今国际关系中发展势头最好的双边关系之一。中美关系将在调整中进一步改善。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作为负责任大国更积极地参与国际合作,美国将不得不在一定程度上改变遏制中国的手段,加强同中国的对话与合作。中美刚刚建立起来的常规对话机制将会正常运转,并取得一些实质性的成果,从而进一步增强互信,减少矛盾与冲突。但美国一直认为正在崛起的中国会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挑战美国的霸权地位,威胁美国的战略利益,并把中国视为主要的竞争对手。这种认识短期内恐怕难以改变。因此,从长远看,中美关系的发展不会一帆风顺,而2006年也难免出现这样或那样的一些波折。大国关系中,最“麻烦”的是中日关系。由于小泉仍坚持参拜靖国神社等一系列有损两国关系的错误言行,中日两国的政治、外交关系将继续“冷”下去,甚至会进一步恶化。
  
  多边外交、地区合作更加活跃
  
  近年来,由于经济全球化、地区经济一体化以及国际关系民主化的推动,再加上各国对霸权主义和单边主义的不满,多边主义再度兴起,多边外交、地区合作不断发展。预计新的一年多边外交和地区合作将更加活跃。
  上海合作组织堪称多边外交和地区合作的成功范例,其发展将呈现两个趋势。其一,它将从保障地区安全进一步朝促进地区经济合作、实现地区政治与社会稳定的方向发展。也就是说,它的合作内容更广泛、更丰富、更充实。尤其在能源、交通、地区贸易等方面的合作,将为上海合作组织的发展提供可靠的经济基础。其二,随着它的影响力的扩大,其相邻的一些国家,例如印度、巴基斯坦、蒙古等国,都将以不同的方式参与进来,从而使其逐渐成为更广泛的地区的合作平台。
  “东盟”、东盟“10+3”、东亚峰会,作为另一个多边外交、地区合作的成功范例,将发挥更大的作用。相关国家将顺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调整经济结构,扩大对外开放,进一步推进区域合作。它们还会加强地区安全合作,努力维护本地区的稳定。东盟的最大特点之一是具有开放性和灵活的运行机制。它不局限于本地区的10国合作,主动与中日韩三国联合创建了“10+3”对话机制,并促成了首次东亚峰会的召开,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也参加这次盛会。在新的一年里,俄罗斯乃至美国都有可能以某种形式加入东亚合作进程中来。
  当然,多边外交也是双刃剑。它既可以用来促进相关国家的合作,维护地区的稳定与发展,也可以被用来达到与此相反的目的。例如,有人就主张加强美日印多边合作,用以遏制中国。估计在新的一年这种类似鼓噪也不会平息。
  综上所述,2006年国际形势的继续缓和、大国关系的进一步调整将有利于我国创造良好的和平发展环境,有利于我国一心一意谋发展,而多边外交和地区合作的活跃则有利于我国加强同相关国家的合作以及我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更积极的作用。但危机、挑战也难以避免,我们既要抓住机遇促进发展,又要居安思危积极应对各种危机和挑战。
  (本文责任编辑:季仰舒)
  
   世界经济:发展呈现新态势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陈凤英
  
  国际油价高企、全球贸易失衡,加大世界经济发展风险。然而,经济全球化与科技创新,使全球应对冲击能力增强,世界经济在高油价下持续稳健扩张,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
  
  一、高油价与高增长并行。历史上,油价上涨往往引发世界经济衰退。据IMF统计,1973-1974年,油价上涨252%,翌年世界经济增长降至1.9%;1978-1980年,油价上涨179%,1981和1982年世界经济只增长2.2%和1.1%;1989-1990年,油价上涨58%,1991年世界经济增长降为1.8%;1999-2000年,油价上涨57%,世界经济增长降为2.5%;2003-2004年,油价上涨31%,世界经济则强劲增长5.1%。IMF估计,2005年油价将上涨43.6%,至54.23美元/桶,世界经济增长为4.3%,今年油价将再涨13.9%,至61.75美元/桶,但世界经济增速将与去年持平,为4.3%。
  国际机构普遍认为,经济全球化与能源使用效率提高,使全球应对冲击能力增强。据统计,在过去15年中,由于各国采取节能措施,使全球能源消费减少49%。产业结构调整与科技创新,使世界经济对石油依存下降38%。最近,IMF估计,国际油价每上涨10%,世界经济增长将下降0.1-0.15个百分点。去年世界经济增长因油价上涨而下降0.8个百分点,低于年初预测的2个百分点。
  亚洲开发银行最近预测,虽然2006年油价将维持在较高价位,但美国、欧元区、日本和东亚地区经济增势将不减,甚至好于2005年。如东亚地区经济增长将由2005年的7.1%略升到7.2%,日本和欧元区经济将由2.3%和1.4%提速到2.6%和1.9%,美国经济由3.6%略降到3.4%。IMF甚至乐观预测,2007-2010年世界经济将年均增长4.3%,其中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与发展中国家将分别增长2.9%和5.8%。由此可见,未来数年内世界经济增长趋势良好。
  
  二、油价高企与低通胀共存。虽然油价居高不下,但全球通胀压力仍不大。这与
  历史上高油价与高通胀并行不同。据IMF统计,2004年发达国家消费价格指数(CPI)为2%,新兴市场及发展中国家为5.8%(1987-1994年和1995-2002年分别高达65.4%和12.9%)。2005年油价虽上涨43.6%,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CPI略升为2.2%和5.9%。IMF预测,今年油价将再涨13.9%,但发达与发展中国家的CPI将降为2%和5.7%。可见,通货膨胀对世界经济威胁在减弱,各国央行的中性利率政策能维持。世界经济在高油价下保持低通胀,原因主要有:(1)经济全球化加剧国际竞争,使生产者很难将价格成本直接转移到消费者身上;(2)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物美价廉商品的进口,降低了发达国家通货膨胀压力,削弱了工人增加工资的谈判能力;(3)技术创新使劳动生产率提高,劳动成本下降。也就是说,全球化与技术创新是降低通胀压力的关键因素。
  
