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建交60年两国关系的回顾和展望] 回顾展望

发布时间:2020-03-20 来源: 历史回眸 点击:

  2010年4月1日是中国和印度建交60周年。两国正以各种方式热烈而隆重地纪念中印关系史上的这件大事。如何评价60年的中印关系,如何看待当前两国关系的现况,以及展望今后的发展趋势,不仅受到国人重视,也为国际社会所关注。概括地说,可归纳为三句话:
  从中印建交60年的全过程看,睦邻友好与合作是两国关系的主流,不愉快的冲突是短暂的。
  从当前中印关系的全局看,两国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正在不断充实和深化;看法分歧和利益摩擦是不可避免的,但要正确看待和妥善处理。
  从两国面临的经济发展任务及国际局势发展总趋势看,中印关系具有战略和全球意义,两国合作双赢有广阔的空间。
  
  睦邻友好与合作是中印关系60年的主旋律不平凡的曲折道路又给人们以深刻而有益的启迪
  
  中印两国人民有两千年的友好交往史,曾经睦邻相处,互相借鉴。然而,中印友好史揭开新的一页则是1947年印度获得独立和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为了争取独立和解放,印度和中国人民进行了长期的反对殖民主义的艰苦卓绝的斗争,并相互同情和支持。因此,毫不奇怪,印度成为最早承认新中国并与之建交的国家之一。
  
  一,友好合作是中印关系的主流
  独立和解放之后,印度和中国面临共同的历史使命,即维护来之不易的独立和主权,并在恢复和发展经济中互相学习与合作。正是在这个历史背景下,中印两国于1954年共同倡导了举世闻名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周恩来总理访问印度和尼赫鲁总理访问中国均受到两国人民热烈隆重的欢迎。毛泽东主席在会见到访的尼赫鲁总理时,曾引用中国古代大诗人屈原的两句诗:“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来表达他会见印度客人的友好心情。“中印人民是兄弟”的口号曾经响彻两国的广大城乡。1955年,中国和印度又为亚非会议的胜利召开和万隆会议十项原则的诞生作出过杰出贡献。
  但是,历史总是走着曲折的道路。中印关系也不例外。建交60年来,中印关系走过了不平凡的道路。中印两国的历史和文化传统不同,获得新生的方式也不同。新中国在成立之前就一再强调,“在国际上,我们必须和一切爱好和平自由的国家和人民团结在一起”和“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的民族和各国人民”。印度的情况则有所不同。它既奉行一个中国政策,支持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希望同中国友好,共同反帝反殖;另一方面,它在中印边界问题和对待中国西藏的态度上,又继承了英殖民主义的衣钵。印度在1950年曾企图阻挠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军西藏,并在50年代初越过两国传统习惯边界线,占领了非法的“麦克马洪线”以南的大片中国领土。印度的“前进政策”引发了1962年的边境武装冲突,从而使中印关系多年跌入深谷。
  但这只是一个短暂的插曲。20世纪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印度总理等表示愿同中国谈判改善两国关系。1970年5月1日,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接见外国驻华使节时,对印度驻华使馆临时代办布拉杰什?米希拉说,“印度是一个伟大的国家”。“中印人民总是要友好的,不能老是这么吵下去嘛”。他向印度临时代办说,“问候你们的总统和总理。”
  在此之后,遵循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印开始了关系正常化的进程。1976年,中印恢复互派大使。其后的12年里,中国人民友好代表团访印,率先开辟了两国友好交往的道路;两国总理曾先后在贝尔格莱德、坎昆和和纽约会见;两国外长进行互访;两国签署了贸易协定;中国领导人邓小平在会见印度代表团时,曾就中印边界问题提出过本着互谅互让精神一揽子解决的方案;中国政府特使赴印度参加英迪拉?甘地总理葬礼。
  1988年12月,印度总理拉吉夫?甘地访华,这是一次破冰之旅,是时隔34年后印度总理的首次访华。两国领导人站在历史的高度,以长远的眼光和新的视野审视两国关系。邓小平表示,“中印两国不发展起来就不是亚洲世纪。真正的亚太世纪和亚洲世纪,是要等到中国、印度和其他一些邻国发展起来,才算到来。”“中印两国如果发展起来了,那就可以说我们对人类作出了贡献。也正是在这个伟大的目标下,中国政府提出,所有发展中国家应该改善相互之间的关系,加强相互之间的合作。中印两国尤其应该这样做。他明确表示,中印两国及同各自的邻国之间的关系要遵循中印两国共同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拉吉夫?甘地总理同意邓小平的看法。拉?甘地总理和中国领导人对改善中印关系采取积极务实的态度,同意一方面努力发展两国关系,另一方面寻求边界问题的解决。双方就中印边界问题进行了认真深入的讨论,同意通过和平友好的方式,本着互谅互让相互调整的原则协商解决这一问题。拉?甘地总理重申,西藏是中国的一个自治区,印方不允许西藏人在印度进行反对中国的政治活动。
  拉?甘地总理的这次访问为两国关系的改善和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之后,中印两国加快了关系正常化进程的步伐。两国国家元首互访;两国在各领域的交往日益增加;双边贸易额不断扩大;双方重视解决彼此关切的问题;两国加强了在国际事务中的协商和合作。
  正当中印关系不断发展时,印度于1998年5月以所谓“中国威胁”为借口进行了核试验,再一次使两国关系受到严重挫折,这反映了中印关系的脆弱性,对于印度的核试验,国际社会自有公论。但把“中国威胁”作为核试验的借口,则是错误的,中方不得不予以批驳。1999年6月,印度外长访华,中印双方达成共识,即中印关系恢复的前提是双方互不构成威胁,基础是两国共同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双方努力克服了印度核试验对双边关系的短暂影响。2000年5月底,印度总统纳拉亚南访华,标志着中印关系又重新回到了正常的发展轨道。
  进入21世纪之后,中印关系不断迈出新步伐,登上新台阶,展现新面貌。2003年6月,印度总理瓦杰帕伊访华,双方确立了建设性合作伙伴关系。2005年4月,温家宝总理访印,双方建立了面向和平和繁荣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2006年11月,胡锦涛主席访印,双方发表联合宣言,制定了深化两国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十项战略》。2008年1月,印度总理曼莫汉?辛格访华,双方签署了《关于二十一世纪的共同展望》。2010年5月,在中印两国热烈庆祝建交60周年的友好气氛中,印度总统普拉蒂巴?帕蒂尔访华,为两国关系的发展提供了新契机。
  纵观两国建交60年的历史,可以看出,睦邻、友好、合作是两国关系的主旋律。两国关系中也有曲折,但是短暂的,是第二位的。中印关系达到今天的水平来之不易。
  
