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政党外交之“中国特色”】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政党建设的成就

发布时间:2020-03-19 来源: 历史回眸 点击:

  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深入发展使各国各类政党面临许多共性挑战,政党外交日益频繁并与政府外交等一起构成国家关系的重要载体,政党本身也成为新时期越来越活跃的国际关系行为体之一。改革开放特别是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的对外交往工作蓬勃发展,目前与世界上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个政党、政治组织保持不同形式的交往和联系,一个全方位、多渠道、宽领域、深层次的“中国特色政党外交”新格局日臻成熟。
  “中国特色”之一:交往对象的开放性。世界范围内的政党国际间交往,主要在同族(具有相同或相似的政治渊源)、同系(具有相同或相似的意识形态)范围内开展。无论是社会党、自由党,还是保守党,具有一定宗教背景的政党尤其如此。中国共产党为了促进国家关系的健康发展、增进人民之间的友谊和了解、推动建设和谐世界,主张“超越意识形态差异、谋求相互了解与合作”,这在新时期各国政党的对外交往中是少见的。
  “中国特色”之二:交往内涵的务实性。无论是世界性政党国际组织,还是区域性政党多边机构、多边对话进程,它们交往的内涵要么主要集中在“基本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层面,意在扩大同类政党的社会影响力;要么过度拘泥于具体事件层面上的相互支持,意在声援同类政党的政治行动。中国共产党的对外交往在服务于国家总体外交的同时,总是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和虚怀若谷的心态,注重开展治国理政经验交流,注重学习各国各类政党在解决类似问题方面的对策思路,注重借鉴它们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执政能力的经验做法,并结合中国实际加以创造性运用,这充分体现了新时期内外两个大局联系互动日益紧密这一普遍规律,并使中国的政党外交在服务两个大局上具有更加明显的务实性。
  “中国特色”之三:交往原则的平等性。尽管和平、发展和合作是当今时代的主流,但冷战思维没有完全消失,强权政治、霸权逻辑渗透在国际关系的每一个领域,对于政党外交来说也是如此。中国共产党率先提出“独立自主、完全平等、相互尊重、互不干涉内部事务”的党际关系四项原则。这里的关键是“完全平等”,因为只有“完全平等”才能确保“独立自主”,才能做到“相互尊重”,才能防止“干涉内部事务”的发生。中国共产党不仅这样说,而且也这样做。在对外交往中,无论大党、小党,老党、新党,无论当权与否,中国共产党都一律以诚相待、平等相处,成为世界政党政治中一道独特绚烂的风景。
  “中国特色”之四:交往目的的统一性。由于政党竞争的需要或政治属性的制约,许多政党对外交往一般是为了国内政治斗争的需要,服务于本阶级或本政治集团的利益需求,政党外交的“主体性”在多数情况下超过了它相对于国家关系的“从属性”。中国共产党党章关于两个“先锋队”的属性定位,将党的民族性和阶级性统一起来,这决定了中国共产党的对外交往没有私利性,它总是为了维护好、实现好和发展好国家,特别是最广大人民群众的长远和根本利益,这样政党外交的“主体性”和“从属性”就得到了有机统一。
  “中国特色”之五:交往效果的前瞻性。就国际秩序而言,目前的国际关系仍未摆脱以强凌弱、以大欺小、以富压贫等丑陋现象,推动建设和谐世界任重道远。中国共产党关于发展党际关系的四项原则及其实践,是在党际交往领域对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尝试和探索,对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具有示范性。从国家关系来看,鉴于中国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一个尚未完全实现国家统一的发展中大国,中国共产党充分发挥政党外交的灵活性,积极开展与未建交国政党的交往,这对国家关系的最终正常化具有明确的先导性。从国内政治层面来说,政党决策与国家决策之间存在“时间差”,政党外交可以为推进国家关系发展、推动实质性问题解决做铺垫。中国共产党不仅是执政党,而且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这种政治地位使其开展对外交往的示范性和政策的先导性尤其突出。
  随着中国共产党十七大的成功召开,特别是其立党为公、拙政为民和民主、进步、开放、创新的国际形象的逐步确立,中国特色的政党外交已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相信在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中国特色政党外交事业必将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推进而不断发展和完善。

相关热词搜索:政党 新时期 中国 新时期政党外交之“中国特色” 新时期政党外交之中国特色 中国特色政党外交的新时期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