  三、全球失衡与多极化共处。全球失衡主要表现为:美国经常项目逆差庞大,日、欧和发展中国家有大量贸易顺差;发展中国家高储蓄率与发达国家的低储蓄率。
  上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通过“广场协议”让日元、马克和法郎等升值,使美元贬值,最终将经常项目逆差降至占GDP的1.5%(1991年)。据IMF统计,2004年美国经常项目逆差达6681亿美元(占全球经常项目逆差的69%),占美国经济的5.7%,2005年升到6.1%,达7590亿美元,2006年将增到8052亿美元。
  然而,由于石油等原材料价格上涨,以及经济全球化,尤其是越来越多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参与全球化,使世界经济发展更加多元,力量格局趋于多极,全球失衡现象更加复杂。近年来,欧元区和日本的经常项目顺差趋减,发展中国家尤其是资源出口国顺差速增。IMF估计,2005年发展中国家的经常项目顺差将由2004年的2277亿美元增到4101亿美元,日、欧则由2188亿美元降到1768亿美元,2006年前者将增至4936亿美元,后者则降到1581亿美元。
  此外,经济全球化使生产日益国际化,尤其是业务外包与研发全球化加速发展,使全球失衡问题被放大,逆差与顺差现象被混淆。据联合国贸发会议统计,2004年全球跨国公司产品出口占国际贸易出口33.3%,产值占全球产出9.6%,销售额占全球产出45.9%。另外,据我国海关统计,1990-2004年我国外贸顺差累计为2608.53亿美元,但期间境外投资者汇出利润约2500亿美元。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国际贸易日趋国内化(跨国公司返销、业务外包、研发国际化等),应研究如何通过汇率变化来纠整这种全球失衡表象。
  值得关注的是,在过去10余年中,七国集团中经常项目逆差国美国和英国经济增长明显快于顺差国日本和德国。凡此种种说明,经常项目顺差与逆差正被经济全球化进程所混淆,而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积极参与全球化,使世界经济发展驱动力多元,经济格局多极化,全球失衡表里不一。也就是说,只要经济全球化持续深化,多极化趋势将增强,全球失衡将长期化。
  
  四、区域合作如日中天与欲速不达同显。本世纪以来,全球范围内区域经济一体化方兴未艾,尤其是WTO多哈回合谈判进展缓慢,多边合作难度加大,使各种区域贸易安排应运而生。据WTO估计,目前至少50%的国际贸易是在区域贸易安排下进行,截至2005年6月底,向WTO通报的区域贸易安排达328个,且绝大多数于近几年建立。
  全球区域合作活跃:首先,区域内合作紧密化。在区域合作中,欧、美、亚三大经济板块内整合引人瞩目。欧盟于2004年5月1日完成第五次扩编,成员增至25国,如果进展顺利,未来3-5年将扩大至31国。美洲就建立美洲自由贸易区进行数次磋商,一旦成功,美洲自贸区将涵盖除古巴外的34个美洲国家。亚洲在区域合作中明显滞后于欧、美两大洲,但发展势头似显后来居上。四个“10+1”正在运筹中,东北亚与东盟的“10+3”在构建中,首届东亚峰会于去年12月召开,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印度被吸纳其中,一个涵盖亚洲、大洋洲两洲的“大亚洲”合作框架初露端倪。第二,合作形式多样化。在区域贸易安排中,各种类型、不同地区、南北与南南合作交叉并存,多边与区域、区域与双边合作重叠发展。第三,合作领域扩大化。区域合作超越经济范畴已成大趋势。尤其是区域内合作范围,不仅涵盖所有经贸领域,而且拓展至安全、文化、社会、政治、军事等全方位多领域。欧盟在建立统一市场后,启动欧元、出台欧洲宪法。亚洲合作则包括经济、社会、安全、文化等多层次合作。第四,合作矛盾表面化。在欧洲,以《欧盟宪法条约》遭法、荷公投否决为标志,欧盟合作进入分歧、反思、调整、减速阶段。继欧宪被搁浅后,共同农业政策遭质疑,现任主席布莱尔则倡议建立“更节约、更现代”的欧洲,加之德法轴心内政欠佳,欧洲合作出现“消化不良、后继乏力”的“欲速而不达”徘徊期。在美洲,美极力推进美洲自由贸易区,但巴西等反对声音上升,使美洲自贸区难以按期启动。布什政府不得不降级与中美洲五国首先启动自贸区谈判。无疑,要建立美国设想的34国美洲自贸区仍遥遥无期。在亚洲,一方面首届东亚峰会召开,预示该地区合作意识增强,另一方面,排美于东亚合作之外,(印度、澳、新则与会),使美对该地区合作疑虑上升。美有意在亚太地区筹建包括日、韩、澳、新等盟国参加的FTA。
  综上所述,经济全球化与科技创新,使世界经济发展脱离传统轨迹,各国经济抵御风险的能力增强,全球经济呈现新的发展态势,稳定性增强,脆弱性下降。
  (本文责任编辑:季仰舒)
  
  周边安全:改善与挑战同在
  
   国防大学国际战略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江凌飞
   国防大学国际战略学博士樊志彪
  