  二、中印关系演变给人们的启迪
  (一)中印友好是两国人民的共同愿望,睦邻友好是两国唯一正确的选择。中国和印度人民是勤劳、智慧、伟大的人民。他们已经友好相处两千多年,珍视同对方的友谊,希望世代友好下去。这是一股伟大的力量,它能站在时代高度,顺应历史潮流,克服艰难险阻,排除各种障碍,不断把两国关系推向前进。   历史证明,中印和则两利,斗则俱伤。睦邻友好、合作发展、互利共赢是最佳选择,符合两国和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中印关系不断发展的可靠基础。中国领导人邓小平曾向印度总理拉?甘地表示,“中印两国共同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最经得住考验的。……我们应当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国际关系的准则。……首先我们两国之间的关系要遵循这些原则。”事实证明,中印有智慧共同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也能在这一基础上改善和发展关系。只要恪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就能正常、稳定和健康地发展。
  (三)照顾彼此关切,通过对话妥善处理分歧,对关系平稳健康发展十分重要。中国和印度的历史和文化传统不同,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各异。两国在一些问题上存在不同看法,利益有时发生摩擦和碰撞,是正常的。重要的是,要从战略高度和两国关系大局出发,相互尊重和照顾彼此的利益和关切,通过平等协商,妥善解决分歧。
  中印边界问题是英国殖民主义统治印度时遗留的问题,十分复杂。解决这一争端,只有从两国人民友好的大局出发,本着互谅互让、相互调整的原则,通过对话,以和平的方式,达成双方都可以接受的解决办法。解决之前,应努力维护边境地区的安宁,使其不影响两国关系的发展。
  (四)平等互利、合作共赢是推动两国关系发展的根本保证。在国与国关系中,各自的国家利益是最根本的。只有遵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相互尊重、平等相待、互利合作、谋求共赢,国家关系才能健康持续发展。最近几年,中印关系的全面改善和迅速发展正是遵循了这些原则。两国关系的发展有利于中印两国人民。两国经贸合作的互利性日益显现,给两国人民带来了实惠。
  (五)增进政治互信是不断充实和深化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重要前提。近年来,中印双方的互信取得进展。但是,要不断增信释疑,确信中印互不构成威胁。要充分利用各种对话机制,经常及时沟通,加强在各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增加了解和理解,增进信任,消除隔阂。要充分发挥媒体的作用,积极引导民意,培育友好氛围。对第三者的挑拨离间,双方要保持应有的警惕。
  (六)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看待中印关系。中国和印度等新兴经济体的群体崛起是21世纪具有历史意义的伟大事件。近年来,中印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国力提升,国际影响力扩大。两国在重大国际问题上,有着相近的立场和广泛的共同利益。中印关系的重要性超出了双边的范畴,具有全球和战略意义。双方应从战略高度和历史发展的长远角度,看待中印关系。
  
  当前中印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正在不断充实和深化进一步增进政治互信具有重要意义
  
  一、当前中印关系的主要特点
  (一)领导人会晤频繁,加强沟通协调,确保中印关系健康稳定发展。近年来,两国领导人保持互访和会见势头。2008年来,胡锦涛主席先后11次会见曼?辛格总理,温家宝总理同曼?辛格总理共会见8次。双方领导人就发展中印关系和加强在国际事务中的合作交换意见,确定发展双边关系的战略,把握发展的大方向,及时解决出现的新问题。
  (二)相互交往更加密切,各领域合作普遍展开,政治互信逐步增进。两国政府、立法机构、政党、地方政府之间关于经贸、文教、卫生、科技、金融财政、农业等领域的往来和合作日益增加。建立了边界问题特别代表会晤、战略对话、外交政策磋商、安全与防务磋商、反恐磋商、财经对话、经贸联委会、领事磋商、外交部官员团互访、中印名人论坛等对话机制,加强了制度化联系,不断增进相互了解和信任。2008年4月,中印外长热线开通。2010年5月,双方同意建立两国总理热线。
  (三)互利经贸合作成为亮点。中印双边贸易额2008年达到517.8亿美元。2009年,由于受到国际金融危机影响,降为433.8亿美元,其中中国出口296.7亿美元,进口137.1美元。中国是印度第二大贸易伙伴。截至2009年底,中国在印度累计签订承包工程与劳务合作合同额316亿美元,完成营业额136亿美元。印度已成为中国重要的海外工程承包市场。中印在工程承包方面的合作,不仅有利于中国企业在海外的发展,而且对改善印度的基础设施起着积极的作用。中印双向投资也有增长。经贸关系已成为中印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重要内容和亮点。
  (四)人文交流日益扩大,增进了相互了解和友谊。两国政府重视扩大人文领域的交往是近年来中印关系的重要特点。新闻媒体、学术界、民间团体的友好往来不断增加,特别是两国“百人青年团”已连续5年互访。2007年,两国举办“中印旅游友好年”。2008年以来,双方人员交往均在50万人次以上。2010年,两国分别举办“中国节”和“印度节”。相互了解不断增加,民意支持日益拓宽。
  (五)两国军方往来和防务合作逐步开展。两军交往和防务合作是两国关系的晴雨表。2006年5月,印度国防部长访华,两国签署了《中印防务领域加强交流与合作的谅解备忘录》。2007年11月,中印开始举行防务与安全磋商。2007年12月和2008年12月,中印陆军先后在昆明和贝尔高姆举行联合反恐训练。2008年11月,中国海军司令员访印。2009年4月,印度海军参谋长率印度军舰来华出席中国海军建军60周年庆祝活动。9月,印度陆军东部军区司令访华。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西藏军区司令员分别访印。2010年1月,中印第三次防务与安全磋商在北京举行。这些往来增进了两军的相互了解和信任。
  (六)加强了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的磋商与合作。中印在当前一系列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上存在广泛共识和共同利益。两国除通过双边渠道外,还在各种多边机制,如联合国、C20、中俄印、金砖四国、基础四国、东亚峰会、上海合作组织、亚欧会议、东盟地区论坛中进行磋商和合作。两国总理在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期间进行的合作,不仅维护了中印两国的利益,而且为会议的成功举办作出了贡献。
  (七)照顾彼此关切,通过对话妥善处理分歧和摩擦。中国积极解决了印度关切的锡金问题。中国理解印度在联合国和安理会中发挥更大作用的愿望,乐见印度发展并在地区和国际事务中发挥应有作用。印度也明确表示,西藏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不允许在印度的西藏人进行反对中国的政治活动,并坚持奉行一个中国政策。
  综上所述,当前中印关系处于建交以来最好的时期。两国关系更加成熟、务实、稳定,正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二、不断增进政治互信,把中印关系推向新的高度
  实事求是地说,当前两国之间的往来仍然不多,相互了解不深,政治互信还不强。在双边关系和国际问题上存在一些分歧,有时发生利益摩擦和碰撞也在所难免。历史遗留的边界问题不时对两国关系产生负面影响。
  所谓“信任差距”是中印有识之士的共同关切。在印度,“中国威慑论”仍有一定市场。一些人误以为中国在南亚打压印度的战略空间,不少人对中国不公开支持印度 “人常”不满。在中国,公众普遍不满印度在中印边界问题上的一些做法和对待达赖集团的态度;有人怀疑印度试图“借美制华”;网民们对一些印度媒体常“拿中国说事”怀有反感。
  中印两国各有自己的发展、外交和防务战略,有着各自特殊的关切。因此,要以平常心看待两国的不同看法和利益摩擦。重要的是,通过增加往来、了解和合作,不断增进互信;通过增强互信,进一步发展友好合作关系,使之良性循环。
  (一)确信中印互不构成威胁。两国没有根本的利害冲突,互不构成威胁,不是对手,更不是敌人。双方的竞争不是你死我活,而是良性的、正常的竞赛。
  (二)双方的共同点和共同利益是主要的。不论在各自的经济社会发展中,还是在重大国际问题上,双方的共识和共同利益远远大于分歧。
  (三)在亚洲和世界,中印有广阔的空间可以发展。有广泛的领域可以合作。双方应乐于看到对方的繁荣富强。
  (四)以两国友好为重,妥善处理分歧和摩擦。要树立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利益观,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安全观,相互尊重、平等协商的合作观。双方应易位思考,相互包容,避免大折腾,减少小摩擦。
  (五)大力增加往来、了解和合作,以增进互信。中印两国25亿人口比邻而居,每年只有50多万人来往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多往来,才能多了解。只有多了解,才能增进信任。只有信任,才能搞好合作。只有互信、合作、共赢,友谊才能代代相传。
  (六)顺应时代潮流,立足战略高度。中国和印度等新兴经济体的崛起是21世纪具有历史意义的伟大事件。近年来,中印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国力提升,国际影响力扩大。中印关系已具有全球和战略意义。双方应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推动互利合作、建立和谐世界的战略高度和历史发展的长远角度看待中印关系。
  