  总体向好的方向发展
  
  过去的一年里,我国遵循“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方针,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良好关系,增进政治互信,推动区域合作,促进军事交流,为和平发展营造了有利的周边安全环境。2006年周边安全形势会进一步向好的方向发展。以东亚峰会为契机,我国与东亚各国的区域合作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为我国今年的周边形势开了个好头。通过峰会所提供的交流渠道和合作平台,积极落实峰会所达成的各项原则和建议,将大大拓展我与东亚各国的合作领域,加速与东盟国家建立自由贸易区的谈判进程,进一步增强各国的政治互信,加强沟通和理解,妥善处理各种分歧,共同维护东亚地区的和平发展环境。与此相应,在我国的积极推动下,上海合作组织从安全合作逐步发展到经济和社会合作,增进了成员国之间的共同利益,促进了成员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必将继续保持我与中亚四国和俄罗斯之间的良好外交关系。其中,中哈石油管道开始注油,预计今年秋将正式供油,表明中哈之间的能源合作已全面展开。我与其他中亚国家的经贸往来也发展迅速,贸易额连年增加。当前,中亚各国政局逐步稳定,“颜色革命”的消极影响有所减弱,社会形势整体向好,今年的中亚形势应当在去年的基础上继续有所改善。朝核问题几经波折,但在我国的不懈努力下,第四轮 “六方会谈”得以正常进行,并发表了原则声明,第五轮“六方会谈”也已开始,为和平解决朝核问题又进了一步。今年,朝核问题仍然会有新的变数,由于朝美两国的互不信任,会谈能否顺利进行难以预料,但是,通过和平方式解决朝鲜核问题,这将可能逐渐成为有关各方的共识,同时也推动了朝、韩双方的和平进程,从而有利于继续保持亚太地区的稳定。
  
  与邻国关系进一步改善
  
  与周边主要国家的关系将进一步得到改善和发展。中俄合作会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两国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将得到巩固和加强。在两国全面解决边界问题、成功进行“和平使命”联合军演的基础上,今年,两国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能源等各个领域的合作将进一步深入发展,石油管道的铺设、边境贸易的拓展、安全事务的磋商都会成为今年中俄关系的亮点。在共同关心的国际问题上,反对单边主义的扩张,协调在热点问题上的立场,积极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发展模式的多样化,也可能成为中俄关系的重要方面。中印两国于去年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一致同意两国建立“为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并签署了一系列旨在结束边界争端、促进双边贸易和经济合作的协议文件,在此基础上,今年两国的外交关系和经济联系将会得到深入发展,有助于两国共同应对全球挑战和威胁。我国还积极推动印度与巴基斯坦通过谈判和平解决克什米尔问题,这一努力已初见成效。在印巴和谈的基础上,南亚区域合作也进展顺利。今年起,南亚联盟7国将分两个阶段实施减免关税计划,其中第一阶段就是印度和巴基斯坦应在两年内把所有商品的关税降到20%,在这一合作关系发展的基础上,今年的南亚局势可以预期会进一步得到稳定。今年,中朝、中越关系也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去年底,国家主席胡锦涛访问了朝鲜和越南,受到了两国元首和人民的热情欢迎,双方领导人对中朝、中越关系的前景都极为关注,在许多问题上达成了广泛共识,为中朝、中越关系的深入发展指明了方向。未来一年里,中朝、中越各方将积极摸索建立新型的合作关系,在经贸合作、资源勘探、党际交往等方面会有新的进展和突破,在社会改革的经验交流方面也会更加深入。
  
  中日关系仍是难点
  
  值得关注的是,日本国内政治右倾化越来越明显,将严重影响亚太地区和我国周边的安全稳定。2004年12月日本出台了新的《防卫计划大纲》,以及据此制定的《2005-2009财年中期防卫力量整备计划》,为日本防务能力在未来10年内的发展提出了总体构想,标示着日本新防务战略已与“专守防卫”渐行渐远,军事扩张的步伐进一步加快,对外攻击性日益增强。一方面,美日同盟会进一步发展。去年,美日“2+2”会谈后发表的《共同战略目标》联合宣言,表示将发展两国“全球规模的同盟”,强调继续在亚太地区维持威慑力量的必要性。为此,日本将继续强化《日美安保协议》,积极促进双方的情报交换、联合行动(包括日本周边有事时进行的合作)、弹道导弹防御合作、装备和技术交流,加强美国在日的军事部署。另一方面,日本对外政策会进一步趋于强硬。日本政要参拜靖国神社一事,不可能就此打住;日本与邻国的领土争端,仍可能进一步激化;东海大陆架划界争端问题,日本也可能会有单方面动作。这样,日本在亚洲的外交处境会更加孤立,日本与邻国关系会继续紧张,不利于亚太地区的和平稳定。进而言之,中日关系的改善仍将是十分困难的,且不能排除某些特定事件上发生潜在冲突的可能性。当前,在东海大陆架问题上,日本拒绝外交谈判,准备单方面在有争议海域进行勘探、开采活动,甚至不断增加巡视东海的军事力量,为中日关系的改善不断设置障碍,添加麻烦。对此,我们必须予以足够的重视。当然,只要日本领导人愿意正视历史问题,愿意通过和平谈判解决各种争端,愿意与亚洲人民一道共同发展,中日关系是可以得到改善的。
  
  用综合手段应对挑战
  
  周边地区某些方向和国家的局势发展仍须认真关注。虽然阿富汗国内政治框架已经初步构建完成,但是清除恐怖残余、解除私家武装、打击毒品贸易、加强各民族各部落间团结、妥善安置难民等任务仍然十分艰难,处理不好,还会陷入战争与混乱,危害地区稳定。巴基斯坦、缅甸等国的政局仍有许多不稳定因素,这些国家仍不排除发生政局动荡而影响周边局势的可能。还有,对中亚国家政权进行民主改造已经成为美国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加之美军军事基地去留问题的影响,今年,外部势力对中亚地区的介入会更加积极,一些大国在中亚地区的争夺也会更加激烈,而中亚国家内部贫困问题突出,社会不满情绪滋长,这就使中亚地区在形势向好的同时,又始终存在着社会动荡的可能性。再者,在台湾问题上,虽然“台独”势力的嚣张气焰受到了很大打击,台湾住民通过选票表达了对“台独”活动的不满,但是,也不排除“台独”势力借助一些外部力量,利用各种政治手段破坏两岸和平统一进程的可能。这些热点地区的形势变化和发展,都与外部势力有很大关系,因此,我们既不能掉以轻心,又要采用综合手段积极应对。
  
  加强国际合作维护国家安全
  
  非传统安全的挑战和威胁将继续存在。周边地区的中亚、南亚、东南亚既是民族分离主义、宗教极端主义和国际恐怖主义活动的多发地带,又是毒品贩卖、武器走私的几个主要区域,由此而产生的恐怖主义活动连续不断,从西北、西南、东南几个方向对我形成威胁,并有向纵深发展的趋势。去年一年在世界各地发生的一系列恐怖事件表明,恐怖主义不仅没有销声匿迹,反而变本加厉,因此,打击恐怖主义任重而道远,已经成为维护国家安全和国际安全的重要内容。此外,通过非典、海啸、禽流感等事件所表现出来的非传统安全问题,表明国家在应对疾病传染、自然灾害、环境污染等安全事务方面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必须健全社会危机预警和处理机制,加强应对危机的国际合作,维护好国家综合安全。
  (本文责任编辑:季仰舒)   中美关系:合作与防范仍是基调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王青、楚树龙
  