  中印关系前景展望
  
  一,中印关系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一)两国政府和领导人已达成众多重要共识。这些共识包括:中印关系的全球和战略意义;双方欢迎并积极看待对方的发展;两国不是对手或竞争者,而是互利合作的伙伴;两国有足够空间实现更大规模的共同发展;在当今全球化形势下,中印伙伴关系对国际社会应对全球挑战和威胁至关重要。这些具有战略眼光的远见卓识,对指导两国关系今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些共识为越来越多的中印各界人士所接受。
  (二)中印国情相似,发展任务相同,完全可以互相学习,合作双赢。中印都是发展中人口大国,都需要加快经济发展,大力改善民生,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为此,需要几十年坚持不懈的努力。两国都需要长期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睦邻友好的周边环境,稳定和谐的国内环境。相似的国情,共同的任务,决定双方可以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两国有充分理由成为睦邻相处的好邻居,互利合作的好伙伴,互相信赖的好朋友。
  (三)双方拥有在国际事务中密切磋商和合作的基础。两国在推进世界多极化和国际关系民主化,建立在包容和尊重多样性基础上的国际体系,改革并推动建立公平、公正、合理的金融和经济秩序,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粮食、能源安全等挑战,主张文化和宗教包容及不同文明和民族间的对话,打击恐怖主义和跨国犯罪,加大人口控制和环境保护,加强联合国在促进国际和平、安全和发展上的核心作用等重大国际问题上,有着相近的立场和广泛的共同利益。这是双方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协调与合作的有利基础。
  中印睦邻友好合作不仅是两国人民的愿望和福祉,而且也是时代的召唤,顺应历史的潮流。
  
  二、不断把中印关系推向前进
  当前中印关系正处于承前启后的重要阶段。两国正以纪念建交60周年为契机,深化中印各领域互利合作,推动中印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不断向前发展。
  今后,要特别注意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第一,保持高层交往,大力增进政治互信。
  第二,继续增进相互往来,扩大人文交流,不断夯实两国关系的民意基础。
  第三,充分挖掘经贸合作的潜力,提高贸易质量和多样性,实现优势互补。鼓励双向投资,尽早启动区域贸易安排谈判,积极消除贸易投资障碍,共同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妥善处理经贸合作中的问题,为工商界创造良好的经贸环境。
  第四,加强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气候变化等重大问题上的协调配合,以及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的合作。
  第五,充分利用各种对话机制,及时进行沟通,加强在各领域的交流和合作,增加了解和理解,增进信任,消除隔阂,以积极的态度,早日公平合理地解决中印边界问题,使之成为两国之间友谊的纽带,合作的桥梁。充分利用媒体的作用,积极引导民意,培育友好氛围,对第三者的挑拨离间保持应有的警惕。
  中印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发展方向已经确定,《十项战略》业已明确。中印友好的意义重大深远。正如温家宝总理2009年10月24日在会晤印度总理辛格时所说,“中印是邻国,同为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大国。睦邻友好、互利合作、共同发展,不仅惠及两国人民,而且对亚洲和世界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人们完全可以相信,中印关系的前景光明广阔。中印两国和两国人民一定可以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推动互利合作、创建和谐世界,作出更大的贡献。
  
  (责任编辑:刘娟娟)

相关热词搜索:建交 展望 中印 中印建交60年两国关系的回顾和展望 回顾与展望中印建交60年 中印关系的回顾与展望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