  回首刚刚过去的2005年,中美关系延续“9•11”事件以来相对稳定的基本态势,同时也继续展示出复杂的两面性特征:一方面,两国高层接触频繁,中美元首一年内五次见面,布什总统实现了其就任以来的第三次访华,双方正式启动了战略对话机制;两国经贸关系进一步增强,上半年中美双边贸易规模达到1283亿美元,同比增长24.3%,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相互依赖程度继续加深;双方在朝鲜核问题、联合国改革、反恐及公共卫生等领域进行了扎扎实实的协作并取得了具体的成果。另一方面,贸易争端、人民币汇率、军费透明度、人权等方面的摩擦和矛盾依旧不时触动人们的神经,反映出两国在现实利益、意识形态及政治互信方面依然存在深层次问题。
  中美关系的这种基本态势根植于当代国际格局、两国彼此间的定位及各自外交政策的优先目标。美国全球战略总目标是确立世界领导地位、实现单极霸权。“9•11”事件后,反恐和防扩散成为其对外政策的阶段性优先目标。具体到对华政策,尽管自建交以来两国关系的发展已历经美国两党的七位总统、中国四代领导人的更迭,但面对中国的崛起,美国仍然在为“中国向何处去?”寻找答案,始终缺乏一项清晰而连贯的对华政策,对中国的定位也摇摆于“战略伙伴”与“竞争对手”之间。在处理这一“重要而复杂”的关系中,接触加防范成为其“两面下注”的主要内容。这背后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中国仍处于转型之中,美国的政治家们认为中国的发展变化与最终走向存在着不确定性。中国在对美政策上秉持务实原则,致力于双边关系的稳定与发展,在经贸、地区安全及反恐、防扩散等领域与美国进行建设性合作,推进双方的共同利益;同时,对美国敌视中国国内政治制度、妄图以“和平演变”实现“改变中国”的战略图谋,及美国在台湾、西藏等问题上的政策保持警惕并进行必要的斗争。回顾改革开放以来中美之间的矛盾、摩擦、冲突甚至对抗主要由美国主动挑起,中国则在坚持原则立场的前提下,努力维护双边关系的基本稳定。
  “9•11”事件后,美国的反恐需要使其与中国的关系进入一个相对稳定时期,布什连任后,中美关系整体呈“升温”趋势,一时间有了“历史上最好的美中关系”之类的说法,但两国关系的实质并未发生根本性变化。总体上看,中美关系在即将到来的2006年仍将延续今年的基本走势,继续呈现出两面性特征,主要依据是:
  一、尽管“9•11”后美国国内并未发生重大恐怖袭击事件,但美国的反恐战略却仍未克尽功成。首先,美国仍然没有抓获恐怖主义的象征性人物本•拉登或能够证实其死亡;其次,美国在当今世界的最忠实的盟国英国遭受恐怖袭击表明,恐怖组织尽管遭受重创,但仍具活动能力,美国国内再次遇袭的危险并未解除;最后,即便按照美国的理解,恐怖主义的根源也没有得到有效消除,美国为此实施的“大中东民主计划”只是刚刚起步,伊拉克战后重建仍是步履维艰。因此尽管恐怖主义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抑制,对美国安全的威胁有所下降,但至少在2006年,潜在的政治代价使美国在对外战略上仍不敢放松反恐这根弦。
  二、随着强硬派领导人内贾德当选伊朗总统及伊朗重启铀转化活动,伊朗核问题大有急转直下之势。在伊朗立场转硬的同时,欧盟内部对通过谈判解决核问题的信心正在下降。一旦谈判破裂,伊朗核问题将被提交联合国安理会,美国也会从目前在幕后发出不怎么含蓄的威胁中走向前台,新的国际热点将再度牵住美国。另外,朝鲜核问题尽管通过四轮六方会谈、在中方的积极斡旋下取得了突破,但如何具体落实《共同声明》的内容还需要各方在未来的谈判中进行艰苦的讨价还价,美国还将继续借重中国。因此防扩散将继续在美国对外战略中处于优先位置。
  三、美国在确保反恐和防扩散两大优先目标的同时,2005年明显加大了对中国崛起带来潜在挑战的关注,调整亚太军事部署、深化美日军事同盟、提升美台军事合作关系等手段无不体现出防范中国的战略意图。可以预见,尽管在未来的一年中美国无法实现战略重心的整体东移、对中国施加主要战略压力,但将继续通过整合亚太地区的一系列联盟关系,在政治、军事上以中国为主要目标,搞所谓的“地区战略平衡”,维护美国的战略主导地位。
  因此在2006年,合作与防范仍将是中美关系的基调。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及美国经济2005年的强劲走势(前三个季度的增长率分别为3.8%、3.5%和3.8%,均高于上年第4季度3.3%的增幅)、两国经济结构的高度互补性和两国市场的巨大容量及潜力,将为两国经贸易关系继续保持两位数以上的增长率奠定基础,使经济因素继续在双边关系中发挥“稳定器”、“压舱石”作用。在政治方面,按照计划,胡锦涛主席将在2006年正式访问美国,围绕这次重要访问,两国高层往来的势头将得以保持,双方战略对话及各层次、各领域的交流将逐步深化并将继续在反恐、防扩散、地区安全及联合国改革等方面深化合作。值得注意的是,随着2005年美国政府鹰派势力的代表人物、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在布什政府任内的首次访华,与经济、政治交流相比一向相对冷淡的中美军事交流渐趋深化。传统上,美国军方一向是“中国威胁论”的大本营之一,拉姆斯菲尔德本人尽管一方面承认“中国的崛起是这个时代的新现实”,但又强调“中国军事现代化不仅威胁到中国与台湾之间的军事平衡,而且还威胁到亚洲地区的整体战略均衡”,并一再指责中国军费开支透明度不足。事实上,中美两国在军事透明度问题上存在着理解上的分歧:即中方强调战略意图度的透明性,而美方强调战略能力的透明性。这种分歧只能通过双方进一步加强军事交流来弥合。因此在未来的一年中,两国将有可能在军方高层互访、设立军事热线、互派观察员观摩演习等方面加强彼此间的军事联系,提升相互间的信任。
  当然,鉴于中美关系本身固有的复杂性及国际局势变化的不确定性,2006年中美关系中仍将存在一些潜在热点值得关注:
  首先还是台湾问题。2005年连战、宋楚瑜相继访问大陆,为稳定海峡局势、深化两岸交流发挥了积极作用,至今依然有力地维持着两岸关系缓和的态势。在前不久举行的岛内县市长选举中,施行“台独”方针的民进党遭遇其建党以来的空前挫败。早在2003年,陈水扁就明确提出了一个“台独时间表”:2004年“公投”、2006年“制宪”、2008年正式实施“新宪法”。目前其第一步已经实现,而2006年即是其“制宪”之年。因此不排除陈水扁当局为力挽颓势,铤而走险,继续操作统独议题、推进法理“台独”,从而有可能冲击《反分裂国家法》底线,造成台海局势新的动荡。而这势必会对中美关系的稳定构成冲击。
  其次是2006年美国国内将举行中期选举,改选全部435名众议员、三分之一参议员及部分州长。回首2005年的中美关系可以看出,在两国经济联系日益深化的同时,贸易争端、人民币汇率、知识产权保护等问题正日渐突出,这其中美国国会扮演了“红脸”的角色。仅在2005年4至7月间,美国众议院已经出现了六份关于中国汇率问题的提案,美国参议院4月6日通过一份提案,要求中国政府在6个月内允许人民币升值,否则中国出口到美国的商品将面临高达27.5%的惩罚关税。而仅2005年上半年,在中美双边贸易中,美方逆差就已达901亿美元,同比增长31.5%。因此可以预期,尽管在2004年美国总统大选中“中国议题”一时退居二线,但在这次中期选举中却有可能再度发酵。议员们将以中国的重商主义政策导致美国制造业失业率上升、产业凋蔽等为由向布什政府施加压力,将经贸问题政治化,为自己争取选票,从而有可能使双方在经贸领域的摩擦烈度升级。
  最后是“第三国”因素,即两国各自的国别政策对双边关系可能带来负面影响。布什总统2005年连任后,提出了“推进自由、铲除暴政”的“全球民主化战略”,简称“新布什主义”,并将古巴、缅甸、朝鲜、伊朗、白俄罗斯和津巴布韦六国列为所谓的“暴政前哨”。不难看出,这六国中的一些国家与中国在地区安全、能源战略等方面存在重要利益关系。因此美国对这些国家采取行动有可能对中美关系带来影响,如一旦伊朗核问题被提交至联合国安理会,中美关系就将迎来新考验。
  但就总体而言,中国的和平发展正在使两国共同利益不断扩大、合作性内涵得以充实,促使美国在地缘战略上防范中国的同时,进一步将中国吸纳进以其为主导的国际社会。因此如果以上潜在热点得以妥善处理,中美关系在2006年将会平稳发展,有所改善。
  (本文责任编辑:季仰舒)
  
  
   喜迎2006中国“俄罗斯年”
  
  中国当代世界研究中心研究员、国际自然和社会科学院院士俞 邃
  
  2006年――中国“俄罗斯年”,这是中俄双方为增进友好、加强互信和扩大合作而采取的一项明智举措。通过友好年的积极推动,两国关系将在业已取得成就的基础上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会给一切珍视中俄两国和两国人民友好的人们带来信心、希望和喜悦。
  作为公认的大国关系的榜样,中俄两国在2005年的交往与合作中又取得了新成果。胡锦涛主席曾经表示说,为推动中俄关系不断向更高水平发展,建议保持并巩固两国现有的元首、议会和政府间高层交往机制和部门间的合作机制,同时拓宽两国其他各级别、各领域的交流和磋商渠道;本着平等互利的原则,结合各自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扩大和深化双方经贸科技合作;重点开展大项目合作,提高双边经贸合作的层次和规模;加强中俄教文卫体合作委员会的指导协调功能;进一步发挥以中俄友好、和平与发展委员会为主渠道的民间组织的作用,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民间外交活动,使双方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人士投身到中俄世代友好的事业中来。胡主席提及的这一切,在2005年都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其中尤其令人高兴的是,两国经贸额已从2004年的212亿美元预计可望增加到2005年的280亿美元,并制定了2010年达到600-800亿美元的规划;中国共产党与俄罗斯政权党之间的战略对话开始启动;两国联合军演开创了军事合作的良好范例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等等。
  中俄关系日益成熟,其主要特征可以说是较好地做到了政治上互信,经济上互补,文化上互通,处理重大国际事务上互动,遇到问题时互商,遭受意外困难时互助,从而达到利益上互赢。中俄国家元首分别称两国关系“已进入全面发展的新阶段”,向世界提供了“国家关系的新模式”,并共同主张把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不断提高到新的水平。
  我们完全可以深信,在 2006年,中俄关系将会更上一层楼。理由是多方面的。
  《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越来越深入人心。条约将两国和两国人民“世代友好、永不为敌”的和平思想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表达了双方永做好邻居、好伙伴、好朋友的坚定意愿和决心,展示了两国人民渴望和平、友好与合作的主题。条约的生命力是无可估量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作用和影响将越发凸显。
  双方的国内进程越来越彼此呼应。俄罗斯历经艰难的转型期,如今告别衰落,开始复苏,进入攻坚,任重道远。以维护政局稳定、保持社会和谐为基本目标的“可控民主”,以注重效率、兼顾公平为基本特征的社会市场经济,以“平衡性”为基本指导原则的全方位外交,与中国的理念相似。俄罗斯经济呈持续增长之势,目前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已逾4000美元,正在全力争取实现2010年翻番的辉煌目标。中国经过四分之一世纪的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根据党的十六大确定的方向,如今举国上下正朝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奋进。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05年11月29日至12月1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等重大构想。中俄两国在前进道路上都需要对方的诚信合作。人们特别关注的经贸结构调整,可望形成由原先中国出口日用品、服装和机电产品换取俄罗斯出口原材料、机电和工业半成品的初级互补模式,逐渐向石油、天然气、军工技术、核电为增长点,大型项目为龙头,农业、渔业和木材加工等领域的合作为补充的多领域、深层次、高科技和重投入的高级互补模式转变。
  两国对外政策的结合点越来越紧密。普京总统在2005年国情咨文中说:“俄罗斯在国际舞台的目标是确保自己的边界安全以及为解决国内问题创造积极的对外政策”;“俄罗斯准备在解决全球问题时与所有国家进行有效合作。”与中国的合作关系,被普京总统称之为对俄罗斯具有“独立价值”,将“长期保持不变”。胡锦涛主席多次强调指出,俄罗斯是中国的最大邻国,又是在国际上具有重要影响的大国。本着“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原则,中国愿同俄方一道,在双边、地区和全球领域加强协作,促进中俄关系继续保持积极向上的发展势头。
  彼此的全球战略共识越来越鲜明。这涉及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建立国际新秩序、坚持文明多样性、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反对非传统安全威胁、解决地区热点问题、维护联合国权威性乃至环境保护等方方面面。这种战略共识决定了深化两国之间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是惟一正确的历史选择,不仅符合两国和两国人民的长远利益,而且也是应对世界形势和国际关系发展所带来挑战的需要。从全球性联合国组织到地区性上海合作组织,都是中俄两国在国际事务中加强协调与合作,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平台。
  2006年中俄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将为2007年在俄罗斯举办的“中国年”打下坚实基础。
  在谈到中俄关系时,国内和国际上都还有一些疑问,例如:
  如何认识中俄两国发展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不针对第三国?“不针对第三国”,这既是堂堂正正的宣言,又有切切实实的行动。但也要承认,任何第三国有损中俄利益的霸道行为,都有可能反过来促使中俄双边关系变得更加紧密。从这个意义上讲,两国关系也不能不涉及第三国。
  如何看待所谓“中国威胁论”在俄罗斯还有一定的市场?这是事实,但不是主流;虽不是主流,但值得重视。对于不同情况要作具体分析。多数人是不明真相,这就要求多做交流,增进了解。少数人蓄意挑衅,则要据理加以驳斥。中国也好,俄罗斯也好,其发展壮大会使别国产生紧迫感,形成一定压力,这并不奇怪,但把这种情况与侵略扩张相提并论,就错了。对此,双方都要多做耐心的、有说服力的解释工作。深化中俄关系,关键在于增强互信。
  (本文责任编辑:季仰舒)
  
  
   中日关系:充满不确定性
  
   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研究员 金熙德
  
  2005年,中日关系仍以“政冷经热”为基调,但又呈现“政冷加剧”、“经热转凉”的态势。2006年的中日关系前景依然充满不确定性。
  
  中国坚持对日友好合作政策
  
  2005年,中国领导人相继就发展中日关系问题发表了重要谈话。
  3月14日,温家宝总理在记者招待会上就加强和改善中日关系提出了三项原则和三点建议。三项原则是: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加强合作,共同发展。三点建议是:第一,积极创造条件,促进中日高层的互访;第二,由双方的外交部门共同着手对加强中日友好进行战略性研究;第三,妥善处理历史遗留问题。
  4月23日晚,在印尼参加亚非峰会的胡锦涛主席在会见小泉纯一郎首相时就改善和发展中日关系提出了五点主张:第一,要严格遵守《中日联合声明》、《中日和平友好条约》和《中日联合宣言》三个政治文件,以实际行动致力于发展面向21世纪的中日友好合作关系。第二,要切实坚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希望日方能以严肃慎重的态度处理好历史问题。第三,要正确处理好台湾问题。第四,要坚持通过对话,平等协商,妥善处理中日之间的分歧。第五,要进一步加强交流与合作,进一步加强民间友好往来,以增进相互了解,扩大共同利益,使中日关系健康稳定地向前发展。
  在中方的积极倡导下,中日外交与安全对话有所进展。
  在外交领域,中方于2月份提出了举行副部长级“中日战略对话”的建议。该对话(日本称“综合政策对话”)于5月至10月,分别在北京和东京举行了三轮会谈。3月28日,中日外交部门司局长级会谈在东京举行。4月17日―18日,町村信孝外相访华。另外,5月30日―31日和9月30日―10月1日,中日举行了第二轮和第三轮“东海问题”司局长级磋商。
  10月8日,日本外务省启动了由外务省事务次官、外务审议官、各部门局级干部等参加的对华工作会议机制,足见其正把更多的外交注意力投向中国。
  在安全领域,3月24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熊光楷与来华访问的日本防卫厅事务次官守屋武昌进行了第六次中日防务安全磋商。8月21日,日本?川日中友好基金安排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批中青年军官进修团抵达日本进行为期两周的访问。11月22日,日本新任防卫厅长官额贺福志郎在一个电视节目中表示,希望与中国加强友好关系,以避免两个亚洲大国间发生冲突。
  然而,这些对话却因日本的一系列不友好甚至充满敌意的行动而严重受挫。
  
  日本挑起“历史”与“现实”摩擦
  
  2005年,日本一再挑起了“历史问题”摩擦。
  日本在“历史教育”问题上倒打一耙。3月4日,町村外相在参院预算委员会上称:将要求中国“改善历史教育”。4月5日,日本政府再次为严重歪曲侵略历史的《新历史教科书》开了绿灯。
  日本右翼政治势力否认侵略历史的“妄言”再现高潮。3月6日,文部省政务官下村博文公然支持中山成彬文部相关于“教科书中有关随军慰安妇和强抓劳工的记述减少是一件好事”的“妄言”。下村还把1982年日本政府发表的“邻国条款”指责为“自虐史观”。6月11日,中山文部相再次称:“日本在当时根本就没有‘随军慰安妇’这个词。”
  日本政要的“妄言”锋芒直指二战结论。5月26日,日本厚生劳动省政务官森冈正宏把远东国际军事审判诬为“占领军任意的单方面审判”,称“被当作是战犯的人们,早已做出忏悔,因此在日本国内不再存有战犯问题。”5月27日,自民党总务会长久间章生也称“甲级战犯的标签是由外国贴上去的”。对此,细田博之官房长官表示:“政府见解与之有很大的不同。”但在10月25日,日本内阁在国会答辩中称:“日本国内不存在任何战犯”,“对于远东国际法庭以及联合国战犯法庭所判的刑,并不是按照日本国内法所做的判决。”
  10月底,小泉首相组成了鹰派色彩更浓的新内阁。11月16日,新任外相麻生太郎称:“在靖国神社问题上批判日本的只有中国和韩国”;11月21日又为靖国神社内歪曲历史的“游就馆”辩解道:它并非美化战争,而“只是展示战时的状况而已”。
  10月17日,小泉首相对供奉着二战甲级战犯亡灵的靖国神社进行了任内第五次参拜,把中日关系的政治氛围恶化到了极点。
  在安全领域,日本也采取了挑战中国利益的强硬姿态。
  2005年2月19日,美日外交、防务负责人“2+2会谈”后发表的《联合声明》,竟把台湾问题作为共同关心事项,把干预台湾问题的手法由“模糊化”转向“清晰化”。10月29日,美日再次举行“2+2”会谈,提出了加快美日军事一体化的目标。日本正加紧“借船出海”、构筑外向型军事体系。
  这一年,日本继续游说欧盟阻止其解除对华军售禁令。6月5日,防卫厅长官大野功统在新加坡向英国国防部长利德进行游说;9月17日,町村外相在纽约分别向法国外长布拉奇、英国外长斯特劳及欧盟负责安全和外交事务的高级代表索拉那进行游说。
  日本为一再挑战中国利益付出了沉重的政治代价:原定5月23日举行的吴仪副总理与小泉首相的会谈被取消;中日副部长级外交对话不欢而散;中日司局长级东海问题磋商搁浅;原定10月23日―24日进行的町村外相访华被取消;11月18日―19日釜山APEC会议期间中日首脑未能举行会晤;12月12日―14日吉隆坡东亚系列会议期间中日首脑未能举行会晤;吉隆坡东亚系列会议期间中日韩三国领导人第七次会晤被延期。
  2005年,在未能得到中韩等邻国支持的情况下,日本欲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之际实现“入常”的梦想破灭。
  日本一再激化与东亚邻国关系,日益引起国际社会高度关注。包括美国在内的世界各国纷纷表态,对日本在历史问题上的错误作法提出了严厉批判。
  
  钓鱼岛和东海划界问题凸显分歧
  
  在钓鱼岛问题上,日本由过去打“民间牌”,转而由政府直接出面强化“实效控制”。2005年2月9日,日本政府宣布将右翼团体在钓鱼岛上设立的灯塔“收归国有”。5月17日,日本政府“披露”有18位本国居民“本籍地”是钓鱼岛。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孔泉2月19日表示,日本对钓鱼岛采取的任何单方面行动都是“非法和无效的”,中方决不接受。
  在东海划界问题上,日本对中国在本国海域进行天然气开发活动横加指责,并扬言将在其单方面主张的所谓“专属经济区中间线”以东海域进行能源勘探,其政界甚至出现要以舰艇为日本勘测船护航的主张。在中日司局长级磋商中,中国提出了“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建议,日本由拒绝接受逐步转为有条件地接受。
  
  经贸与民间交流“由热转凉”
  
  2005年前8个月,中日贸易增幅只有10.3%,明显低于中国外贸总额23.50%的增幅。日本政府诱导其企业向越南等国“分散投资风险”,部分日本企业出现了从中国撤资现象。据11月11日报道,德国西门子公司将向中国提供时速300公里、将于2008年运行于京津线路的60列高速列车,而川崎重工等日本企业联合体却未能得到这一项目。
  4月9日起,中国一些城市发生了抗议小泉参拜靖国神社、反对日本“入常”的示威游行。2005年5月19日,日本政府决定,在截至9月25日的爱知县万博会期间,把旅游签证发放范围从中国3市、5省扩大到全国。日本政府还决定,将2006年定为“日中观光交流年”。但据11月29日《新京报》报道,2005年5月份以来,受到两国政治环境影响,中日旅游市场的旅游人数明显减少。
  
  中日关系的思考与展望
  
  综上所述,近来中日关系日益显示出其特殊性和复杂性。
  首先,中日是同处于东亚地缘政治、经济地域的两个大国,如今又都在强势崛起,其大国意识都在高涨。双方都面临如何对待“两强崛起”局面的课题,又都难以用实力压服对方或以语言说服对方,出现了竞争与合作同步增长的局面。
  其次,在中日同时“崛起”过程中,主要是由于日本急于突破中日关系底线,使两国的利益呈现重叠性、排斥性和对抗性。当前,中国“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正处在一个经济高速发展期,外交上坚持采取“韬光养晦”的低姿态。日本则在上世纪80年代以前就已完成对欧美的“经济赶超”,已把工作重点转向旨在改变“经济巨人、政治侏儒”形象的“政治大国”战略,采取了咄咄逼人、步步进逼的强硬姿态。
  日本把未来10-15年视为抑制中国、争取东亚主导权的战略机遇期,认为中国强大起来后日本就会被边缘化。因此,日方急于打破现状,正面突破,向1972年形成的中日关系框架发起了冲击,企图修正和重新制定规范两国关系的规则。因此,中日关系呈现出了“日攻中守”的基本态势。
  在历史问题上,日本执政势力把改写侵华历史、摘掉“战败国”、“侵略国”的帽子作为“重振日本精神”、“成为普通国家”的前提。为此,他们企图以国内立法和首相参拜靖国神社来为甲级战犯翻案,以“言论自由”、“学术研究”为幌子,依靠政府拨款和民间筹资大肆进行否定远东国际军事法庭裁决和侵华史实的活动。
  在现实利益问题上,日本政府加大了“挟美制华”、干预台湾问题的力度,并在钓鱼岛主权、冲之鸟岛定性、东海海域划界等问题上采取了改变现状、步步进逼的强硬姿态。
  在东亚区域合作问题上,日本处处与中国争夺主导权,力图阻止中国国际地位上升趋势。其主要作法是:背靠美国,拉近澳大利亚和印度,用经济援助、同盟观念、西方价值观来争取东盟各国、韩国、俄罗斯、蒙古等邻近国家。
  在日本挑起的这场“零和”竞争中,有了日本的利益,就没有中国的利益,中国在这些关键问题上没有多少可退让的回旋余地。
  另外,中日都曾有过在东亚地区占据最强国地位的辉煌和曾被边缘化的屈辱,双方都有由优越感和自卑感交织而成的双重历史记忆。因此,中日关系中的民族感情对立色彩比中国与其他任何国家的双边关系都浓重得多。由于日本曾给中国带来的灾难过于深重,日本右翼势力的历史翻案动向势必激起中国政府和民众的强烈反应。而日本右翼势力又以“中国对日本‘打历史牌’”来诱导其舆论和民众情绪,力图把中国与日本右翼势力的斗争扩大为中日两大民族间的对立。
  可见,中日关系出现“政冷”局面,是两国国力竞争、感情冲突、利益碰撞的产物,也是向新型双边框架过渡期间出现的震荡现象。日本执政势力在一系列关键问题上屡屡挑战中日关系底线,中国对其做出相应反应,是“政冷”的主要根源。
  21世纪初期,中国国力正在赶超日本,心态日益自信;日本处在优越感崩溃的焦躁感之中。
  近年来,中国对转型期中日关系规律性的认识不断深化,对日政策调整逐渐到位,在对日关系上日益掌握了更多的主导权。
  中日都想以自己的面貌塑造未来两国关系和东亚秩序,因此在一定时期内势必形成“两强竞争”的格局。中日关系的转型是国力、战略、心理的调整过程,因此两国形成新的战略合作局面需要较长一段时间。对中国来说,强大国力和强者心态,加上强有力的决策与运作体系,包括政府与舆论、决策与实施、内政与外交的良性互动,是在对日工作中把握主导权的必要条件。
  (本文责任编辑:刘万镇)

相关热词搜索:国际形势 展望 2006年国际形势展望 国际形势回顾与展望 2018年中国经济形势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